北京王府井有什么品牌:关于拿破仑的文章?个人观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17:36:13

(1)迄今为止,人们主要把拿破伦看成是天才的统帅,他用军队使法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强大。他开始征战欧洲各国,在顶峰时期,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没有什么也没有谁能够阻挡他前进。当他1806年彻底摧毁了普鲁士军队,从而使持续千年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宣告终结时,普鲁士的路易丝王后这样描写了这位法国皇帝:“他谈到好事和好人时,并不真诚。他的思想和他的野心只是为了维护一己私利。人们可以钦佩他,但不能爱他。他被幸运蒙蔽了眼睛,以为一切都可以实现。但他不懂得节制,凡是没有节制的人,都 将失去平衡而跌倒在地。”

普鲁士王后说得很对,因为像所有没有节制的征服者一样,拿破伦也经历了他的滑铁卢 — 这已经成为纪念他最终失败的一句成语。而这个终结却是从他1812年远征俄国开始的。为远征俄国,他集结了六十万大军,有这支历史上最大的军队,全世界都预计他会很快就取得胜利。但结果却完全相反。俄国的军队回避每一场战斗,一再把部队撤回到腹地。到了9月,拿破伦的“大军”逼近了几乎是一座空城的莫斯科。几天之后,俄国军队放火烧毁了整个城市。拿破伦知道,没有足够的住处和足够的给养,他的军队是无法度过俄国的冬天的。他向沙皇提出停战建议 — 但却没有得到回应。他没有办法,只好命令撤退。然而,撤退对他的“大军”来说,却是一场灾难。每天都有数千士兵死于饥饿、疲劳和俄军的反击。最后只剩下5000人返回了家乡。

一向以战无不胜著称的拿破伦还是被打败了,这大大鼓舞了他的敌人,促使他们联合了起来。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英国和瑞典,一起向法国宣战。从1813年10月16至19日,在莱比锡附近进行了著名的“民族大会战”。拿破伦新组建的军队无法同盟军抗衡,遭到了第二次惨败。1814年,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伦必须退位,并被放逐到了厄尔巴岛。一年之后,他又卷土重来,再次回到巴黎,推翻新立的国王,接管了政权。他再次建立一支军队,但却于1815年在滑铁卢附近被普鲁士和英国军队彻底击溃。作为英国政府的俘虏,拿破伦最终于1821年5月5日死在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上。

拿破伦皇帝的统治只持续了十年的时间,然后,他的大帝国就像纸牌搭成的房子倾倒了。他为后世留下来的,不是他作为统帅的各种战绩,而是作为政府首脑所做的各种改革。其中特别是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革命的很多重大要求都在其中得以实现:对所有法国人实行统一的法律;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个人自由;取消等级制度;进入公共职务只根据业绩而不根据出身;经营自由;择业自由;财产占有权;宗教自由和实行民事婚姻。《民法典》成了欧洲及世界各国民法的榜样。

同样,行政改革也使拿破伦受到很多赞誉。法国被分为九十八个行政区,它们不是独立的,而是接受巴黎的指示。同样受中央控制的,是国家统一监督下的教育制度,全国施行统一的教学计划 — 直至今日,法国学校的毕业标准,在全国各地仍然是统一的。

拿破伦在德国取得军事胜利后,也进行了改革。例如教会管理区域的世俗化,即把管理权交给世俗的诸侯;原有的112个帝国主教区,从政治地图上消失。此外,350个帝国骑士辖区和很多帝国城市不再是独立王国,而是置于诸侯的管辖之下。由上百个小邦和最小的领地组成的支离破碎的帝国时代结束了;一个更强大更有生存能力的中等国家从而诞生。在这场“政区清理”中,主要赢家是巴登、伏滕堡和巴伐利亚,它们的版图明显扩大。市民的公共生活方式也根据新的法国法律进行了重组和规范。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尽管市民被剥夺了政治决定权,因为在德国还没有一个被人民选举出来的议会。

普鲁士和奥地利也未能摆脱法国思想的影响,同样陷入了改革的压力之中。“为防止爆发革命,我们必须改革。必须去帮助那些在上帝保护下的人们。”一个普鲁士官吏这样描写当时的形势。冯·施泰因和冯·哈登贝格两位男爵着手起草改革方案,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法国的模式。中学和大学的教育改革,主要贯彻了著名学者威廉·冯·洪堡的思想。直至今日,德国的大学教育仍然贯穿着洪堡的精神。改革的总体设想,是使普鲁士的臣民变成独立思考的公民,能够带着责任感参与国家的工作 — 或许在什么时候,也能有一个与国王处于平等地位的人民代表机构出现。

在另一个领域,拿破伦也是一个大变革者 — 当然不是出于他的情愿:在被法国占领的不独立的国家里一再发生反抗运动;拿破伦为了战争,越来越关注金钱和士兵,他的这个欲望越明显,反抗也就越强烈。特别是在德国,这种反抗已经成为反拿破伦的民族运动。如果说这个国家的诗人和哲人早已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文化民族”的一份子,那么现在他们就也想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菲希特在《向德意志民族的演说》中,要求他的同胞“塑造自己的品质”,重新成为德意志人。“让我们不仅在我们的身躯而且在我们的精神面前躬身礼拜,成为它们的俘虏。”这种维护民族特征的愿望,也是导致“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这场战争导致了法国在欧洲霸权的结束。德国人日益增长的、有时是过于强烈的民族自觉性,也在这里有它的历史渊源。

(2)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引起了中外史学界的普遍关注。近来年,我国史学界对拿破仑的研究日益深入,成果颇丰,同时在观点上也莫衷一是,引起了不少争鸣。大致说来,关于拿破仑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拿破仑战争的性质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主要有四种意见。
??a.革命进步说:有学者认为,拿破仑战争涤荡了德意志诸邦、意大利各国、波兰、比利时的封建制度,传播了大革命的原则,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b.侵略扩张说:王觉非认为,拿破仑是反革命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为争夺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不断发动侵略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战争,使法国对外战争的性质日益走向非正义的侵略道路。”
??c.革命进步与侵略扩张兼有说;过素琴认为,一方面,以拿破仑为首的法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而欧洲大陆君主是代表封建阶级利益的,“这样,一场捍卫法国资产阶级胜利果实与封建君主国支持波旁王朝进行复辟的斗争,必然是进步与反动的战争。”另一方面,拿破仑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资产阶级的贪婪、掠夺以及谋求在欧洲和海外建立霸权的野心也就决定了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和掠夺扩张的一面。”
??d.分类评价说:陈崇武把拿破仑战争分为三种类型,与“反法同盟”国家之间的战争主要目的是保卫革命,反对外国干涉;与英国的战争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保卫革命成果的性质,更多的是为了争夺资本、领土、殖民地和海外霸权;对埃及、叙利亚、海地、葡萄牙、西班牙以及对俄国等国家的战争纯属侵略战争。
2.雾月18日政变性质问题
??有学者认为,雾月18日政变是反革命政变,是热月政变之后资产阶级反革命统治的继续和发展,拿破仑政权扑灭了法国革命,只保存了有利于大资产阶级的东西。
??罗荣渠、张芝联、麻炳光等认为,雾月政变是来自资产阶级右翼的政变,拿破仑上台是资产阶级为了保障业已取得的各种利益,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所要求的。拿破仑上台后的一系列措施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所确立的政治体制、各种法典和社会经济政策为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奠定了基础。
??张秀兰、黄鸿钊等人则认为,雾月政变不是资产阶级反革命的新阶段,而是革命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拿破仑的一系列措施满足了要求安定的群众的愿望,他对革命的敌人坚决镇压,使王党的复辟阴谋化为泡影,这足以说明拿破仑政权具有革命性;同时,并不否认这一政权在后期有很大的保守性,在对外战争中具有明显的侵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