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淘宝合伙人考试后:王龙标,李东川是什么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19:46:01
翁方纲说:“小杜之才,自王右丞后未见其比,其笔力回斡处,亦与王龙标,李东川相视而笑。”
麻烦解释一下王龙标,李东川是什么人?
不知道的不要乱说,谢谢——

王昌龄 (王龙标)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江宁人,世称王江宁,盛唐时代的著名诗人。王昌龄在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登进士第,补校书郎。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博学宏词科。后来外调做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尉,迁江宁丞。他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因其善写场面雄阔的边塞诗,而有「诗家天子」的美誉。 他后来被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世人又称他王龙标。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他避乱回到家乡,后被刺史闾邱晓所杀,时年58岁。

著作:昌龄诗集。王昌龄所为诗,音韵高亢而气势风华,擅长七绝,其《出塞》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

李颀 (李东川)

李颀(690年-751年),东川(今四川雅安一带)人,唐代诗人。曾为新乡县尉,弃官后隐居,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故有李东川之称。与王维、王昌龄、高适等来往密切。他的诗,秀丽雄浑,内容与体裁颇为广泛。又以五言、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见长。其边塞诗格调雄浑奔放,慷慨激昂。代表作《古从军行》、《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房给事》。著有《李颀集》。《全唐诗》中录其诗3卷。

王昌龄 (王龙标)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江宁人,世称王江宁,盛唐时代的著名诗人。王昌龄在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登进士第,补校书郎。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博学宏词科。后来外调做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尉,迁江宁丞。他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因其善写场面雄阔的边塞诗,而有「诗家天子」的美誉。 他后来被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世人又称他王龙标。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他避乱回到家乡,后被刺史闾邱晓所杀,时年58岁。

著作:昌龄诗集。王昌龄所为诗,音韵高亢而气势风华,擅长七绝,其《出塞》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李攀龙曾推为唐诗压卷之作,尤以边塞、宫怨、闺怨、送别之作为佳,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互有交往,存诗一百八十余首。

李颀 (李东川)

李颀(690年-751年),东川(今四川雅安一带)人,唐代诗人。曾为新乡县尉,弃官后隐居。与王维、王昌龄、高适等来往密切。他的诗,秀丽雄浑,内容与体裁颇为广泛。又以五言、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见长。其边塞诗格调雄浑奔放,慷慨激昂。代表作《古从军行》、《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房给事》。著有《李颀集》。《全唐诗》中录其诗3卷。

王昌龄 (王龙标)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江宁人,世称王江宁,盛唐时代的著名诗人。王昌龄在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登进士第,补校书郎。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博学宏词科。后来外调做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尉,迁江宁丞。他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因其善写场面雄阔的边塞诗,而有「诗家天子」的美誉。 他后来被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世人又称他王龙标。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他避乱回到家乡,后被刺史闾邱晓所杀,时年58岁。

著作:昌龄诗集。王昌龄所为诗,音韵高亢而气势风华,擅长七绝,其《出塞》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李攀龙曾推为唐诗压卷之作,尤以边塞、宫怨、闺怨、送别之作为佳,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互有交往,存诗一百八十余首。

李颀 (李东川)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一说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北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 、 《古意》 、 《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 《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