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国画图片:关于中国古老文化 女儿节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06:14:05

重阳,现已定为我国的老人节,而历史上它曾是女儿节。

重阳节之所以是女儿节,应当归因于此日的民俗。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归宁就是已嫁之女归省父母,花糕是指掺入干果,插上装饰旗的重阳糕。”刘侗的记载里尚无女儿节的名称,有之,则见于《大兴县志》:“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亦曰女儿节。”明清时北京分宛平、大兴两县,故知京师已有重阳节亦曰“女儿节”的说法。清乾隆时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亦载:“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有女之家,馈遗酒礼,归宁父母,又为女儿节云。”

家堂是古时陈设祖宗神主(牌位)之处,以花糕“供家堂即表示祀先人;馈遗(wèi,致送)酒礼必有重阳糕在内,似为姻亲家互赠,而已嫁之女归宁即是节俗,遂称此日为女儿节”。它与重阳的名称来自两个最大的阳数,《易经》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最大最重。

但女儿节非仅此一个。端午也是女儿节,明代浓榜《宛署杂记》:“宛(宛平县)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亦积压归宁,因呼为妇儿节。”五天中哪天是女儿节呢?该书又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可知只指端午。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条下亦云:“呼是日为女儿节。”七夕又是女儿节,因为乞巧少女之事。加上重阳,就有三个女儿节。

三个女儿节,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都是阳数相重,只不过相重的阳数大小之别。这倒并非出于故意安排,它们都不是从阳数上得名的。七夕有女儿节之称,当在最前,其次是端午,最后才是重阳。但从意义上说,端午兼属小闺女,已嫁女,七夕专指小闺女,重阳专属已嫁女,同中有异,相映成趣。

我知道还有一个女儿节,除了七月初七之外女儿节流行于广元一带。相传,唐朝女皇武则天的母亲在广元游河湾时遇黑龙感孕,于农历正月二十三日生下武则天。故旧时民间以此日为武则天会期。这天,人们成群结队到生泽寺、则天坝和嘉陵江畔游玩。妇女们穿戴一新,相互邀约沿河湾畅游,以讨吉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此活动曾一度中断。1988年,广元市政府决定恢复这一民间节日,并定名为 “女儿节”,将节期定在公历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