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农夫山泉价格表:科举考试是什么防止枪手作弊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3 01:26:19
古代人没有准考证一类的东西吧,又没有照片,也没有身份证,怎么知道前来考试的那个人有资格,怎么知道他不是来替人应考的?

生员向本县衙书的礼房报名,填写父母、祖父母、怎父母三代存、殁、已仕、未仕履历;出具同考五人相互保结,,出具本县廪生的保结,以及没有冒籍、顶替、假捏姓名等。
入场有学政亲自点名,认保、派保的廪生排立学政座旁,如有冒考、顶替者,查处究办,五人连坐。

科举考场称为贡院。北京贡院位于崇文门内观星台西北,建于明代中,后不断扩建,成为会试及顺天府乡试的考场。贡院大门前有“天开文运”牌坊。二门正中悬“龙门”大匾,龙门往北,依次是明远楼、至公堂,为考官办公之处,还有登高了望的哨所,以监督整个考场的秩序。考生只能走贡院东西砖门,而且要验明正身,例行搜检,才能进场。自龙门到至公堂的甬道两侧都是考场,分布有一排排的号舍,依次按《千字文》顺序编列。到清代嘉庆年间,已有9200多间,可见考试规模之大。

考生的生活是相当辛苦的,每人独居一间号舍,进行全封闭式的考试。号舍十分狭小,勉强容下一人,内有可以移动搁置的木板数块。白天,将木板分开,上层是桌,下层是凳。晚上,将木板并在一起,又成了卧榻。考试整天进行,吃喝拉撒全在其中,其滋味不亚于坐监牢。考生应考时除必备文具外,还需携带生活用品:提篮、食盒、食物、饭碗、蜡烛,甚至便器,卧具、取暖用炭等等。乡试已是中秋时分,会试更当春寒料峭,而且当局为防止将作弊材料偷带入考场,对考生的衣着及携带物品有严格规定,总的说是要求尽量单薄、透彻,所以,考生饥寒交迫是在所难免的。故历来“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的感叹。

至于那些连应试本领都没有的人,还可以通过考场作弊来蒙混功名。宋代的作弊风已经是相当兴盛了。宋史选举志记载有五种方式,即传递、换卷、偷卷、代考、篡改,一般都需要和考场管理人员串通才行。再就是设法将有关文字材料带入考场,为此也是费尽心机:密密麻麻写在内衣里面的文字,袖珍本的四书,总之需要尽可能做得隐蔽和小巧。还有更微型的文字材料,只有巴掌大小,但内容齐全。据说是用鼠须做的笔,由专业工匠书写成的,不过看起来肯定是十分费眼力的。

统治当局为防止科举舞弊,在维护考场秩序方面还是很下力的,这是皇帝亲笔的告诫。对考官及管事人员的任用有严格的程序和制约措施。贡院考场的规矩也可以说是一丝不苟的。明天顺七年,即1463年会试时,贡院失火,监院官仍锁着门不让出入,结果烧死考生90多人,事后,皇帝下旨,赐给死者进士头衔,作为一点安慰。清代多次严厉处置考官舞弊事件。但是由于科举关系到功名利禄,又是凭一次性考试结果来选拔士人,所以杜绝不了心怀侥幸、投机取巧的行为。

唐代的科举考试已设有兵卫,以阻止夹带作弊。宋朝起,考试在贡院内进行,贡院内考生之间是以墙壁隔开的,称为号舍。考生不可以喧哗、离场,以防止作弊或者是传话。但是夹带经文这作弊方法始终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常见的方法有将经文藏在衣服鞋里,或索性密写在衣物、身体上。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烛等等都曾被用作夹带。明清的科举保安十分严格,要求达到「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试场」的程度。除了在进场前由兵卫仔细搜查外,乾隆时更曾下诏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各式物品的规格。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以至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对检举夹带者有赏格,被发现者除了取消资格外,更要带枷示众。但科场舞弊始终未曾彻底有效地受到打击。

为了防止考生舞弊,从宋代建立起弥封、誊录的制度。弥封又称糊名,即把考生姓名遮盖起来。但是还可能从笔迹或事先商定的记号辨认答卷人,为此又实施了誊录法,即将弥封好的试卷另行抄录后,再交考官评阅,为防止誊录人员作弊,还有对读人员,负责核对誊录卷子和原卷。弥封、誊录制度的实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阅卷的客观性。

清朝为了避免代考现象,实行复试制度。乡试从顺治十五年开始复试,会试从康熙五十一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