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底收纳箱制作方法:急需<钦差大臣>后边哑剧的改写~也改写成独幕剧形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19:37:24
要改的好的啊
我要的是<钦差大臣>后边哑剧的改写~也改写成独幕剧形式不要答非所问啊

真钦差:(责问)怎么这么晚才来见我?!
市长:(惊恐)这个……这个……
邮政局长:(犹豫)那个……大人,能不能让我看一下……看一下您的……您的大印,卑职想……想开开眼界。
真钦差:(轻蔑)哼!你区区一个跑腿儿送信的官儿,有什么资格!
邮政局长:(害怕)卑职不敢,卑职只是想看看您有没有身份证明。
真钦差(反问)有没有你还不知道吗?
邮政局长:(无奈)那就有吧!
市长(喝斥):真蠢!难道钦差大人还有山寨版的吗?
邮政局长:(欲言又止)那……
真钦差:(一脸正经)我这次下来的主要目的,一是发现和提拔人才,二是训练这个行政队伍。希望你们能够予以积极地配合……
市长:(还没等他说完便抢道)必须的,卑职一定携全体同仁,积极地配合您的工作,让您在这儿吃好、喝好、玩儿好。您好,大家才好嘛!同志们,是不是啊!
全体:(齐答)是,是,是。
真钦差:(严肃)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沙皇陛下派我来调查“7·4”特大煤矿遇难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市长:(吞吐)这个嘛,是因为……因为煤矿老板没有安装安全设施,所以,就……
真钦差:(责怪)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
市长:(疑问)那卑职该怎么说呢?请大人赐教。
真钦差:(语重心长)你应该这么说,因为煤矿职工违规操作,才造成了这次事故。这样,自己不就不承担责任了吗?你如果那样说,就会牵扯到更多的人,以致于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一句话的事,一句话能成事儿,一句话能坏事儿,一句话能造就一个和谐社会,你心里能不能阳光一点儿?
市长:(恭维)大人高明!可是,那些臭记者怎么办?他们可是无冕之王啊!
真钦差:(洋洋得意)这还不简单!有钱能使磨推鬼,有钱上能买天,下能买地,中间可以买空气。给他们每人发点儿封口费,不要怕浪费,留得煤矿在,不怕没钱捞!
市长:(奉承)大人您太帅了!我对您的赞赏真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我太崇拜您了!
钦差大臣:(骄傲)别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顿了一顿)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你要一浪把我拍在沙滩上啊!有前途,有前途!
市长:(谦虚)大人过奖,大人过奖!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曾在齐灵公、庄公和景公三朝任事,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候。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候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相传为晏婴撰,现在一般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成。书名始见于《史记·管晏列传》。《汉书·艺文志》称《晏子》,列在儒家类。全书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分内、外篇。主要记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语言简炼,情节生动,写出了晏婴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书中寓言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情节完整,主题集中,讽喻性强,对后世寓言有较大的影响。

晏子是春秋时齐国的名臣,他足智多谋,清正廉洁,大公无私,被委任为东阿地方长官。只任职三年,就有好多人四处告状,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包括其手下和身边左右的人,都告晏子治理东阿不力,没有政绩,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齐王召见他说,我也无可奈何,虽然我知道你有本事,但众怒难平,只有罢免你了。晏子很严肃地立下军令状,保证能让齐王在全国听到晏子的好名声。三年后,果如其然,齐王很高兴,大宴群臣,就要提拔重用。这时,晏子向大家说,过去三年,我尽全力为老百姓做实事。修路筑桥,动用民力,整顿社风,那些懒惰的人怪我劳民伤财,那些行为不轨的人不喜欢对他们整顿;因为审理案件时不听权责打招呼,他们来东阿,我也从不迎来送往,搞超规格接待,他们对我意见很大;身边左右的人、还有亲戚里道求我帮忙,我总是公事公办以致他们得不到好处,也非常反感我。整整三年都是这样,谁会有好名声呢?后来三年,我万事不管,一心对上迁就,忙于应酬,也不搞什么实事,身边的人有要求,我都尽力设法满足。三年下来,天下人都说我是一个好官。其实,前三年要惩罚我,那正是我应该受到表彰奖赏,现在要提拔我,正是我应该受到惩罚呀!同一个晏子,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三年,因为作法和效果截然不同,前后评价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实在令人深思。
首先,晏子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干部考核完全是自上而下,由职位最高的齐王一人说了算,“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作为现代的领导干部,与晏子一样,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所不同的是,晏子作为旧时代的官吏,他代表的是君王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全然不顾老百姓;而现代的领导干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老百姓,全然没有自己的利益。因此,对干部的评价,就能以之为鉴,从我们的干部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既不能让少数人定了终身,又不能因为为群众做了事情而误了真正的好干部。要准确考核一名干部,必须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彻底打破由少数人说了算,而应由群众,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说了算。
正常情况下,民意测验得票最多的一般是群众公论好、受欢迎的,但也绝不能唯票选人定政绩。做人和做事是两码事,前三年晏子光做事不管“做人”,而后三年光琢磨“做人”而不去做事,结果前三年“票少”,后三年“票多”,做的事多,得罪人多,“不合格”、“不称职”也就多了;不做事,当好好先生,同流合污,没有不利的名声,既轻松自在,又能重用提拔,只苦了百姓群众,得“优秀”票当然不少。那么怎样才能解除这一怪现象干扰?就在于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听真话,听逆耳的话,听反对的话,即使反对意见是少数,也决不可轻易否定,只有深入群众,看是不是真正体现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事实说话,分析社会议论和群众的话是不是一回事,这就决不会被假象所迷惑,决不会被那些恶意散布的流言所蒙蔽。
其次,对干部的行为,要多方位,辩证地看,不能用同一标准评价不同的干部所作的不同的工作,不可听一面之辞或受众口一词的影响。比方说评价独断专行、作风不民主,实际上有可能是事业心、责任感和开拓进取精神强或对下属要求严格。有的因为环境过于困难而工作难见成效,这就要同德才平庸、不思进取区别开来;有的是改革过程中因某些政策界定不明,造成了工作失误,这就要同干部自身素质区别开来;有的注重基础建设,在培植发展后劲,这就要同只求一时政绩而牺牲长远利益区别开来。
另外,第一年反映晏子有问题,应该马上跟踪考察,真是不行,没有本事也没有做正事,政绩也没有,早就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肯定其优点,可以让他到合适的岗位上去,以适得其所。真是行,尽全力做正事做实事,政绩突出,就不该有罢免决定。决不能因为告状的人多了,对他的印象不好了就随便作出决定。
评价干部是一面旗帜,选拔任用干部主要依靠对干部本身的评价,这项工作鲜明地反映着领导者的意图,有时正反映出用人现念、用人路线、用人标准甚至是个人好恶、亲疏恩怨、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