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米二级运动员标准:尼山地质地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4 19:01:14

名尼邱山,因避孔子讳而改名为尼山。位于曲阜县城东南30公里。海拔340余米,山顶五峰连峙,惟中峰为尼丘。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故尼山名扬遐迩。这里,中峰东麓有孔子庙和尼山书院等建筑物;另有五老峰、鲁源林、智源溪、坤灵洞、观川亭、中和壑、文德林、白云洞等所谓“尼山八景”。

  [尼山孔庙] 在尼山中峰东麓。《曲阜县志》记载:“周显德(951——960年)中,兖州赵某以尼山为孔子发祥地,始创庙祀,”距今已一千余年。宋仁宗时增建祠庙,立学舍、置祭田。元顺帝时,又大行修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又重建。庙中殿亭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建国后又多次拨款维修。今庙围垣缭绕,环植松柏,共有院落五进,殿堂五十多间,正门名棂星门,二门名大成门。庙主体建筑为中间的大成殿,殿前有两庑各五间,殿之东、西各有掖门。过掖门,殿后有寝殿三间,祀至圣夫人木主,两庑各三间,祀孔子之子伯鱼及孙子思,但塑像及木主今皆不存。东、西两侧门连接两旁跨院。东院前为讲堂,后为土地祠,西院东侧连接毓圣侯祠,且单成一院。西侧为启圣王殿和寝殿,系供奉孔子父母处。庙内外有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石碑约十余幢,是了解孔子出生地尼山及其建筑群历史沿革的重要资料。

  [昌平乡] 在尼山之西约2.5公里的昌平山下。据《阙里志·尼山》记载:“尼山之西五里,史载孔子生昌平乡即此;今名鲁源村。”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陬邑大夫时,即居昌平乡。尼山八景之一的鲁源林,即指林木葱郁的鲁源村。鲁源,即鲁国源泉之义。村南为昌平山,山上有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所建昌平亭,今已不存。

  [尼山孔庙棂星门] 为尼山孔庙的大门。尼山孔庙依山而建,此门依地势而修。前有石阶十一级,使此门立于高台上。门为石坊,系由八个云纹石鼓夹抱的四根八棱石柱组成。柱头饰华表与辟邪,坊楣正书“棂星门”三字,上饰宝珠云焰。坊两旁建以砖墙,分向两旁。

  [尼山孔庙大成门] 棂星门北向偏东的大成门,为尼山孔庙的第二道门。门阔三间,顶山建筑。其后连以高台,正中直接连大成殿。门内有东、西二门,通往东西两院。

  [观川亭] 即孔子观川处。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孔子观川的地点众说纷纭。依元人虞集《尼山创建书院记》中说观川亭在尼山孔庙的东南隅,建于元至元四年(1338年)。

  [尼山孔庙大成殿] 为尼山孔庙中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当时尼山书院山长彭*“以私钱草创堂宇”。而后,又“会同孔子六十五代孙、衍圣公倡率所属及齐鲁士大夫共成之”,“至元四年三月经始,秋八月告成”。殿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前廊下四根八角檐柱平面磨光,遍镌成减地平*小幅云龙。虽为清道光时所建,但大斗拱等方面仍有元代余风。当年殿内曾有孔子及四配塑像,左右两庑祀二十哲及七十二贤木主。

  [尼山书院铭碑] 位于尼山孔庙大成殿前西侧北头。碑高3.2米,宽1.1米,为元惠宗后至元五年(1339年)立石,国子监助教陈绎曾撰,中议大夫浙西道肃政廉访使任择善篆,滕州知州李彦博书。内容为对孔子先世及其父母的赞颂,并对孔子所创道统进行赞扬。

  [元修尼山孔庙记碑] 位于尼山孔庙毓圣圣侯祠前西侧。为元惠宗至正二年(1342年)正月立石。碑高2.5米,宽约1米,碑额篆书“创建尼山书院之记”八字。系元代翰林院侍读学士张起*书,奎章阁侍读学士虞集撰文,五十五代衍圣公孔克坚书。碑阴刻二十四行官儒姓名。此碑主要记述元朝至元三年重修尼山孔庙的情况 ,据记载,这次除修大殿、殿门、毓圣侯殿、学宫外,还修了观川亭。庙修成后,又塑了孔子像,绘四配像,并修制了一些乐器及礼器。

  [毓圣侯祠] 位于尼山孔庙正殿西跨院内东侧,独成一小院落,前有毓圣侯祠门一间,院中毓圣侯祠一间,供奉尼山神。据《孔氏祖庭广记》记载:宋仁宗以“崇岗秀阜,云雨所出,储否佑于商后,孕全气于孔族,挺毓睿哲,为万世师。当崇五等之封,俾均四渎之秩。“遂于皇祜二年(1050年)封尼山神为毓圣侯,俾均四渎之秩”。遂于皇祜二年(1050年)封尼山神为毓圣侯,春秋差官致祭。“毓”为产生、养育之意,“毓圣”即孕育圣人之意。毓圣侯祠建于何时不得而知。元人杨奂、虞集笔下均曾提及此殿,可见在元前已建此殿,元代至元年间修建尼山孔庙时又进行修理。另据《阙里文献考》记载:“明弘治十三年,迁尼山神从毓圣侯殿近于尼山书院。”据此,在未迁之前,曲阜孔庙和尼山孔庙均建有毓圣侯殿,而后便只有尼山一处独存。
  尼山,在曲阜东南30公里处,为孔子诞生地尼山风景秀丽,景景相连。漫步登山,五老峰、鲁源村、智源溪、坤灵洞、观川亭、中和壑、文德林、白云洞等美景,逐一展现在眼前,合称为“尼山八景”。“群山环峙插层天,五老峰高瑞气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