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穿衣服:长期清洗阴道有何副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20:31:11
我阴道内分泌物较多,我就天天使用妇炎洁清洗阴道,在房事前后都会去清洗,使用了一瓶以后,我觉得阴道瘙痒起来,请问我的症状和长期阴道清洗有关系吗?

阴道保洁的正确法则

专家忠告:正常情况下尽量少用阴道清洗液,只要用清水冲洗就行,也不要进行阴道内清洗,否则会带来麻烦。

清洗次数:每天1次即可。

清洗方式:用温水淋浴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无淋浴条件用盆洗时,必须专盆专用。

清洗顺序:手是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因此清洗阴部前应先洗净双手,然后从前向后清洗外阴,再洗大、小阴唇,最后洗肛门周围及肛门。

清洗液产品使用:使用清洗液时,使用能够去污灭菌的保健性洁阴用品,最好尊医嘱,不要让含酸碱性的清洗液错误使用,破坏阴道内的生态环境。
特殊情况下如何清洗阴部

一般来说,特殊情况是指月经期间、怀有身孕、产后及不明原因的瘙痒。这些情况应怎样保洁阴部?

月经期间

1.勤换卫生巾,每天用温热水清冼外阴2次。

2.洗澡时最好使用淋浴,如不能淋浴清洗,应做到一人一盆一巾。
阴部与足部不用同一盆水洗。

3.不要洗冷水浴,即使在夏天也如此。

怀孕期间

1.女性在怀孕期间,白带会明显增多,特别容易感染病菌,因此,每天用温水清洗至少两次以上。

2.内裤要每天更换,并立即洗干净,挂在日光下晾晒。

3.不要随便清洗阴道,防止病菌侵入。

4.如果白带量明显增多且有臭味,应在第一时间就医。

产后

1.女性在产后因阴道受到损伤,不宜立即洗浴。一般情况下,夏天产后3天以上、冬季产后一周以上方可洗浴,每天1次或两天一次。

2.用温热水淋浴,以活络经脉。

3.千万不要坐浴,即使是用盆洗也要站立。

不明原因的外阴瘙痒

1.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两次以上。

2.每次洗后在外阴部涂抹止痒剂。

3.如无好转,立即去医院查找病因。

患滴虫性阴道炎

1.每天可清洗2次左右。

2.选用偏酸性清洗液,防止滴虫生长。

3.不仅要清洗外阴部,同时还需清洗阴道。

患霉菌性阴道炎

1.每天清洗2次左右。

2.选用碱性清洗液,防止霉菌生长。

3.外阴部和阴道同时清洗。>>>>霉菌性阴道炎专题

宫颈糜烂

1.每天清洗1~2次。

2.采用电熨治疗后1个月内避免盆浴和阴道冲洗。

3.子宫颈放药后禁止坐浴。

当然有关
1、这样会破坏阴道正常的PH值。
2、阴道本来就有自净作用,不需要老洗

有关系 阴道有自洁功能 天天使用药物可使自洁功能紊乱 杂菌滋生 瘙痒可能与霉菌有关或与过敏有关
分泌物较多 可能有炎症 应该正规治疗 自然就好了 最好是用温开水清洗

清洗阴道要适可而止
据调查,城市女性生殖器炎症近几年来逐年上升,特别是青年女性中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发病率极高,成为当前女性中主要的三种生殖系统感染。引起这三种疾病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正确清洁阴部。

了解女性阴道

妇女的外阴上皮细胞中存在糖元,正常生理情况下,寄生有乳酸杆菌。糖元在乳酸杆菌作用下,可产生乳酸,乳酸使阴部呈现弱酸性环境(酸碱度一般为5.5)。乳酸杆菌可以起到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作用,成为一道抵御细菌的天然屏障。

健康的妇女阴道分泌物可分离出20多种微生物。阴道中主要的常住菌有乳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B群链球菌、类杆菌、白色念珠菌、支原体等。

乳酸杆菌在阴道自净中起主要作用。用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染色,根据革兰阳性乳酸杆菌的百分率,可将阴道分成不同的清洁度,Ⅰ度的视野中大多数为乳酸杆菌,Ⅱ度约50百分,Ⅲ度在50百分以下。正常情况下引导菌群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不引起疾病,当机体的正常防御机能受损导致内源性感染。

阴道清洁“过犹不及”

有些女性,生殖系统原本健康,却频繁使用中药外洗剂、高锰酸钾溶液等消毒剂来冲洗阴道及外阴,想以此来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实际上,这种做法反而可能产生不良后果。这是因为,阴道有“自洁”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妇女的生殖系统。如没有用药指征而自行用消毒剂冲洗阴道,就有可能破坏阴道的防御功能。另外,频繁使用中药洗剂和高锰酸钾洗外阴,还可使外阴皮肤的抗病能力下降。经常使用高锰酸钾还可使皮肤油脂减少,皮肤过干,引起外阴瘙痒症。

频繁冲洗阴道当心引来宫外孕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注意一些“小节”,往往对预防妇科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公共浴室不乱放衣物;

清洗外阴、洗涤内裤后再洗脚;

不与其他人换穿衣服,尤其是内衣;

清洗阴部的盆子、毛巾一定要专用,毛巾要定期煮沸消毒,患有手足癣的妇女一定要早治疗,否则易引起了霉菌性阴道炎;

夏季衣着过单时尽量避免在公共汽车上久坐;

不长期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冲洗阴道,以防菌群失调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等等。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4-11/08/content_2189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