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和uplay关联: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3 04:48:36

就是说,就算你很想有一番作为,而且也付诸行动了,但如果不坚持到底,哪怕只差一点点,还是没用。

一、"揠苗助长”不等于“拔苗助长”
揠苗助长的典故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讲给公孙丑听的一个寓言故事,原文是:“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文中“揠”字,一般释作“拔”,《说文解字》云:“揠,拔也。”今之成语,也作“拔苗助长”,各类词书,一般也都是以“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互见,把“揠苗”解释为“拔苗”,其实“揠苗助长”不等于“拔苗助长”。
拔,是指用手将原来固定或隐藏未露的东西往外拉。拔苗,就是把苗身连同根部从土中往外拉出,当然,这里是指拉起一点,没有拉离地面。然而苗一经拉动,自然就不能存活,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农夫种稻,禾苗出土后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间苗,即拔苗,就是把不需要的苗拔出使死。所以,凡农夫不能不知苗拔即死的道理。间苗之后的中耕、培土都是为了保护和培养苗根,使之不受损伤。根伤则苗不长,拔动苗根来助长显然不合情理。孟子之言虽然是寓言,但也不能说得过于离奇和荒谬,何况宋人本来就“闵”其苗之不长,是不会将苗连根拔动的。所以,这里的“揠”一定不同于一般的“拔”。
而且,拔苗并不十分费力,只需一手捏住苗身轻轻往上一提就行,不至于使人“病(累坏)”,原文说“病”表明宋人做的事一定比一般的“拔”要累。
何况,苗若拔动根部,萎则偃卧,其状不同于“槁”。槁,《说文》作“槀”,训“木枯”。木枯从上端枝叶开始,枯后树干仍立原处,根部不会移动。木枯如此,苗枯也当如此。孟子说“苗则槁矣”,说明苗的根茎仍立于原处而没有动摇。可见宋人“揠”苗时并没有将苗连根拔动。
那么,“揠”究竟是何意?
《小广雅·广物》云:“拔心曰揠,拔根曰擢。”“心”与“根”相对,指植物之心,以苗言,指苗心,即禾苗最上端那层叶子所包的部分。以此义来解释《孟子》原文,相当符合。首先,拔心固然苗也要死,但和连根拔起比稍胜一筹,没有离奇荒谬之感,作为“宋人”的行为较为可信;其次,拔心需要一手持茎(防止连根拔起),一手抽动苗心,还要全神贯注,掌握分寸,所以容易疲劳,久之必能致“病”;再次,苗心拔动而根茎未动,其枯之状正如木枯之状,故言“苗槁”。苗心拔动则苗高,所以宋人以为是帮苗长高。可见,“揠”释为“拔心”比较准确。
郭璞《方言注》云:“今呼拔草心为揠。”说明晋代还有拔心曰揠之说。所以《小尔雅》之说应该可信。可见“揠苗”是指拔高苗心,而非简单的“拔苗”,“揠苗助长”也不等于“拔苗助长”。

二、“不绝如缕”不等于“络绎不绝”
于是之的《幼学纪事》(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于是之的意思是每天胡同里“打小鼓”的人很多,把当票卖掉很容易。他把“不绝如缕”理解为“不绝”或“接连不断”了。而实际上,“不绝如缕”的意思几乎和“络绎不绝”、“接连不断”完全相反,它是几乎完全断绝了之意。“缕”是细线,“不绝如缕”是说没有断,也只像一根细线那样连着而已。这是个用错率相当高的成语。抗战时期,昆明某大报有一天头版头条新闻的大字标题是“浙赣捷报不绝如缕”。晚一点印出来的报纸,用大黑方块盖住“如缕”二字,但笑话已传出,无法收回了。报刊上诸如“前来参观的人们不绝如缕”的用法比比皆是。
这成语出自《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若线。”原来比喻形势危急得就像即将断绝的一根细线那样。后来“不绝若线”发展为“不绝如缕”。如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用以比喻技艺或其他方面的继承人稀少。苏轼《前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用以比喻洞箫的声音细微到几乎听不见,都是“几乎完全断绝了”之意

三、“井底之蛙”的“井”不是“水井”
京剧《捉放曹》中,陈宫把曹操比作“井底之蛙”,《后汉书·马援传》把公孙述也比作“井底蛙”。井底之蛙用以比喻见识浅短的人,一般人包括词典都认为这“井”是水井,其实是“陷阱”。
“井底之蛙”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拘”是“局限”之意,“虚”同“墟”,指所居住的地方。“井蛙”即同篇下文的“埳井之蛙”,亦即《荀子·正论》的“坎井之蛙”。“埳井”、“坎井”都是“陷阱”。
“落井下石”的“井”,一般人也容易误认为“水井”,其实也是“陷阱”。语出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穽”即“阱”的异体字。
其实“井”字身兼二职,既表示“水井”的“井”,也表示“陷阱”的“阱”。甚至原先就只表示“陷阱”。在渔猎时代,我们的祖先还只知道设阱来捕兽,还不知挖井来取水饮用。《易经·井卦》:“改邑不改井(城邑已迁移,但挖井的体制不变)。”可知西周时已有水井。虽先有陷阱,但挖井是由挖陷阱来的。挖陷阱有时会挖到水,于是我们的祖先明白:挖陷阱既可陷兽,也可取水,这就发明了掘井,只是水井挖得较深而已。《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掘井九仞”形容挖井之深,这样的井自然是水井了。
出现水井之后,“井”字既代表陷阱的“阱”,也代表水井的“井”,身兼二职。为了区别,表示陷阱时,便加了“阝”旁作“阱”,或加“穴”旁作“穽”,而原先只用以表示陷阱的“井”,在一般情况下,便专用以表示水井的“井”了。“阱”和“井”的分工,在《国语》、《周礼》、《孟子》等书中已经出现。不过,“井”即使到现在,还没有完全专职,因为在“井底之蛙”、“落井下石”等成语中,表示陷阱的“阱”,仍写作“井”。

四、“嗟来之食”的“来”不是“过来”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录了吴晗的杂文《谈骨气》,文中引用了“嗟来之食”的故事:“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穷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在这里,吴晗将“嗟来”的“来”解释为“过来”,和通行的汉语成语词典一样,吴晗也搞错了。《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其中的“嗟来”应连读,“来”是“嗟”的语尾助词,但不少人把“嗟来!食!”标点为“嗟!来食!”
“来”作语气助词的情况很多,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和文中的“归去来兮”,“归去来”只是“归去”之意,并非回去了又回来。《灰阑记》第三折:“咱和你拿他去来。”这“来”也是语尾助词,“拿他去来”即“拿他去”。《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来!”即“试以此对我说”,“来”是语气助词。
现代的民歌常用“来”作为衬字,如“正月里来是新春”,“刘志丹来是清官”,“你织布来我放羊”等等,这些“来”都不能理解为动词“来”。
《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剑鞘),归来乎!”其中的“来”也是语尾助词,“归来”只是“归”的意思,意为“回去”。《楚辞》:“魂兮归来!”《木兰辞》:“归来见天子。”晏殊《浣溪沙》:“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几个“归来”才是回来之意。

孔老人家的意思是:有为的人呀,拿挖井来说吧,如果掘地很深还没有泉水的话就会放弃的。也就是教育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要有毅力;有头脑,还要敢于放弃!

(《孟子·尽心上》)
这是 说做某一件事情,用力程度到了极限尚不见一点预期效益,那这件事就不要做了,如同在没有泉眼的地方掘井 ,掘多深也没有用;即使掘出来也是一口废井。他要人们不论做何事都要有始终如一的目的追求及实现目的的 手段,目的之善是高于一切的。

(《孟子·尽心上》)
这是 说做某一件事情,用力程度到了极限尚不见一点预期效益,那这件事就不要做了,如同在没有泉眼的地方掘井 ,掘多深也没有用;即使掘出来也是一口废井。他要人们不论做何事都要有始终如一的目的追求及实现目的的 手段,目的之善是高于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