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石杰克逊图片:灵丘罗罗腔的特色和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21:16:12

灵丘罗罗腔流传于灵丘县及其周边的浑源县、应县、繁峙县和河北省阜平县的部分地区。其唱腔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行进十分流畅,故颇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
  罗罗腔是个比较古老的剧种。清代初叶,是我国戏曲声腔复杂多变、各种地方戏蜂起的年代。据清朝康熙年间戏剧家刘廷玑著《在园杂志》中记载:“……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至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矣,愈趋愈卑,新奇迭出,终以昆腔为正音。”可见,罗罗腔是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其形成年代应该是在康熙以前。古弋阳腔最大的特点是一人在前台歌唱,后场众人和声以帮腔。从民间老艺人中调查,也证实了罗罗腔原来也是一人前台演唱,众人后台和唱罗罗之声,所以叫罗罗腔,后来逐渐发展以乐器代替人声伴奏尾腔和过门。
  清中叶特别是乾隆和嘉靖年间,罗罗腔得到很大的发展,官方、民间、南北剧团都有了罗罗腔的声音。清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着乾隆南巡时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的盛况,其中“花部”包括声腔“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等,可见在当时罗罗腔就在官方演出中拥有一席之地。《扬州画舫录》上还记载了罗罗腔在民间演出的火红场面。其中提到“……迨五月,昆腔散班,乱弹不散,谓之火班”,其中“湖广有以罗罗腔来者,始行之城外四乡,继或于暑月入城,谓之赶火班”。当时罗罗腔流布很广,活动范围大,演出质量高,颇受当地观众欢迎。清乾隆九年徐孝常为《梦中缘》传奇所写的序文中说:“长安梨园称盛,管弦相应,远近不绝。子弟装饰,备极靡丽;台榭辉煌。观者……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可见当时舞台“辉煌”,演员服饰“靡丽”,罗罗腔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剧种了。
  但是在接下来的发展中,罗罗腔未曾出现强硬的班社和有名望的演员,其唱腔中的优秀部分被京剧、梆子戏等地方剧种吸收借鉴,而自己却没有从其他剧种中吸收更多的东西,在艺术的发展创新上趋于保守。清末,京剧、梆子剧等剧目丰富,名伶辈出,而罗罗腔渐呈衰势,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从城镇退到村寨,从平川退到山区。到民国年间除了庙戏、院戏外已经演出很少,艺人们为了糊口只得与别的剧种合演,久之致使罗罗腔艺人大量流失。在这一时期,有赖于民间习俗,在山西晋西北、大同西南方一些村庄保留有罗罗腔的固定演出台口。在繁峙县沙河以东部分村庄只有罗罗腔才算正戏,婚嫁和喜庆的时候都要唱罗罗腔以图吉庆。到日寇侵华时期,罗罗腔绝迹于舞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灵丘县政府及时对罗罗腔进行整理和扶持。1960年正式成立了灵丘县罗罗腔剧团,使得这一古老的剧种得到恢复和保存。
  罗罗腔有南北之分,灵丘罗罗腔属北曲弦索系统,在艺术上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剧目生活气息浓厚,台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说唱性强,有曲艺说唱的味道。乐队不拖腔伴奏,只在每个乐句尾音部分加入伴奏,过门之后即停。给演员的唱演留下很大发挥余地,能说能唱,节奏可快可慢,音量可大可小,吐字格外清晰。很有特色的是男角在尾句部分用高八度的假嗓耍腔,俗称:“背宫音”,反映出其中古老唱腔的痕迹。“走花梆子”、“踩畦子”等台步、身段动作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郁,是罗罗腔旦角特有的表演程式。伴奏乐器通常有:小板胡、笛子、笙、唢呐、三弦等。打击乐有:板鼓、战鼓、堂鼓、手板、小镲、小锣、中虎锣等,现在又加进了琵琶、扬琴、二胡、小提琴等乐器,音乐表现力增强了。
  灵丘罗罗腔的传统音乐唱腔传说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哈哈”,现存唱腔主要有:〔数词〕、〔娃子〕、〔甩板〕、〔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哭腔〕、〔山坡羊〕、〔圪脑儿〕等十多种,其中〔数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唱腔,它说唱性强,很有曲艺说唱的味道。传统代表剧目有:《小二姐做梦》、《锦缎记》、《读绒花》、《龙宝寺》、《描金柜》等四十多个剧目。
  大同的灵丘县罗罗腔剧团是全国仅存的罗罗腔专业剧团,可谓〃天下独一团〃。1960年正式成立后,灵丘县正式抽调了多名戏曲工作者对罗罗腔的传统唱腔和剧目进行挖掘、整理,精排了《小二姐做梦》、《描金柜》、《打鸟》等大大小小的几个较优秀的传统剧目。1963年开始陆续排演了《夺印》、《赤叶河》、《小二黑结婚》、《二块六》等多部现代戏,多次参加山西省戏剧调演,较好的保存了这一古老剧种。去年灵丘县罗罗腔剧团还在大同市承办了罗罗腔专场消夏晚会,表演了罗罗腔现代戏曲舞蹈剧《父子争权》、《沙家浜》选段及传统戏《卷席筒续集》选段让戏迷们过足了戏瘾,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罗罗腔是很有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作为“天下独一团”的灵丘县罗罗腔剧团近年来受到省市领导和戏曲专家的关注,得以生存、发展,为地方戏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我国戏曲史研究保留了一份活资料。但是在目前戏曲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剧团遇到了很多困难,加上老艺人的去世和退休,后备人才的匮乏,设备、资金的不足,剧团举步维艰。对罗罗腔这一濒危的剧种来说抢救和保护不应是唯一的目的,不仅要深入研究,把剧目、音乐找回来,尽可能的恢复罗罗腔的本来面目,还要根据罗罗腔的艺术特点和规律进行改革创新,保留精华,推陈出新,多移植一些优秀剧目,培养一些有知名度的演员。希望有关方面多给与关注和支持,让这一古老的剧种很好地的保存、发展和繁荣下去。

灵丘罗罗腔流传于灵丘县及其周边的浑源县、应县、繁峙县和河北省阜平县的部分地区。其唱腔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行进十分流畅,故颇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
罗罗腔是个比较古老的剧种。清代初叶,是我国戏曲声腔复杂多变、各种地方戏蜂起的年代。据清朝康熙年间戏剧家刘廷玑著《在园杂志》中记载:“……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至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矣,愈趋愈卑,新奇迭出,终以昆腔为正音。”可见,罗罗腔是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其形成年代应该是在康熙以前。古弋阳腔最大的特点是一人在前台歌唱,后场众人和声以帮腔。从民间老艺人中调查,也证实了罗罗腔原来也是一人前台演唱,众人后台和唱罗罗之声,所以叫罗罗腔,后来逐渐发展以乐器代替人声伴奏尾腔和过门。
清中叶特别是乾隆和嘉靖年间,罗罗腔得到很大的发展,官方、民间、南北剧团都有了罗罗腔的声音。清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着乾隆南巡时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的盛况,其中“花部”包括声腔“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等,可见在当时罗罗腔就在官方演出中拥有一席之地。《扬州画舫录》上还记载了罗罗腔在民间演出的火红场面。其中提到“……迨五月,昆腔散班,乱弹不散,谓之火班”,其中“湖广有以罗罗腔来者,始行之城外四乡,继或于暑月入城,谓之赶火班”。当时罗罗腔流布很广,活动范围大,演出质量高,颇受当地观众欢迎。清乾隆九年徐孝常为《梦中缘》传奇所写的序文中说:“长安梨园称盛,管弦相应,远近不绝。子弟装饰,备极靡丽;台榭辉煌。观者……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可见当时舞台“辉煌”,演员服饰“靡丽”,罗罗腔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剧种了。
但是在接下来的发展中,罗罗腔未曾出现强硬的班社和有名望的演员,其唱腔中的优秀部分被京剧、梆子戏等地方剧种吸收借鉴,而自己却没有从其他剧种中吸收更多的东西,在艺术的发展创新上趋于保守。清末,京剧、梆子剧等剧目丰富,名伶辈出,而罗罗腔渐呈衰势,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从城镇退到村寨,从平川退到山区。到民国年间除了庙戏、院戏外已经演出很少,艺人们为了糊口只得与别的剧种合演,久之致使罗罗腔艺人大量流失。在这一时期,有赖于民间习俗,在山西晋西北、大同西南方一些村庄保留有罗罗腔的固定演出台口。在繁峙县沙河以东部分村庄只有罗罗腔才算正戏,婚嫁和喜庆的时候都要唱罗罗腔以图吉庆。到日寇侵华时期,罗罗腔绝迹于舞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灵丘县政府及时对罗罗腔进行整理和扶持。1960年正式成立了灵丘县罗罗腔剧团,使得这一古老的剧种得到恢复和保存。
罗罗腔有南北之分,灵丘罗罗腔属北曲弦索系统,在艺术上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剧目生活气息浓厚,台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说唱性强,有曲艺说唱的味道。乐队不拖腔伴奏,只在每个乐句尾音部分加入伴奏,过门之后即停。给演员的唱演留下很大发挥余地,能说能唱,节奏可快可慢,音量可大可小,吐字格外清晰。很有特色的是男角在尾句部分用高八度的假嗓耍腔,俗称:“背宫音”,反映出其中古老唱腔的痕迹。“走花梆子”、“踩畦子”等台步、身段动作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郁,是罗罗腔旦角特有的表演程式。伴奏乐器通常有:小板胡、笛子、笙、唢呐、三弦等。打击乐有:板鼓、战鼓、堂鼓、手板、小镲、小锣、中虎锣等,现在又加进了琵琶、扬琴、二胡、小提琴等乐器,音乐表现力增强了。
灵丘罗罗腔的传统音乐唱腔传说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哈哈”,现存唱腔主要有:〔数词〕、〔娃子〕、〔甩板〕、〔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哭腔〕、〔山坡羊〕、〔圪脑儿〕等十多种,其中〔数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唱腔,它说唱性强,很有曲艺说唱的味道。传统代表剧目有:《小二姐做梦》、《锦缎记》、《读绒花》、《龙宝寺》、《描金柜》等四十多个剧目。
大同的灵丘县罗罗腔剧团是全国仅存的罗罗腔专业剧团,可谓〃天下独一团〃。1960年正式成立后,灵丘县正式抽调了多名戏曲工作者对罗罗腔的传统唱腔和剧目进行挖掘、整理,精排了《小二姐做梦》、《描金柜》、《打鸟》等大大小小的几个较优秀的传统剧目。1963年开始陆续排演了《夺印》、《赤叶河》、《小二黑结婚》、《二块六》等多部现代戏,多次参加山西省戏剧调演,较好的保存了这一古老剧种。去年灵丘县罗罗腔剧团还在大同市承办了罗罗腔专场消夏晚会,表演了罗罗腔现代戏曲舞蹈剧《父子争权》、《沙家浜》选段及传统戏《卷席筒续集》选段让戏迷们过足了戏瘾,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罗罗腔是很有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作为“天下独一团”的灵丘县罗罗腔剧团近年来受到省市领导和戏曲专家的关注,得以生存、发展,为地方戏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我国戏曲史研究保留了一份活资料。但是在目前戏曲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剧团遇到了很多困难,加上老艺人的去世和退休,后备人才的匮乏,设备、资金的不足,剧团举步维艰。对罗罗腔这一濒危的剧种来说抢救和保护不应是唯一的目的,不仅要深入研究,把剧目、音乐找回来,尽可能的恢复罗罗腔的本来面目,还要根据罗罗腔的艺术特点和规律进行改革创新,保留精华,推陈出新,多移植一些优秀剧目,培养一些有知名度的演员。希望有关方面多给与关注和支持,让这一古老的剧种很好地的保存、发展和繁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