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墨园二日自由行:小学数学计算练习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23:44:34
我想找大量的小学数学的小数四则运算计算练习题,哪里可以找到?

21、一根钢管锯成5段要5分钟,照这样计算,把同一根钢管锯成10段要( )分钟。

22、1.4×2的意义是( ),1.4×0.2的意义是( )。

23、计算2.75×0.07,可以看成( )×( ),再看因数中一共有( )位小数,就在积的右边起数出( )位小数,点上小数点,就是( )。

24、两数相加的和是3.4,一个加数增加0.6,另一个加数减少1.03,和是( )。

25、已知14X=53.2,那么3.5X=( )。

26、一根电线长15.6米,是另一根电线的3倍。两根电线共长( )米。

27、0.5×8÷0.5×8=( ); 3.8除以1.5,商2,余( )。

28、小王5分钟加工6个零件,小李6分钟加工5个零件,( )工作效率高。

29、一根8米长的钢材重5千克,每米钢材( )千克,每千克钢材( )米。

30、一份书稿,每小时打24页,7.5小时完成任务,如果每小时多打6页,实际( )小时可以完成。

31、a、b、c均不为0,那么:

a÷(b÷c)= a÷b÷c=

32、要使2.6a÷(1.5-X)有意义,X不能等于( ),且要比( )小。

33、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5.9,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34、当a÷b=1.75时, (a、b均不为0)(a÷10)÷(b÷100)=( )。

35、已知方程aX+0.1=0.2,X=0.5,那么a=( ),1- =( )。

36、甲数除以乙数,商8余0.3,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商是( ),余数是( )。

37、两数相除商是1.6,如果被除数缩小4倍,除数扩大4倍,商是( )。

38、先把0.969969……扩大10倍,再把扩大后的循环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 )。

39、当0.38÷0.12的商是3.1时,余数是( ),商是3时,余数是( )。

40、大小两个数的差是3.6,大数是小数的4倍,那么大数是( ),小数是( )。

41、一个小数扩大5倍后。得到的小数比原数大3.6,这个小数是( )。

42、A、B的积是3.6, A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要使积不变,B的小数点应向( )移动( )位。

43、最大的一位小数除最小的一位小数,商是( )。

44、如果□+6=6×□,那么□=( )。

简便运算——这是小学数学计算题中最常见的一种。从学生一开始接触计算就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渗透了简便运算的思想,到了四年级在计算题中简便运算则做为独立的题型正式出现,它是计算题中最为灵活的一种,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充分锻炼,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何谓简便运算,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要正确地理解它,决不能为了追求简便的形式而进行简便运算。对此,我的理解是:简便运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定义、定理、定律、性质、法则等等,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通过简便运算要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也就是说: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最重要的是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定义、定理、定律、性质、法则。尤其要强调“灵活”、“合理”。下面就我在教学中遇到的情况,谈谈我的看法。
1、“4.9+0.1-4.9+0.1”这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练习二十七第二题中的一道非常简单的常见简便运算题。当我给学生布置了这道题后,我以为学生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加法交换率和结合率,顺利完成此题,但是当我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却发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①、4.9+0.1-4.9+0.1=(4.9-4.9)+(0.1+0.1);
②、4.9+0.1-4.9+0.1=4.9-4.9+0.1+0.1;
③、4.9+0.1-4.9+0.1=(4.9+0.1)-(4.9+0.1)。
显然第③种简算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四则运算顺序,其简算结果绝对不等于原题的结果。问题就出在第①种和第②种解法上,第①种解法的简算过程非常标准,无懈可击;第②种解法看上去好象不太标准,但是也有道理。于是,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结果学生分成了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方认为:第①种解法绝对正确,而第②种解法不规范,没有明确标明简便运算的过程,所以不能算对。另一方认为:第①种解法非常标准,肯定正确无疑,但是,第②种解法也是对的,因为按运算顺序从左往右,先算4.9-4.9,实际上就得0,其实就不用算,直接计算0.1+0.1就行了,简算过程其实也很明确。
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我进行了总结。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学习精神,然后,阐述了我的观点:第①种解法绝对正确,毫无疑问,但是第②种解法也有道理,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简便运算,因为它们都抓住了这道题的关键所在,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简便运算不能仅仅停留在追求形式上,更应该抓住实质上的简便,正如那些学生所说4.9-4.9不用算就知道得0,只需要计算0.1+0.1就行了,既然不加括号同样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就没有必要强调必须加上括号,简便运算最终要得就是“简便”的效果。
2、“88×25”这是一道关于乘法的简便运算题。当时刚学完乘法分配率,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80+8)×25,学生完成后,我随即将该题改为“88×25”让学生考虑,第二天学生汇报了两种答案:
①、88×25=80×25+8×25=2000+200=2200;
②、88×25=11×(8×25)=11×200=2200。
然后,我请学生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想法非常好,他们是这样说的:第①种是把88分成80+8,再利用乘法分配率,让他们分别同25相乘;第②种则将88分成8×11,然后利用乘法交换率和结合率,先把8与25相乘,最后在乘11。
听完学生的介绍后,我进行了总结,首先肯定了两种答案的正确,然后对两种答案进行了分析:两种答案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发现了8与25相乘非常简便,于是想方设法对88进行分解,因此都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关键,所以都是正确的;两种解法的区别是,分解的方法不同,第①种解法是用加法进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分配率,第②种解法用乘法进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交换率和结合率。方法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最后,再次强调:简便运算的思路会有很多,但是,只要把握“简便”这个解题关键,正确、合理地使用定律、法则,就应该是正确的。
3、“5436÷18”这是第八册练习二十七第五题中的一道关于除法的简便运算题。正是因为题目的要求是“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所以学生的答案可谓是多种多样,我汇总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直接算就非常简便;
②、5436÷18=5400÷18+36÷18=300+2=302;
③、5436÷18=5436÷9÷2=604÷2=302;
④、5436÷18=5436÷6÷3=906÷3=302。
仔细分析,除了第①种解法不符合简便运算规则外,其余三种解法都有道理,第②种解法成功地把乘法分配率运用到了除法上;第③种和第④种解法则将除数18成功分解成两个一位因数的积,然后运用“A÷(B×C)=A÷B÷C”这个性质进行连除,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变成可以口算的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从而使计算简便。所以,我在课堂上把这四种解法全部公布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逐一进行了分析,使学生对简便运算的实质有了进一步地理解。
4、许多学生都头疼这样的题“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的确这种题确有难度,因为,它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部分,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要想顺利能完成这种题,学生必须对简算的理解要透,要把握简算的本质,既不能漏了哪处可以简算的题,也不能把不能简算的题错误地进行了简算。
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我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做这样的题,而是做了大量的直接简算的题,列举了各种不同思路,就象上面那样,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常见的简算数对象“25和4”、“125和8”、“5与任何偶数”以及其他的可以凑整的数,同时使学生对简算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甚至有些学生有了对简便运算的直觉。然后,再重温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对运算顺序进一步加深认识,使学生基本上能做到不假思索就能按正常顺序完成。最后,再进行此类题。这时,学生已经有了简算的基础,对简算产生了直觉,同时又牢固地掌握了正常情况下的混合运算,就已经不再认为这种题很难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这种题更好算,不知不觉地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了其他的地方比如其他计算、应用题的计算、现实生活等等,从而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大幅度提高。
通过这些练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单纯的简便运算,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学以致用的道理,真正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必须运用到实际当中去的道理。
简便运算是一种高级的混合运算,是混合运算的技巧,学好了简便运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计算速度,更重要的是,使学到的定义、定理、定律、法则、性质、规律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是计算题中最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开拓学生思路的一种题型,所以,在计算题教学中必须重视简便运算,注重简便运算灵活的思路的学习,正确理解简便运算的涵义,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http://www.uobuy.com/browse/51133.aspx

www.shuxue.com.cn

口算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