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监狱罪犯脱逃2017:中学生兴趣爱好的论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2 16:17:49
那里有这样的论文啊,网站也可以

绿色空间,健康生活
——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
活动背景

背景一: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初中生虽然心身发展较快,但此时他们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初中生好奇心及模仿性强。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易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现在有不少初中生沉迷于电子游戏、电脑游戏或上网而不能自拔,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部分青少年因交损友甚至走向吸毒、偷窃等违法犯罪之路。
背景二:一项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遍及61个市、县的调查显示,看电视是十几岁的中小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如果说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的话,那么电视无疑已经成为孩子们在学校之外的第二位老师。应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在电视频道没有任何限制的今天,孩子能看到的不仅仅是卡通和动漫,一些“少儿不宜”的镜头也会毫无遮拦地出现在他们眼前。
调查还发现,网络已经不可阻挡地融入了青少年的生活。在各种课外活动场所中,“网吧”的知名度很高,紧紧跟在“公园”之后,小学生中的获选率为63.1%,中学生中的获选率更高(77.9%)。而且,有近一半的中学生在网吧(42.5%)打发过课余时间,还有13.9%的小学生也有过课外时间在网上冲浪的经历。刚刚公布的我国第1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18岁以下的网民已经达到17.1%,2000年时这个比例还不足5%。这似乎预示着网民低龄化的态势已经显现,这虽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考虑到当前网吧的管理现状,却不能不令人担忧。

青少年从网上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因为迷恋网络而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网络成瘾症问题最为突出。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和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最近完成的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5%。专家为此提醒:在对青少年普及网络的同时,千万不要让他们病倒在电脑屏幕前。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象征,却正在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双刃剑。2003年9月,北京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随机调查的100名在押未成年犯中,经常进入电子游艺厅的占66%,经常进入网吧的占30%,经常看色情书刊、音像制品、浏览色情网站的占61%,而因受黄毒影响导致性犯罪入狱的少年占28%。

背景三:一项调查显示,多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而初中阶段是不良行为的高发阶段。不久前,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了闲散未成年人犯罪调查。通过对2千余名未成年犯和1千余名普通未成年人的调查比较显示:在10种不良行为中平均开始年龄为不足12岁的1种,占10%;12岁以上不足13岁的3种,占30%;13岁以上不足14岁的5种,占50%;超过14岁的只有1种,占10%。也就是说,各种不良行为基本上是从初中阶段开始的。“高发年龄”绝大多数是在13岁到15岁,最突出的是14岁,基本上是初二学生的年龄。

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未成年人犯罪在经历了1995年、1996年的低潮期后,近年来再次呈现上升趋势。财产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类型上引人注目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青少年涉毒案件的逐年增加。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青少年占全部吸毒人数的72.2%,同时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的主要消费者就是青少年。
大量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证明,一般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前兆。从接受不良影响,到道德缺陷、私欲膨胀、交友偏离,进一步产生一般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最后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人在这一过程中的种种表现或隐或现总有蛛丝马迹。如果家庭、社会各方面各尽其责,把握其中的重要关节,或许不良因素就能消除在萌芽状态。
背景四: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以及网吧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快速发展,含有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乘隙传播,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未成年人受到社会生活不良现象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少数未成年人甚至参与吸毒、赌博和敲诈,走上违法犯罪歧途。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严峻形势,广大干部群众感到忧心;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广大干部群众感到惊心;对于不良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侵蚀和毒害,广大干部群众感到痛心,强烈呼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004年2月26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了指示和具体部署。
2004年5月10日——1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胡锦涛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背景五: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和家庭担负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责任。学校要努力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的倾向,更加自觉地把德育摆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青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对精神文化食粮有旺盛的需求。适应青少年特点,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环节。未成年人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适应其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注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经验表明,高尚的感情、正确的信念、良好的修养,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经验同样适用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既要向未成年人讲道理,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既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又要让他们懂得怎样做才是对的,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用知指导行,用行深化知、升华知、巩固知、发展知。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兴趣爱好,充实课余生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陶冶高雅生活情趣。

2.通过“三远离”和“法律宣传周”活动,使广大中学生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远离生活禁区,告别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诚信文明的中学生。
3.通过开展“给青少年一片绿色天空”活动,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空间,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维权意识,培养新时代“文明小公民”。

活动内容与过程
(一)“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第二课堂活动
1.组织课外活动小组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2.利用休息日和假期,开展“看百部优秀影片、读百部优秀图书、唱百首优秀歌曲”为主题的“三百”教育活动。通过读书、看革命传统影片和唱健康歌曲等,在阅读、体验中得到教育。
(二)开展“三远离”承诺活动
“三远离”即远离网吧、远离乱花钱、远离不良嗜好和不良行为。
在广泛宣传不良嗜好和不良行为危害的基础上,引进承诺制,以宣誓或书面形式,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三远离”诚信承诺活动:不进营业性网吧、不看不健康音像书刊;不追求名牌、不攀比消费;不吸烟、不喝酒等等。使学生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做诚信中学生,杜绝不良嗜好,消除不良行为。
(三)“抵制不良诱惑,远离生活禁区”法律宣传周
1.举办“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为主题的图片展览,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
2.举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题法律知识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3.邀请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专家或少管所等单位的司法人员,举办法制报告会。通过真实的案例,警醒青少年的心灵。
(四)开展“给青少年一片绿色天空”系列活动
1.利用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组织学生走上社会进行宣传,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拒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游戏厅、舞厅等营业性场所;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诱使、教唆未成年人吸烟、酗酒、赌博、吸毒、迷信邪教等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空气,给未成年人的提供健康、洁净的成长空间,
2.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号召他们珍惜宝贵的年华和学习时光,做新时代的“文明小公民”。

活动结果与呈现
1.组织“校园文化节”系列评比活动,可包括“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内容,展示学生的风采,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2.开展“‘三远离’诚信文明之星”评选活动。“三远离”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表彰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同时,还要结合家庭和社区,形成有利于学生坚持“三远离”的良好氛围。
3.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加大法律宣传力度,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4.举行“争做文明小公民”征文、演讲活动。通过征文写作和演讲活动,进一步明确公民责任,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品德修养,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