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对决中华大饭店04:巴乌和管子是否是同一种乐器.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22:17:44

不。但性质一样。

不是的。

巴乌,是彝、哈尼、傣、佤、布朗、苗等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文山、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贵州省黔东南和黔南等地。

管身用细毛竹、青竹制,下端(或右端)开口,上端(或左端)留竹节或木塞封闭。上端管壁开长方形吹口,用蜂蜡粘一长方形竹或铜制簧片,簧舌呈三角形,有细蔑编制的活动簧套。管身开八孔(前七后一),与吹口成四十五度角。有的在下端开二至四个尾音孔。

品种有单管、双管之分。管身粗而长者横吹;细而短者竖吹。常用巴乌全长30—60厘米。音域:高音巴乌f1—g2、中音巴乌b—c2、低音巴乌f—g1。

演奏时,竖吹口含簧片,横吹将簧片置两唇间,气流振动簧片并激发管内空气柱共鸣。用吐音方法吹奏,有滑音、打音、颤音、抹音、琶音、飞指等技巧,可用循环换气法奏长时值音符。

近年,云南民族乐器制作师杨声制成木管巴乌,用紫油木制,设铜插口。
管子的历史
管子古称“筚篥”,源于波斯,汉代传入,唐朝相当流行,宋代亦自成一部,
现在我国民间仍相当流行。李颀诗:《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管子古时称“筚篥”,又称“悲栗”或“笳管”,簧管乐器。起源于古代波斯(今伊朗),于汉代西域龟兹国(新疆库车)传入。
东晋武帝太元七年(382),吕光征服龟兹后,带回龟兹乐伎和乐器,其中就有管。在邓县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墓中的鼓吹乐队图上,也有吹奏管子的人像。

管最初传入时,写作“必栗”,后来写作“悲篥”,隋唐之时写成“筚篥”,唐代中期,文人好古,还写成“觱篥”。这些名称都出于龟兹语源的音译。筚篥在古代,是西域各民族通用的乐器,但因龟兹以音乐著称,因而也就以龟兹为代表了,在唐代的许多古籍中,都有筚篥源于龟兹之说。如《明皇杂录》记载:“觱篥本龟兹国乐,亦曰悲栗”。
筚篥传入中原以后,南北朝时管子已不止一种,其中有大筚篥、小筚篥、桃皮筚篥、柳皮筚篥和双筚篥等。至隋唐则大盛,成为隋唐燕乐及唐教坊音乐的主要乐器,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常百姓都爱吹筚,唐代筚篥高手云集,其中最受人称颂的是薛阳陶,他在12岁时便名誉四方,而尉迟青将军与王麻奴竟奏筚篥则是筚篥史上的一段佳话。在唐代许多咏筚篥的诗歌中,以李颀的《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为最佳。
筚篥于唐代传入日本,使用的筚篥谱亦是唐代的十字谱。在古都奈良东大寺的正仑院中,珍藏有唐代的制品,筚篥至今仍在日本流传使用,是雅乐的主要旋律乐器。
筚篥在宋代的教坊大乐中自成一部,经常用于独奏,陈暘《乐书》载:“觱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羌湖龟兹之乐也。以竹为管,以芦为首,状类胡笳而九窍,所法者角音而已。“由于它在乐队中常作为领奏乐器,故又有“头管”之称。当时它的表现力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元代沿用宋之“头管”名称,但形制稍有变化,如《元史·礼乐志。云:“燕乐之器,头管制,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七窍。”
明代,出现了用乌木制作的头管,在《明会典·大乐制度》中有以下记载:“头管,以木为之,长六寸八分,九孔,前七后二,两末以牙管束,以芦为哨。”
到了清代,管已成为我国北方人民喜爱的常用乐器,广泛流行在民间,形制也发展为今天八孔的管,现在民间通称为管或管子。
管子的结构
管子与箫相似,竹制或木制,由管哨、侵子和管身三部分组成,开八孔。
管子由管哨、侵子和管身三部分组成。
管身是用长茎竹或硬质木料制成的圆柱形管状体,基本上与箫相同,开八孔,前七后一,两端箍金属圈。上面开有音孔,上端安有侵子和管哨 侵子是用薄铜片制成的锥形短筒,它插入管身上端,为安装管哨而用。管口插有芦苇制的双簧管哨。
管哨有大小之分,小管哨用芦苇制作,没有侵子,直接插入管身上端,发音较高;大管哨用芦竹制作,插入侵子里,也有外裹一层软木,直接插入管身上端,发音较低。经改革亦有装音键者。音色清脆,甜润,多用于独奏,合奏中领奏,也可伴奏。
当今在民间流传的管子,北方管身木制,流行面广。南方的广东音乐和福州十番乐队中使用竹制管子。这两种管子的音色有很大差异,木质管子发音高亢坚实。竹质管子发音低沉浑厚。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流行着一种双管,即把两支音高相同的同调管子并列含于口中吹奏。
管子的传统演奏技巧极为丰富,一般经常运用的就有颤音、滑音、垫音、溜音、吐音和花舌音,此外,还有特殊的打音、跨五音、涮音和齿音等。除手指的技巧外,还有口内的技巧,哨子含在嘴里的深浅,也决定着发音的高低,含得越深音越高,浅则音越低。吹奏时,利用口形的变化,还可以模拟人声、箫声和动物声等。演奏双管时,音量增大,吹奏技巧也较单管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