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剂是什么:有谁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这个概念是谁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04:33:08
我经常听到这个概念,但是我想知道得更具体一些。一定要有文字性的证据或者出处。谢谢!

长安(今中国西安)、开罗(今埃及开罗)、巴比伦(今伊拉克巴格达)和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长安(今中国西安)、开罗(今埃及开罗)、巴比伦(今伊拉克巴格达)和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另外也有长安,开罗,雅典,罗马的说法。

长安是中国历史上一座着名都城,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迁徙,但大致都位于现在中国陕西的西安和咸阳附近,先后有十七个朝代及政权建都于这里,超过1200年,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和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列中国四大古都之首,同时也是与雅典、罗马和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在这些朝代中,汉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那时的长安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为繁华的城市。着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长安为起点。明朝初年起,长安改称西安。

汉至南北朝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开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汉惠帝元年(前194年)至五年(前190年)建造城墙。汉武帝设京兆尹治理长安,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并在城西扩充了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宫等。

在西汉的200馀年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欧亚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全盛时期如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时,城中有8.8万户,24.6万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西汉末年王莽执政时期,长安城毁于战火。东汉定都洛阳,长安为西京。汉末,汉献帝曾迁都回长安。西晋末年,晋殇帝在此短暂建都。此后长安成为战争频发地,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政权也都将首都设在这里。

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区西北郊外,面积约36平方公里,大约是同时期罗马城的四倍。城市有12座城门和8条主要街道,最长的街道长5500米。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和宗庙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等。其中未央宫是从汉惠帝开始的许多皇帝的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宫殿之一。居民区分布在城北,划分为160个“闾里“。市场在城市的西北角上,称为“长安九市”。在城西有面积广大的上林苑,苑内主要有昆明池、建章宫等。在城南有一组王莽时期建造的礼制建筑。汉长安城一改战国时期大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区、工商业区和宫殿区集中在一座城市里,后世的都城都沿用了这一体系。

隋唐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隋文帝便决定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杨坚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塬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书·高祖纪》)的地方建造新都,新都定名为“大兴城”。大兴城的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要由建筑学家太子左庶子宇文恺主持规划建设,先造大兴宫城,后造皇城。开皇三年(583年)在城西侧开挖龙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浐水、交水、潞水,直通宫城。第二年由大兴城东凿300馀里至潼关,名为广通渠,引渭水注入渠中使漕运直通黄河。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同年,建通济渠运河,自大兴至江都(今扬州),建行宫四十馀座。608年,又兴建永济渠运河。大业九年(613年)又动用10万馀人修筑大兴城外郭城,使大兴城初具规模。暴君杨广远征高丽、开凿大运河、修建洛阳东宫,最终导致民不聊生,国内烽火频起。618年,隋西京政府皇帝杨侗让位于太原大将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大兴为长安,东京为洛阳,又称东都。此后进一步修建和完善,在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

唐代长安城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得十分迅速。在盛唐年间,它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人口约有100万。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唐末黄巢攻入长安,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屋木也一起运走。后来,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认为城广人稀,不利于防守,于是便对城市进行改筑,缩为“新城”,也就是五代、宋、元的长安城。

唐长安城位于现在的西安市城区、东郊、西郊的小部分以及南郊的较大部分,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10倍。城市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外郭城墙上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门的明德门为正门。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有皇宫太极宫,皇城位于宫城以南,分布着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等祭祀建筑。外郭城内有大街22条,纵横交错的街道将外郭城分作了110坊(隋称“里”),坊间遍布着佛寺和道观。东城西城分别有东市和西市两座市场,集中了长安城的主要商业。城内有四条沟渠提供生活和环境用水。城东南角有一座人工园林——芙蓉园,园中有曲江池。东北是另一座大型宫殿——大明宫。唐长安城的形制是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设的典范,在当时也影响了邻近国家的都城建设。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日本国的平城京和平安京都效仿了长安的规划。

开罗是埃及首都,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它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大开罗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开罗的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约3000年的古王国时期,作为首都,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它的西南约30公里处,是古都孟菲斯遗址。在那开阔的平地上,一片绿荫之中,有一所小小的院落,这是孟菲斯博物馆,内有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石像,历史久远。院中,有一狮身人面像,完整无缺,是人们流连忘返,摄影留念之处。

由孟菲斯遗址西行约20公里,即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已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苏美尔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胚烘干,成为泥板。由于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公元前2007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是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个国家出现了一位着名的君主-汉穆拉比。汉穆拉比用武力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他个人集宗教、军事、 行政、司法和水利建设等各种大权于一身。为了更有效的统治自己的国家,他颁布了着名的《汉穆拉比法典》。法典共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完备成文的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穆拉比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喀西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

新巴比伦王国,又称迦勒底,大约处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公元前626年建立,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国势达到鼎峰,最后在公元前539年被波斯人消灭。

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的领袖那波帕拉萨尔乘亚述帝国内乱之机,发动了反抗亚述统治的起义,并于公元前626年,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后来与在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结成联盟,共同进攻亚述帝国,最后在公元前612年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消灭亚述帝国。

对外征战
公元前604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登基,并着手进攻腓尼基和巴勒斯坦。而埃及亦对这地区怀有野心,并与推罗、西顿等腓尼基城市及犹大王国结成联盟。尼布甲尼撒二世于是延长了与米底的同盟,并娶其公主为妻。

巴比伦之囚
埃及法老普萨姆提克于公元前590年进占巴勒斯坦,使得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587年进军巴勒斯坦,包围耶路撒冷,在18个月后,由于饥荒和内部分裂,耶路撒冷终于在公元前586年陷落。他将耶路撒冷全城洗劫一空,拆毁城墙、神庙、王宫和民居,并下令将犹大国王齐德启亚带到巴比伦去示众,而全城居民则全被俘往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

而被吓坏了的推罗国王伊托巴尔三世则奉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尊者,外约旦则向尼布甲尼撒二世称臣,至此,新巴伦王国成为中东霸主,埃及亦放弃了侵略巴勒斯坦的野心。

城市发展
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新巴比伦王国臻于鼎盛,政治相对稳定,而经济亦有较大发展。这时的奴隶制度起了很大的变化,奴隶可以经商,租种主人或他人的土地,并能与自由民订立契约,但所得的利益大多归于主人。神庙则拥有大量土地,并经营商业和手工业。

在城墙建设方面,尼布甲尼撒二世将巴比伦城建成像堡垒般的城市,而且城墙宽阔至连马拉的战车亦可以在其上奔驰。城门皆以铜制成,而且倚靠幼发拉底河,以其作为抵御外敌的护城河。

巴比伦城被建设得宏伟壮丽,直到100多年后,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城时,仍称它为世界上最壮丽的城市。

空中花园

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杰作,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空中花园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其妻子,米底的公主不再有思乡之苦,于是为其建造了一个满是奇花异草,并用螺旋泵不断地从幼发拉底河里取水作灌溉的花园。这个花园远看起来就像位于天空中般,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内里亦有着富丽堂皇的宫殿,使得尼布甲尼撒二世和王后可以在宫殿里饱览全城的景色。这个空中花园名满天下,被后世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灭亡
新巴比伦王国最后一个国王伯沙撒与马尔杜克神庙的祭司发生冲突,试图另立新神。结果在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城内的祭司在波斯王居鲁士二世入侵时打开城门,放波斯军队入城,让波斯人俘虏了国王,新巴比伦王国灭亡。

君士坦丁堡 (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 是土耳其的城市伊斯坦布尔的旧名,现在则指伊斯坦布尔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区。它的原名为“拜占庭”,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于公元330年5月11日定都此地,便出现了“君士坦丁堡”这名字。君士坦丁把此地命名为新罗马 (Nova Roma),但此名称甚少人用。

君士坦丁堡曾是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的首都,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被占领,成为拉丁帝国的首都,1261年由迈克尔八世帕拉奥洛古斯率领尼西亚帝国军队收复,成为重建的东罗马帝国首都。

随著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君士坦丁堡于1453年5月29日被“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开始由鄂图曼帝国管治,成为其首都。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1923年将首都迁往现在的安卡拉。1930年,该城被正式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雅典,希腊首都,古代的城邦国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西南距爱琴海法利龙湾8公里,属热带地中海气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过。市内多小山。

雅典是用她的保护神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历史古城。是希腊最大的城市,面积90万公顷,人口307.3万(1993年数据),另外估计有50万流动人口,整个城市人口约占希腊全国人口的1/3。

雅典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对欧洲及世界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有“西方文明的摇篮”美誉。

雅典是奥运会起源的地方。曾举办过第一届1896年奥运会。2004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

雅典市网站:http://www.cityofathens.gr/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10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 变为封建制国家,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上古时期
根据传说,当特罗伊城遭到希腊人进攻的时候,维纳斯女神的儿子亚尼斯及其追随者逃出来,沿北非西行穿过迦太基,来到罗马。

根据现代的研究,意大利半岛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到了新石器时代,利古里亚人从非洲经过西班牙,法国来到意大利。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一些讲印欧语的部落从多瑙河和喀尔巴千山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其中一支拉丁人进入拉提乌姆平原,约于公元前800年移至后来罗马城所在地 ,居于帕拉提乌姆等山丘。与此同时或稍后,萨宾人居于邻近山丘。其后伊特拉斯坎人也来到这里。

前8世纪-前6世纪,希腊人向意大利南部移民,并建立城邦。公元前7世纪,以帕拉提乌姆为中心开始部落联合过程,由单一的拉丁人部落联合包括萨宾人和伊特拉斯坎人等3个部落组成罗马人公社。公元前7世纪末~前6世纪末,罗马人公社处于伊特拉斯坎人的统治之下。此时,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公社到城市国家的过渡。前5世纪末,高卢人从阿尔卑斯山以北进入波河平原。这些部族经过长期融合同化,形成了意大利人的祖先。

罗马王政时代是指古罗马在公元前753年到前509年这一时期,又称为罗马王国,伊特鲁里亚时期。 此时的古罗马还没有成为强大的帝国,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镇,尚未建立共和国,是一个传统的君主制国家。

王政时代氏族部落组织尚完整存在,统治阶层包括王、元老院、公民大会(Popular Assembly)。后来又出现了贵族与平民之分。王是由选举产生的。元老院相当于王的顾问团,开始是100人,成员都是贵族,由王指定。

王政时代先后有7个王,罗马历史家(特别是Titus-livi)七个王的陈述属于半神话,没有实际的历史根据。

和许多其他同时代的意大利城邦国家不同, 罗马的君主制不完全是世袭的。 当一个王去世时,城市就进入了一个空位时期。城市由一名临时执政者统治,临时执政者将有权提名下一位王的人选。临时执政者由元老院提名,任期不确定。一旦临时执政者找到了一个王的候选人,他要将这个人选提交给库里亚大会(Comitia Curiata),一个人民的大会。如果这个人选被库里亚大会通过, 元老院将批准这个投票。从理论上讲,人民选举出了他们领导,但元老院掌控着整个过程。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公元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

公元前510年罗马人驱逐了前国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结束了罗马王政时代,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Comitia Tributa)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部族大会由平民和贵族构成。

驱逐国王后的最初十六年,罗马陷入了长期的所谓“骚乱”之中。公元前494年,当时罗马同邻近部落发生战争,而罗马平民拒绝作战,带武器离开罗马,史称“平民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贵族被迫承认了平民选举保民官和召开平民大会的权力,,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公元前471年,平民大会获得特里布斯会议(Comitia Tributa)称号,但其决议仅对平民有效。 公元前454年罗马成立一个由贵族和平民构成的十人立法委员会。 前451年,十人立法委员会颁布了一部法典,并刻在10个铜表上, 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铜表法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能通婚的限制,这也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公元前367年李奇尼亚·塞克斯提亚法(lex Licinia Sextia)规定每年必须有一位执政官由平民担任。前326年,取消了债务奴隶制。

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自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邻,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土著和希腊人的城邦,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476年)是一个古代罗马的国家,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在当时占据了整个地中海。通常把罗马帝国分为前期帝国时期(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国时期(193年~476年),也有人又从后期帝国中分出3世纪危机时期(193年~284年)。罗马本来使用拉丁语,但随着领土扩张至希腊、中东一带,希腊语变成了主要语言。就连当时成书的新约圣经也是用希腊语写成。由于语言上的分歧,罗马帝国在五世纪分裂成为东、西两个帝国。罗马帝国自建立以来,一直对外扩张,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古代超级大国。

拜占庭帝国(希腊语:Βυζαντινή αυτοκρατορία 拉丁语: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 )或东罗马帝国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

尽管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但拜占庭人将自己视为罗马人,对东罗马的罗马人来说,这并不自相矛盾。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中是希腊文化,但到7世纪为止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假如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希腊人”表示“原始人”。一直到17世纪这个帝国不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从17世纪开始,西方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的罗马帝国与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称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拉丁语: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