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开桶装水店:二战中阿拉伯人在干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6 06:56:36
印象中二战前后阿拉伯地区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但是很多阿拉伯国家似乎是独立的,保留着自己的君主。这些国家好像没有和德意正面冲突过。那么他们是同盟国阵营,还是保持中立?还有请具体说说当时埃及政府是哪边的,还有伊朗。

二战前的中东各国情况复杂。二战爆发时德国对中东地区影响比欧美大,所以中东地区各国都是处于中立状态。
一战后被瓦解的土耳其;获得独立的沙特、伊朗等;埃及等北非国家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是同盟国;托管地叙利亚、巴勒斯坦等;有半独立的伊拉克发生政变想与德国联盟但是没有成功。
中东总体上这里是英法的势力范围,由于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争夺,使这一地区在二战前就成为各国的争夺重点,二十年代中东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很激烈,叙利亚、埃及都发生了革命起义,殖民者在武力镇压同时也采取了部分妥协,让当地获得部分自主权。德国复兴在二十年代末基本完成,对中东地区也重新加强影响,但是德国资产阶级把重点放在获得独立的两伊和土耳其,不是支持殖民地的民族运动,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条件下,英法殖民者在中东被削弱,埃及等国也部分获得独立,为了应对殖民地人民反抗,英法把主要力量都放在殖民地,可以说二战初英法在欧洲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殖民地牵制了英法主要的力量。
而德国在中东的势力和影响就像在中国的影响那样,都超过了英法,两伊和土耳其都与德国友好,在1931年伊朗禁止外国占有农业土地,把外国电讯公司接管,伊拉克把英伊协议提交国联都要脱离英法影响,1926年德国获得国联常任理事国地位,1932年达成与英法意美在武装问题上平等的宣言,德国正式成为世界强国,中东国家也更倾向德国,伊朗更是吊销英国石油公司的租让权,英法在中东的势力岌岌可危,中东各国谋求地区联合的趋势明显。希特勒上台,执行法西斯政策,建立轴心国联合,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和疏远中东,把战略重心放在了欧洲,积极准备欧洲战争。此时为了应对欧洲战争,英法也放宽对殖民地的压迫,1936年英国和埃及签订同盟条约,只保留监督权,中东地区各国也加强了相互合作,1937年7月土耳其、两伊和阿富汗建立萨德巴德公约,形成地区安全机制。

  因站错队而亡国--二战中的伊朗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12:49 青年参考

  达西征

  也许因伊朗是亚洲的雅利安人国家,两次世界大战中,它都与德国站在一起。但两次都因站错队而遭不幸:第一次大战后,卡扎尔王朝被英国给废了;第二次大战中,伊朗又因为支持德国,遭到英国和苏联的联合入侵,付出惨重代价。

  被英国扶上台的亲德王朝

  1925年,英国支持伊朗军官礼萨汗,推翻了在一战中亲德反英的卡扎尔朝。1926年,礼萨汗建立了巴列维王朝。这位礼萨汗,是伊朗近代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是伊朗的凯末尔。

  礼萨汗首先废除领事裁判权,并实行关税自主;其次,镇压部落的分离活动,巩固中央集权;其三,大力发展经济,开设银行,修建公路和铁路;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礼萨汗大力推动非伊斯兰化和世俗化运动,打击伊斯兰宗教势力,使伊朗尽快融入现代西方社会。

  在诸大国中,和伊朗关系最好的莫过于雅利安兄弟之邦德国。在伊朗近代史上,伊朗屡遭英俄侵略,只有德国一直在帮伊朗。被英国扶上台的礼萨汗未吸取亲德教训,再次与德国热乎起来。

  1930年代,希特勒执掌德国,宣称德伊两国人民同属雅利安民族,要团结起来,共同对抗英俄。德伊两国关系因而更加密切。德国派出近5000工程技术人员赴伊朗工作;伊朗军队全副德式装备;伊朗的大学由德国教师管理;德国盟邦意大利帮伊朗建立了海军;当时,大批伊朗留学生赴德留学,德国占伊朗外贸额的第一位,两国关系可见一斑。

  借道不成刀兵见

  1939年,二战爆发,礼萨汗宣布伊朗中立。1941年,伊拉克建立了亲德政权,英印军队迅速作出反应,登陆伊拉克,占领巴格达,推翻亲德政府。礼萨汗虽非德国的正式盟友,但谁都清楚其亲德倾向。下一步,英国就要收拾伊朗了。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东线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邱吉尔,立即向莫斯科递去橄榄枝。英苏达成共同对德的协议之一就是逼迫礼萨汗驱逐在伊朗的德国人,因为伊朗可以成为英国向苏俄运输军火和药品的重要通道。

  礼萨汗顶住英苏压力,拒绝了他们的要求,立即招来了两国联合入侵。1941年8月,英苏两国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夹攻伊朗,两军不到一个月即会师,向礼萨汗发出最后通牒,逼他交出所有在伊德国人,并关闭德国及其盟国的大使馆。

  礼萨汗对德国人表现出了足够的忠诚,大军兵临城下,礼萨汗不甘屈服流亡海外。行前,他装了一小包伊朗国土带在身上,65岁时他死于南非。

  礼萨汗临走前,把王位传于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此君就是日后被伊朗宗教革命赶跑到美国的巴列维国王,当时他还只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

  英苏联军1941年9月17日进入德黑兰,逮捕了那里包括外交官在内的所有德国人,其中一半被俄国抓到西伯利亚,大多惨死;另一半被英国流放澳大利亚。

  被盟友瓜分占领的国家

  1942年初,伊朗接受了《三国同盟条约》,事实上这个新“盟友”被英俄瓜分了。英国人在其占领的南方,支持部落势力,对抗中央政府;苏联则在其占领的北方,扶植了“人民党”。

  1943年9月,巴列维国王对德宣战,伊朗成为同盟国阵营中的一员。1943年底,美俄英三国首脑于德黑兰召开会议,签署了著名的《德黑兰宣言》,而美英援苏武器,源源不断地经伊朗运往苏联。

  二战结束后,美国人立即撤出伊朗,最后英军也撤出了伊朗,而苏军不但不撤,反而在伊朗的阿塞拜疆地区和库尔德地区建立了两个傀儡政权。

  巴列维一面向美国求援,一边派兵与傀儡政权作战。杜鲁门也向斯大林发出强硬的警告。斯大林权衡利弊,终于在1 946年5月令苏军撤出伊朗。

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发动了阿拉伯运动,确立了泛阿拉伯主义。公元六三七年,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和当地的土著居民同化,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一千三百多年来,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上的主人;公元一O九九年,欧洲封建王朝的十字军以"收复圣地"为名,发动十字军东征,侵占了耶路撒冷城。在-部分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了"神圣之家"的国家,即耶路撒冷国。公元一一八七年,欧洲十字军被当地各民族击败,耶路撒冷及大部分巴勒斯坦土地获得了解放。一五一七到一九一七年,即从十六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侵占了整整四百年。
长期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尽管已逐步分别与当地各民族同化,但仍然忍受不了各国地主和资产阶级对他们的歧视和残酷迫害,特别是犹太劳动人民在政治上遭受阶级的和民族的双重压迫;此外,不少犹太人在世界各地经商、兴办企业,逐渐在世界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同当地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矛盾。于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掀起了排犹活动,甚至残酷杀戮犹太人。在此情况下,出现了十九世纪末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十九世纪末,英国正加强与法、俄争夺中东霸权,极力控制苏伊士运河,以保证通往印度等东方殖民地的航道。英国这时特别觊觎巴勒斯坦,一方面使自己的势力伸向中东腹地,另一方面用它作为苏伊士运河的屏障。犹太复国主义要到巴勒斯坦去建立自己的国家,英帝国主义也要前去控制巴勒斯坦,于是它们就开始勾结起来。这就是犹太复国主义兴起的背景。
1897年,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了首次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通过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纲领,大英帝国对此积极予以支持。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表示了英国政府的赞成态度,被称为《贝尔福宣言》。
两次大战期间,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把巴勒斯坦作为委任统治地,大批犹太人因英国的支持,从世界各国迁来定居,人数从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前的5万人增加到1939年的44.5万人。英、犹默契地夺取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大片土地,把许多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在阿、犹两个民族之间播下了仇恨的种子。
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人民强烈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它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支持,不断进行抗英斗争,迫使英国重新考虑它的政策,以确保中东不致落入英国的敌手德国手中。在二战前夕,英国开始限制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和"购买"土地,犹太人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英、犹之间从此发生龃龉甚至摩擦。犹太人因此开始寻求美国的支持。
二战后,阿拉伯各国纷纷独立,因此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扩张。美国选中了犹太复国主义这一工具,犹太复国主义也要靠美籍犹太资本家和美国政府作为经济上和军事上的靠山。于是美国更大规模地挑起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并对它们分而治之。在美国的操纵下,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国家--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甲,阿拉伯国:土地为112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88%。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1万人。
乙,犹太国:土地为149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4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从关系紧密程度看,目前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如埃及、约旦和沙特,它们是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所依赖的战略盟友。埃、约属阿拉伯“温和国家”,与以色列实现了和平。沙特则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伊斯兰盟主”身份而备受美国青睐。第二类是伊拉克、叙利亚、苏丹和利比亚等被美国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不仅被美国列入“无赖国家”的黑名单,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裁。其中伊拉克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和重点打击对象。第三类是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阿曼、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等海湾和北非国家。它们与美国、欧洲的关系较为密切,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对美国有较强依赖,但出于多种原因并未受美国特别重视。它们占阿拉伯国家的多数。

从军事上看,美国在沙特、科威特等国建有军事基地,在海湾地区设有中央司令部,并与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埃及等多国订有军事合作协议,还定期与埃及、约旦和海湾国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不少阿拉伯国家将安全寄托在美国身上。政治上,海湾战争后一些阿拉伯国家进一步向美靠拢,有的国家看美国的脸色行事。从经济上看,美国已经上升为阿拉伯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援助来源。

“他们为什么恨我们”

尽管美国总统布什一再强调,反恐战争“不是针对穆斯林的战争,是对恐怖主义的攻击”,但这似乎丝毫不能减弱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情绪。在美国人看来,自二战后,阿拉伯世界针对美国的各种敌意行动一直接连不断。

美国人对阿拉伯人的反美情绪感到迷惑不解。美国《新闻周刊》2001年10月15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他们为什么恨我们》的文章,称“屈辱、衰落和绝望是阿拉伯人憎恨美国的原因”。美国人认为,自己在历史上,“既未像英、法等欧洲国家对阿拉伯人进行过殖民统治,更未参加过十字军东征”,反而在“推动阿拉伯国家的非殖民化、经济现代化和维护中东和平与稳定等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阿拉伯人强烈的反美情绪尽管可能跟美国和以色列的特殊关系有点关联”,但“其主要根源却在阿拉伯世界内部,在于阿拉伯人对自身在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高速发展中所处边缘化地位的悲哀”以及对“西方世界及其拥有的财富怀有很大的不满、怨恨、妒忌和敌意”,在于“阿拉伯政府的专制、无效和腐败以及经济、社会问题的丛生(如贫富两极分化、高失业率),民众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不满,在于遍布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部族、宗教和文化等矛盾和问题。”

但在阿拉伯人看来,美国人是咎由自取。阿拉伯世界的立场和观点是:巴以问题以及美国庇护以色列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深刻根源,反对美国搞双重标准;民族抵抗运动和争取民族独立不是恐怖主义,反对美国将真主党、哈马斯等列为恐怖组织;美国及西方对伊斯兰教怀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将伊斯兰与恐怖主义、暴力相等同,有意制造文明冲突;反对美国在未找到确凿证据前就仓促打击阿富汗,并将战争扩大到中东如伊拉克;主张由联合国领导,反对打恐为美国独家操纵。

几大症结煽起反美情绪

自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以来,不少人都在掂量美国对阿拉伯世界的政策。尽管近来美国媒体上不断有文章表示要“以‘人权’和‘民主’来对付‘恐怖主义’”,但还是应该从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综合剖析美国对阿拉伯世界的政策。

首先,美长期支持以色列并在巴以问题中偏袒以方是美阿关系的最大症结。许多美国人都对以色列的生存权利有着“坚定的道义上的同情”。时至今日,美仍每年向以提供3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以及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阿拉伯人认为,正是由于美国的金钱和武器,犹太人才得以长期霸占阿拉伯领土和圣城耶路撒冷,阿拉伯人才会蒙受如此奇耻大辱。拉登在“9·11”事件后多次表示,“9·11”针对的是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是对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的报复。

其次,美国坚持在中东地区的长期军事存在,使许多阿拉伯国家感到威胁。90年代,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长期制裁伊拉克、苏丹和利比亚等国,并在沙特等国驻军,频繁军事袭击伊拉克,进一步刺激了阿拉伯人的强烈反美情绪。目前在沙特还驻有美军7000人左右。拉登本来同沙特王室关系密切,但由于他坚持反对美军留驻沙特,最终被沙特驱逐到国外。有人认为,沙特守护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麦地那,在一些穆斯林看来让美国在沙特驻军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尊。一位美国的伊斯兰学者说,如果设想一下梵蒂冈处在阿拉伯军队的保护下,那么阿拉伯人的心态也就容易理解多了。

美国推行的自由经济模式,没有给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带来好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摧毁了阿拉伯国家的传统经济,使许多农民沦为城市中新的贫困阶层。开罗、卡萨布兰卡等大城市的郊区挤满了贫民。由于伊斯兰教中有浓重的社会公正含义,因此这种不平等现象引起了许多穆斯林的反感。

美国想改弦易辙

“9·11”事件后,美国国内部分人对美国的阿拉伯政策进行了反思。有人认为,美国在阿拉伯世界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朋友。美阿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相同点。2001年12月24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甚至打出了《如何解救阿拉伯世界》的标题,以求寻找摆脱仇恨的途径。也有人指出,是美国一味维护阿拉伯国家的“独裁和腐败”政权才有了今天的报应。还有专家指出,巴以问题实际上是阿拉伯人仇美的根源,美国应从“9·11”事件中汲取教训,改弦易辙,改变庇护以色列的政策,要保持公平和中立。

另外,美国媒体还认为,对待阿拉伯国家的策略中至关重要的是“文化战略”。有文章指出,“美国必须帮助阿拉伯国家进入现代世界”。持这种观点的人指出,要为温和的穆斯林组织和学者提供经费,在阿拉伯世界宣扬新鲜的思想。

此外,美国人还说自己在对待萨达姆的政策上也存在“问题”,应该调整政策,集中力量向萨达姆施压,在军事上遏制他。前不久,布什和他的国家安全班子在白宫开会,讨论对付萨达姆的“两手政策”,即一方面加大对反萨达姆组织的资助,另一方面联合西方盟友打击伊拉克。

头上还是悬着剑

可以预测,未来美阿关系特征是“不变中有变”。“不变”的是美国仍在中东居主导地位,无人能撼动;“变”的是美阿关系将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出现一些新的变数。具体说,美国会充分利用“9·11”事件所提供的良机,在阿拉伯世界进行分化和拉拢,乘机收拾伊拉克等反美国家,驯服苏丹、也门等国,巩固亲美政权,进一步确立美国的优势地位。在未来的日子里,美国将以“推进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制度”、“经济自由化改革”为重点;在把反恐上升为美国中东政策的中心内容,将反恐战争扩大到阿拉伯国家的同时,美国很可能适当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以缓解阿拉伯人的不满,创造有利的反恐环境。但正如某些舆论指出的,若美国不从根本上改变其对阿拉伯世界的政策,可以预料巴以问题将仍是美阿关系的梦魇,恐怖主义也将继续成为悬在美国头上的一把利剑。

埃及当时是二战的主战场所在地 但是埃及不是二战的参战国 不过民间和政府是倾向于盟军的
从埃及首都开罗出发向北100多公里,就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主战场阿拉曼。这座狭长的城市北临地中海,南靠卡塔拉盆地。放眼望去,一边是碧波万顷的蔚蓝海洋,一边是绵延数里的黄色沙漠,景色非常优美。但让人感觉扎眼的是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被铁丝网围着。听到当地人说那是“地雷区”时,本来对战争没有多少感性认识的年轻记者们一下子觉得60多年前那场战争似乎从未离去,至今影响着当地百姓的生活。

埃及虽然不是参战国,但很多埃及士兵曾协同盟军作战。埃及政府1965年在这里建立了“阿拉曼战役博物馆”,就是要把战争的真实面目告诉后代,让人们知道那场战役的宏大与惨烈。在展览馆的院中,陈列着当年各交战国军队使用的火炮和战车。各展厅里陈列的各式武器和装备,有的是从阿拉曼战场实地搜集来的,有的则是相关国家政府、民间团体、参战者本人和家属捐赠的实物或照片。展览馆工作人员给这些实物配上图表和真人般大小的士兵模型,向观众详尽地展现了当年战争的全貌。

http://www.w2war.com/read.php?tid=27724&page=e

而伊朗当时的政权是亲德的 被盟军迅速灭了

http://news.sina.com.cn/w/2005-01-04/12495418649.shtml

在打意大利人,德国人和罗马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