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身体酸碱度:请问粤剧中的班本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12:54:42
本人在整理粤剧的一些本子时,发现在这些本子上,有的标明为:“正班”,“班本”,“戏桥”,“出头”等,后面跟剧本的名字,我想请问这些术语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谢谢。
我想了解的并不是粤剧的历史,我只是想知道“班本”、“戏桥”、“出头”这些术语的确切含义,比如:“出头”是不是就是折子戏?最好有这些词的源流,论文需要,请各位行家帮忙,谢谢!

什么是粤剧戏桥?

很多人也许会问:什么是粤剧戏桥?它实际上就是剧情的说明书,里面主要讲戏的主要内容及介绍主要演员,一般来说,是在观众进场时派送的,有时在购票时就已送到观众手里,部分作为宣传单张派发。强哥表示,别小看这些戏桥,它能让观众对演出有全面的了解,更快地投入到观看演出中。

正本戏 有以下意思:

1. 1930 年代以前的神功戏演出,由於照明系统尚未完备,所以中午以后演出的通常是较大型的剧目,称为正本戏,夜晚演出的通常是文戏。今天粤剧行内仍有称日戏为「正本」(不论是否台柱演出,皆称正本),夜戏称为「出头」。

2. 今天在香港,不少主办神功戏的主会,除要求戏班演出「例戏」外,也要求演出正本戏。神功戏上演的「四日七本」或「五日九本」所指的也是正本戏的数目。正本戏剧目由地方居民或值理「点戏」,每本长约三至四小时。今天常演的正本戏有《帝女花》、《凤阁恩仇未了情》及《燕归人未归》等。

粤曲源于戏曲声腔。从清道光初年开始,经历了几个不同形态的发展时期,形成为广东省的最大曲种。
1821~1861年为八音班时期。由8名乐工组成的班子称小八音班,后来组织扩大至24人的称大八音班。早期以器乐演奏为主,兼吸收演唱西秦戏等外江班唱腔,故也曾称西秦班,后期逐渐改为演唱粤曲。1862~1917年为“师娘”时期。“师娘”全是女性失明者,自少由专门收养盲女传习粤曲弹唱技艺的“堂口”培养成职业艺人,以自弹唱形式应邀登门演唱或沿门卖唱谋生。民国初年,“师娘”开始进入茶楼开设的曲艺茶座演唱,开创“一几两椅”的演出模式。1918年起又进入“女伶”时期,称为“女伶”的非失明女艺人逐渐取代“师娘”。“女伶”改“师娘”时期“一几两椅”的坐唱为站唱,也改“师娘”一人多角、一人多腔演唱整套有故事情节的大曲转变为演唱单支粤曲。由于演唱形式灵活,故短短几年间,粤曲表演已形成一支400多人的演艺队伍。1918~1938年的“女伶”时期,是粤曲历史上的全盛时期,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名家、名曲、名腔不断涌现。其时兴盛的原因,首先是演艺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批造诣颇高的乐师跻身曲艺界,不但伴奏,而且作曲、协助演员设计音乐唱腔;其次是曲坛有一批专为艺人撰曲的作家,改变过去只赖戏曲班本的状况,艺人可以演唱适合自己艺术风格的曲目。“女伶”时期粤曲产生了一些重大变革:改原用“戏棚官话”演唱为用广州方言演唱;改原用假嗓演唱为用真嗓演唱,基本调门也相适应地从E降为C;把原分生、旦、净、末、丑、外、小、夫、贴、杂的十大行当唱腔归并为大喉(又称霸腔或左撇,属男角唱腔,多用高音区)、平喉(男角唱腔,多用中音区)、子喉(女角专用腔)三大腔系。粤曲拥有7个类别的曲牌板式:梆子;二黄;牌子曲;同地区的各种曲艺形式腔调;小曲、小调;按梆、黄旋法创造出的小曲、杂曲;“广东音乐”及其他民间乐曲。由自弹唱发展为用乐队伴奏,并形成了5种基本伴奏乐器组合:以高胡、扬琴、琵琶、横箫、长喉管为核心的称为软弓的组合(多用于平喉、子喉及文唱的伴奏);以二弦、提琴(特有民族乐器)、月琴、短喉管为核心的称为硬弓的组合(多用于大喉及武唱的伴奏),硬弓加上唢呐和锣鼓的吹打乐组合(多用于牌子曲及特定唱腔的伴奏),以椰胡、洞箫、琵琶、扬琴(或筝)为核心的组合(专用于为南音等曲艺腔调的伴奏),吸收使用西洋乐器小提琴、昔士风、电吉他、木琴等为核心的组合(多和软弓混合或交替为平喉、子喉伴奏)。
广州被日军侵占后,曲艺事业衰颓,抗战胜利后稍有复苏,但已不及战前的兴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粤曲出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1958年,集中优秀演员和乐师,成立了广东音乐曲艺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改革创新,使粤曲从基本单一的站唱,发展为有弹唱、说唱、表演唱、小组唱等多种形式,培养出大批新生力量,在创作出大量新曲目的同时,还整理了不少传统曲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粤曲备受摧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粤曲逐步得到恢复。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采取繁荣创作、培养接班人以及大力推动群众性粤曲演唱活动等措施,使粤曲从80年代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粤曲各个时期均产生有杰出人才。“师娘”时期有月英、汉英、翠燕、馥兰、群芳、二妹等。“女伶”时期人才辈出,代表性人物是大喉唱家熊飞影,子喉唱家张琼仙(又名张玉京)和四大平喉唱家的小明星(邓曼薇)、徐柳仙、张月儿和张惠芳。这个时期的著名乐师中,被誉为“四大天王”的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是佼佼者。此外,还有著名撰曲家王心帆、吴一啸、曾浦生、陈冠卿、杨子静等。建国后,粤曲更是人才济济,著名演员有李少芳、关楚梅、黄佩英、何丽芳、白燕仔、谭佩仪、黄少梅、李丹红、何紫霜、何世荣(失明艺人)、陈燕莺、赖天涯等。著名乐师有梁秋、方汉、朱海、陈萍佳、苏文炳、屈庆、黎浩明、汤凯旋等。著名撰曲家有蔡衍棻、陆风、丁枫、陈自强、刘汉鼐、潘邦臻等。80年代以来,还培养出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和乐师。
粤曲的早期曲目大都来自粤剧“班本”,到“师娘”时期,开始积累起本身特有曲目,代表性作品为“八大曲本”:《百里奚会妻》、《辨才释妖》、《黛玉葬花》、《六郎罪子》、《弃楚归汉》、《鲁智深出家》、《附荐何文秀》、《雪中贤》。“女伶”时期竞唱新曲,创作繁荣,著名演员均拥有各自的首本名曲,如大喉唱家熊飞影的《岳武穆班师》、《武松大闹狮子楼》、《夜战马超》,平喉唱家燕燕的《断肠碑》,小明星的《风流梦》、《知音何处》,徐柳仙的《再折长亭柳》、《梦觉红楼》,子喉唱家张琼仙的《燕子楼》、《秋江别》、《潇湘夜雨》等。抗日战争时期,产生不少抗战题材曲目,如小明星演唱的《恨锁五羊城》、《人类公敌》,徐柳仙演唱的《热血忠魂》、《血债何时了》,李少芳演唱的《烽火危关》、《闻鸡起舞》,张惠芳演唱的《杀敌慰芳魂》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创作曲目多不胜数。演唱较多的历史题材作品有《牛皋扯旨》、《周瑜写表》、《秦琼卖马》、《穆桂英挂帅》、《花木兰巡营》、《蔡文姬归汉》、《再进沈园》、《子建会洛神》、《锦江诗侣》、《武松打虎》、《琵琶壮烈歌》、《孔雀东南飞》等,现代题材作品有《河清有日》、《一条赶牛鞭》、《朱老巩护钟》、《伏龙潭畔记恩情》、《万鸭滩》、《二婆追车》、《二泉映月》、《牧马人》,以及“羊城新八景”的《双桥烟雨》、《罗岗香雪》、《鹅潭夜月》、《东湖春晓》、《珠海丹心》、《红陵旭日》、《白云松涛》、《越秀远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