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table-cell;:在线等,大家帮我详细解释一下金融中的“双缺口原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22:47:09

双缺口原理->双缺口模型

H.Chenery和A.M.Strout在1966年提出了“双缺口模型”。该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国内储蓄不足和贸易逆差两个缺口,而外资流入正好可以同时弥补这两个缺口。“双缺口”模型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外资流入也不再被认为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相反,被认为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受这一理论的影响,拉美国家在1960年代到1970年代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但是,“双缺口”模型只考虑了外资流入对当期国际收支的影响。而在现实中,FDI(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造成利润和特许费等的流出,给拉美国家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困难。
根据“双缺口”模型,储蓄缺口(S-I) =外汇缺口(X-M)。也就是说,当投资大于储蓄时,国内经济失衡表现在进口大于出口的对外失衡上,它的经济含义是国内投资增加带动经济高速发展,是依靠国际收支逆差表现出来的,即通过进口增加和资本流入的途径利用外国资源来平衡国内的储蓄缺口;相反,当国内储蓄大于投资时,国内出现供过于求的经济失衡,其在外部均衡上必然表现出净出口的增加或资本的净流出,从而出现国际收支顺差的对外失衡。
可见,“双缺口”模型直观地体现了内部均衡对外部均衡的冲击。对于储蓄不足所导致的国际收支逆差,利用外国资源所产生的“平衡效应”很好理解。然而,对于储蓄过剩所导致的国际收支顺差,其内在机理却颇令人费解。这里,存在着一个“挤出效应”问题,即当储蓄大于投资时,消费需求不足,由投资产生的过剩产能只好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寻求价值实现,同时,由于国内需求不足,进口商品也出现了被国内商品所取代的现象,因此,在消费疲弱所导致的内需不振以及投资膨胀所导致的产能快速扩张的双重作用下,部分国内商品将被从国内市场“挤出”到国外市场,而部分进口商品也将被从国内市场“挤回”到国外市场。在长期内部失衡的情况下,“挤出效应”必将导致贸易收支的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