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飞速发展有感:空城计中,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12:02:33
如题。

我认为在空城计中,诸葛亮最成功之处是抓住了司马懿的心理特点而获得胜利的

  诸位都知道:
  诸葛亮平生思维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谨慎,陈寿<三国志>有云:亮平生不曾弄险,这个意思就是告诉诸葛亮
  绝对不会轻易去冒险,而且善于布置迷魂阵,而诸葛亮本人也知道自己有这个特点,同时,他对司马懿也非常的了解
  但是,另外,司马懿的性格特点却是多疑,同时他对诸葛亮也非常的了解
  那么,这么两个人碰到一起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空城计为我们完美展示了这样一个表现他们性格特点的平台,让我们对他们的特点一览无余
  且看<<三国演义>>如何记载这个回合的(具体就不写了,自己去看吧),简单说下就是诸葛亮发现自己身边只有2000多老弱病残之后思索再三,决定下一着险棋,那就是大开城门迎接敌军的到来,而自己却装得悠然自若,让大胜马谡领兵而来的司马懿惊疑不定,因为他也明白马谡这样一个深喑兵法的人不可能犯那么愚蠢的错误,而且丢的不是一般的地方,而是要塞街亭,所以他怀疑是诸葛亮的阴谋
  故退兵而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得胜,原因为以下几点
  1:诸葛亮的性格特点以及用兵之道
  2:司马懿的用兵之道及性格特点
  3:深喑兵法的马谡犯了一个大错误
  4:司马懿行军太过匆忙而缺少调查
  5:司马懿对蜀国的兵力物力人力缺少了解,如果选派10万大军中的一万打前锋,也不至于最后败走

  以上观点乃一时兴起而言,还请提出意见讨论

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诸葛孔明,如果光就小说人物而言,确有其过人之处。著名的空城计,诸葛孔明以二千五百败军,对抗司马仲达的十五万劲旅,靠的就是心理战。论者云:“诸葛一生惟谨慎”。司马懿熟悉他的为人,步步为营的孔明,如果没有妙计,岂会大开城门,欢迎自己十五万大军?所以他不敢冒险,只好撤军。孔明此计押上了“一生谨慎”的声誉,不是孔明胆敢使用空城计的话,是不可能成功的。

话又说回来,如果对方不是司马懿,则即使孔明用空城计,照样也不会成功。说到谨慎,司马仲达比诸葛孔明更有过之,否则又焉能处心积虑多年,父子篡了曹魏的大好江山?孔明初出祁山,所有和他交手的魏将如夏侯茂、曹真皆失手,司马懿能按兵不动,再稳守突击,占了马谡的街亭,反败为胜。一个谨慎的将军,因为谨慎而占了上风,面对孔明的空城计,他依然选择谨慎是可以理解的。读者如取笑他因胆小而失去战机,则未免不公。

战场上瞬息万变,不可墨守成规,如果带兵进攻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冲动的痴虎将许褚,他必然不由分说,挥军入城,即使换上智能型将领如于禁,也大可点五百精兵,先行进军以试探虚实,如此孔明便狼狈不堪了。是故可以断言,来将如非司马懿,孔明必不用空城计。《孙子兵法》追求的知己知彼,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诸葛孔明病死于五丈原,临终吩咐姜维调度,全军秘不发丧,事先制作一替身木头人,坐于孔明车驾中,待司马懿追兵赶到,一声炮响,推假人出阵,将士高呼“司马懿中我军师之计耳!”吓得他落荒而逃,同一计司马懿竟被骗两次,果然略输孔明一筹。

我估计司马懿是知道那是个计,但是他假装上的当.如果他当时真的打下来了.那么他以后的声望当是空前的.曹操多疑.必定会对付他.这叫做功高镇主.诸葛亮也是知道这点.所以才摆了个空城计.这叫作你知我知别人不知.

司马懿多疑,于是就抓住这点!
但也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司马懿再自信一点的话
诸葛亮就玩完了

不过,历史上记载空城计不是诸葛亮发明的

空城计根本就不是诸葛亮的杰作!

看《三国志》才能真正的了解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