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伟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20年来的历史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6 11:23:33

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又过渡到了现在,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国才走到了今天这一地步,在不久的将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你长高了

黄安年先生就中学历史教材问题写了这样一段话:“评论不易,编著尤难。编著一部高质量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符合跨世纪需求的、科学性与知识性统一的20世纪世界史教科书难度很大。编著符合普及教育需求的高级中学世界现代历史课本比高校教材更难。”

从1996年起,人教社开始编写供21世纪使用新的高中教材,依据国家教委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首先编写了高中必修课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下限到香港回归和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内容上共和国史增加较多,对史实发生的背景、条件和影响、作用,分析比较多,条理性较强;课后练习分甲乙两组,乙组题和每节最后的“阅读与思考”,供较高水平学生选用。这样,教科书的高初中的区分度更大;教材的弹性也加大了,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这套教材1997年秋开始在山西、江西、天津两省一市实验,2000年作了修订,扩大到全国十个省市继续试验。

2000年教育部制订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大纲),这部大纲是在1996年国家教委编订的《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基础上修订而成。根据这部大纲修订的历史教科书(试验修订本)经过几年的试验,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与建国以来的历次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这部大纲在许多方面都有了新进展: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更加全面。它规定,要“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公民”。

其次,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得到拓展。除继续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和“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外,大纲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如“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意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国情教育”被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正确的国际意识”的提法与传统上的“国际主义教育”相比,更加符合时代的精神,也拓宽了世界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

第三,能力培养的原则得到充分强调.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把历史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修订大纲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以往大纲相比,修订大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更加具体。

第四,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就要在学生负荷量上加以改革,尤其是要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只要学生记忆那些最重要的地名、人名、年代、数字和词语,让学生从沉重的记忆负担中解放出来,把精力用于分析、思考,提高智能。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使历史教学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达到“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的目的。

第五,大纲注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丰富历史内容。修订大纲在教材内容方面,尽量吸收史学界公认的新成果。对某些历史阶段的定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更加趋于客观。以世界历史举例说。在90年大纲中,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历史内容,都是作为西欧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加以处理的。试验大纲已经吸收了史学界的新成果,表述为“14、15世纪,人类开始向近代迈进”,但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表述为“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修订大纲根据新的历史发展,把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末。与几年前相比,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方面显现出新的特征。中国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一系列巨大进展。举例说,在世界政治方面,大纲突出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在经济方面,则指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的继续发展。

修订大纲进一步拓展了历史叙述的对象和内容。建国后的几本大纲,多以政治史为主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中国史学界通过自身探索和对国外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借鉴,逐渐重视社会史、文化史、学术思想史、科学技术史和教育史等方面的内容,使历史叙述的对象更加丰富和全面,展现出更为真实生动的历史画面。修订大纲中对文化史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与之相配套的历史教材发生显著变化,对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历史内容的表述,也从原来的相对片面和主观转变为更加全面和客观。例如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评价,也从原来的全面肯定,到现在客观地指出其弊病,如“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问题”;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加入了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002年春,教育部对2000年大纲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对原来大纲的内容进一步简化。早期的历史课程目标非常强调历史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尽管改为“思想政治教育”,而21世纪的历史课程改革目标提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材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作为课程的主干内容;在保留传统教材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前社会的最新实践中吸取新的知识,增加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

经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改革现行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多元化的教材体系。根据教育部计划,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全面推广阶段,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也同时展开,2004年秋季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实验,2007年秋季,起始年级全面进行课改。
www.kaoshi.ws/html/2005/0303/52912_1.html 23K 2006-3-2

开革革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的一切,。。。。。

生活越来越好

中国更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