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降价是真的吗:怎么背历史和政治知识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3 01:20:02
谁答给谁分

先大致看一遍
再用心抄一遍,不要烦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再默背一遍
把背不出的再抄一遍
把抄的再背一遍
把背不出的再抄一遍
把抄的再背一遍
把背不出的再抄一遍
把抄的再背一遍
......
直到全部背出为止

有效的考前复习,是提高历史高考成绩的必要环节,怎样才能提高历史科考前的复习效果呢?
一、牵线复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首要问题在于组织。”历史,就是指人们追求预期目的的活动,简而言之,就是过去的事。而任何一段历史都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牵“线”复习,就是利用“红线”组织学生把所学的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概括,使之成网,以便于记忆、掌握和理解。牵“线”法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把历史书中的有关知识以“线”带“面”,由“面”织“网”,使他们在最后复习阶段有章可循,有纲可依,使学习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目标,以达到活记、活用各历史知识。如中国近代史前期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理顺关系,可用下面线索来指导学生复习。

二、归类复习。归类复习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以归类,来提高复习效果。历史知识(诸如时间、性质、对象、任务、作用、人物等),往往存在着凑合,事件之中也会存在着类同的方面。因此,为了提高复习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类,以提高学生的分类、辨别能力和准确选择能力。如中国近代史上和世界史上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历史的凑合,以此来归类:第一:六十年期(即时间相差六十年的事件)。鸦片战争发生在十九世纪的上半世纪的前十年,即1840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于鸦片战争的十年之后,即1851年;鸦片战争到二十世纪开始正好六十年;太平天国起义到辛亥革命正好六十年,即1911年;第二:四年期:(即时间相差四年的事件),在辛亥革命的第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即1914年);第三:二年期:(即时间相差二年的事件),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即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结束的第二年,巴黎和会召开和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即1919年)。“五四”运动的第二年,中国先进分子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又是第二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和华盛顿会议召开(1921年),这样,通过年代相关的归类,学生就很容易把中国近代史上的九个重要年代和历史事件以及“一战”、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年代都记住了。还如指导学生复习历史人物时,可把古代史的名君、名臣分别进行归类在一起。名君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康熙帝、乾隆帝等。名臣有管仲、商鞅、诸葛亮、魏征、房玄龄、杨炎、赵普、张居正等。通过归类,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得与失,功与过。这样,学生对我国古代名君、名臣的认识就加深了。同样,还可以把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诸如戚继光、郑成功、渥巴锡、林则徐等归类在一起,分析他们的功绩和民族英雄的含义,防止以大汉族主义来评定历史人物,即以汉族英雄来替代民族英雄,这样,通过努力,学生的识别能力、选择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学效果也就良好。

三、发现知识复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发现知识,是学生理解知识和分析问题,获得知识的一个步骤,一种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马克思主义史观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易于理解,便于掌握。通过对知识的发现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教师在讲史料分析这一题型时,可点明解答史料分析的关键在于寻找材料中的关键词不达意(题头、注解的出处、有关重要的字句)。其次确定材料所涉及的范围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问题是什么,要求解决什么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再次根据以上的要求来确定该解决的知识内容。做到运用知识能层次分明、切中要害。还如解决历史人物对社会影响这一问题,其关键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史观中的时世造英雄的观点,即历史人物对社会虽能产生极大影响,但却不是决定因素,他毕竟还受到时代的制约,社会的制约,只能是时世造英雄。如果以此来解答92年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高考问答题第48题时,随时就可判断该观点是错误的,观点判断正确了,余下解答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练习题指导。高考前的时间有限,而各种模拟题铺天盖地,各类信息复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各类习题各种信息进行筛选,精选出有代表性的供学生使用、参考,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如练习题方面,目前较有权威的有陕西师大出版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出版的《中学历史报》高中版,天津历史教学出版社、华南师大出版的《中学历史教学》等习题专刊。教师可选定其中一种作为基干,结合高考信息筛选出部分习题供学生练习,并加以讲评,帮助学生活用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和学习效果。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热点问题自编习题,以加深能力的提高。

考前历史科的复习,既易又难,如何提高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还须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较佳复习方案。拙文所述之策是否可行,还须同行鉴证。

走出历史复习的误区

误区之一: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

复习课内容多、容量大,再加上高考综合科目的设置,给教师们提供了发挥潜能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好的复习课就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复习课的针对性。一是要针对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发展的总趋势。把握住了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也能够解决学生答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而这一点正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尤其是回答问答题时洋洋洒洒万言,却很少能扣住得分点的最主要原因。二是要针对课本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重点与难点知识是高考出题比较集中的区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瓶颈”,其记忆与理解的难度都比较大。只有进一步对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加深与拓宽,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认识重点与难点知识,才能突破这一课本中的“瓶颈”,以求在解题时不会遇到大的障碍。三是要针对基本的历史理论。相对于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来说,历史理论的教学难度更大,而学生如果没有基本的历史理论,其答题就只会罗列史实而不能达到史论结合这个档次。四是要针对热点知识。所谓热点知识指的是历史上发生过的现在仍然存在着的一些重要的问题与现象。比如我国的台湾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政治和地理知识是紧密相联的,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回答综合性试题的能力。五是要针对学生的一些习惯性的错误。

误区之二:以练代教,敷衍了事

复习阶段既要温故又要知新,同时还要检查学生有哪些薄弱环节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但是如果练习题过多,今天一套,明天一套,就会造成以练代教的现象。以练代教的弊端较多。首先是使学生陷入题海,疲于应付,没有一个消化过程,久而久之,教师与学生都会产生懈怠情绪。以致学生抄袭答案以敷衍教师;教师没有了对练习的创造性而成为一个只会照搬照抄别人题目的文抄公,其复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其次题目的难度系数难以把握,难度大了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难度小了又会推动练习与考查的目的。一到复习阶段,各地的试题满天飞,但是能考虑一下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当地把握试题难度的练习是不多见的。再次题多必滥,题目的科学性大失其水准,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况且每一个出题者都会从自己的角度与立场来出题,对同一个知识点,会有自己不同的认识,这样就会产生同一个题目会有不同答案的现象。所以对待复习阶段的练习一定要精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绝不能让那些速成题来干扰教师的视线,浪费学生的时间。

误区之三:猜题押题,投机取巧

复习阶段已临近高考,但往往有一些教师会根据自己以往带毕业班的经验和对近年高考趋势的不确切的研究,进行猜题与押题,这是不可取的。首先从理论上讲,猜题与押题是一种投机行为,因为要冒猜押不中的风险。比如1997年高考在材料题中出了清朝前期的经济这一部分的题,便有人预测,第二年明清部分不会出主观题了,结果1998年出了明清文化特征及其原因一题。连续两年出了中国古代史的主观题后,有人预测1999年绝对不会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再出主观题,而去年却出了唐朝的用人政策这一题。这些都令猜题、押题者大跌眼镜。其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猜题与押题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师以往经验和成绩的信赖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很少会有学生对教师的经验及观点产生怀疑,再加上复习阶段经常会有一些高考信息发布会,打着考试中心的幌子,发布一些模棱两可的所谓的高考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教师对学生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加重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所以复习阶段切忌猜题与押题。当然教师会对课本知识中的某一部分情有独钟,认为考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种思维是积极的,关键是我们只能把这种思维在备课中充分地体现出来,针对可能考到的知识点或是知识面加深拓宽备课,不仅备内容也要备形式,不仅备史实也要备所涉及到的史学理论,以达到或接近高考的高度与水平。

文综模式下的历史复习应抓好四个“点”

由于近年实行“3+综合”的考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各个学科呈现出新的变化。因此,高三历史复习应抓好以下四个“点”。
一、把握立足点
首先,应立于足于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要准确、完整、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运用它们。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以及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现今综合能力测试虽然强调“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但能力立意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离开必要的基础知识的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比如,2001年文综卷18~22题试卷的40题(1)问等都是直接考查“是什么”这类基础知识性问题。这种情况在2002年试卷中也多有体现,如试卷的5、16、17题分别问城市、机构、成果是什行,40题(1)问西汉和唐朝在现今天山南北设置的军政机构名称,(3)小题问敦促莫高窟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哪种宗教成就等,都说明高考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其次,立足于与高考相关的理论知识。一些哲学、经济学的原理和政治理论与历史题考查的知识密切相关,其中主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人民群众和个在历史上的作用的理论等。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历年高考题都会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考查到的。例如,2001年卷的13~17题、18~22题、38题、40题(2)问等都有体现;在2002的试卷中,26题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37题体现了政治下论,38题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
第三,立足于创新搞好复习。“能力立意”是高考的原则,创新能力要求在高考试题中有明显体现。如2001年卷18~22题引导考生认识“思想解放对社会变革的作用”,28题(3)小题可以二选一以及可用历史或政治学科知识解答,39题(2)问的评分标准亦具开放性。2002年卷39题北宋商业兴衰和40题“丝绸之路”等题,注重考查历史与现实联系,题目活,时代感强,不具开放、创新思想难以应对。这告诉我们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敢于质疑,求异探新,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寻找综合点
首先,寻找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点。综合考试仍以“学科内知识综合为主”,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集中主要精力搞好学科内综合复习尤其要注意那些有关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或为当今提供鉴的专题史知识。
其次,寻找历史与政治、地理学科间的综合点。人类社会活动现象由地缘、事实、意识三个主要因素构成。完整地描述社会现象,展示社会发展规律,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因此,文科综合测试中强化历史、政治、地理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渗透、迁移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如2001年卷23~25题卷,26~29题涉及政史综合;40题、41题涉及政史地综合;2002年卷18、22题体现了史政综合,39、40题则是史地政三科相互渗透。
因此我们在历史复习中,要注意选取那些能够与地理、政治有机结合的历史主干知识进行复习,从而克服文综训练中的题海战术及面面俱到、主次不分的缺陷。
第三,寻找历史与时政热点问题的综合。综合考试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思想,这就使试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反映社会科学研发展变化、注重人文素养的特点。例如,2001年题涉及科教兴国战略(13~17题)、中美关系(26~29题)、科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调整(38题),40题、41题则分别与“三农”、中非合作论坛等政热点问题有密切联系。2002年试题中15~18题体现改革开放,20~22题体现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23~27题体现科技是生产力,37题渗透国家主权问题,40题暗含西部大开发问题。这些无不体现对今重大问题的关注和渗透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人文意识。所以,历史复习一定要注意与热点问题结合,当然也不能一味追逐热点,必须考虑这类试题的命题主意。
三、找准切入点
在前面两个“点”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是解题的关键。高考命题思想决定了一些文综的试题以时政热点为背景,作为切入点进行政史地三科相关知识或能力的考查。如2001年26~29题以美国频繁在我国近海侦这一热点,联系考查了“门户开放”政策历史知识;40题以“三农”政策调整这一时事考查了中国近代土地纲领史实。2002年27题以“入世”影响为背景,40题以西部开发、中外交流等为背景分别进行了科技革命和新疆地区历史知识考查。这就要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以时政热点切入点联系相关历史知识,培养运用书本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和学科间综合能力。
四、做好解答点
对考生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最终是以试卷和考生答案表现出来。在历史学科强调的10条能力中,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准确严谨,简明扼要”。这主要是指答案中的史实、概念、论证等要表述准确、简洁,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主旨明确。这一点从高考试题参考答案中一看便知。所以,做好解答点,于复习中精选题目,强化文字表述训练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答题中做到史完全面,观点明确,层次分明,卷面整洁,从而获得高分。

熟悉考纲,明确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备考的依据。人们在解读《考试说明》时,比较关注考试的范围、增减的内容,这固然很重要。但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及所附样卷。样卷展示了大概的题量、题型的大致比例,能使我们对未来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分布有所了解,同时它又是往年高考题的精选。《示例》题是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们认为比较成功、可资借鉴的高考试题,认真阅读、领悟《示例》题,可以窥视高考命题的走向。时下流传着种种高考信息,其实最重要、最直接的信息就蕴藏在《示例》题和样题中。

比如,《示例》题中共8条问答题,其中5条是比较题,甚至将我们认为互不相干或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复习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形成网络,提升思维

当前,高三历史复习应该对知识重新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达到思维品质的提升。

首先,利用课本标题,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握。读书不宜翻开即读,不妨先回忆某一阶段相关章、节甚至子目的标题,因为标题是“纲”,对这些“纲”的综合、归纳,便形成了“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突破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和历史概念等。由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必然形成与其他知识点的“互动”,所谓“纲举目张”。

其次,要注重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横向方面,如学习中国史,一定要以世界史为大背景,把中国史作为世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外历史浑然一体;而中国史、世界史本身也要时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国际关系和科技文化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的思维。纵向方面,不拘泥于政治史、经济史等传统模式,在每个大专题下面,要进一步细化,形成若干小专题,这对文科综合考试尤为奏效。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当前,我们要从题海中跳出,留出更多的时间回归课本。越临近高考,越要求我们“返璞归真”。《考试说明》列出了10项能力要求,第1条就是“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这种再认、再现的能力是实现一切较高层次能力的基础。

当然,这种回归绝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笔者认为,回归课本应该重视以下内容:①重视理解,融会贯通。只有理解了的记忆才能持久,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在考试时明晰题干与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②重视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指对历史进程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典章制度等。全面地、深层次地掌握历史主干知识,就掌握了历史发展的脉搏。③重视历史概念、结论。这是《考试说明》的第1条能力要求,我们要从内涵、外延等方面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④重视原因、影响。原因和影响往往比较抽象,许多人觉得难记,也不太重视,但它们却是命题的“亮点”。⑤重视查漏补缺。平时一些没有注意的盲点、盲区,此刻决不能放过。

掌握技巧,提高成绩

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备考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

首先,审题技巧。审题正确与否是考试成败的关键。目前历史学科的高考主要包含三种题型,现以问答题为例简述审题的注意事项。

请看高考题:“简要说明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第一审时间。该题时间限定是“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乍看起来跨度很大,但“1789年革命和1848年二月革命”两个点又将前面较大的跨度缩小,难度也相应降低。所以,我们要静下心仔细读题、反复推敲。第二审关键词、求答项。上述试题的关键词是“社会经济”、“阶级关系”、“主要变化”,即在经济形态、经济现象、阶级构成及其关系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求答项是:比较两次革命的“不同之处”。审题准确了,思路也就明朗。第三审题意。即解读命题意图。为了使考生有充足的思维空间,考试中心对试卷的长度作了适当的微调。考生切忌将题目稍一扫描,提笔即答。借用一句古话:读题三遍,题意自现。

其次,答题技巧。对待材料解析题,笔者建议: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将材料分清层次,再获取有效信息;最后将问题、材料与教材的相关知识挂钩,有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在教材中。对待问答题,笔者主张:首先明确求答项,回答的内容一定要紧扣求答项,不能答非所问;其次分层作答,一个层次答完就是一段,切忌一气呵成;再次注意主观答案客观化,不要围绕某一要点长篇大论,要善于抓关键词、句,要注意发散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地搜寻其他要点;最后看分答题,高考试卷主观题后面都有分值,分值的多少基本体现着该题的难易和答题量的比重,留意它有助于我们把握答题的分寸。

第一,加强复习的主动性、计划性。

就某一章节而言,通过上课听老师讲立即理解和记住的历史知识也许只有20%,而你在听课或有自学提纲辅助情况下认真复习中理解和记住的历史知识可能达90%以上。因此,必须有极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自主学习,就必须有自己的复习计划,制定计划主要有三个依据:一是高考及相关大考的时间安排,二是自己的学习情况,三是老师的复习进度。对模拟考以前的考试,都可视为小考。对小考,不一定过于重视,自己该复习到哪就复习到哪,不要完全被老师的测验或考试内容牵着走。
在上课时,如果觉得自己对这一问题或专题已完全有把握理解了,可以不听,但必须自学。这点只适用于的确学得好、考试成绩优秀的同学。

第二、熟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熟悉教材章、节、重要历史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弄清历史发展线索及重、难点所在。

本人精心拟的历史教学内容自学提纲,有以下功能,一是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二是将教材中的文章分解出一个个知识点,三是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组合,形成有逻辑关系的知识组或专题,四是解决了一些难点,五是给同学们一定的练习与思考的机会(填空为主)。因此,同学们应用好它,可以按自学提纲进行复习。
这一复习环节一般应在一模前两周左右完成(最好更早),其关键是形成对历史现象的时空感和对课本知识点的方位感。

第三、勤记忆,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

 记忆难免有所遗忘,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率会逐步上升。但是,记忆过(在数分钟以上时间内记得起来)的知识,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复习后快速恢复记忆。在高考第一轮复习中,就必须记住所有可能考的知识点,这样,在总复习时,即使一时想不起来,也可以通过再复习迅速恢复记忆和思维活力。切不可指望到总复习时来个临急抱佛脚,因为那时你时间更紧,心情更急燥,记忆力可能比平时差。因此,应在有效时限内(如上课或复习当天、第二天、一周内)连续几次识记和回忆若干次。第一次重在识记,第二、三轮重在回忆环节。记忆的两个环节中,回忆更加重要,更加有效巩固记忆,因此,在任一复习过程开始之前,提倡首先回忆知识,或尝试思考某个问题的答案,然后带着问题去学。在复习过程中,亦应多运用回忆方法。如果不回忆,你看课本一万遍也不会记住它。

第四,进行知识归纳,积累复习资料

 这一复习环节包括对基础知识的归纳,也包括对(纵向或横向)综合性历史知识、历史系统、历史现象的归纳。
 归纳出的复习资料应有如下特点:存于一、二份材料中;简洁明了,减少干扰;系统、全面;重难点显眼。目前已有许多课外复习资料(书或网页)可资参考,但非常零星,且未经自己加工消化,本人不够熟悉,需要自己进行整理和消化。这一环节应在一模(4月初)前完成。

第五,适当练习,查缺补漏选一本课外参考书,认真系统地自学,包括练习答题。

 对学校所发的练习认真对待,不懂则问。
 注意研究试题,掌握解题要诀,不要盲目练习;将易错的问题标注清楚,适当分类(归错),避免再错。

第六,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首先,高强度的学习,不可能持续好几个月,在经过一个月左右高强度学习,也许需要适当放松,减少学习量,减轻学习强度。
其次,通过体育文娱活动,可以消除脑力劳动带来的疲劳,达到休息的目的。
其三,在精力充沛、学习效率高时,应快马加鞭,连续作战;在脑子不灵活,心情不好,不断打瞌睡时,就果断少学,赶快休息或运动。

第七,选一本课外参考书,认真系统地自学。创造条件下载课件,认真复习。参考书介绍:优化设计学生用书;《综合能力测试备考指导.历史》(宾华主编);《高考总复习专题训练》(华南师大附中)。

没有坚实系统的基础,能力将成空中楼阁,无所依靠;没有刻苦踏实的学习精神,高分只会是一种梦想,无法实现。
一般来说,第二、第三个复习环节是同步进行的,第四、第五个环节也应适当穿插其间,在复习的后期及总复习阶段,就应逐步转向以第四、五个环节为主。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