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烧开水能喝吗:有谁知道‘三国’时的赤壁之战的‘赤壁’在当今的那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6 16:47:47
要准确

“赤壁”在哪里

  “赤壁之役”的“赤壁”指何处?自隋、唐以来到今日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赤壁”是指陆地上的某一地段,还是指江面上的某段水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从研究“赤壁之役”的战况入手,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才能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赤壁之役”的战况如何呢?据《三国志》中有关人物的传记及其有关注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赤壁之役”的两次战斗作了具体记述:

  第一次战斗,是东吴水军都督周瑜、程普和刘备并力率领船舰逆江西上,与曹操的船舰顺江东下时发生的遭遇战。其时,曹军多染疾病,初一交战,曹军不利,乃脱离战场,败退江北乌林(南郡管辖的州陵境内,即今洪湖市龙口镇的乌林),与依岸傍水屯扎的步兵,互相依靠,安营扎寨,重新筹划征服孙权、刘备的战略战术。孙刘联军的船舰亦随即驶往南岸(据郦道元《水经注》载,此处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的金口镇),停泊安营,研究制定对付曹军的新招数。上述情况清楚地说明,这第一次战斗是水上相遇,没有步兵参与,而是在滔滔江水上面进行的。这是一次水战。

  第二次战斗,仍然是一次水战,只是在战术上用了火攻,而且是“赤壁之役”中的关键一战。当时,周瑜、程普和刘备等采纳黄盖“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的建议,实行了由黄盖先诈降后火攻的办法。“至战日,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於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兵众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引注《江表传》)。引文有力地证明第二次战斗的主战场仍然是在滔滔流水的江面上,除了延烧及岸边的营落之外,也没有涉及江南、江北的陆地。

  可以确定,“赤壁之役”的全过程,双方是在“水战”,而不是在陆战,根本不存在一块叫赤壁的陆地上作战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阮蠫在公元210年为曹操作书致孙权的信中,为什么把那两次水上之战称之为“赤壁之役”?对此,笔者经过对有关史籍的探究,认为这“赤壁”的“赤”,不是指某块陆地上的土地或石头的颜色,而是指南方。古代有人常以《尚书·禹贡》中的“厥贡惟土五色(青、赤、白、黑、黄)”而分别称“东、南、西、北、中(上)”这五个方位。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记载:“《春秋大传》曰:‘天子之国泰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中)方黄’,故将封于东方取青土,封于南方取赤土,封于西方取白土,封于北方取黑土,封于上方取黄土。各取其色物,裹以白茅,封以为社……当顺古之道也。”这就是为什么将南方称为“赤”的依据。“赤壁”的“壁”呢,也不是指墙壁或悬崖峭壁的“壁”,而是把滚滚长江比喻为“壁垒”的“壁”。把滚滚长江喻为“壁垒”或“壁”的首创者,不是阮蠫,而是西汉的枚乘。早在公元前140年前,枚乘(淮阴人)在其名著《七发》中,就把“不尽长江滚滚流”喻为“壁垒重坚”的“壁垒”;把长江后浪摧前浪的后浪喻为:“有似勇壮之卒。”把前浪喻为:“蹈壁冲津”的“壁”。这样将滚滚长江喻为“壁”,既形象又贴切,可谓匠心独运。

  综合起来说,南方称“赤”,而长江是南方天然的“壁垒”或“壁”,所以称长江为“赤壁”,也就是阮蠫所指的“赤壁”。这既符合当时的战斗实际,又探明了“赤壁”本来的涵义。“赤壁之役”其名问世后18年,曹操的儿子曹子建在《求自试表》中说:“臣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黑色)塞……”(《文选》卷37·2658页)。其中,南极赤岸的“赤岸”、北出玄塞的“玄塞”,在修辞结构方面与“赤壁之役”的“赤壁”完全一样,只是“玄塞”是指北方的雄伟长城,“赤壁”是指南方的浩瀚长江,而且二者可以相互媲美。可以推断:曹子建可以把长城称为“玄塞”,阮蠫也可以把长江称为“赤壁”。这,也可以佐证,古代文化名人,惯于运用“厥贡惟土五色”所规定的方位加比喻的修辞手法,虚构一些形象逼真而又不实指一个具体地点的地名,用来叙述一些历史事件。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点:第一,历史上的所谓“赤壁之役”,是两次水战,并非在陆地上的陆战;第二,水战的战场在长江的江面上,而且在沙市(江陵)以下、樊口(孙、刘两军在此江面会师)以上的江面上,具体地讲,在今武汉市江夏区的金口至洪湖之间这段江面上;第三,“赤壁之役”的“赤壁”,并非实指陆地上某个具体地理位置,而是虚指“江上之战”或者说“长江之战”的。

赤壁之谜

赤壁,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古战场。“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这是唐代大诗人描绘赤壁之战的诗句。

据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冬,曹操亲率20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在诸葛亮的说服下,与刘备联合作战。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善水战之短,利用火攻大破曹军。其时,“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倾之,烟焰张天,人马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这次战役,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智取强敌,为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样著名的战场,自然是文人雅士们吟咏感怀的对象。然而怪的是,古战场赤壁的具体位置,竟也众说纷纭。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曰:“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予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题为《赤壁》的绝句,是作者把黄冈(古黄州)城外的赤鼻矶视为古战场而写的。北宋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时,也误认黄州赤鼻矶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在这里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词。词中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后人因称黄冈赤鼻矶为文赤壁。然而谁都知道这里不是真正的古战场。因为赤鼻矶的地理位置既不在樊江上游,又不在大江之南,与史书所载不符。那么,武赤壁,也即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在哪儿呢?对此,也是有争议的。

一种看法认为,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这种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另一种看法认为。赤壁应在湖北蒲圻县西北。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著的《资治通鉴》也主是说。

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切合实际呢?人匀认为,“蒲圻县西北”说较为可信。这不仅因为《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李吉甫生活的年代与赤壁之战的年代较接近,和更早些时候的《荆州记》有与《元和郡县图志》相同的记载,而且因为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出来,从而证实了这里是真正的古战场。

据南朝盛宏之《荆州记》记载:刘宋元嘉年间,在赤壁已发掘了曾参与赤壁之战的东吴大将吕蒙之墓,“墓中有一髑髅极大,蒙形长伟,即蒙髑髅也。”另据《南史·宋书·符瑞志》载:刘宋大明七年,蒲圻出铜路鼓,“独足四面”。南宋诗人谢枋得在《赤壁诗序》中说:”予自江夏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崖有赤壁二字,因登岸访问父老曰:“乌林有烈火岗,上有周公瑾庙地今士人耕地得箭镞,长尺余,或得断枪折戟,其为周瑜破曹军处无疑。”

在赤壁对岸的乌林,1973年出土了东汉晚期的铜马镫一件,印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的瓦砚一台,并有东汉铜镜、陶瓷器和箭镞等。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层中发现沉船上的铁环、铁钉、东汉铜镜等物。同年,又在赤壁山上发现铜、铁、玉带钩各一件。1977年在赤壁山和南屏山各发现一枚传令旗上的三棱形镂孔铜镞。1987年3月7日,在赤壁金鸾山坡一座东吴砖室墓中,发现诸葛亮设计制造的铜弩机一件,同时还发现东汉五铢钱和规矩星纹铜镜,同年4月9日在同一地方,又发掘出东吴都尉武官陈文和墓,墓中出土一件更好的铜弩机,上有射程表尺,有铭文,还出土钢剑一柄、草叶纹镜一面,“大泉当千”一枚及青瓷器等`37件文物。通过发掘出来的这些遗物,可以断定,这里便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

赤壁应在湖北蒲圻县西北。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著的《资治通鉴》也主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