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关策划协会: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忧忧,独怆然大而涕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9 08:08:56
他当时写这首诗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想表达什么?
不是很理解 帮我解释下 谢谢

起笔先声夺人,在古往今来这巨大的时间跨度中,感叹前贤已去,后贤未及,表现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令人读来,已觉苍凉无限。后两句更瞩目于广阔的空间,想天地苍茫,岁月悠悠,知音何在?谁又能赏识和重用自己?于是,生不逢时的感伤,仕途失意的郁闷,才略难施的悲愤,知音不遇的寂寥,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孤高自许的心性,历史兴亡的反思,顿时凝结为满腔的怨恨,集中从后两句诗中喷涌而出。“怆然而涕下”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他写这首诗的心情,只有他自己知道,外人无法揣度.所有关于这首诗的论文全是瞎掰

政治失意 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