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共英语三级查询:能否评论一下《大收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05:23:27
很喜欢这本书,正在看,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绕过兼并浪潮中的暗礁——读《大收购》

美国记者布莱恩·伯勒和约翰·希利亚尔撰写的长篇纪实文学《大收购》忠实地记录了1988年10月至11月收购雷诺--纳贝斯克公司这样一起震惊全球的金融事件的全过程,四方参与了激烈的竞标,最终的胜利者是每股出价109美元、总额达250亿美元的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对于局外人来说,竞标者谁胜谁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运作方式及其带来的后果。在我国企业大重组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回顾了解这场10年前发生在美国的商战,无疑能开拓我们的视野,获得有益的启示。
企业购并说白了就是买卖企业。对于那些热衷于收购兼并的企业来说,一加一大于二这样的公式无疑是成立的,但购并远非是人们想象中能使企业摆脱困境的灵丹妙药。比如,我们现在就很难对雷诺--纳贝斯克公司的被收购做出是好是坏的判断。收购雷诺--纳贝斯克公司,是一个杠杆式收购兼并的典型案例。所谓杠杆式购并,实际上是指一些企业(尤指金融机构)靠举债借贷收购兼并其他公司,然后对被收购的公司进行分解
或重组伺机转手以偿还债务和捞取利润。这种案例在本世纪80年代的美国并不少见,它使得一些小公司常常得以兼并大公司,只不过科尔伯格--克拉维斯把这种购并方式推向了高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购并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购并,企业能得重新配置资产,使它们从无效益到发挥效益,从不规模经济到规模经济,从低质量资产变为高质量资产,从而提高购买公司的赢利的能力。这种购并是以经济健康发展、企业步入良性循环为旨归的。
然而,在雷诺--纳贝斯克收购案中,我们看到的是竞标方过多地看重合并案本身,而对企业购并后的内部系统及企业文化则是漠然处之。由于这种收购方式的动机及目标带着浓厚的投机色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与业务并没有太多的联系,对企业管理和规模效益也难以产生积极的影响。雷诺--纳贝斯克被收购后, 由于偿还了33亿美元的债务,公司1989年的报告说净赔了11.5亿美元,到1990年上半年,它积累了3亿3千万
美元的赤字。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为此不得不付出67亿美元的代价。这个结果表明,作为一次融资购并,雷诺--纳贝斯克公司既不会是一项自动降临的灾难,也不会是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的意外之财。如果用于购并的证券或股票的市场一触即发。在这样的交易中,少数银行和律师可以大发横财,而受害的只能是那些债券持有人和时刻遭受失业压力的工人。雷诺--纳贝斯克大战之后,华尔街的融资购并活动陷入短暂的沉寂,或
许可以看作是对某种收购方式的反思,却决不是购并的消亡。相反,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企业兼并活动风起云涌。1996年,世界企业兼并案及金额分别为222729起和1.14万亿美元,创历史之最。而1997年上半年全球企业购并金额达6542亿美元,又比去年同期增长21%。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向和新一轮经济周期的经济运行特征,已为大规模兼并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时机。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要充
分认识到购并过程是企业经营过程的重组,涉及前期评估、效应分析、并后机构设置和人事安排等诸多问题,更要关注合并公司内部文化系统建设和企业文化的融合,这就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还要防止买空卖空式的恶意购并,减少企业购并的误区,这就需要对购并各方公司的组织结构、运作程序、内部系统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督。
在我看来,《大收购》给我们的"后发性收益"就在于使我们看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购并的历史片段,也看到了它们的局限。

有助于理解购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