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海洋与渔业局:2000左右带手动的数码相机哪个比较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07:24:32
奥林巴斯 SP-310还是富士 FinePix E510Zoom或者A350 或者其他的 请推荐~~
最好还带防震功能的

一般佳能的机子设计比较成熟,功能全,但是富士的特点是色彩好,佳能的操作方便,尼康的是锐度高

相比下 富士 FinePix E510Zoom 好些

我推荐买 ..佳能...PowerShot A520

FinePix E510Zoom这个比较专业点。

楼上的,你答非所问!

目前夜摄的功能有4种:
1)索尼,松下的红外夜摄(0Lux);
2)JVC的夜眼功能;
3)松下,佳能的彩色夜视功能;
4)索尼的慢速快门功能。

它们的不同有:

索尼松下的红外夜摄功能是红外线拍摄功能,在全黑的情况下可以拍摄,索尼拍的画面是绿色的,松下排的画面是黑白的。快门速度是正常速度。

而JVC的夜眼功能是在光线特别低的情况下可以拍摄出彩色的画面,效果不错,但被拍物体不能够移动,否则画面发虚。实际上是慢速快门,暴光时间长。

松下,佳能的彩色夜视功能效果、索尼的慢速快门功能与JVC的夜眼都是一样的,可以说都是慢速快门功能。

部分型号在采用慢速快门功能时候还利用液晶屏发光,做为拍摄时的光源,如松下GS30,GS50,GS70;佳能MVX150i在超能夜景摄像模式下,超级夜景LED灯会亮起以照这拍摄主体。

2004年款索尼有全新的NightShot plus 夜摄功能,其实是一种混合型的功能,在有微光下采用慢速快门功能,拍摄出有色彩的画面,而在全黑的情况下,采用的是红外夜摄功能,拍摄出黑白的画面,与上面说的方式是一样的。

SP与LP是一种录象模式:SP指正常录象模式,LP指慢录模式;如60分钟的录像带用SP模式录象就能使用60分钟,用LP模式录象就能使用120分钟,使用LP模式记录效果会有下降。

DV格式的情况:60分钟DV数码摄像带用LP模式能使用90分钟,LP的记录画质与SP的没有差别,但用LP记录的带子不能够后配音,兼容性能也比较差,就是说,这台机器的LP模式记录的带子,到另一台DV机不一定能够正常播放。

佳能的摄像机MV450i还有超长录像模式,也叫3倍录像模式:DVM60录像带使用标准SP模式,录制时间60分钟;使用LP模式,录制时间90分钟;使用延长ESP模式,录制时间120分钟;使用超长ELP模式,录制时间180分钟,是标准录像时间的3倍。

LP模式下图像质量不会下降,但兼容性差,别的机器不一定可以播放;ESP和ELP模式下图像质量有下降,连接到其它机器或电脑上可能不能够正常工作,兼容性更差些。

3CCD的数码摄像机内设有三棱镜,此三棱镜把光源分为三原色光(红色,绿色与蓝色),三原色光分别经过三块独立CCD影像感应器处理,颜色的准确程度及影像质量比使用一块CCD影像感应器大为改善。使CCD影像感应器的每一个都有一个很大的光线采集区域,因此使摄像机具有很高的信杂比,极好的敏感度以及很宽的动态范围。此外,倍密度的像素分布和无缝的双色棱镜可以获得极为锐利的图像和非常逼真的色彩,即使是在细微的颜色差别处-例如在鲜红色及更深一点的红色之间-能够清楚地分辨出来。

专业摄像机都是3片CCD的,较早的格式有索尼的SP BETACM格式,大3/4格式,和松下的S-VHS格式。现在新的格式有DV数码格式(IEEE1394标准),松下DVCPRO格式,索尼DVCAM格式。

3片CCD与单片CCD的图像色彩有区别,3CCD拍摄的影像层次感好,立体感强,但清晰度与采用同样大小的单CCD片机器是一样的。

现在家用摄像机的摄像部件都是CCD片,也就是一般说的CCD影像感应器。模拟摄像机指的是记录方式是模拟信号的格式,水平解析度一般在300-420线;而数码摄像机的记录方式是数码信号的格式,水平解析度在500线左右(普通电视大约是280线,VCD大约是230线)。

摄像机的拍摄效果与CCD片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前几年的摄像机大多是采用1/4英寸大小的CCD片,近2年有许多低档型号采用1/6英寸大小的CCD片,这对拍摄效果会有影响,从实际摄像效果看,1/4英寸CCD片的机器好于1/6英寸CCD片的机器,正常光线下差别不明显,光线比较暗的情况,差别比较明显,画面的色彩,清晰度都可以看出不同。

像素的多少与拍摄效果没有直接的关系,一般CCD片总像素的2/3是有效的,CCD片像素高对静像拍摄有用,像素越高可以拍摄分辨率越大的静像。

CCD片上像素即CCD的感光单元,它们与通常说的画面像素中的像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下面介绍的是CCD片从感应到纪录的过程: CCD片是不能感知光的色彩的,其感光单元只能感知光的强弱,对于黑白CCD而言,问题比较简单,每个感光单元形成一个像素,记录下光值来就可以了。要记录彩色图像,问题就复杂了,人们通过在CCD感光单元前面加彩色滤镜的方法来解决色彩的处理问题,使一个感光单元,记录某种色彩的亮度。这样,感光单元与图像像素不再一一对应,滤色镜如何排列、信号如何综合成彩色图像就成了相当重要的问题。一般彩色CCD的感光单元及滤色镜的排列是方形的,在进行信号处理时,由相邻四点计算出一个数值,作为一个像素记录下来,可以简单的理解为4个感光单元的中心点构成一个“像素点”,这样,每个感光单元的光值都是复用的,使用了4次(边缘部位除外)。所以,CCD片的像素对摄像的效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既然像素多少与摄像效果没有关系,为何现在的机器都把像素多少做为重点介绍呢?这是有原因的:最开始是厂家引导消费者关注像素多少,现在厂家想不介绍像素是多少都不行了,因为很多人要问像素是多少,尽管它对摄像效果其实是没用的。

最近市场上具有10倍以上变焦功能的数码相机,开始为消费者推崇,因为利用变焦镜头,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拍摄,但是,稍有抖动,画面就不清楚了,于是数码相机增加了防抖功能,但选购之前你必须了解什么是光学防抖,什么是电子防抖,才可能买到称心的相机。

光学防抖

作为光学防抖技术,并不是让机身不抖动,它是依靠特殊的镜头或者CCD感光元件的结构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影像不稳定。通过镜头组实现防抖主要是以佳能和尼康为代表,它们依靠磁力包裹悬浮镜头,从而有效克服因相机振动产生的图像模糊,这对于大变焦镜头的数码相机所能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

通常,镜头内的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移动,并且会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

光学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一般情况下,开启该功能可以提高2-3档快门速度,使手持拍摄不会产生模糊不清的现象,对于初学者来说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在长焦型数码相机中,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电子防抖

电子防抖,是针对CCD上的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边缘图像进行补偿,就像光学变焦和数字变焦一样,它只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后期处理,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相反,对于画质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目前市场上有卡西欧和富士采用的是电子防抖技术。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追求防抖功能的话,一定要看清楚到底是光学,还是电子,如果是电子的话,可以考虑放弃。

其实除了CCD象素不同以外,我们还会发觉19E/22E和33E/38E在CCD尺寸上也是略有不同。33E/38E使用的是1/4.7英寸的CCD,而19E/38E使用的是1/6英寸的CCD。

也许有的人会说,不就是相差这一点点大小的CCD么,又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他就错了。长期以来,人们脑海中都有一个误区--CCD像素决定一切。每提高一个百万级像素的时候人们总是那么的欢欣雀跃,可是人们往往容易忽略CCD像素背后的东西--CCD尺寸。比起CCD像素,CCD尺寸对画面质量的影响更加直接,暴光的宽容度、人瞳孔径、信噪比、镜头焦距都与CCD尺寸息息相关。

我们绝对不能忽视,19E/22E和33E/38E在CCD尺寸上的这一点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的区别。其实CCD尺寸的大小,直接决定了MOS的体积。按照一些专业人士的解释,当MOS的体积增大的时候,其容纳电荷的能力就相应增强,可以使CCD的动态范围加大,从而能够把细微的光线变化表现的更加细腻,丰富了画面的自然层次。而如果我们减小了MOS的体积,那么储存电荷的能力将会明显地下降,就很容易出现电荷溢出等现象,导致画面出现噪点。

目前我们比较常见的CCD尺寸,是使用"1/X英寸"的标注方法,那么这"1/X英寸"到底表示什么呢?有些人把这个理解成CCD对角线的长度,结果计算出的CCD面积比真实面积大出许多倍。其实我们现在使用的DV也好,DC也好,其CCD尺寸标注方式,是使用过去的摄像机真空摄像管的对角线长短来衡量的,标准术语应该叫"OF-OPTICAL FORMAT"(光学格式),其单位为英寸。CCD的OF的粗略计算方法如下:OF=对角线长度(单位:MM)/16。比如33E/38E使用的是1/4.7英寸的CCD,1/4.7英寸是OF值,实际对角线长度约为3.18毫米。

CCD应用于数码影像用途,掐指算来也没有几年的功夫,但是迅猛的发展速度令包括笔者在内的大部分人吃惊。作为影像核心的CCD生产工艺制作技术的快速成熟,才使得DV有了今天这样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结果。

由于手抖会造成影像模糊的现象,所以摄录放一体机就具备防抖系统的功能,使拍摄出来的影像更稳定,而Sony 摄录放一体机采用了防抖系统去进行修正。

电子防抖系统: 通过内置的感应器进行调整,总之不管上下左右的抖动都可以通过总像素修正。而微型摄录放一体机则普遍采用电子防抖系统。

电子防抖关闭

电子防抖开启

记录介质即数码摄像机用以储存视频和音频的介质,一般为磁带结构。因为数码视频和音频文件可以占去很多空间容量,所以一般以数字格式储存在磁带上。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几种数码摄像机记录介质有MIDI DV、MicroMV、DVCAM,因为其他介质并不流行,有的更糟淘汰命运,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下面是几种常见格式磁带的简介:

Mini DV磁带

以Mini DV为纪录介质的数码想像机在数码摄像机市场上占有主要的地位。它是通过1/4英寸的金属蒸镀带来记录高质量的数字视频信号。DV视频的特点是:影像清晰,水平解析度高达500线,可产生无抖动的稳定画面。DV视频的亮度取样频率为13.5MHZ,与D1格式的相同,为了保证最好的画质纪录,DV使用了4:2:0(PAL)数字分量记录系统。

DV录取的音频可以达到48KHZ,16比特的高保真立体录音,质量等同于VCD的音频效果,还可以降低层次,以12比特,录频率为32KHz的音,质量好于FM广播。

DV带记录的数据,下载至电脑上面,容量惊人,10分钟的内容,未经压缩可以占去2G的空间,但是其画质也相当不错。

MicroMV磁带

MicroMV磁带俗称MV带,是索尼公司新开发的一种数字视频纪录介质。它采用了MPEG-2的压缩技术,在不降低画面质量的前提下,能有效压缩影像的体积,节省空间和重量。它所记录的音视频和DV无异,而在体积上更显得轻巧。

MV带的体积大概是DV体积的70%,使用MV带的数码摄像机自然在体积上也会减少。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内置的一块芯片,详细记录音视频在介质中的位置,方便用户回放和搜索。

DVCAM磁带

DVCAM格式也是由索尼公司在1996年开发的一种视音频储存介质,其性能和DV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就是两者磁迹的宽度,DV磁带的磁迹宽度为10毫米,而DVCAM的磁迹宽度为15毫米。由于记录速度不同,DV是18.8毫米每秒,而DVCAM是28.8毫米每秒,所以两者在记录时间上也有所差别,DV带是60—276分钟的影音,而DVCAM带可以记录34—184分钟。

在视频和音频的采录方面,DV和DVCAM基本相同,记录码率为25Mbps,音频采用48kHz和32kHz两种采样模式,都可以通过IEEE1394火线下载到电脑上进行非编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