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个人能力提升计划:小国寡民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7 12:29:51

个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或许会很不正确,只是提供一种思路:
首先要明确一点:西周末年,东周刚刚开始的时候,在那种文化背景下,“国”与“民”分别指代什么?
古代词语的“国”,指的是诸侯的封地(另:“家”指的是卿大夫的封地),让诸侯的封地小一些,才是小国的意思。而古代的民,指的是有文化,有姓氏的,严格来说可以算作贵族的一群人,可以说就是“国”之中的统治阶层。统治阶层不要多,这是好事儿。

也就是说,这是维护中央集权的一种思想。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和国家这个概念相同的词,是天下。

老子曾经是周王室图书馆的总管理人,看过的上古资料,比孔子多了不知道多少;又经历了东周江河日下的巨变,眼界也要比孔子开阔很多,所以,他的思想的深邃,是孔子也为之折服的。

因此,我觉得小国寡民不妨这样理解一番。

小国寡民是老子的理想国,他是这样描述的:“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说,要消灭一切技术,消灭一切文化,把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往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人更多地变成生物人。

小国寡民说不是从历史的回顾中得出来的结论,而是从逻辑中演绎出来的。它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礼义是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主要不是 反对压迫和剥削,而是反对文明与技术进步。

小国寡民就是国小民寡的意思,国小以得治、民少而无叛乱生,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且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现实中不存在。

《老子》第八十章:“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描述了老子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图象。

老子提出来的,小国,人少,才能治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