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剑豪怎么堆暴击:邓世昌是一位怎样的历史认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1 15:37:09
都太长了,简短些,精练些

邓世昌(1849-1894),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
  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威海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当地流传着“通商卖国李鸿章,战死沙场邓世昌”的歌谣。
  海战失利,朝廷震动。光绪皇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也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
  邓世昌有三儿两女,长子邓浩鸿,1947年去世;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年逝于无锡。
  说起中日甲午海战,我国民族英烈中当首推一代海军名将邓世昌。因其为国捐躯,被称为“邓壮节公”。他的名字和忠勇之举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受到我国人民的影仰。
  但是后人对邓世昌殉难时的情景说法不一,现有搜集到的史料和民间传说叙述如下:
  一曰:在中日海战中,致远舰不幸舰体受伤,弹药断绝。管带(舰长)邓世昌沉着镇静,指挥部下“快车”冲向日先锋指挥舰吉野,决计同归于尽。吉野大怖躲避,并以快炮及鱼雷攻击致远,于十五时没入黄海,仅余7人。
  二曰:致远舰不幸鱼雷出中,锅炉迸裂,舰体下沉,全舰250名将士落海。随从刘忠投救生圈给他,不受,表示“阖舰俱尽,义不独生”。邓的爱犬游到他身边,衔着他的胳膊,也被他推开。爱犬不忍离去,又衔住他的辫发。最后邓世昌“望海浩叹,扼犬竟逝”,沉入海底。
  三日:邓世昌虽被救起,但他看到全舰官兵身葬大海,“义不独生”,复沉大海,壮烈牺牲。
  在龙须岛的居民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邓世昌落水后,随身爱犬衔住他的衣服,不让主人沉入海中。邓世昌看到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誓不一人独存,便把狗按入水中。自己也沉入海中。狗见主人溺水,不忍心让主人漂流海上,便拖着主人奋力向岸边游去。它终于把主人拖上了岸。邓世昌苏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躺在海滩上,爱犬依然守在身边,回想起发生的一切,他“义不独生”,重又投入海中,爱犬见主人复投大海,亦随之。
  “邓壮节公”之死种种,尽管说法不一,但其英勇忠烈,世人共赞,万古流芳。

我就来点有关邓世昌的其他言论吧:

——————
1894年9月17日,在亚洲的东方,大清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遭遇并爆发战斗,此次大战被史学界称为“黄海大战”。参战的北洋舰队为丁汝昌率领的北洋舰队主力,计军舰十艘,附属舰八艘,其中有两艘铁甲舰---"定远(旗舰)”、“镇远”,主要配备为原后装炮。日联合舰队则为伊东佑亨率领的以“松岛”为旗舰的主力,计军舰12艘,主要配备为速射炮。
交战结果,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五艘军舰,伤亡官兵1000多人,其中包括超勇舰管带黄建勋、经远舰管带林永升、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等;日本联合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五舰受重创,伤亡官兵600余人,其中包括旗舰“松岛号”海军大尉志摩清直及“赤城”舰长阪元八郎太。

战后,邓世昌之死及”致远“舰沉没的疑点成了史学家关注的课题,没有多少一致的结论。

北洋舰队遭此惨败后,极需树一个英雄来振作士气,另外极力降低失败的程度,推脱战败的责任,就出现了邓世昌及方伯谦这两个战后待遇完全相反的人物。死亡的将领中“超勇”舰管带黄建勋在黄海大战中出类拔萃,但由于阵亡过早,且“超勇”舰为老式舰,在北洋舰队的所有战舰中“超勇”、“扬威”机械性能最弱,几乎成为炼船,因此绝对无法掩盖北洋舰队的失败,所以丁汝昌就选上了邓世昌。但选择终归是选择,事实终归是事实,百年过去了,应该还原历史真貌了。至于后来“爱国主义”虚假宣传中的邓世昌那只是一种后人为了某种政治的需要或释放心中的愤懑或热血沸腾等等而进行的刻意渲染,与参战官兵当时的说法出入相当大。

其实对邓世昌之死及其在黄海之战中的表现,参战官兵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先看一下美国安那波利斯海军学校毕业的“镇远”舰帮带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的回忆。马吉芬在黄海海战中作战负伤,后被清廷授予三等第一宝星勋章,赏戴花翎。

马吉芬少校战后回忆:““致远”舰内幸存者只有七名,他们依靠舰桥上的救生圈,被海潮冲向岸边,被一只帆船救出。他们所说,各不相同,难以置信。但惟有一点说法一致。据说,邓舰长平时饲养一头大狗,性极凶猛,常常不听主人之命。“致远”沉没后,不会游泳的邓舰长抓住一块船桨木板,借以逃生。不幸狂犬游来,将其攀倒,手与桨脱离,惨遭溺死”。

关于”致远“舰的沉没,中日双方则有如下记载:

“镇远”舰枪炮官曹嘉祥和海军守备高承锡等参加黄海海战官弁的呈文,皆称“致远”等舰都是中炮沉没。

川崎三郎《日清战史》第3卷的“汉纳根书信”中有一段话:“2300吨的护卫巡洋舰“致远”号,被日舰32厘米加农炮的榴弹击中吃水线,炮弹从舰体的一侧打穿到另一侧,军舰立即沉没海中。”

浅野正恭所写的《日清海战史》对“致远”舰的沉没作了记载:“一边游击队与“致远”战,“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

另外,令人震惊的是:在日方记录中,日本联合舰队于整个黄海海战期间并未施放鱼雷。

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如下的分析:在甲午战争后期的威海卫之战中,日军一艘鱼雷艇趁夜间冒险破坏了一段防御栏坝,随后多艘鱼雷艇潜入港口,向定远施放鱼雷,其中两枚击中了定远。定远舰底进水,舰身逐渐倾斜,不得已急忙砍断锚链,驶向刘公岛沙滩上搁浅,才避免了沉没,但伤势过重,已不能使用,由此可见鱼雷是可以破定远的装甲的。在黄海海战的后期,日本联合舰队的五艘战舰"松岛"、"千代田"、"岩岛"、"桥立"、"扶桑号"围着“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猛烈轰击,可就是啃不透“定远”、“镇远”的装甲,无可奈何而撤离战场。当时,由于“定远”、“镇远”被包围,因此日舰处于发射鱼雷的最佳机会,日军在这种形势下都没有对其使用鱼雷,可见日军当时还是更相信炮火,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当时的鱼雷对定位船舰才最有效,而对移动的船舰则并不见得比炮火更有效,这种说法似乎比较客观,这也可以说明在整个黄海大战期间为什么日军没有发射鱼雷的任何记录,否则鱼雷击中致远,那鱼雷发射之举定会被日军载入荣誉史册的。

因此,比较客观的结论是:“致远”舰是被日本联合舰队的炮火击沉的,传说中的“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是虚构的。

那么,邓世昌当时有没有命令“致远”舰向日舰“吉野”号撞击而同归于尽呢?邓世昌是怎么落水的?落水后有没有那“阖舰俱尽,义不独生”?有没有“爱犬救主,望海浩叹,扼犬竟逝”?

从邓世昌“抓住一块船桨木板,借以逃生”来看,邓世昌想活不想死,那“撞向‘吉野’”的自杀式冲击自是毫无可能,而那“阖舰俱尽,义不独生”之假也就不言自明了。

从那犬“性极凶猛,常常不听主人之命”来看,那犬是不服邓世昌的,瞧不起邓世昌。因此在生死关头竟能太阳从西边出来,狂犬成为义犬`爱犬,而作出“爱犬救主”的对主人的誓死保卫之举只能是一种想象了。而马吉芬少校的战后回忆中所言“致远”舰幸存水兵当时的描述“不幸狂犬游来,将其攀倒,手与桨脱离,惨遭溺死。”还似乎自然一些。邓世昌“望海浩叹,扼犬竟逝”纯属虚构。

那邓世昌到底是怎么落水的呢?

多数人,包括海战亲历者,都认为邓世昌是亡于舰外而非舰艇指挥舱内。也就是说,邓作为舰长,并非随舰而亡。

邓世昌究竟是跳水还是坠水。“致远”舰排水量2300吨,不是小舢板,其装甲被炮火击穿,而密封舱的橡皮条因保养不善致使海水大量灌入舱内,全舰倾斜而面临沉没。在这种情况下,邓世昌是可以尽职责的,至少可以坚守岗位,断然不会坠落水中。如果邓世昌真不怕死,那完全可以与舰一起共存亡的。记得在中途岛之战中,作为日本联合舰队主力的航空母舰“苍龙”、“飞龙”被美军轰炸机击中而面临沉没时,“苍龙”号舰长柳本大佐及“飞龙”号指挥官山口少将在可以离舰的情况下拒绝离舰。尤其山口少将明确指出“苍龙”、“飞龙”两艘航空母舰的沉没,由他
一人负责,并让即将离舰的属下将自己绑在舰桥上。最后,两位舰长与舰一起沉入冰冷的太平洋。

因此,可以推断,邓世昌是在舰沉没之前出于求生的本能而跳水的,他甚至没有那种对舰的感情及对舰沉没负责任的心。

另外,对于“致远”舰因水密门橡胶封条失修致使装甲被炮火击穿后海水大量灌入舱内,导致军舰中弹后全舰倾斜而最后沉没,邓世昌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在大东沟海战前,邓世昌在对军舰及官兵负责任方面是有很多问题的,后来的“爱国主义”虚假宣传都掩盖了这些。

在大东沟海战前,邓世昌正在受到审查,理由就是对下属太苛刻,而“鞭打士兵致死”。从水兵称邓世昌为“邓半吊子”上,也可以看出邓世昌与下属的关系是不融洽的。邓世昌带船多年,事故率在北洋舰队各舰长中最高,他担任镇字号炮舰舰长的时候,曾经在风浪中把军舰搁浅,担任扬威舰舰长的时候,一次煤带的不足,在海上漂流了许久。一次因为不熟悉水情,螺旋桨叶片刮底受损。另外,邓世昌在军舰上养过宠物遛过狗,而在军舰上养狗本为《北洋海军章程》所不许。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他带着狗干什么?

综上所述,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的表现实际上是差劲的,最多是一般,实在不配做什么“民族英雄”。

在“爱国主义”的虚假宣传中,除了伪造邓世昌之外,在电影>中,日海军旗舰“松岛”号也张冠李戴变成了“吉野”号,还煽动民族情绪,说当时的国际社会联合起来欺负中国,卖给了北洋舰队的炮弹都是掺了沙子的假货。但是据大陆学者后来查资料所知,当时的军舰"定远"、"镇远"、"济远"、"经远"、"来远"产自德国,"致远"、"靖远"来自英国,两国为了争这个项目互相攻击对方军舰的缺点,后来两国海军部甚至买通中国驻当地公使互相进行人身攻击。德国首相俾斯麦亲自给伏尔康船厂发公文:“卓越地和准时地执行中国这一次订货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接收德国军舰时为了防止英国人搞破坏,德国公使巴兰德甚至提出必须由德国人帮助驾驶回华,以免途中万一发生小事故,而被英国人充分利用。两国竞争到了这种地步,怎么可能联合起来欺负中国?关于炮弹里面掺沙子的问题,更是稀奇的说法,造船都这样竞争,怎么可能用弹药掺沙子的办法来赚小钱砸自己的锅呢?而且,两国就敢保证北洋水师平时训练时永远不进行实弹射击吗?万一进行实弹射击,露了馅怎么办?万一露馅,不就全世界闻名了,那以后还怎么做生意?

另外为煽动人们的仇恨心里,说是北洋舰队正执行护航任务时,日本海军进行了偷袭。其实,查史料就可以知道,大东沟海战是9月17日中午12时50分,丁汝昌在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上命令305毫米口径的前主炮首先发炮,其余各舰也相继开炮射击而开始的,三分钟后日军旗舰“松岛”号才开始还击。说北洋舰队仅仅是为了护航是说不过去的,怎么可能拿大清几乎全部的舰队主力去护航?其实,7月25日中日已经开战,两国舰队都在寻找机会与对方舰队主力作战。因为舰队是运兵船的保障,打垮了对方的舰队,对方就无法从海上运兵,尤其对于日军这更为致命。大清军队可以从陆上进兵,而日军只能通过海上运兵。7月开战后,两国舰队随后相遇谁先开炮都是没有什么太多说法的,北洋舰队首先开炮也是自然的,日舰首先开炮也不奇怪。

北洋舰队战败一是输在没有配备速射炮上,二是舰队在保养、检查及训练上存在一系列问题,这里可以举一例:

丁汝昌所在的“定远”号在第一次前主炮射击时,就把自己的舰桥给震塌了,丁汝昌摔断了好几根肋骨。“爱国主义”虚假宣传中将其伪造成是日本舰队先发炮击中“定远”而造成的,其实是为了宣传仇恨而刻意编造。根本的原因是丁汝昌在北洋舰队的保养、检查、训练上存在严重问题。古今中外哪儿有一开炮就把自己的舰队司令给震成重伤的?说年久失修是站不住脚的, “定远”、“镇远”1885年才交付,舰龄不足十年,谈不上什么年久失修。不管什么机器保养不保养寿命相差非常大,“定远”如果平时训练时开炮射击及经常检查保养怎么会发生这种阵前自己折杀主帅,失去统一指挥的离奇事情。

除了邓世昌之死存在重大疑点外,黄海大战后另外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对“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的处理问题。当时方伯谦的主要罪状是在甲午海战前的丰岛海战中挂白旗逃跑,在黄海海战中“首先退避”、“牵乱队伍”及“拦腰中撞扬威”。丁汝昌从电请参办方伯谦到将其杀头,只短短三天,中间未经任何审讯。事后舰队官兵与洋员皆为之抱不平。有人认为,李鸿章、丁汝昌以雷霆手段处死方伯谦,其实质在于把方伯谦当作替罪羊,为李鸿章、丁汝昌的战败责任开脱。因为黄海战败,北洋海军的最高指挥者李鸿章难辞其咎,舰队提督丁汝昌也罪责难逃。为了脱罪,他
们千方百计找替罪羊,炮制出诬方的三条罪状,将战败责任全推在方伯谦头上。

其实,我们可以用理性分析一下即可:“扬威”在开战后不久一点多钟即已中敌炮起火,向大鹿岛方向撤退,并在大鹿岛附近(东经123 40北纬39 37处) 搁浅,于19日被日海军用水雷轰碎。济远舰退出战场是在3时30分之后,此时,扬威已不在战场。因此,可以断定“济远”舰绝不可能在战场上把“扬威”撞坏。同时,“济远”舰比“扬威”舰重1000吨,“扬威”重伤驶离战场后搁浅,那“济远”等不到撞上“扬威”早就搁浅了,怎么可能去“亲吻”“扬威”后还能从容驶回深海逃去。

另外“牵乱队伍”罪名实是牵强,方伯谦并不是北洋舰队的头,也不是北洋舰队的主力舰,一舰退离战场怎么可能牵乱队伍?因此,黄海大战后仅一个星期就将方伯谦草草定罪并予斩首实是急于推脱责任,摆脱全国官方及百姓的指责。

其实,北洋舰队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黄海大战中损失如此惨重,而竟未能击沉日方一艘战舰,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哪里还有什么英雄来树立,又岂是推出一个方伯谦所能顶的了罪的。急于推出“英雄”及“罪犯”而不找自己的过失,实是私心太大,对自己、对北洋舰队、对国家的极端不负责任。如果照着这种急于推出‘英雄’和‘罪犯’的处理方法,那中途岛战役后,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可以将“苍龙”号舰长柳本大佐及“飞龙”号指挥官山口少将树为英雄,而将南云中一中将定为罪犯,从而推脱自己的罪责的。因为,在美军轰炸机炸沉“苍龙”、“飞龙”之前,两舰官兵均在这次战役中将美军轰炸机用舰炮及零式战斗机打的落花流水; 当两舰沉没时,他们最后命令士兵将自己绑在舰上,自己承担全责,和舰同时沉入太平洋。相比之下,柳本及山口比邓世昌英勇、尽职尽责多了吧,而南云中一将日海军主力断送,其罪过又比方伯谦要重的多了吧?! 但山本五十六并没有将柳本及山口树为什么英雄予以表彰,也没有将南云中一定为罪犯。战后,日本联合舰队的将军们问山本:“我们一败至此,该如何向天皇陛下请罪呢?” 山本只说了句:“要向天皇陛下请罪的只有我山本一个人。“

相比之下,丁汝昌是多么的不负责任。之后,由于丁汝昌处理问题不公,北洋舰队的军心及战力大大下降,军心涣散,而后,在威海卫战斗中,全军覆灭,丁汝昌也因战败而自杀,这能说不是这种不负责任的报应吗?!其实正当的处理是丁汝昌不将邓世昌树为什么"英雄",也不将方伯谦定为什么”罪犯“,而是自己坦然承担责任,然后带领北洋舰队整体闭门思过,好好整顿,弥补不足才是。

至于虚伪的“爱国主义”宣传也就烟消云灭了吧。不会生产又贪图安逸者往往用一些“公共”的大名词来掩盖自己对生产者的抢劫。“爱国主义”叫的最响的地方往往都是世界上最穷的地方,因为靠欺骗来抢劫生产者的钱、粮、油、盐的不会生产的“共产”们太多了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邓世昌便装照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致远”舰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人民海军中舷号为82的“世昌”舰

邓世昌有三儿两女,长子邓浩洪,承袭世职,任职于广东水师,1947年去世;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年逝于无锡。

附:

御赐祭文

朕惟:伏波横海,具折冲千里之威;劲草疾风,标烈士百年之节。哀国殇于授命,颁彝典以荐馨。尔提督衔记名总兵邓世昌,识洞韬钤,材雄超距。帆樯练技,究风涛沙线之殊形;闽粤筹边,奋虎阚龙骧而奏绩。洊跻副阃,荣□翠羽之辉;肇锡嘉名,勇冠熊桓之旅。属以潢池告警,因而辽海移军。爰统师千,远清妖孽。楼船风驶,仰汉将之如飞;□石雷殷,攻倭艘而屡破。方冀□枪迅扫,表海尘清;讵期锋镝亲撄,前军星陨。沉沧海而不悔,矢舍命以全忠。葬蛟鳄之腹中,血三年而成碧;戳鲸鲵于地下,魄千载而犹雄。用褒死事之勋,特著易名之典。於戏!臣心不二,抒浩气而壮山河;大节在三,留英光以争日月。钦兹芬苾,慰尔忠魂!

御赐碑文

朕惟:卫社稷以执干戈;马革慰沙场之志。听鼓鼙而思将帅,龙纶宣□□之恩。雕俎既陈,螭文式焕。尔提督衔记名总兵邓世昌,素娴韬略,荐握戎符,统战舰而著勤,实海军之肇造。重瀛涉险,叶丈人地水之师;绝檄策勋,媲壮士天山之箭。膺懋赏而荣□孔翠,锡勇名则队肃虎貔。属敌骑之披猖,值句骊之告警。取兵辽海,瞻星斗而识哥舒;纵火长江,催艨艟而推公理。奋击则寡能敌众,冲锋则义不顾身。军可撼山,期折蚩尤而献馘;心愿盟水,甘从海若而捐躯。迨遇救而获生,终自沉而效死。虫沙何处,沧波招烈士之魂;鲸筑未伸,赍志宜贞珉之勤。谥之壮节,表厥名称。於戏!誓扫旄头,经百战而风云变色;身骑箕尾,炳千秋而竹帛流光。特峙穹碑,渥承宠命。

挽 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惟公不生惟公不死;

与船俱存与船俱亡。

热血洒东沟千载怒涛应揖伍;

忠魂依北阕九原遗恨未平倭。

战局不堪言余恨空赍填海志;

忠魂如可作大呼犹听渡河声。

不济以死继之至今毅魄如生问逃溃诸军能勿頳颜惭义犬;

此仇必可复也终在人心未丧冀英灵在世誓将赤手扫长鲸。

臣为国死弟为兄死仆为主死大节萃一门更能义感灵獒力挽颓波留正气;

帝鉴其忠士服其忠敌畏其忠丹心照千古想见魂为厉鬼踏平沧海奋神威。

正气毓乾坤自从童稚涉鲛洋半生秉节辛勤矢怀伸臂撑天华厦间千秋留伟业;

大星沉渤澥岂独褒嘉闻风诏四海同声太息遂叹捐身报国东沟上万古吊忠魂。

邓世昌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致远”舰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人民海军中舷号为82的“世昌”舰
邓世昌有三儿两女,长子邓浩洪,承袭世职,任职于广东水师,1947年去世;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年逝于无锡。
附:
御赐祭文
朕惟:伏波横海,具折冲千里之威;劲草疾风,标烈士百年之节。哀国殇于授命,颁彝典以荐馨。尔提督衔记名总兵邓世昌,识洞韬钤,材雄超距。帆樯练技,究风涛沙线之殊形;闽粤筹边,奋虎阚龙骧而奏绩。洊跻副阃,荣□翠羽之辉;肇锡嘉名,勇冠熊桓之旅。属以潢池告警,因而辽海移军。爰统师千,远清妖孽。楼船风驶,仰汉将之如飞;□石雷殷,攻倭艘而屡破。方冀□枪迅扫,表海尘清;讵期锋镝亲撄,前军星陨。沉沧海而不悔,矢舍命以全忠。葬蛟鳄之腹中,血三年而成碧;戳鲸鲵于地下,魄千载而犹雄。用褒死事之勋,特著易名之典。於戏!臣心不二,抒浩气而壮山河;大节在三,留英光以争日月。钦兹芬苾,慰尔忠魂!
御赐碑文
朕惟:卫社稷以执干戈;马革慰沙场之志。听鼓鼙而思将帅,龙纶宣□□之恩。雕俎既陈,螭文式焕。尔提督衔记名总兵邓世昌,素娴韬略,荐握戎符,统战舰而著勤,实海军之肇造。重瀛涉险,叶丈人地水之师;绝檄策勋,媲壮士天山之箭。膺懋赏而荣□孔翠,锡勇名则队肃虎貔。属敌骑之披猖,值句骊之告警。取兵辽海,瞻星斗而识哥舒;纵火长江,催艨艟而推公理。奋击则寡能敌众,冲锋则义不顾身。军可撼山,期折蚩尤而献馘;心愿盟水,甘从海若而捐躯。迨遇救而获生,终自沉而效死。虫沙何处,沧波招烈士之魂;鲸筑未伸,赍志宜贞珉之勤。谥之壮节,表厥名称。於戏!誓扫旄头,经百战而风云变色;身骑箕尾,炳千秋而竹帛流光。特峙穹碑,渥承宠命。
挽 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惟公不生惟公不死;
与船俱存与船俱亡。
热血洒东沟千载怒涛应揖伍;
忠魂依北阕九原遗恨未平倭。
战局不堪言余恨空赍填海志;
忠魂如可作大呼犹听渡河声。
不济以死继之至今毅魄如生问逃溃诸军能勿頳颜惭义犬;
此仇必可复也终在人心未丧冀英灵在世誓将赤手扫长鲸。
臣为国死弟为兄死仆为主死大节萃一门更能义感灵獒力挽颓波留正气;
帝鉴其忠士服其忠敌畏其忠丹心照千古想见魂为厉鬼踏平沧海奋神威。
正气毓乾坤自从童稚涉鲛洋半生秉节辛勤矢怀伸臂撑天华厦间千秋留伟业;
大星沉渤澥岂独褒嘉闻风诏四海同声太息遂叹捐身报国东沟上万古吊忠魂。

一 言难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