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均线各是什么颜色:朝鲜战争的结局对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有什么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07:08:59

朝鲜战争及其影响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都应深入思考和认真借鉴朝鲜战争所蕴涵的历史意义,彻底摈弃冷战思维,把维护和平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今日正值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参战55周年,现将旧文发出,有心者指正。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国际大规模常规武装战争。它本是朝鲜南北双方的一场内战,但由于美国怀疑是苏联扩张的讯号而兴兵干涉,使其演变成一场美国入侵朝鲜的侵略战争,它是冷战的产物。战争促使美国加快了其实施称霸全球战略部署的步伐,在全球范围内加紧构建反共阵地,美苏冷战格局完全形成。战争以朝中军队和人民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这个胜利,打乱了帝国主义在远东扩张势力范围的战略部署,强化了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联盟,维护了远东以及世界的和平,鼓舞了被压迫、被奴役人民争取解放的正义斗争,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多样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类的进步事业。

  一、朝鲜战争的主要经过
  1、朝鲜的分裂。北纬三十八度线,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和苏联为解除在朝鲜半岛的日军武装而设立的临时军事分界线。但这一分界线却成了政治分界线,朝鲜也因为美国的冷战政策被人为分割成两个政治实体。日本战败后,美国为了控制朝鲜,同时与苏联相对抗,积极扶持长期逃亡美国、远离斗争实际的李承晚在南朝鲜成立“大韩民国政府”分裂政权,把南朝鲜置于美国的军政统治之下。为了对付美李集团的分裂活动,北朝鲜在在南北朝鲜一起举行了最高人民会议选举,成立了以金日成为国家元首和内阁总理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李承晚政权为了实现“北进统一”,加紧进行战争准备,并与美国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援助协定》。朝鲜人民军也加紧动员和训练军队,以应付民族分裂的危机。
  2、战争的爆发。李承晚政权在叫嚷“北进统一”的同时,不断在三八线附近进行武装挑衅。1950年6月13日,南朝鲜宣布进入“半紧急状态”,25日,在海州、铁原和金川三矫嫱黄迫?讼呦虮狈浇?ィ?羝鹆巳?嬲秸?3?嗜嗣窬?该头椿鳎?月28日,汉城解放,8月18日,李承晚逃至釜山。至此,南朝鲜军队仅在釜山一隅困守,南方92%的人口和90%的土地已被解放,作为南北朝鲜之间的内战实际上已经接近结束。
  3、美国的干涉。美国政府认为北朝鲜的军事行动是在苏联的支持和纵容下发生的,是苏联进一步扩张的讯号,因此决定进行全面军事干涉,以阻止苏联在远东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扩张。朝鲜内战爆发的当天,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通过决议,指控北朝鲜为侵略者,6月27日,再次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决定对北朝鲜“采取警察行动”,并随后成立了由美、英、法、土耳其等15国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南北朝鲜之间的内战就此变为美国以联合国名义干涉朝鲜内战的国际性战争。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30日,占领汉城,10月14日,越过三八线,21日,占领平壤,并继续北侵至朝中边境。同时于6月27日,美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8月起,多次轰炸东北边境,侵犯中国主权,对中国的严正警告置之不理。
  4、中国抗美援朝。中国政府对美国侵略朝鲜和中国领土的罪行多次表示强烈的抗议和警告,但美国政府置若罔闻。鉴于通过外交方式已不能阻止其侵略行径,1950年10月初,应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从1950年10月21日至1951年5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五战五捷,迫使敌军从总攻击转为总退却,缩至三八线以南,从根本上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形势。
  5、苏联的介入。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由于担心直接干涉会导致与美国的直接对抗,危及自身安全,因此没有象中国那样公开派军参战,而是通过贷款的形式向中国和朝鲜提供了一些军事援助。苏联主要在外交上极大地支持了北朝鲜的反侵略战争,1950年10月,向联大提交了关于朝鲜停战、撤出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提案。
  6、停战谈判。苏联提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为交战双方所接受。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美方无理要求分界线必须北移,并不断在非军事区挑衅,致使谈判中断。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打打谈谈的局面。1952年,美军先后发动夏季和秋季攻势,均遭击败。为迫使美韩全面停战,1953年夏,中朝方面发动攻击,战线向南推移。1953年7月27日,美国和李伪集团被迫在板门店签订《关于朝鲜军事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二、对远东战略格局的影响
  1、打乱了美国扩张势力的战略部署。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在东欧、中东和远东进行了领土和势力范围的扩张。美国认为苏联在乘胜利之机扩展共产主义,已经成为对自由世界最大的威胁。同时随着战争的结束,美国急于为其庞大的军事生产经济寻找市场,因此也将苏联视为对外扩张的障碍。所以美国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制订了马歇尔计划,建立了政治军事集团,形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长期对峙的局面,很快掀起第一次冷战高潮。此时,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但朝鲜战争的爆发及胜利打乱了美国扩张势力范围的战略部署,使得美国不得不分散冷战力量,在远东和整个亚太地区谋求对苏联和中国的遏制。本来美国准备削减军事预算,减少驻亚洲地面部队,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国会抛弃了这一方针,转而对战争“积极合作”,朝鲜战争成了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
  另一方面,战争爆发前,美国原计划利用在南朝鲜扶持的李承晚傀儡政权实现其在实际上霸占全朝鲜半岛的目的,将其在远东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冷战的前线推至中国边境,增强其战略部署的威慑性。但在自己策划的战争中却被打败的事实,使美国不但未能实现预期战略意图,而且使其战略计划大大受挫。因此战争结束后,美国公然把社会主义国家称为敌人,声明其政策之一就是“使共产主义政权崩溃”,并要改变过去用第七舰队“保护”台湾的政策,采取不阻碍蒋介石集团进攻大陆的方针。这说明,以中国和朝鲜为一方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胜利,打乱了美国扩张势力的战略部署,迫使美国把全球冷战的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洲来。
  2、促使了美国亚太军事体系的形成。面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东南亚民主解放运动的兴起,美国政府认为,如果还有别的国家如中国一样“加入斯大林集团”,就要改变世界力量的对比均势,因此,美国在亚太地区加紧建立“自阿留申起,经日本至琉球群岛”的“防务线”军事体系。
  ①防务线的扩大。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应付战争局面,迅速将这条防务线扩大。1951年1月4日,国务卿杜勒斯将其划为“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样一条近海岛屿链”,企图通过对中国和东南亚的包围,遏制和阻止中国革命在亚太地区蔓延。由于中国和苏联已经结盟,遏制中国也是遏制苏联,从而增强美国在对苏冷战中的力量。美国的亚太军事体系主要由一系列双边或多边军事条约构成,其中有与泰国签定的《军事援助协定》,与菲律宾签定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定的《澳新美安全条约》,与日本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使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初步建立起“遏制共产主义”的纵深军事体系。
  ②新月形包围圈的形成。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继续扩展延伸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体系。1953年8月8日,在《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第12天,美国同南朝鲜在汉城草签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把亚洲的军事同盟关系从日本扩大到了朝鲜半岛。1954年9月,美国、英国、法国、泰国、新西兰、菲律宾、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在马尼拉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在反共的幌子下,拼凑了东南亚条约组织,威胁中国和越南,镇压这个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1954年12月,同蒋介石集团在华盛顿签订了侵略性的《美蒋共同防御条约》,使美国武装侵占台湾合法化,并以台湾为基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准备新的战争。美国通过以上系列双边或多边的“共同防御条约”,建立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防御体系,形成了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月形包围圈,加剧了东西方的对抗,强化了美在对苏冷战中的地位。
  3、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保障了新中国的安全。在战争中,包括中国最高层领导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在内的11万余名中国战士在战争中牺牲,志愿军官兵们为朝鲜人民捐出了1000万公斤粮食、33.6万件衣服、13.37万斤棉花,修建和恢复公共场所881处、民房45412间、桥梁4263座、堤坝4096条、水渠1200公里、植树3600多万棵、运送物资6.3万吨、治病188万人次,两国党和人民结下深厚的友谊。作为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中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最大的苏联,在战争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给予了中国和朝鲜一定数量的援助,并在外交上尽力维护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签定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战争中经受住了考验。
  朝鲜战争后,美国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实行孤立和遏制的政策,中美人员交往和物资交流几近空白。美国国务院甚至禁止美国动物园购买中国的熊猫,不批准美国记者到中国采访。因此,50年代中国的贸易对手国主要是苏联。朝鲜战争,使苏联、中国和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壮大了远东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三、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1、迫使美国加快了全球冷战布局。
  ①杜勒斯计划。美国在建立亚太军事防御体系的同时,为了谋求对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更加有效的遏制和包围,进而保护和扩大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利益,积极策划建立中东军事集团。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10月,美、英、法与土耳其决定建立中东司令部,11月,四国发表建立中东司令部的宣言,并邀请中东各国、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遭到大多数中东国家的拒绝。美国不甘心就此失败,1953年1月,杜勒斯出任国务卿,相继访问了埃及、以色列、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沙特和土耳其等中东国家,继续推行建立军事集团的政策。杜勒斯关于建立中东军事集团的计划被称为“杜勒斯计划”,其内容是将与苏联为邻的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组成一个小型军事集团,即北层防御集团,然后“北层”各国又与中东其他各国签订双边军事协定,逐步形成中东军事集团,其目的是将北约组织和正在筹建的东南亚条约组织连接起来,遏制社会主义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和苏联在中东的扩张。
  ②巴格达条约组织。朝鲜战争即将签订停战协定的时候,美国政府发现败局已定,于是加快了在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的军事体系构建。在美国的撮合下,1955年2月,土耳其和伊拉克在巴格达签署《相互合作条约》,并表示要扩大为中东伊斯兰国家的联盟和西方参加的中东集体防务组织。美国以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的承诺使巴基斯坦于1955年9月23日加入,伊朗于11月3日加入,英国已于4月加入。1955年11月,巴格达条约参加国正式宣布巴格达条约组织成立。美国派“观察员”参加会议,与该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巴格达条约组织的建立对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它把北大西洋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联结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从西欧经过中东到东南亚、再经台湾、日本、韩国直至阿留申群岛,对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弧形军事包围圈。这个包围圈可攻可守,既可遏制苏联的扩张,也可镇压区域内的民族民主革命,同时保护了美国的经济利益。美国最终在全球建立了反苏反共阵地,完成了冷战战略布局。
  2、带动了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和朝鲜人民的胜利,打破了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发展。越南、印度支那、缅甸等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蓬勃开展,为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结语:朝鲜战争使美苏冷战达到了第一次高潮,也在朝鲜半岛人为形成了五十年的分裂局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前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剧变,冷战格局逐步瓦解,世界进入多极化发展时期。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在当年战火纷飞的平壤,韩国总统金大中与朝鲜最高人民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签署了《北南共同宣言》,半岛的统一终于明朗化,全球冷战的最后一块坚冰正在融化。
  当今世界,正在向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和亚太地区的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维护和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全,必须彻底摈弃冷战思维,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各个国家、各种力量、各种组织,都应认真借鉴朝鲜战争的历史经验,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维护和平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

  2001年2月

  参考文献
  ⑴白建材.美苏冷战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⑵王春良,祝明.世界现代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⑶彭树智.世界史(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⑷高兴祖.战后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⑸江泽民.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新华每日电讯,2000-10-26.

一个统一半岛对中国不利,因为他们对中国有领土要求,不光是韩国,朝鲜也是的,它们说东北是它们祖先高句丽的土地。在六七十年代就有这要求,去年高句丽文化争端更凶。
其实高句丽和后来的高丽是有区别的。

在百度朝鲜族族中,中国的朝鲜族的离心力都好强,在领土问题上是一片倒向韩国的。

哪里有你们说的那样吓你,你们这分明是触犯了知道中的恶意评价国家现行制度
·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挑起民族、种族、宗教、地域等争端
·恶意攻击政府机构与政府官员
·宣传迷信活动和邪教组织 小心哪

都是中国人自己说出的,可信度低。要想了解就要出国去看看外国的图书馆查阅他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