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孚一号机油真假辨别:青少年玩电脑的好处与坏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21:33:47
青少年玩电脑的好处与坏处 长篇大论

首先,玩电脑游戏,是需要时间的,如果玩电脑游戏的时间过多的话,那么,我们用来学习的时间就必然会大大地减少,除非是不用学习一看就会的天才,就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学习成绩不下降才怪呢!
其次,玩电脑游戏,尤其是长时间地玩,对我们的视力和健康十分有害,当你沉迷在电脑游戏带给你的快乐中时,你的视力也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地衰退,等你最后醒悟时,已经来不及了!可能还要搭上你曾经拥有过的健康身体。
再次,玩电脑游戏,特别浪费金钱,作为小学生的我们,零花钱主要依赖于我们的父母大人所赐,试想一下,谁家的父母愿意很爽快地给钱让我们去上网玩游戏呢?所以,为了能够进网吧上网玩电脑游戏,我们必然会巧立名目向我们的父母索取,要不然就东拼西凑、挖空心思地弄钱,哪里还有心思学习,有的同学甚至因此而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这又是何苦呢?
电脑游戏还有很多的危害,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也许有的人可能会不服气,你说了那么多电脑游戏的害处,难道电脑游戏就没有一点益处了吗?起码玩电脑游戏可以锻炼、提高我们的反应能力和手脑的快速配合能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脑、认识电脑、学习电脑,可以使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好处还是很多的嘛!何况,很多的大人不是照样沉迷在电脑游戏中吗?
玩电脑游戏,也许的的确确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好处,但是,好处与坏处权衡起来,我认为,玩电脑游戏,弊远远大于利,所以,我仍然坚信,为了我们自己的将来,同学们,请远离电脑游戏吧!

好处:
要看是玩什么样的电脑游戏啊!~玩好的游戏当然是有许多好处,例如训练脑力等等。
坏处:
会造成身体不健康等等,例如近视,颈椎病,脊柱测弯,猝死等等。
祝你好运吧!……

现时,有不少的青少年有纯熟的电脑技巧,他们未必是在日常生活中受注目的一群。在青少年时期,他们往往会变得反叛,想得到人们的注意或想在朋辈中出风头。因此,他们可能会使用自己丰富的电脑知识去传送有毒的电邮影响他人的电脑操作,亦因而触犯刑事罪行,影响自己的前途。

青少年向来都喜欢追赶潮流,可是潮流总是改变得很快,永远抓不住。青少年年受朋辈影响,不希望变得落伍。於是,他们有买名牌的潮流、买明星物品的潮流、买科技玩意的潮流......你不难见到身边的年青人每一、两个月就去换一部新的手提电话。总之,所有所有的都需要「钱」。但家人的零用钱始终有限,於是他们便成了歹徒的目标。他们看到网上的"赚快钱" 电邮与网址,很容易信以为真,将自己的金钱、资料交给别人。结果,他们轻则被骗去金钱、个人资料,严重的更会触犯法律。
Mp3 机几乎是每个年青人的随身物品,它的普遍性和手提电话无异。他们喜欢将最流行的歌曲放入机中,在温习或空余之时听一下。他们可以从拥有的CD中将歌曲输入,又或是直接从网上下载歌曲档案。可是,他们并不清楚「知识版权法」。根据法例,未经拥有人允许而擅自下载或储存档案者,即触犯知识版权法。所以,他们很容易久触犯法律。

在互联网中,各种的资讯都有如海洋般无边际,所以很适合好奇的年青人去探索,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探险。但正因如此,网上的资讯是很难去管制的,纵然各国政府都很努力去打击,但始终会有漏网之鱼。青少年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随时都有机会接触到网上的不良讯息,如:色情、暴力、恐怖主义、赌博、疟待儿童等。这些资讯很容易会薰陶了青少年的思想,污染他们的心灵。

不少青少年会沉迷於玩网上的online game和使用icq、massenger等的程式和他人聊天,弄至上网成癖,整日甚至是几天的不眠不休对著电脑,结果:

上网至失去时间预算
在离线后, 会感到失落、没有胃口、愤怒及沮丧
因长期望著萤幕,耗损视力
牺牲睡眠时间去上网络

互联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
第一,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第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经过几年的观察,我们认为就目前现状看,网络环境不好,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网络上又缺乏有效的管理,青少年自制力不强、明辩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家长、学校又没有条件及时有效的正确的指导和监督,他们上网寻求知识,有意识提高自身技能的人不多,除了玩游戏就聊天(当然这里排除进入网校学习的学生,因为他们有计划有指导),很容易成隐,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一旦成隐之后,很难矫正,分散了他们的精力,耽误了他们的学习时间,严重者葬送前途荒废学业,至于上网有利的一面,我们想等你学业有成之后,再上网也不迟,反之,你荒废了学业,以后可能连上网的条件都不具备了。我们认为目前现状青少年上网弊大利小。
上网聊天可以交交全中国的朋友,如果你们两个有共同的语言,比如都是学计算机的,那么你们彼此在哪方面有不懂的话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其实上网是一种心情娱乐。因为在这全中国,有很多种人会在网上聊天。他们或许同一时间心情难过等等。但不可以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网瘾”不是病戒除靠爱心

南方网讯 “一个17岁的高二男孩,父母为了迫在眉睫的高考,用经济封锁的办法不让他多上网玩游戏,结果孩子和父母打架打得天昏地暗,还以永远不学习胁迫父母离婚。最终父母妥协,暂时离婚以缓和孩子的情绪。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的例子。”

日前,享誉全国的团中央首个“网络文明爱心大使”、帮助了300名孩子成功戒除“网瘾”的华中师范大学陶宏开教授专程来到广州,在主题为“用爱心和科学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演讲中告诫广大家长,上网成瘾虽然已经成为当今孩子成长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但“网瘾”不是病,家长不能给孩子“贴标签”、不能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上网,而是应该通过富有爱心、耐心和诚心的理性心灵沟通,带动孩子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主动地走出网络的阴影。

厌学标志上网成瘾

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全国1200名中小学生中实施的调查显示,97%的受调查青少年经常上网。其中32.7%的青少年网民觉得“几天不上网就很想去”,上网成瘾已经成了威胁中国孩子身心健康的严重问题。“现在很多家长哭着喊着来堵我的门,让我救救他们的孩子。”谈到“网瘾”的现状,陶宏开非常揪心。他说,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已经将孩子上网成瘾的程度分成了10个级别:一是偶尔上网,对正常生活与学习基本没有什么负面影响;二是上网时间稍长,但基本上自己可以控制;三是自己有些控制不住,但在家长的提醒下可以控制,对学习已经产生一定影响;四是开始对家长的限制反感,逐步对学习失去兴趣;五是有时瞒着家长上网,并用说谎掩饰,开始厌学;六是产生对网络的依恋,一天不上网就不舒服;七是与父母有公开的冲突,亲子关系紧张,上网成了生活主要目的;八是对父母强烈厌恶,经常逃学,连续上网,通宵不归,并有其他很不理智的行为,如家庭暴力、毁坏东西等;九是不顾一切也要上网,若父母干涉,非骂即打,不但毫无亲情,甚至伤害亲人、逼父母分居或离婚;十是为上网不惜走上犯罪道路。

“其中五级以上就可以说是上网成瘾了,八级以上就是程度严重的‘网瘾’。”陶教授说,其中是否厌学是上网成瘾的一个明显标志,上网成瘾的孩子就很容易厌学。而上网成瘾的全过程和抽烟一样,是由轻到重的,开始的时候家长往往不注意,一旦问题严重就束手无策了。

揪出诱发“网瘾”的三大元凶

陶宏开经过和一些教育专家探讨后发现,主要是三种因素诱发了中国孩子的“网瘾”。首先,很多父母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孩子成为“网瘾”患者。许多家长只懂得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子女新的爱好。其次是许多学习较差的学生因得不到别人的承认而沉迷于网络。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而上网打游戏,可以获得虚拟奖励,自我得到肯定,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第三是一些孩子由于人际关系不好,希望上网逃避现实,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在家庭教育方面,现在的很多父母不知道怎样当好独生子女的父母,因为他们在传统的家庭里成长,当时一大堆孩子争父母两个人的宠爱,而现在是“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六个大人争着宠一个孩子。孩子很容易从小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根本没有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进学校以后,面对高压式强制性的应试教育和激烈的竞争很难适应,这个强烈的反差容易导致孩子厌学,或者放任自己。这时,低俗的连续剧、武打暴力的网络游戏,就把孩子引到网络上去了。“网络上想怎么做怎么做,可以骂可以打,可以杀,可以谈恋爱,还可以结婚生孩子,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一切在网上能够得到,孩子就很容易上网成瘾。”

戒“网瘾”不能拉、封、禁

针对家庭教育的误区,陶宏开在演讲中开出“药方”:家长们千万不要给孩子轻易贴标签,比如“自闭”、“抑郁”、“有心理问题”等。应该相信他们是懂道理的,对孩子们讲怎样正确对待电脑网络,告诉他们“电脑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会玩电脑不是英雄,会用电脑才是英雄”。陶宏开强调,绝对不能抱着非常沉重的心情来看待“网瘾”孩子,要相信他们都是会转变过来的。“很多家长怕孩子不上学,怕孩子不成材,由怕生怨,由怨生恨,产生一种情绪的对立。这样对解决问题一点好处都没有,因为父母对孩子有情绪的传染。你焦虑孩子会更焦虑,你烦躁孩子会更烦躁。”

陶宏开认为,戒除“网瘾”说到底是素质教育的问题。家长在帮助孩子戒“网瘾”的时候千万不能“拉”、“封”、“禁”,把孩子强行从电脑前拉走,经济封锁、人身禁锢、甚至打骂都不能解决问题。家长们首先应该自己树立正确的意识和认识,通过理性的心灵沟通发现孩子的欠缺,尽量给孩子补一下,同时带动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应该如何去做人做事,主动地走出网络的阴影。“‘网瘾’并不是病,只是认识问题,不需要吃药看心理医生,也千万不能把孩子关起来戒‘网瘾’!要让他们自己意识到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确弊多利少,自己的问题最终还得靠自己解决。”

要说服孩子别开口就提上网

陶宏开通过自身实践发现,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惟一方法是谈话。富有爱心、耐心和诚心的谈话能解开孩子心中的“死结”。耐心地用真诚的爱去感动孩子,让孩子接受一些朴素的道理。交谈时真诚的态度很重要,语速、语态、肢体语言和眼神,都要让孩子感觉平等。

“有些谈话者知识渊博、雄辩滔滔,说起道理来口若悬河,但孩子却不为所动。这大多是因为谈话者满足于自己如何说得妙,从根本上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活动。谈话的过程是一个引导孩子“认识”的过程,而不能仅仅是一个主动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说服”过程。”陶宏开说,和孩子谈话的关键是通过沟通让他们对父母的言行有认同感,然后将这种认同感转移到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上来,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对自己有意义的书。最后,孩子们会自我认识到上网成瘾的坏处而自觉地将其戒除。“总之是通过更多的理解、关爱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情关系,以情动人。”

在具体的操作上,家长们交谈时最好不要直接和孩子谈上网、游戏的话题,而是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逐渐过渡到中心问题。谈话的环境最好不要选在家里特别是孩子的卧室里;孩子在熟悉的环境里有优势感,不易于接受引导。也不要在医院里谈,一进医院,孩子都会觉得自己被当作了病人,心理就会立即有排斥。在戒除“网瘾”的过程中,孩子们多少都会不配合,也会出现反复。因此在戒除之前最好不要碰电脑。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尝试采用各种办法,耐心地打开他们心中的一个个死结,最终使他们彻底戒除“网瘾”。

戒除“网瘾”社会需配合

“‘网瘾’问题出现在未成年人身上,根源是家庭教育的不成功、应试教育的失败和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戒除‘网瘾’没有灵丹妙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负起责任,做好社会合作教育。”

陶宏开认为,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此的诅咒或是无动于衷。他说,人们常用“恨铁不成钢”来形容对“问题孩子”的无奈。可钢不是“恨”出来的,而是炼出来的。家长、学校、社会文化管理各方面自觉做起,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要总想着一下子改变“问题孩子”,多想一想如何改变我们自己,自己能够做得好些,从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入手,青少年“网瘾”这个社会问题迟早会有得到解决的那一天。“这就好比治疗癌症,如果单单挖去病灶,癌细胞还是很容易扩散,如果把周围的有关联的事物都找到,全面切除,才有可能根治。”

陶宏开说,很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网瘾”患者,用自己的爱心帮助他们,关怀他们。“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单薄,现在家里的电话半秒都不停,来信也像雪片一样,根本没有时间去接听去回复。但是我相信靠整个社会共同的努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管齐下,就能更好地去挽救这些孩子。”

小档案

陶宏开,在美国定居18年,长期从事素质教育研究。2002年退休后回国担任母校华中师范大学的特聘教授。去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9个小时谈话帮助武汉女孩曲倩成功戒除“网瘾”。目前他已成功挽救了300名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巡回全国20多个城市作了数百场报告和讲座。 (编辑:林湄)

需要吗?
有人为之迷恋,有人则成为人才,看你如何使用它,我认为,如果你是喜欢电脑,那么你不会只顾上网,而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