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纯电动汽车e5:繇 何字何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18:49:21

你可以参考一下易经中的“爻”读音“yao”
《易经》每卦六爻。其所以称为“爻”,原因不明。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1)《系辞传》:“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爻也者,效此者也”。这是采用声训的方法,认为“爻”是“效”的假借字,意谓仿效事物的运动变化。这显然是《易传》作者的哲学观念,《易经》本身的目的不是哲学本体论,而是占筮学,意在说明吉凶休咎。(2)《系辞传》:“爻者,言乎变者也”;“道有变动,故曰爻”。这个解释与第一种说法没有多大差别,只不过把声训变成了义训。(3)《说文》:“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形。”这是形训的方法,认为“爻”是六爻相交的形象。这个说法也很勉强,因为“爻”指一爻而言,并不包括全部“六爻”;全部六爻不称“爻”,而称“卦”。此外还有一些说法,多为臆想之说。

其实,“爻”是“繇”的假借字,《左传》、《国语》均称爻辞为“繇”。例如《左传》僖公十五年:“遇《归妹》之《睽》,……其繇曰:‘士刲羊,亦无也;女承筐,亦无贶也。’”(其辞与今本《周易》有出入,但也有韵。)《周易正义》:“《易》之爻辞,亦名为繇。”可见当初不作“爻”,而作“繇”。又如襄公二十五年:“遇《困》之《大过》,……其繇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繇”也是个假借字。《尔雅·释诂》“繇,忧也。”《说文》:“繇,随从也。”意义都与爻辞无关。合理的解释,“爻”、“繇”的本字应该是“谣”,即指歌谣。“谣”、“繇”古同音,常通用。例如《汉书·李寻传》:“人民繇俗”;注:“繇,读与谣同。”《易经》爻辞的特点,就是引用当时流行的歌谣,所以称之为“谣”而借作“繇”。高亨先生也谈到过这个意见:“因为《周易》卦爻辞多用短歌,所以《左传》《国语》都称它为‘繇’,繇便是借做谣字。”大概称“繇”或“爻”的意思发展经过三个阶段:起初仅指所引的歌谣,后来扩展到指引有歌谣的整个爻辞,最后又扩展到不仅指爻辞,而且指爻符。


yáo
<动>
(形声。从系,本义:随从)
同本义 [follow]
鲁颜无繇。——《史记·弟子传》
动摇 [shake]
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史记》


yáo
<名>
力役,通“徭” [slave]
繇者揭钁,负笼土。——《淮南子·精神》。高注:“繇役也。”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史记·项羽本纪》
减太官,省繇赋。——《汉书·景帝纪》
又如:繇戍(遣民到边境戍守,服役。同徭戍);繇役(古代百姓为朝庭服劳役的义务。同徭役);繇使(指供力役及为使者);繇赋(徭役和田赋捐税)
通“谣”。歌谣 [rhyme]
参人民繇俗。——《汉书·李寻传》。颜师古云:“繇,读与谣同。”
又如:繇俗(歌谣风俗)
古族名 [Yao nationality],秦汉时闽越族分为繇和东越两部


yáo
<形>
茂盛;草茂盛 [luxuriant]
厥草惟繇。——《书·禹贡》
通“遥”。远。[remote]
是以繇其期,足以日也。——《荀子·礼论》

繇 yáo 1.草木茂盛貌。 2.通“徭”。徭役。 3.通“谣”。歌谣。 4.通“遥”。远。 5.通“摇...繇延 。见《后汉书·郅恽传》。 yóu 1.通“猷”。道。 2.通“游”。 3.通“由”。用。 4.通“由”。遵从;随顺。


yáo
<动>
(形声。从系,本义:随从)
同本义 [follow]
鲁颜无繇。——《史记·弟子传》
动摇 [shake]
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