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扫地机价格:双音词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23:05:57

就是两个汉字组成的词,如:福娃
一个字的叫单音词,如:是
三音词,如:奥运会 、吉祥物……

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复音节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许多学者探讨过复音词的分类问题。比如王力先生曾经指出:“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连绵词;(二)词根加词头、词尾;(三)仂语的凝固化。”(注:王力《汉语史稿》第三章“语法的发展”中第四十节“构词法的发展”,见《王力文集》第九卷第453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所谓词根加词头、词尾(也称前缀、后缀),又称为附加式复音词,是复音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处于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位置,数量应当不少。然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这类词语似乎并不多,主要有“复”、“如”、“然”、“若”、“焉”、“尔”、“阿”、“子”、“头”、“儿”、“有”等,且多限于名词、形容词和少量副词。笔者从汉魏六朝诗歌语汇中发现,不但名词、形容词及副词有词根与词缀结合的附加式双音词,动词中同样存在此种构词方式;附加式双音词很有规律,分布广泛,是汉语词汇双音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试分类说明。
一 附加式副词
附加式副词在中古诗歌中十分常见,如有与后附加成分“复”结合的双音词(无复、非复、岂复、为复、行复、安复、还复、且复、当复、亦复、况复等);有与“可”结合的双音词(愿可、幸可、应可、自可、聊可、久可、尤可、时可、难可、诚可、真可、良可等);有与“当”结合的双音词(唯当、终当、行当、定当、长当、还当、比当、要当、且当、宁当、甫当、但当、今当、会当、奈当、得当、方当等);有与“自”结合的双音词(空自、本自、诚自、定自、聊自、真自、会自、尤自、徒自、长自、行自、恒自、良自、终自、幸自等)。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用例,我们举几类容易被人忽略的词语。
(1)~应
《梁诗》卷二十四鲍泉《秋日》:“旅情恒自苦,秋夜渐应长。”《北周诗》卷四庾信《赋得荷》:“秋衣行欲制,风盖渐应欹。”其中“渐应”是什么构词方式?“应”字起什么作用?试看以下例证:
《梁诗》卷三江淹《铜爵妓》:“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
又《寄丘三公》:“菊秀空应夺,兰芳几时坚。长恐握手毕,黯如光绝天。”
《北周诗》卷六释亡名《五苦·死苦》:“池台既已没,坟垅向应空。”
《宋诗》卷七鲍照《拟行路难》:“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梁诗》卷二十五梁元帝萧绎《细草》:“漫生虽欲遍,人迹会应开。”
《梁诗》卷二十七戴@①《咏欲眠》“拂枕熏红@②,回灯复解衣。傍边知夜永,不唤定应归。”
唐诗中有同样的例证。李白《永王东巡歌》:“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李白《寄远》:“自知未应还,离君经三春。”
杜甫《雨不绝》:“舞石旋应将数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李贺《嘲雪》:“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孟郊《看花》:“芍药谁为婿,人人不敢来。唯应待诗老,日日殷勤开。”
统观以上诸例,可知“渐应”为附加式副词,即“渐”,“应”只凑足音节而已。“唯应”即唯有,“已应”即已经,“始应”即始、方,“未应”即未,“会应”即会、终究,“向应”即向、渐渐。馀例类推,“应”为后附加成分。
(2)~已
六朝诗中多见“一已”一词。《晋诗》卷十七陶渊明《拟挽歌辞》:“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齐诗》卷一随郡王萧子隆《经刘huán@③墓下》:“山门一已绝,长夜缅难终。”《梁诗》卷一梁武帝萧衍《答任殿中宗记室王中书别》:“清宵一已曙,藐尔泛长洲。”《隋诗》卷十释慧净《英才言聚赋得升天行》:“颓龄一已驻,方验大椿树。”“一已”是什么意思?即“一”,是一时或一旦之义,“已”足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与“一已”结构相同的词语有许多。最常见的有“日已”。《汉诗》卷十二《古诗·李陵录别诗》:“双凫相背飞,相远日已长。”《宋诗》卷二谢灵运《读书斋》:“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寻。”“日已”犹“日”,谓渐渐,“已”不表义,有人释“日已”为“一天天已经”,把“已”看作有实义的副词,是一种误解。“日”在六朝诗歌中多作渐渐解,并与其同义词对应出现。《宋诗》卷七鲍照《代蒿里行》:“年代稍推远,怀抱日幽沦。”此以“稍”与“日”对文。《齐诗》卷四谢tiǎo@④《和别沈右率诸君诗》:“重树日芬@⑤,芳洲转如积。”“日”与“转”均为渐渐义。“日”还多与“行”、“向”等同义词相对应,表示渐渐之义,例略。
除了“一已”、“日已”以外,同类双音节副词还有很多,如“稍已”、“甫已”、“行已”、“纷已”、“定已”、“既已”、“俄已”、“渐已”、“良已”、“忽已”等。这些双音节副词皆由单音节副词语素与后缀“已”构成,“已”的主要作用是凑足音节。这种构词方式在唐诗中沿用不替。如孟郊《感怀》:“常恐今已没,须臾还复生。”“今已”犹今天,现在。
(3)~云
《宋诗》卷三谢灵运《入东道路》:“心胸既云披,意得咸在斯。”又卷七鲍照《松柏篇》:“祖葬既云及,圹隧亦已开。”“既云”就是“既”,“云”不表义。同类的副词有许多。如:
“忽云”。《北齐诗》卷一邢邵《七夕》:“秋期忽云至,停梭理容色。”《北周诗》卷三庾信《拟咏怀诗》:“吉士长为吉,善人终日善。大道忽云乖,生民随事蹇。”
“岂云”。《梁诗》卷六沈约《长歌行》:“衔恨岂云忘,天道无甄别。”又《和左丞庾杲之移病》:“岁暮岂云聊,参差忧与疾。”
“已云”。《梁诗》卷二十二庾肩吾《岁尽应令》:“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
“方云”。《齐诗》卷三谢tiǎo@④《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疲马方云驱,铅刀安可操。”
“亦云”。《宋诗》卷一谢瞻《答康乐秋霁》:“独夜无物役,寝者亦云宁。”又卷三谢灵运《初往新安至桐庐口》“感节良已深,怀古亦云思。”此例“良已”、“亦云”相对,结构方式也相同。
“虽云”。《梁诗》卷十六刘孝绰《酬陆长史@⑥》:“幽谷虽云阻,烦君计吏过。”
“未云”。《晋诗》卷十七陶洲明《杂志》:“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齐诗》卷一王俭《春日家园》:“徙倚未云暮,阳光忽已收。”
“既云”等词的“云”与前面说到的“既已”等词的“已”作用相同,是虚语素,凑足音节,其副词含义主要体现在前一个语素上。
简言之,附加式副词的基本特点是:其含义主要在前一个语素上,附于其后的虚语素基本不表义,而且承担后缀的虚语素本身多为副词。
二 附加式名词与代词
除了人们常常谈到的“儿”、“头”、“子”、“老”等词头、词尾外,汉魏六朝诗歌中还有许多附加式名词性词语。下面举几类人称代词和时间词。
(4)伊~
《梁诗》卷六沈约《赠刘南郡季连》:“安得理翰,同飞故都。情劳伊尔,念切纷吾。”又卷七《酬孔通直tì@⑦怀蓬居》:“伊尔事清途,纷吾供贱役。”(注:“纷吾”即吾,源于《离骚》。)“伊尔”即“尔”,犹你,为第二人称代词。“伊”附于单音节人称词之前,构成双音节人称代词。这一用法很普遍。如:
“伊余”。《宋诗》卷一谢瞻《答康乐秋霁》:“伊余虽寡慰,殷忧暂为轻。”又卷五南平王刘铄《过历山湛长史草堂》:“伊余久缁涅,复得味恬淡。”《梁诗》卷四江淹《杂体诗·刘太尉琨伤乱》“伊余荷宠灵,感激@⑧驰骛。”又卷八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伊余本羁客,重睽复心赏。”《隋诗》卷一孙万寿《答杨世子》“伊余苦疲病,寂寞罕宾游。”“伊余”即余。
“伊予”。《梁诗》卷一梁武帝萧衍《赠逸民》:“伊予不聪,故阙斯闻。”又卷八何逊《赠江长史别》:“及君相藩牧,伊予客梁楚。”又卷十一吴均《赠周兴嗣》:“之子伏高卧,伊予空杼轴。”又卷十四梁昭明太子萧统《同泰僧正讲》:“伊予寡空智,徒深爱怯情。”又《钟山解讲》:“伊予爱丘壑,登高至节景。”“伊予”即予。
“伊我”。《魏诗》卷九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伊我之劳,有怀遐人。寤言永思,实钟所亲。”《梁诗》卷三江淹《迁阳亭》:“伊我从霜露,仆御复孤征。”又卷六沈约《赠沈录事江水曹二大使》:“伊我洪族,源jùn@⑨流长。”又卷八何逊《答丘长使》:“伊我念幽关,夫君思赞务。”(注:“夫君”犹言你,为第二人称敬词,与“伊我”为同类构词方式。)“伊我”即我。
以上“伊我”、“伊予”、“伊余”指自己,为第一人称代词,“伊”基本没有指代作用。另外还有一些表示人称的词,用“伊”作前附加成分。有“伊谁”。《晋诗》卷六陆云《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此》:“伊谁之飨,我有嘉宾。”“伊谁”即谁,何人。源于《诗·小雅·何人斯》:“伊谁云从?维暴之云。”有“伊何”。《晋诗》卷一程晓《赠傅休奕》:“厥客伊何?许由巢父。”“伊何”犹“伊谁”,谓谁,何人。值得注意的是“伊人”一词。《晋诗》卷十七陶渊明《桃花源诗》:“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伊人”犹此人,源于《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此处“伊”有指代作用。
一般的名词也有相类似者。如《齐诗》卷二王融《大惭愧门》:“兰室改蓬心,旃崖变伊草。”“伊草”指草。《晋诗》卷十二卢谌《赠刘琨》:“伊谌陋宗,昔gòu@⑩嘉惠。”“伊谌”即谌,为卢谌自称。
某些表示时间的语素前也可以附加“伊”以构成双音词。如有“伊夜”。《汉诗》卷十二《古诗·李陵录别诗》:“清凉伊夜没,微风动单帱。”《齐诗》卷四谢tiǎo@④《奉和随王殿下》:“清房洞已静,闲风伊夜来。”“伊夜”犹言夜晚。
“伊昔”。《宋诗》卷二谢灵运《答中书》:“伊昔昆弟,敦好闾里。”又卷五颜延之《和谢监灵运》:“伊昔gòu@⑩多幸,秉笔侍两闺。”《梁诗》卷四江淹《杂体诗·王侍中粲怀德》:“伊昔值世乱,秣马辞帝京。”“伊昔”犹言昔日。
“伊”本为指示代词,但在以上诸例中,其指示的意味已经很弱了(除“伊人”例外),可以视为前附加成分。
“伊”作名词、代词前附加成分的用法唐诗中也多见,兹举二例。任华《寄李白》:“伊余每欲乘兴往相寻,江湖拥隔劳寸心。”韩愈《调张籍》:“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伊余”、“伊我”即余、我,为附加式第一人称代词。
(5)~来
“来”可与表示时间的名词性语素结合,构成附加式名词。如《宋诗》卷九鲍照《夜听妓》:“夜来坐几时,银汉倾露落。”“夜来”即夜晚。《梁诗》卷八柳镇《题所居斋柱》:“况念洛阳士,今来归旧林。”“今来”即现在。《北魏诗》卷一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临终》:“昔来闻苦死,何言身自当。”“昔来”即昔日。《隋诗》卷六孔德绍《赋得涉江采芙蓉》:“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朝来”即清晨。又卷十释智才《送别》:“镜中辞旧识,霸岸别新知。年来木应老,只为数经离。”“年来”犹言今年或近来。“来”还可以与其他语素结合。《梁诗》卷十吴均《战城南》:“小来重意气,学剑不学文。”“小来”即小时候或从小。《梁诗》卷二十四邵陵王萧纶《见姬人》:“比来妆点异,今世拨鬟斜。”“比来”犹以往,原先。《北周诗》卷四庾信《咏画屏风》:“比来多射猎,惟有上林中。”“比来”犹近来。庾信《喜晴》:“比日思光景,今朝始暂逢。”“比日”与“比来”同义。
以上诗例可以说明,“来”是一个极为活跃的虚语素,与表示时间的单音节语素广泛结合,即可与春、夏、秋、冬组合,可与朝、暮、晨、昏组合,可与今、明、古、昔组合,还可与年、月、老、小组合,可与“比”、“顷”等特殊的表示时间的语素组合。
“来”作为虚语素的这一用法在唐宋诗词中使用更广泛了。如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晚来”即傍晚。《寒山诗》第四十九首:“昨来访亲友,太半入黄泉。”“昨来”,即昨天或近来。王安国《清平乐》:“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晓来”即拂晓。韩hóng@(11)《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向来”犹言刚才。
以上诸例双音节词中“来”的含义都虚化了,其主要作用是构成双音节时间词。(注:与“来”组合的双音节时间词有名词,也有副词。)
还有一个词语值得讨论。《宋诗》卷五宋孝武帝刘骏《游覆舟山》:“束发好怡衍,弱冠颇流薄。素想终勿倾,聿来果丘壑。”又卷六王僧达《答颜延年》:“聿来岁序暄,轻云山东岑。”“聿来”一词较少见,味其义当指近来。“聿”有迅速、将要等义,晋陆机《思亲赋》:“年岁俄其聿暮,明星烂而将清。”即其例。故“聿来”似乎也是附加式双音词,结构与“比来”等相同。
三 附加式形容词
附加式形容词先秦典籍中多见,渊源有自,研究者较多,也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下面再举几例。
《晋诗》卷十四羊徽《赠傅长猷傅时为太尉主簿入为都官郎》:“违好独羁,怅其qī@(12)而。”又卷八挚虞《答杜育》:“怀恋结好,心焉怅如。”又卷十六陶渊明《荣木》:“静言孔念,中心怅而。”“怅其”、“怅如”、“怅而”为同类结构,义与“怅然”相同,“其”、“如”、“而”皆为形容词后缀,也称为后附加成分。兹分别举例证明之。
“其”作词尾例。《魏诗》卷八郭遐叔《赠嵇康》:“思言君子,温其如玉。”《晋诗》卷八曹摅《答赵景猷》:“嗟行伊久,慨其永叹。”
“如”作词尾例。《魏诗》卷六陈思王曹植《鼙舞篇·精微篇》:“盘桓北阙下,泣泪河涟如。”《晋诗》卷五陆机《上留田行》:“我思缠绵未纾,感时悼逝qī@(12)如。”
“而”作词尾例。《魏诗》卷二王粲《赠士孙文始》:“人亦有言,靡日不思,矧伊yàn@(13)婉,胡不qī@(12)而。”“而”又作“ér@(14)”。《晋诗》卷十七陶渊明《形影神·形赠影》:“但馀平生物,举目情qī@(12)ér@(13)。”
以上为后附加式形容词,下面看前附加式形容词。《汉诗》卷五班固《明堂》:“於昭明堂,明堂孔阳。”又《辟雍》:“於赫太上,示我汉行。”“於昭”与“昭昭”、“昭然”义同,“於赫”与“赫赫”、“赫然”义同。又有“於穆”、“於明”等,构词方式相同。
一般说来,形容词较常见的双音节构词方式有下列四种:①叠音词;②连绵词;③平列式复音词;④附加式复音词。(注:事实上,某些“叠音词”可算作平列式的一种。)比如“怅”可言“怅怅”、“惆怅”、“怅惆”、“怅然”等;“慨”可言“概其”、“慷慨”、“慨然”等;“qī@(12)”可言“qī@(12)qī@(12)”、“qī@(12)凉”、“qī@(12)然”、“qī@(12)如”等。这四种构词方式较常见,但不是每个单音节形容词变成双音节时四种方式都具备,其中附加式能产性似乎更强。
动词、形容词有时候可以有相同的附加成分。如《晋诗》卷六孙拯《赠陆士龙》:“有@(15)重渊,载清其波。”又卷十三王羲之《兰亭》:“欣此暮春,和气载柔。”《齐诗》卷五阮彦《皇太子释奠会》:“永言念兹,旧章载焕。”“载清”、“载柔”、“载焕”都是附加式形容词。《晋诗》卷十六陶渊明《答庞参军》:“昔我云别,仓庚载鸣。”又《命子》:“浑浑长源,郁郁洪柯。群川载导,众条载罗。”《宋诗》卷二谢灵运《赠安成》:“明政敦化,矜恤载怀。”“载鸣”、“载罗”、“载怀”都是附加式动词。
“有”在先秦典籍中常与国名等结合,为名词前缀,如“有周”等,汉魏六朝诗中“有”还可以作形容词或动词的前附加成分。如《魏诗》卷十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素景垂光,明星有烂。”《晋诗》卷八潘尼《献长安君安仁》:“峨峨嵩岳,有严其峻。”又卷四潘岳《金谷集作》:“亲友各言迈,中心怅有违。”《梁诗》卷五任fǎng@(16)《奉和登景阳山》:“物色感神游,升高怅有阅。”“有烂”、“有严”为形容词,“有违”、“有阅”为动词。
同样,名词、形容词也可以有相同的词缀。如“伊”可为名词前附加成分,也可在形容词中承担同样角色。《晋诗》卷八挚虞《雍州》:“土载奥区,山包神薮。嘉生惟繁,庶类伊阜。”《梁诗》卷十三张率《短歌行》:“我酒既盈,我肴伊阜。”“伊阜”犹繁多、丰盛。《诗·小雅·@(17)弁》:“尔酒既旨,尔肴既阜。”郑玄笺:“阜,犹多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内阜川禽,外丰葭tǎn@(18)。”“阜”与“丰”相应,故薛综注:“阜,多也。”“伊阜”即阜,“伊”为虚语素,不表义。又《晋诗》卷十三孙绰《秋日》:“澹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又卷六孙拯《赠陆士龙》:“清徽伊铄,钻之弥坚。”“伊遥”、“伊铄”是否属于前附加式形容词,未敢确定。
四 附加式动词
附加式动词也有些问题值得讨论。一般谈到词缀,只举形容词、名词或副词,极少涉及动词。事实上,汉语双音节动词中附加式占了一定的比例。
(6)为~
“为”本是一个应用很广泛、含义较抽象的动词,当某些单音节动词要构成双音词而苦于找不到适当的同义词时,往往把“为”字拉来作为附加成分。我们举些例证。
《梁诗》卷二十六许君qiàn@(19)《共内人夜坐守岁》:“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陈诗》卷二张正见《三妇艳》:“大妇织残丝,中妇妒娥眉。小妇独无事,歌罢咏新诗。上客何须起,为待绝缨时。”“为待”犹等待。《齐诗》卷二王融《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日月共为照,松筠俱已贞。”“为照”犹照耀。《宋诗》卷五颜延之《秋胡行》:“如何久为别,百行愆诸己。”《齐诗》卷二王融《游仙诗》:“举手暂为别,千年将复来。”“为别”即分别。《陈诗》卷二周弘正《答林法师》:“君看日远近,为忖长安城。”“为忖”即思忖。《陈诗》卷二顾野王《阳春歌》:“蓟门寒未歇,为断流黄机。”“为断”即中断。《陈诗》卷八江总《秋日新宠美人应令》:“秋树相思一枝绿,为插贱妾两鬟中。”“为插”即插入。《梁诗》卷八何逊《酬范记室云》:“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为叹”即叹息。《魏诗》卷三阮yǔ@(20)诗:“客子易为戚,感此以哀伤。”“为戚”即悲戚。《晋诗》卷五陆机《挽歌诗》:“拊心痛荼毒,永叹莫为陈。”“为陈”即陈说。
此用法在唐诗中更多见。刘希夷《捣衣篇》:“君看月下参差影,为听莎间断续声。”“为听”犹倾听。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为凭”即为请,犹言请求。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为拂”犹言拂却。王涯《闺人赠远》:“洞房今夜月,如练复如霜。为照离人恨,亭亭到晓光。”“为照”即照耀。宋周密《一萼红》:“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为唤”即呼唤。以上诸例中“为”皆附加于动词语素前,从而构成双音节动词,“为”本身的含义已很虚化了。
与此相关的一个词是“为报”。宋苏轼《定风波·江城子》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报”有人解释为“替我告诉”。笔者以为“为报”是一个词,犹言报,是报告、告诉之义,与“为照”、“为陈”、“为叹”、“为拂”等词的构成方式相同。
“为报”一词在六朝诗中已见端倪,《梁诗》卷三江淹《古意报袁功曹》:“黄鹄去千里,垂涕为报君。”从标题“报袁功曹”可知“为报君”即指报告袁功曹,但“为报”的凝固性还不强。到了唐诗中,此词就变得成熟且广泛使用了。如万楚《骢马》:“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王涯《闺人赠远》:“为报辽阳客,游芳不待人。”李商隐《井络》:“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杜牧《宣州留赠》:“为报眼波须稳当,五陵游宕莫知闻。”《寒山诗》第二二一首:“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又第二七二首:“为报火宅主,露地骑白牛。”又第二九六首:“为报后来子,何不读古言。”宋诗中亦多见,如李清照《蝶恋花》:“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徐积《寄范掾》:“最好绵衾剩典钱,又恐夜寒妻懊恼;……为报孟光莫恶发,待将黄卷换青钱。”“为报”有报告、告知或奉劝之义。比较唐崔灏《赠梁州张都督》:“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为语”即告诉,与“为报”同义。
与之相似的有“为问”一词。唐皇甫冉《春思》:“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高适《金城北楼》:“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杜甫《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杜牧《秋浦途中》:“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宋李之仪《谢池春》:“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周邦彦《六丑》词:“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为问”即问,表询问之义,不能理解为“为了询问”或“替我询问”;同样“为报”就是报,“为”也无实义。
(7)试~
与“为问”同义的有“试问”。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宋苏轼《洞仙歌》:“试问夜何如?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试问”即问,询问,“试”作为前附加成分,其姑且、尝试的意味已较虚化了。
与“试问”同类的词语有许多。如《晋诗》卷二十一场羲《右英夫人所喻》:“一静安足苦,试去视沧浪。”“试去”犹前去。《陈诗》卷六谢燮《陇头水》:“试所铙歌曲,唯吟君马黄。”“试听”犹倾听。《梁诗》卷八何逊《赠韦记室黯别》:“去帆若不见,试望白云中。”“试望”即眺望。又卷二十三庾肩吾《寻周处士弘让》:“试逐赤松游,披林对一丘。”“试逐”即追逐。《陈诗》卷四陈后主叔宝《梅花落》:“佳人早插髻,试立且徘徊。”“试立”即站立。唐卢殷《长安亲故》:“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试将”犹拿起。
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另外的情形。《梁诗》卷八何逊《咏照镜》:“聊为出茧眉,试染夭桃色。”又卷十九萧子范《后堂听蝉》:“试逐微风起,聊随夏叶繁。”《北周诗》卷二庾信《和赵王送峡中军》:“楼船聊习战,白羽试hūi@(21)军。”唐王维《老将行》:“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六朝及唐宋诗歌中多以“试”与“聊”对文,有姑且或尝试之义。以上诸例即其证。(注:有时候,“试”是前附加成分还是实词,很难截然划分,而且作为附加成分有些也含有一定的实义。)
(8)~取
以“问”为实语素的双音节附加式词语还有“问取”。《陈诗》卷五陆瑜《仙人揽六著篇》:“问取南皮夕,还笑拂棋人。”宋黄庭坚《清平乐》词:“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吕本中《踏莎行》:“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问取”即问,“取”作为附加成分,其含义已经虚化。
“问取”一类构词方式魏晋时期已经出现。如《汉诗》卷十《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晋诗》卷十九《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夏歌》:“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风。”《梁诗》卷二十三庾肩吾《咏美人看画应令》:“欲知画能巧,唤取真来映。”《隋诗》卷三隋炀帝杨广《四时白zhù@(22)歌·凤@(23)歌》:“意欲垂钩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以上诸例中“取”多少都含有获取的意味,是有实义的。《汉诗》卷九《乐府古辞·艳歌行》:“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赖得贤主人,览取为我zhàn@(24)。”“览取”即揽取,“取”的动词性很强。《晋诗》卷十九《清商曲辞·青骢白马》:“问君可怜六萌车,迎取窈窕西曲娘。”“迎取”的“取”与“娶”同义。可见六朝时期“取”在单音节动词之后是有实义的,应视为平列结构。后来,这一结构发生了变化,“取可以与众多的单音节动词相结合,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而表义成分越来越小,表音功用日益明显,逐步虚化为附加成分。
唐宋诗词中此类结构大增。如唐《寒山诗》第二八五首:“勉你信余言,识取衣中宝。”“识取”即认识,记住。又第二四三首:“看取开眼贼,闹市集人决。”“看取”即看,观看。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宋张元干《贺新郎》:“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呼取”、“唤取”即呼唤。晏几道《六幺令》:“都待笙歌散了,记取留时霎。”“记取”犹记住。李清照《渔家傲》:“九万里云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吹取”犹吹走。又有“认取”、“寄取”、“携取”、“载取”、“系取”、“留取”、“收取”、“分取”、“惜取”、“怜取”、“听取”、“斫取”等。这些双音节动词中“取”的含义都虚化了,只是一个构成双音节动词的虚语素而已。
以上举了三组附加式双音节动词:(一)“为问”、“为报”、“为言”等;(二)“试问”、“试看”、“试望”等;(三)“问取”、“看取”、“呼取”等。证明“为”、“试”、“取”在双音节动词中含义逐渐虚化,处于附属地位,其作用主要是使动词双音化。也就是说,“为问”、“试问”、“问取”三词不仅含义相同,构词方式也相同,为附加式双音节动词,当然有前附加与后附加的区别。
简单说来,作为附加成分的虚语素必须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具有较强的粘附力,能与实语素《或曰词根》紧密结合,二者形成一词而不能分开;第二,具有很大的活跃性,能与某一类或几类词语广泛结合,而不是偶然的临时组合;第三,虚语素的本来意义较有概括性。如“为”就是一个动作含

就是两个字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