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洞会在什么地方多:一篇有关北京奥运的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14:26:03
与竹子有关

北京市委委托的“人文奥运战略实施规划”课题;
北京社科联委托的“人文奥运理念与实践的深入研究”课题、“.如何界定和实施‘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实现北京的承诺”课题、“奥运对北京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和技术路径”课题、“.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产业结构的深入研究”课题等四项课题;
北京市教委委托的“奥林匹克文化普及与奥运培训规划”课题;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的“人文奥运与北京市民文明礼仪素质”课题、“奥运文化产业与北京城市发展”课题等两项课题。
基地所承担的“人文奥运研究”课题已经通过结项鉴定,获“优秀”评价。
基地还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办事处启动了“共建国学文化社区”合作项目。

基地出版了一系列图书:
2004年6月,基地为纪念奥运圣火首次到达北京,编著出版了《圣火,传递心中的爱》,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文化与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先生专门题词祝贺。6月8日,主办了图书首发式暨向北京志愿者协会及全国100所中小学赠书仪式。同日,基地工作人员应邀参加了奥运火炬手招待会,并在会场上给火炬手赠书;
2004年7月,基地参与编著的大型画册《奥运圣火照北京》出版;
2005年2月,基地出版基地成立以来的科研成果《人文奥运研究报告·2005》;
2005年4月,基地研究员郑小九博士撰写的理论研究著作《北京奥运之魂》出版;
2005年4月,基地受北京市委委托,编写了《奥林匹克知识市民读本》,该书将于2005年4月下旬出版,将作为北京市面向市民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基本资料。
此外,基地研究员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访谈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相当的影响。

基地在过去的一年多来主办和承办了多场研讨会和国际论坛:
2004年3月9日,主办“奥运经济与文化产业研讨会”。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就人文奥运与文化产业、文化经济,人文奥运与内容产业,奥林匹克的总体影响(OGGI)与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人文奥运与学习经济,奥运与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看法和主张。
2004年6月13日,我基地OGGI项目组和北京奥组委主办 “奥运会总体影响高层研讨会”。 我校党委书记程天权教授和北京奥组委副主席王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研讨会的有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卫生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青岛奥帆委的代表和首都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数十名专家学者。作为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总体影响”项目研究系列活动之一,这次研讨会标志着课题研究由前期的指标设计向社会调查和数据收集方向转变。
2004年6月24-25日,承办奥组委主办的第二届奥林匹克文化节的开场重要活动:“创造的多样性:奥林匹克精神与东方文化”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2004大会。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与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先生,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先生,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副主任高小军、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单位的官员,往届奥运会冠军代表莫慧兰、唐琳等出席了开幕式。论坛邀请了来自世界8个国家的十几位具有国际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及业界领袖,共同探讨奥林匹克运动在未来的发展,为中国、为北京承办奥运会提供学术与智力支持。论坛及相关的“人文奥运文化周”系列活动共吸引了国内外93家媒体报道,报道和转载报道次数超过2000次。
2004年9月12日,在北京孔庙举办“实践人文奥运,建设国学社区”专题座谈会,研讨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文奥运”理念下的发扬;
2004年10月6日,与孔子研究院共同举办“实践人文奥运,诵读文化经典”座谈会,研讨如何将诵读文化经典活动与人文奥运紧密结合起来,丰富人文奥运内容,推广普及中国文化经典。
2004年11月6-7日,在人民大会堂承办“首届奥运经济与城市发展合作论坛”,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傅铁山、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李梦华、北京市副市长兼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刘敬民、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常务副部长赵宗鼐、中国科协原党委书记高潮、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执行委员魏纪中等领导和嘉宾出息了开幕式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数十位国内外专家在论坛进行了精彩发言,从经济学、金融学、文化产业、城市规划管理、艺术等领域展开讨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大公报》、新华网、搜狐网等百余家媒体对论坛进行了2万余次的报道。
2005年3月3日,主办“奥运传播与培训研讨会”,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专家就奥运广告、新闻传播和奥运教育培训问题进行了研讨。
2005年3月15日,承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口号研讨会”,为奥运口号遴选提供了智力支持;
2005年3月25日,举办“奥林匹克新闻报道与文化传播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就中国传媒和文化传播相关行业面临北京奥运会产生的疑问进行了研讨。

基地还聘请了美国犹他州奥运专家迪恩瑞德教授、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客座教授迪恩·贝姆先生、美国尤他州前国际商务部部长丹·玛贝先生、加拿大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网络安全管理总监莫雷·戴先生、加拿大联邦统计局经济学专家、雅典奥运会的国际志愿者乔治·塞邦尼迪斯博士、美国沃顿商学院任长慧教授等国外专家为基地特聘研究员,参与基地研究工作。

在理念传播方面

基地组织了大量活动宣传奥运:
2004年6月23日-7月2日,主办“我心目中永恒的北京”艺术作品展,用视图和艺术符号系统集中体现古都名城所独有的人文城市、人文文化、人文心态、人文艺术和人文精神;
2004年6月23日-7月2日,主办"天韵"人文奥运艺术作品邀请展,展出在国际奥林匹克艺术节上获得大奖的作品,以增进奥运艺术的交流,发掘出更新更丰富的人文奥运内涵;
2004年6月23日-7月2日,主办“奥运文化管理与数字影视传播高级研修班”,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具有国际影响的专家、学者、业界领袖以及相关领域的杰出研究者将就当今国内外人文奥运及应用的最新动态、相关主办国奥运精神应用的成功案例、北京2008奥运文化准备的应对策略、人文奥运管理及应用、中国相关奥运文化产业的发展、奥运经济与企业合作等中国奥运急待解决的的问题进行介绍并研讨,力图为北京2008年奥运培养出色的奥运高级决策、管理及应用、数字奥运影视转播复合型人才作出贡献;
2004年6月24日,主办"人文奥运"数码艺术大赛启动仪式暨"东方神韵"数码艺术作品展播,晚会播放奥运相关宣传片、flash春节晚会获奖作品和各艺术院校经典作品,传达奥林匹克精神和人文奥运的理念传播;
2004年10-11月,与宣武区团委共同举办“人文·北京:走进宣南图片展”,展示北京传统文化;
2005年春节,协办“2005年动画春节晚会”,晚会在北京电视台、人民网、新浪网、中国节网等媒体播出,将人文奥运与高科技传播手段结合起来。

基地建设和维护了“人文奥运网”的中英文网站。该网站已经成为了奥林匹克知识和“人文奥运”相关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的热门网站,搜索量和访问量在同类网站中遥遥领先。“人文奥运网”的英文网站已经被国际奥委会信息中心收录,链接在国际奥委会的官方网站上。 基地多位专家教授和特聘研究员还在学校面向全校同学做了多场专题讲座。金元浦等教授应邀向北京电视台奥运节目部、北京市对台办、清华大学师生、“学习北京”周末公益讲堂进行了“人文奥运”理念的教授。

在奥运活动参与方面

基地参与了雅典奥运会火炬全球传递北京站宣传工作、参与制订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人文奥运的行动计划》、参与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口号遴选工作、北京2008年奥运会培训倡议和计划工作。
2005年3月,基地准备并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提交了全国人大有关“北京2008年奥运会教育培训应该立即开始实施”的提案。
基地还参加了“奥运与四川高级论坛”、“曹雪芹纪念馆列入人文奥运项目论证会”、“北京奥运影视文化论坛”、雅典奥运会火炬长城展示活动、“奥运村项目主题专家研讨会”、《奥运圣火照北京》珍藏画册出版发行仪式、"2008年奥运对首都文化发展的影响研讨会"、“第二届奥运会总体影响(OGGI)国际研讨会”等活动,金元浦教授等专家在活动中多次发表重要发言。

在交流合作方面

基地接待了国际奥委会信息中心主任Philippe Blanchard先生、国际奥委会OGGI负责人Arno Wolter先生、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创意产业研究应用中心、美国新闻与传播学院、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奥运研究课题组、韩国文化财团等国际友人的来访,以及国内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北京电视台、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北京出版社奥运读物中心、宣武区政府、《北京时间》杂志、《经济观察报》社、《北京规划研究》杂志、《读书周报》报社、歌华集团、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关村电脑节组委会、燕园菁华教育培训中心等单位的交流。基地组成代表团赴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进行了交流和考察,还派出两位工作人员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相关管理的学习和交流,并帮助加拿大方面建立“奥运总体影响”的研究体系。
基地主任冯惠玲教授、执行主任金元浦教授多次接受了釜山文化放送报道局加拿大国家电台(CBC)、韩国《国民日报》等国外记者和国内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搜狐网、《京华时报》的采访。2004年4月,基地研究员彭永捷教授被聘为四川省政府奥运吉祥物高级顾问。

2004年工作计划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北京接过了奥运会旗,奥林匹克的会旗第一次来到了北京,也标志着北京正式进入了奥运周期。作为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核心的“人文奥运”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研究宣传。因此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2005年的工作将紧紧围绕北京市奥运周期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研究、组织活动,尤其是配合2005年北京在提高市民素质,推广文明礼仪方面的工作重心。

在理论研究方面
基地将继续展开所承担课题的研究工作:
北京市教委委托的“奥林匹克文化普及与奥运培训规划”课题;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的“人文奥运与北京市民文明礼仪素质”课题、“奥运文化产业与北京城市发展”课题等两项课题。
基地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办事处共同开展的“共建国学文化社区”合作项目。 基地将在年内出版一系列图书:
2月,《人文奥运研究报告·2005》
4月,《北京奥运之魂》(基地研究员郑小九博士)
4月,《奥林匹克知识市民读本》
6月,《人文奥运研究论文集》、《奥运经济研究论文集》、《人文奥运研究译文集》、《金元浦教授人文奥运研究论文集》
9月,《普通高等学校奥林匹克教程》、《与大学生谈人文奥运》

基地将继续主办和承办研讨会和国际论坛:
3月3日,主办“奥运传播与培训研讨会”,邀请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专家就奥运广告、新闻传播和奥运教育培训问题进行研讨。
3月15日,承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口号研讨会”,为奥运口号遴选提供智力支持;
3月25日,举办“奥林匹克新闻报道与文化传播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就中国传媒和文化传播相关行业面临北京奥运会产生的疑问进行研讨;
5月15日,与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主办“人文奥运论坛(2005)”;
6月25-26日,承办北京奥组委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中唯一学术活动:“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2005大会”;
7月7-9日,主办“奥运创意产业国际论坛”;
10月22-23日,主办“文化中国国际形象国际论坛”。

在理念传播方面
基地将继续建设和维护 “人文奥运网”的中英文网站。继续以网站为平台为国际奥委会信息中心提供北京奥运“人文奥运”相关资料。
基地将组织“人文奥运进社区”系列活动。基地专家教授和特聘研究员还将在学校面向全校同学举行专题讲座。基地专家还将参加“奥运大讲堂”等市民教育活动。
基地还将继续积极参加奥林匹克相关活动,为其顺利举办,为政府决策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交流合作方面
基地将接待国际奥委会、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研究机构、国内相关机构和单位的交流。基地将组成代表团赴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韩国等国家进行交流和考察,还将继续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相关管理的学习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