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器上海现代人演员:西游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3 10:39:55
大家帮忙哈,我要写书评啊,十万火急的说!!
除了思想还有师徒四人的性格分析,提问时忘了说了

一、《西游记》的中心思想是:

《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的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并以降妖服怪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表达了人战胜自然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宣扬了惩恶扬善的主题。

在这无数充满斗争的幻想情节中,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二、《西游记》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的故事原型是唐代和尚玄奘天竺取经。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西游记》的作者明代人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时期。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和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正不断激化,并且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到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吴承恩(1500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吾淮才士。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学者吴玉搢,吴玉搢在《山阳志遗》中介绍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吾淮才士”,“及阅《淮贤文目》,载《西游记》为先生著”。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其实,书是不用读上一百遍,其义便会自见的。只不过,读的遍数越少,所见到的义便会越单薄。随着读的遍数的增加,我们所见到的义便会越来越多,直到后来的感到自己作为读者竟是如此地无知,而作者竟是如此地用心良苦!就是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惊诧自己竟是如此地无知和懵懂,才明白书不读上一百遍固然可取,但是,要想见到书的真正宗义,是必须再多读它几遍的。
当然,有的人会说:世上哪有精深到如此禁得起再读的书?
其怀疑的前提,当然是:是“好书”,才“不厌百回读”,对于“孬书”,是不必“遍读百回”的!

其实我也不是主张天下之书尽是好书的观点。
但我主张能够留传下来的书应当有其精华所在。特别是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书,它们经历了多少劫难,居然大难不死,而且是多次大难不死,当然可以反证它们的内容,有多么地值得我们去理解与学习!

《西游记》虽未历时五千年,但其口碑,早已占领了《子曰诗云》在当今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除了普及本的推广,也依赖于同类书刊的东施效频(音),更赖于电影版本及电视剧版本的深刻改造。

我是从八岁上开始读西游记的,那使我对孩童朋友们的舞枪弄棒充满着神奇的联想。
哪怕是一截树枝,只要轮在手中扬几扬,我们的眼前,就仿佛“飞砂走石”、“天昏地暗”;只要小朋友们一声“尖叫”,或者是做抱头鼠蹿状,我们便能体会到一种“金箍棒”的神威——那真是“烫着的就死,挨着的就残”啊!

而到了九岁左右,再看西游记,便生出种种好奇来。心想那猪八戒为什么要与孙悟空打架,但是,后来却有叫它“猴哥”。也的确对里面层出不穷的妖精感到不胜其烦!真想替孙悟空收拾了他们。

再就是上初中以后,重看西游记时,已是普及本了,而且价格比我父亲收藏的那套书要显得便宜得多。
我父亲当年是将《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书打包后倒吊在高高的屋梁上的。但是,大家知道:“家贼难防,偷断屋梁”。我搭着长达二丈的梯子,将它们全都取了下来。我父亲则屡次都要将它们重又吊上去。而且是愈吊愈高,高到我们必须将梯子直直地竖起才能够到它了。于是,有一回,我便在拆开书的同时,梯子倒了,幸好我在半空中抱着梯子绕了个一百八十度,才不至于直接从飞墙上飞到屋外、而是被梯子挂住,得以生还的。
当年父亲不顾我们的生命危险,一定要收藏好他的那些书,无非是因为其价值连城而已。在他的心目当中,那些书恐怕一辈子只能搞得到手一套吧?而且,如果不是他穷兵黩武,在文革当中使尽阴谋诡计,他的那些书恐怕早就没了。

我在初中看西游记时,便慢慢生出对唐僧的不满来。认为他肉眼凡胎、听信谗言,打击孙猴子,自己无能,却要借菩萨的金箍来控制孙悟空……这算是一项新发现了,因为,原来是不曾发现唐僧的这个卑鄙处的。原来,我只知道唐僧是“布善”的代表。他口口声声说:“爱鼠常留饭,惜蛾纱罩灯”。

再后来,免不了又看《西游记》。这时候的西游记,已经有电视可看了。
对于导演的水平,我其实是相当赞赏的。导演对每一个镜头的把握,都是相当地有火候。这使得电视剧西游记被反复重播、播了一次又一次,我也收藏了它的一套光盘,以便在电视重播不足以满足我们的阅读需要时我们自己给自己重播。

然而,读的次数越多,对其书中的“隐秘”便发现得越多。

我们不得不承认,作者在《西游记》中真正想说的东西,不是读一篇两遍可以“想见”。
唐僧,深知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孙悟空,出身道教,竟不认祖宗,直打上灵宵宝殿,要做道教之王;猪八戒,不论何时,都不忘一个色字,但也能成就大事;沙和尚算是检点得很,但也难免项上挂着一串骷髅骨,接受命运的安排。
而这些,仅只言片语,如何说得尽书中滋味?!

恐怕西游记一书,其归根到底,还是希望人们重视“思想控制”功能吧!
天界有玉帝当道,人界有寿数限制,地界恶鬼缠身,我们只有跳出三界之外,才能真正“修成正果”。作为孙悟空,他出自道教,修得长生不老之术,又有七十二般变化,自恃玉帝老儿不省事,应当直接将帝位让与他。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天不怕”、“地不收”、“不食人间烟火”的灵物,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应当跳出三界之外。
随着征程推进,孙悟空越来越看得开。基本上接近于菩萨的水平了。面对祸与福,他冷眼旁观。当猪八戒被珍珍、爱爱她们挑逗时,孙悟空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但他并没有阻止孙悟空,一副“由他去,自有结果”的空灵境界。特别是到后来,师傅被妖精抓获,他也不着急,打归打,但只是打打闹闹,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多兜几个圈子,摸出一点两点线索来,就直接向天上的菩萨、道人要说法。实际上,每每奏效,师傅哪怕被放到蒸笼里了,也没法被蒸烂的。有时候,菩萨也有不勤的时候,孙悟空更是无所谓:“也行,那就让那妖精吃我师傅”,逼得菩萨也只好应天命而伸出援手。最后一次不理智,是发生在在大雷音寺受经书一节,孙悟空质问大魔头如来佛祖:“原来贪污纳贿之事,还是你打的头啊!”从此后,孙悟空更看得开了,所以,在第八十一难中,经文在晒经石上有破,唐僧可惜了书,八戒感到内疚,沙和尚不知如何是好时,孙悟空解释道:“师傅,世上哪有十全十症状的事情?万物总难全,经书也当应此理。师傅,咱们上路吧!”
看看,如果少了这八十一难,怎么能说明孙悟空真正成了“佛”呢?(斗战胜佛)
这里的佛,其实就是一种思想控制功能。
它超出于三界之外,地狱虽恶,但是也禁不起棒打猴揪,人间虽好,但少不得强盗四起、妖魔食人,天上虽美,但少不得贪污腐败,埋没人才……
只有西天佛地,但求“经不能贱卖,免教后代儿孙饿死”!超然于万特之外,脱离于三界之中。

然而,修身养性谈何容易!
唐僧及三世修行的真身,其身上披的、手上拄的,都是避邪之物;其坐骑也是神龙化身;三个徒儿更是来头不小,大名鼎鼎。在这种情况下,唐僧还得遇一路恩人扶助、菩萨搭救。可见,他的确是走运到家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四人受尽艰辛,也并不是个个成佛,集体修成正果。在整个团队当中,唐僧是第一个敢于使阴谋诡计的人,他敢于相信妖精不一定是妖精,他敢于否认自己的贴身保镖的观点,他敢于对自己的左臂右膀痛下杀手,他敢于在快到西天时居然露马脚道:“这无底的船儿如何渡人啊”……因此,他自然首先被封佛了。
武功盖世的孙悟空,能在西天路上逐渐“醒”事起来,因此,也成了佛;猪八戒色性未除、贪欲不减,便被封了个“净坛使者”,这官儿明显比天蓬元帅小多了;而沙和尚,仅靠吃苦耐劳、不嗟不怨而到达西天,思想上还不曾真正了悟,只能算是个吃得苦的人,于是,封他为金身罗汉,保其不坏之身而已。而龙马,则只配将功折罪,还去化龙池去还其龙身……

佛祖对五名主角的处分,其实,应当是作者撰书的中心思想的大披露。作者的观点,在最后几回当中,已跃然纸上,只是我们一时没看明白而已。在作者心目当中,不论是管人、治人、做人、做事,不外乎一个“心”字。心到,一切俱到,心不到,一切枉然。当今中国,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恐怕也不能脱离这个意思吧?

学习他们是师徒四人遇到艰难险阻不退缩,坚持不懈,勇敢与妖魔斗争的精神

虽然佛教决定了《西游记》的外形式。但是鲁迅已一针见血地指出吴承恩“尤未学佛”。实际上确实如此,猿心与禅定的关系牵强,作者的认识还停留在禅宗流行的偈语和民间信奉的神力与超度上面。作者带着一般文人的宗教好奇感,热衷于佛典的化用,比如金翅鸟与佛,须弥纳芥子的意象等等。并懂得藏拙,总体上是赞而不论。须菩提明明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给他的的开相却是“头上双丝挽、宽袍两袖风”的道士,拈来这位不伦不类的神灵也许仅因为他号称“解‘空’第一”,而且鸟尽弓藏、后文再不出现。第四十二回斗红孩儿,“菩萨也大怒”,李卓吾评得很有意思:“菩萨也大怒,大怒便不是菩萨。”再如阿难、迦叶索要“人事”,悟空说大鹏鸟是佛的“娘舅”等等。似乎把佛拉回了人的高度,作者却从不以为忤。只是从写书人角度笑言而已。最后的金身成佛是佛教视角所决定,也是最能为读者接受的完满结局。除此之外,悟空虽有去处,作者却无去处!
还有在孙悟空的身份上,作者赞他“好大圣”、“好猴王”、“好妖精”,却不像《水浒传》中称鲁智深“真佛”、“真菩萨”、“真阿罗汉”那样赞叹。这种全知式的直接插评无疑是很有分量的,如果说《水浒传》还相信西方是可以回归的乐土,那么《西游记》作者的心灵着落却不在灵山。总之,《西游记》混乱、似是而非的佛教思想外衣,只是汉地民间信仰的生硬改造罢了。而民间信仰某种意义上正是对神圣世界的背叛.而与佛教相比较,道教因其更为本土化民间化的特点,渗透得要比佛教更为深入。它不仅有贯穿全书的金丹理论,而且“已和叙述文字打成一片,修炼的功夫和情节的描述在篇幅里融合无间。”全书没有参禅打坐的具体法门,却对迸红铅练秋石的道教丹术津津乐道。如孙悟空曾对自己的经历描述道:“……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他说体内有丹药,外面采取枉徒劳。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就属道家“内丹”思想。第三十六回悟空讲述“温养二八”的理论就完全是道家阳魂之金、阴魄之水各半的“先天采练”。还多处直接引用道教祖师话语,如马丹阳祖师的《南柯子》:“心地频频扫,尘情细细除”。实际上,西游与道教的论述最为有依有据,追溯至明代金陵世德堂本,陈元之《刊西游记序》中便提到他看过一篇旧序,将五行生克,大丹之数来解释人物关系和作品内涵,事实上道教的确和具体情节的关系最为密切,并占据着方法论高度。
比如在对待色欲的问题上,虽然主角是唐僧,作者阐述的却是道家思想。大乘佛教并不把爱欲视为洪水猛兽,只劝不可痴迷欲望而已,如焰光菩萨委身于瞿夷,无量劫后瞿夷成佛;百胜王菩萨与一女子缔结累世因缘,依然拥有腾空神通。观音更有“以淫度众”的马郎妇形象。只有道教才强调童男之身,讲究元阳修炼,认为获得阳气便可速登仙道。唐僧“我的真阳为至宝,岂肯轻与你着粉骷髅”;八戒自称懂得“敖战之法”;“四圣试禅心”——美妇试炼的道教故技,同时结论是“色是伤身之剑”的元理以及全书论述的较为精辟的丹药术语等等,这都是根源自原母神畏惧心理而强调阳性崇拜的道教思想。
“重生”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里尤为突出。如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再成熟的蟠桃。生命的有限与时间的漫长凸现成远距离对比,从而拉伸出一个万法恍惚的道教世界,这亦属于集体无意识体现。然而作者并非道教思想的鼓吹者,弃其消极。道教讲应劫而生,而孙悟空明显是不信命的,他身上亦看不到一丝命运的轨迹,书中亦极少以谶语的形式道出人物命运。道教“生命易逝”、“人生无常”、“看破红尘”等观念不曾见到,道教的谪仙模式,即仙——凡——仙,这被看作修成正果或者升级的途径,孙悟空虽是个“妖仙”,又是个“太乙散仙”,却不曾有过学道者们必经的严酷试练,也不属于这个系统。至于道教以行善为根本:“要成地仙,当立三百善,要成天仙,当立一千三百善。”也不见于文字。作者爱其境界,却贬其神灵,在车迟国三清被请进了茅厕,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显得憨拙,以道教面目出现的人物多半是邪非正,总之对于道教方法论的重视远远大于对道教作为宗教价值的看重.
说白了,就是普渡众生.

虽然佛教决定了《西游记》的外形式。但是鲁迅已一针见血地指出吴承恩“尤未学佛”。实际上确实如此,猿心与禅定的关系牵强,作者的认识还停留在禅宗流行的偈语和民间信奉的神力与超度上面。作者带着一般文人的宗教好奇感,热衷于佛典的化用,比如金翅鸟与佛,须弥纳芥子的意象等等。并懂得藏拙,总体上是赞而不论。须菩提明明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给他的的开相却是“头上双丝挽、宽袍两袖风”的道士,拈来这位不伦不类的神灵也许仅因为他号称“解‘空’第一”,而且鸟尽弓藏、后文再不出现。第四十二回斗红孩儿,“菩萨也大怒”,李卓吾评得很有意思:“菩萨也大怒,大怒便不是菩萨。”再如阿难、迦叶索要“人事”,悟空说大鹏鸟是佛的“娘舅”等等。似乎把佛拉回了人的高度,作者却从不以为忤。只是从写书人角度笑言而已。最后的金身成佛是佛教视角所决定,也是最能为读者接受的完满结局。除此之外,悟空虽有去处,作者却无去处!
还有在孙悟空的身份上,作者赞他“好大圣”、“好猴王”、“好妖精”,却不像《水浒传》中称鲁智深“真佛”、“真菩萨”、“真阿罗汉”那样赞叹。这种全知式的直接插评无疑是很有分量的,如果说《水浒传》还相信西方是可以回归的乐土,那么《西游记》作者的心灵着落却不在灵山。总之,《西游记》混乱、似是而非的佛教思想外衣,只是汉地民间信仰的生硬改造罢了。而民间信仰某种意义上正是对神圣世界的背叛。

而与佛教相比较,道教因其更为本土化民间化的特点,渗透得要比佛教更为深入。它不仅有贯穿全书的金丹理论,而且“已和叙述文字打成一片,修炼的功夫和情节的描述在篇幅里融合无间。”全书没有参禅打坐的具体法门,却对迸红铅练秋石的道教丹术津津乐道。如孙悟空曾对自己的经历描述道:“……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他说体内有丹药,外面采取枉徒劳。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就属道家“内丹”思想。第三十六回悟空讲述“温养二八”的理论就完全是道家阳魂之金、阴魄之水各半的“先天采练”。还多处直接引用道教祖师话语,如马丹阳祖师的《南柯子》:“心地频频扫,尘情细细除”。实际上,西游与道教的论述最为有依有据,追溯至明代金陵世德堂本,陈元之《刊西游记序》中便提到他看过一篇旧序,将五行生克,大丹之数来解释人物关系和作品内涵,事实上道教的确和具体情节的关系最为密切,并占据着方法论高度。
比如在对待色欲的问题上,虽然主角是唐僧,作者阐述的却是道家思想。大乘佛教并不把爱欲视为洪水猛兽,只劝不可痴迷欲望而已,如焰光菩萨委身于瞿夷,无量劫后瞿夷成佛;百胜王菩萨与一女子缔结累世因缘,依然拥有腾空神通。观音更有“以淫度众”的马郎妇形象。只有道教才强调童男之身,讲究元阳修炼,认为获得阳气便可速登仙道。唐僧“我的真阳为至宝,岂肯轻与你着粉骷髅”;八戒自称懂得“敖战之法”;“四圣试禅心”——美妇试炼的道教故技,同时结论是“色是伤身之剑”的元理以及全书论述的较为精辟的丹药术语等等,这都是根源自原母神畏惧心理而强调阳性崇拜的道教思想。
“重生”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里尤为突出。如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再成熟的蟠桃。生命的有限与时间的漫长凸现成远距离对比,从而拉伸出一个万法恍惚的道教世界,这亦属于集体无意识体现。然而作者并非道教思想的鼓吹者,弃其消极。道教讲应劫而生,而孙悟空明显是不信命的,他身上亦看不到一丝命运的轨迹,书中亦极少以谶语的形式道出人物命运。道教“生命易逝”、“人生无常”、“看破红尘”等观念不曾见到,道教的谪仙模式,即仙——凡——仙,这被看作修成正果或者升级的途径,孙悟空虽是个“妖仙”,又是个“太乙散仙”,却不曾有过学道者们必经的严酷试练,也不属于这个系统。至于道教以行善为根本:“要成地仙,当立三百善,要成天仙,当立一千三百善。”也不见于文字。作者爱其境界,却贬其神灵,在车迟国三清被请进了茅厕,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显得憨拙,以道教面目出现的人物多半是邪非正,总之对于道教方法论的重视远远大于对道教作为宗教价值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