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放假2017:说说百万秦军为什麽败于"淝水之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23:31:07
从历史、政治、地理的角度。

从政治的角度说,前秦统治集团内部对灭晋的决策意见多有分歧。冠军将军慕容垂(鲜卑族)等人心怀异志,人心不顺。东晋则内部团结,秦连年征战,百姓厌战。同时前秦表面强盛的背后,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烈尖锐。鲜卑、羌、羯等族的人,对氐有灭国之深仇,当时他们遍布京郊地区,大军南下之后,一旦变乱发生于心腹地区,后果不堪设想。
从地理角度,前侵士兵大多是北方人,不适应南方天气和地理环境。相反,晋军则适应气候条件,熟悉地理形势。同时,秦军人多,晋军人少,符坚并没有把握淝水优势,堵住渡口,让晋军无法登陆。而是采用引兵略为后退,再用精锐骑兵冲杀的方法使得晋军有机可乘。

从政治上说,晋隋二朝都是一般偶们所指的「汉人」政权,以统一全国为南征号召,收效很大。诸君可参壅 Z帝征吴以前、及隋文帝伐陈以前的政治作战及其成果,即知一般。前秦之於当时汉子民,是异族国家,根本就缺乏这项号召力。其次,晋武帝的对象孙皓,为政苛虐、众叛亲离;隋文帝的对象陈叔宝,陶醉於「后庭花」,不恤国事。而对照於东晋则不然,谢安主政下的东晋,虽说不上国富兵强,但至少可算是安定,且桓温死后,桓冲与谢安颇为融洽,而谢玄所练的北府兵,也有一股新兴的朝气。

??从军事形势而言,两晋南北朝当时的会战特性,是依循水道作战,而南朝国防的战略要点,也多是足以控制那些水道的地点,尤以彭城(徐州),寿阳(即寿春)、襄阳、西陵四处为最要。晋武帝伐吴以前,不但保有彭城,且还占有淮阴;保有寿春,且占合肥;就连襄阳也在晋手中,上述四个战略要点,只有西陵未下。隋文帝的形势比晋武帝更有利了,在长江下游,隋陈二国隔江对峙,江北全在隋军手里,其攻势发起线,就是吴州(江都县)和历阳(安徽和县);在长江上游,隋军复占有江陵。而苻坚的前秦如何呢?进攻彭城全军覆没,寿阳、西陵皆在东晋手中,仅夺一襄阳,且还不用以配合攻势┅

??接著偶们再来看看苻秦内部对此战的作战意见及双方部署。

前秦失败的原因:(1)前秦虽然统一了北方,但它的统治基础还不稳固。那些投降前秦的各族贵族,希望分裂前秦,自己建立政权。(2)苻坚骄傲轻敌。(3)前秦的军队是从各族人民中强征而来的,兵虽多,战斗力却不强。(4)在具体的战争中,苻坚指挥失误。

东晋胜利的原因:(1)“北府兵”的成员多由北方流亡而来的农民组成,有强烈抵抗的决心,经过军事训练,人数虽少,战斗力却很强。(2)晋军谢玄等指挥正确,利用前秦军队一退不可收拾,引兵渡河追击,秦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