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语高潮版mp3:垂髫是指多少岁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6 17:44:36
作业中的题目,问了很多人大案都不统一。垂髫到底是指多少岁的人呢?

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

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髫”指童年

《仪礼.士冠礼》记载 男孩子长到二十岁的时候,必须为他举行非常隆重的加冠典礼,以表示从此以后,他不再是个「童子」,而是一个成年人了。

可见垂髫指20岁一下的男孩子

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髫”指童年。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泛指幼年儿童 这个没有具体年岁的

我们常听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话,孔子的原话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由此句人们所称而立之年是指三十,不惑之年是指四十,知天命之年是指五十,耳顺之年是指六十。其实关于年龄的称呼,古代还有多种说法,现介绍如下:
“襁褓”本意是婴儿的被子。如《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孩提抱者也。” “齿龀”,又称为龆龀(tiáo chèn),指儿童换牙。“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林黛玉进贾府》),《桃花源记》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是指老年人,垂髫既是指儿童。 10岁以下称呼为“黄口”,幼年总称为“总角”。
女孩12岁称为“金钗之年”,13岁“豆蔻年华”,杜牧的《赠别》中这样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女子15岁称为“及笄之年”,笄(jī),女子成年之礼犹冠男也。《礼记》中云:“女子……十有五年而笄。”13-15岁也称呼为“舞勺之年”。女人16岁称为“碧玉年华,破瓜之年”,20岁称为“桃李年华”,24岁称为“花信年华”,30岁称为“半老徐娘”。
“冠、加冠、弱冠”,指男子20岁。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而立之年”是指30岁。《论语》:“三十而立。”“不惑之年”是指40岁。《论语》:“四十而不惑。” “知命、知天命、知天命之年、半百、年逾半百、知非之年、大衍之年”,是指50岁。《论语》:“五十而知天命。” 《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五十岁称为“艾”,耆(qí),60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 六十岁称为“耆”,进入老之境,免服力役。《唐事纪事》:“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致改之年”等都是指人到60岁。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60组干支,从甲子到癸亥,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花甲子或花甲。“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是指70岁。俗语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之年”, 耋(dié),70--80岁。《左传·僖公九年》:“以伯摆动耋老,加劳。”; 耄(mào),80--90岁。《礼典·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九十岁也称为“鲐”,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jī)颐,100岁。百岁称为“期颐”,意为饮食起居期待于子孙奉养照顾。把百岁老人称“寿星”,把“寿星”出现视为人世盛事,崇为“人间祥瑞”。西汉王褒在《四子讲德论》中曰:“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旧唐书·郑肃传》后也称年寿持斋的人为“人瑞”。所以,那时地方长官都要注意调查,掌握百岁老人,并上报朝廷奖赐、表彰。其他的如米年为八十八岁,是拆字;白年是指九十九岁,是百字去上面的一等等,也非常有趣。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