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古风舞蹈的古风歌:作业~急~~要材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30 06:27:39
认识科学进步对经济的影响作用,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公众具备参与科技事务能力等问题

就要材料,要详细的
限2天,迟了我也不要了
答案要是整理好的资料,其他我也会搜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科技进步,就不可能有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道德观念,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进步是要依靠科学家来完成的,科学是一面双刃剑,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发展。普及是提高的基础,提高推动普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科技进步,就不可能有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道德观念,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进步是要依靠科学家来完成的,科学是一面双刃剑,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发展。普及是提高的基础,提高推动普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回答者:xpshaw - 举人 四级 2-2 18:46

--------------------------------------------------------------------------------

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的决定作用

21世纪第一年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大大放慢,使人们为新千年而构想的宏伟蓝图黯然失色。对待世界经济当前的形势和未来的走向,乐观论与悲观论兼而有之,要从本质上把握它们,有必要回顾历史,在一个比较宽广的层面上进行分析,以加深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
科技进步 决定世界经济的形成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世界市场、从而形成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无不依靠科技进步的作用。近年来出现的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这一概念的延伸,它和世界经济一样,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使信息传递更快、更便捷,促进了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当前国际分工的资源基础不断削弱,技术基础大大增强,科技进步的水平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依据。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发挥各有关国家的技术优势,一件产品的零部件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国家生产,然后在某国组装,这说明当代国际分工与协作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空前紧密。受科技进步的作用,当代国际交换的规模、速度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国的生产和消费越来越离不开世界市场。对经济全球化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国际投资近年来迅速发展,这也是因为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国际投资机会大大增加,并使金融、交通、通讯等行业空前发展,为国际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

科技进步 决定世界经济的增长

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后,虽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经济总量是不断增长的。仅从1958年算起,全球生产总值由1.2万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32万余亿美元,增长了近28倍。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是由科技进步推动的。

二战前,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不够紧密的,战争期间和战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科学对技术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大,技术对科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没有量子物理学就没有现在的电子技术,没有分子生物学也就没有现在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还体现在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形成的时间大大缩短,科研机构与技术开发机构相互渗透,有的甚至是完全融合在一起。

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产品创新速度的快慢和科技含量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盛衰成败。科学、技术、生产之间以及各门科学和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

科技进步 决定世界经济的结构

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结构的决定作用,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由于世界上90%以上的科技投入、科技人员和科技活动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制造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服务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呈现出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的趋势;另一方面,占世界人口7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较少,大部分国家还处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阶段。

科技进步通过影响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等生产力诸要素,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以现在的美国为例,信息产业对美国GDP的贡献不断增大,已经取代汽车制造业、建筑业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柱。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美国各类产业的各个部门,极大地提高了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使社会分工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美国的收入和就业人口,在第一、二产业中的比重下降,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上升。信息技术替代了一部分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使劳动方式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蓝领工人减少,白领阶层扩大。信息技术动摇了美国传统贸易的基础,增加了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世界贸易结构中科技和服务产品的份额增加。信息技术还影响了美国人的消费方式,使娱乐、教育等消费的比例上升。信息技术所起的这些作用,不仅仅是在美国才有,在其它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程度不同地存在。

科技进步使劳动力和资金在整个要素中的比例下降,技术和组织要素的比例不断上升。有研究表明,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资至少能为社会带来30%的收益,而新机器设备等有形资本投资只能带来8%至10%的收益。目前,美国私营和公共部门每年用于研究和开发的支出高达2000多亿美元,而联邦储备委员会认为这一支出还应该比现在的实际支出高三倍以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实质上是突出科技和管理在生产要素中的作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提升科技和管理在生产要素中的地位。

科技进步 决定世界经济的格局
科技进步的快慢,对各国经济实力的对比,进而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至关重要。现在世界经济格局是“三足鼎立”,即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最强,美、欧、日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与它们的科技水平相称的。从总体上看,目前美国的科技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并且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还在拉大;它的大学教育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并仍在以优越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从世界各地吸引人才,是人才荟萃之地。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超级大国地位不会改变。

现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是相互渗透、影响和依存,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世界经济组织,如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由它们把持着,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主要由它们来制定,这是由它们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决定的。尽管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劳动力和个别技术上有比较优势,但由于整体的科技水平较低,要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优势还存在许多困难。因此,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任重道远。

正确利用科技进步 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也要看到,科技进步总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其作用受到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当美国经济实现了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增长后,有人声称在高技术条件下美国经济的周期规律已不复存在。诚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美国当局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便利条件,一些企业也确实依靠信息技术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化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只是表现形式有了很大变化,由这对根本矛盾派生出的从信息产业开始的生产过剩,是当前美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事实表明,科技进步本身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科技进步的成果运用不当,也将阻碍经济的发展。

现在世界上仍有一些人只把科技进步当作自己致富的手段,他们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将自己的富裕建立在别国的贫穷基础之上,使世界经济中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如果说二战结束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用枪炮去打开落后国家的市场、掠夺其资源,那么战后它们则主要是以科技为武器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近年来,有的发达国家在亚太经合组织中极力推动商品贸易,阻挠技术贸易,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市场,同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封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技术垄断,进而进行经济垄断,从发展中国家榨取更多的垄断超额利润。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国经济协调发展,世界经济才能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科技优势和以此为基础的经济优势、综合国力优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大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只能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局势的动荡,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甚至使世界经济出现大倒退。过去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人类的这一惨痛教训是应该牢记的。因此,只有公正、和平地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否则只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

应当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不是科技进步造成的,而是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制度性因素造成的。世界经济要走向复苏离不开科技进步。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们不仅需要资本的全球化,更需要技术的全球化,一切阻碍科技进步和技术全球化的因素都应该被清除。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作为经济生活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的发展终将冲破不公正、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旧秩序,代之以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尽管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可能较长,但这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参考资料:应该行了吧?设为最佳答案哦```不要辜负我的一番心意``
回答者:绝妙→笔 - 试用期 一级 2-2 19:02

--------------------------------------------------------------------------------

不是科学家~~

不知道他们要研究这个搞傻子呀!

顺其自然~~让科学家想这些吧
回答者:啊糊糊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 19:04

--------------------------------------------------------------------------------

科学形象与科学传播

一个术语的意义和指称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但终究处于流动之中。“科学”这个术语也不例外。

几年前,英国老牌科学家、科学社会学家齐曼出版了厚厚的《真实科学:是什么、意味着什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已出中译本,译作《真科学》),与多年前他写的《元科学导论》判若两个不同阵营的作品。他是搞自然科学出身的,后来名义上做了科学社会学的工作,也出版了一些有名的著作。但是,用SSK(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观点说,他早先的科学社会学只是科学家的社会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然而变化是不可抗拒的,科学在变,齐曼也在变,科学早就变了,齐曼后来才意识到。思想上的革命、范式的转换可能是相当痛苦的,意味着否定自己先前坚定的默认信念,齐曼不大容易自发地觉悟到革自己的命,虽然逻辑上有这个可能。事实上他深受他所激烈反对的英国同行SSK学者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他虽然口头上依然不服输,却吸收了敌方的大部分观点。齐曼是值得赞扬的,毕竟还有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大科学时代的到来,闭着眼睛讲规范,虽然他没有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科尔坦率。

科学是什么?可以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去阐释,如科学家的科学实践、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修辞学、科学政治学、科学传播学等等。应当说各有各的长处,但也各有各的盲点。通常人们对科学默认的理解主要来自科学家的“主诉”、传统科学哲学或者舆论的宣传。这种理解是必要的,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的,我称之为默认理解或者默认设置。

但是这种理解是初始的、时间上滞后的。前者是说,人们不太需要学习和反思,就容易接受默认理解;后者是说,默认理解一般落后于时代,更与未来发展不符。人们需要在默认理解(设置)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作出适当的调整,有时是很大的调整,涉及范式的转换。

在当前的中国,默认理解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说明我们大脑中的“软件”没有及时更新,没有升级到一种新的默认理解或者设置。思想的进步、公众文化程度的提高,根本上说是通过系统升级实现的。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不像IT软件升级那样简单迅速。科学对于中国人是异域文化,西方科学进入中国并开始本土化,也不过100多年,理论上与现实上都不难看到科学并没有在中国百姓中扎根,还没有成为中国人自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许100年后会有大的变化。

我们太需要科学了,所以我们信奉科学,我们崇拜科学,我们构造理想的科学,我们把科学家想象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继而,我们提倡科学,我们政治上天天喊科学。但科学岂是单单让信奉和崇拜的?

科学真的是什么样?那就深入实验室看看科学是什么样吧,就到科学共同体中实际体验一下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生活的吧,就看看科学家是如何申请资助并撰写报告与论文的吧。SSK学者做了这些工作。他们起先被斥为对科学不敬,但形势一点一点在变化,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面对现实、说真话,体会到除了“应当”外还有“事实”上。科学应当是什么,这是过去讨论的主要内容;科学实际上是什么,现在被多领域的研究者逐渐揭示着。

科学什么都可以是,但不应当是宗教,不应当是禁止思想自由的工具。但这说的还是“应当”。当然,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虚构的科学形象,它应当是一幅相对而言或者绝对而言非常好的形象。而实际的形象如何?这里没时间讲谈,只推荐两种易读的读物,一是刚才提到的齐曼的书,它是折衷的产物,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另一部是《怎样当一名科学家》,是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科学院三家编的一本小册子,应当说颇有权威性,这是给初入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准备的必读材料。

科学的形象确实发生了变化,以老眼光看问题对科学本身的发展不利,也不利于科学普及或者科学传播。

我们早先的科普观念很明确,是单线条的至上而下的灌输,上面有科学技术知识的科学共同体或者科普专家,下面是无知的百姓。这对应的是欠缺模型,系统基本上没有反馈。它的前提假定之一是,公众是无知的,欠缺科学知识。但是现在这种模型已经逐步让位于与境进路。这既与科学的变化、科学形象的变化有关,也与科学素养的新提法有关。这些变化也可以从英国先后两个重要报告中读出,一个是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一个是15年后2000年英国上议院发布的《科学与社会》报告。(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准备译出这两个重要报告,现已购得翻译版权。)

米勒首先提出科学素养的三维描述,包括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科学过程与方法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之后英国、OECD(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等都发展出自己的科学素养概念,并用于多国的实际测度,这些概念有一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当年的三维刻划。现在OECD的PISA(学生素养调查)项目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最为明确,已经有十多个国家采用他们的统一标准在各国展开测试,并统一做对比分析。PISA项目定义的科学素养模型可简称为PCC,指科学的过程(process)、内容(content)和与境(context)。另外从美国2061计划的若干报告及英国皇家物理学会出版的学术杂志《公众理解科学》及SAGE公司出版的《科学传播》杂志看,科学素养与科学传播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两者有相关性。

2002年12月18日,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徐冠华也讲:“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仅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新问题、新趋势都是新时期科普工作需要重视的。这要求我们的科普事业要继往开来,不断创新。要求科普工作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在继续做好科技界向受众单向传授科技知识的同时,要推动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

他还讲到:“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普及事业经历了一个广义化、全面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从‘科学普及’阶段到‘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再到现在的‘科学传播’这一新的阶段。……我国的科普事业要积极地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们科普工作的理念、理论要跟上发展的潮流;要重新审视计划经济体制下沿袭下来的科普工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科普工作要求的,不适应新时期、新任务、新目标的,要敢于打破、革除。要在借鉴国外理论和成功经验基础上,大胆创新,揭开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科普事业发展新路子。”

这些提法无疑是站得住脚的,符合时代精神,更是“三个代表”所要求的。但是,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这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它要触动许多人对科学的默认理解,需要相当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取得进展。但是,为了公众的利益,也为科学自身的发展,观念的变革是必要的。对科学形象、科学文化、科学传播的讨论,需要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打棍子扣帽子,那样做首先受伤害的还是科学和科学家的形象。“矫枉”有时需要“过正”或者已经有个别言辞略显过分,但凡事需要看主流和语境,不宜断章取义。■

(刘华杰 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http://zhidao.baidu.com/q?word=%C8%CF%CA%B6%BF%C6%D1%A7%BD%F8%B2%BD%B6%D4%BE%AD%BC%C3%B5%C4%D3%B0%CF%EC%D7%F7%D3%C3&ct=17&pn=0&tn=ikaslist&rn=10

科学形象与科学传播

一个术语的意义和指称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但终究处于流动之中。“科学”这个术语也不例外。

几年前,英国老牌科学家、科学社会学家齐曼出版了厚厚的《真实科学:是什么、意味着什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已出中译本,译作《真科学》),与多年前他写的《元科学导论》判若两个不同阵营的作品。他是搞自然科学出身的,后来名义上做了科学社会学的工作,也出版了一些有名的著作。但是,用SSK(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观点说,他早先的科学社会学只是科学家的社会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然而变化是不可抗拒的,科学在变,齐曼也在变,科学早就变了,齐曼后来才意识到。思想上的革命、范式的转换可能是相当痛苦的,意味着否定自己先前坚定的默认信念,齐曼不大容易自发地觉悟到革自己的命,虽然逻辑上有这个可能。事实上他深受他所激烈反对的英国同行SSK学者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他虽然口头上依然不服输,却吸收了敌方的大部分观点。齐曼是值得赞扬的,毕竟还有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大科学时代的到来,闭着眼睛讲规范,虽然他没有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科尔坦率。

科学是什么?可以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去阐释,如科学家的科学实践、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修辞学、科学政治学、科学传播学等等。应当说各有各的长处,但也各有各的盲点。通常人们对科学默认的理解主要来自科学家的“主诉”、传统科学哲学或者舆论的宣传。这种理解是必要的,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的,我称之为默认理解或者默认设置。

但是这种理解是初始的、时间上滞后的。前者是说,人们不太需要学习和反思,就容易接受默认理解;后者是说,默认理解一般落后于时代,更与未来发展不符。人们需要在默认理解(设置)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作出适当的调整,有时是很大的调整,涉及范式的转换。

在当前的中国,默认理解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说明我们大脑中的“软件”没有及时更新,没有升级到一种新的默认理解或者设置。思想的进步、公众文化程度的提高,根本上说是通过系统升级实现的。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不像IT软件升级那样简单迅速。科学对于中国人是异域文化,西方科学进入中国并开始本土化,也不过100多年,理论上与现实上都不难看到科学并没有在中国百姓中扎根,还没有成为中国人自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许100年后会有大的变化。

我们太需要科学了,所以我们信奉科学,我们崇拜科学,我们构造理想的科学,我们把科学家想象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继而,我们提倡科学,我们政治上天天喊科学。但科学岂是单单让信奉和崇拜的?

科学真的是什么样?那就深入实验室看看科学是什么样吧,就到科学共同体中实际体验一下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生活的吧,就看看科学家是如何申请资助并撰写报告与论文的吧。SSK学者做了这些工作。他们起先被斥为对科学不敬,但形势一点一点在变化,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面对现实、说真话,体会到除了“应当”外还有“事实”上。科学应当是什么,这是过去讨论的主要内容;科学实际上是什么,现在被多领域的研究者逐渐揭示着。

科学什么都可以是,但不应当是宗教,不应当是禁止思想自由的工具。但这说的还是“应当”。当然,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虚构的科学形象,它应当是一幅相对而言或者绝对而言非常好的形象。而实际的形象如何?这里没时间讲谈,只推荐两种易读的读物,一是刚才提到的齐曼的书,它是折衷的产物,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另一部是《怎样当一名科学家》,是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科学院三家编的一本小册子,应当说颇有权威性,这是给初入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准备的必读材料。

科学的形象确实发生了变化,以老眼光看问题对科学本身的发展不利,也不利于科学普及或者科学传播。

我们早先的科普观念很明确,是单线条的至上而下的灌输,上面有科学技术知识的科学共同体或者科普专家,下面是无知的百姓。这对应的是欠缺模型,系统基本上没有反馈。它的前提假定之一是,公众是无知的,欠缺科学知识。但是现在这种模型已经逐步让位于与境进路。这既与科学的变化、科学形象的变化有关,也与科学素养的新提法有关。这些变化也可以从英国先后两个重要报告中读出,一个是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一个是15年后2000年英国上议院发布的《科学与社会》报告。(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准备译出这两个重要报告,现已购得翻译版权。)

米勒首先提出科学素养的三维描述,包括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科学过程与方法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之后英国、OECD(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等都发展出自己的科学素养概念,并用于多国的实际测度,这些概念有一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当年的三维刻划。现在OECD的PISA(学生素养调查)项目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最为明确,已经有十多个国家采用他们的统一标准在各国展开测试,并统一做对比分析。PISA项目定义的科学素养模型可简称为PCC,指科学的过程(process)、内容(content)和与境(context)。另外从美国2061计划的若干报告及英国皇家物理学会出版的学术杂志《公众理解科学》及SAGE公司出版的《科学传播》杂志看,科学素养与科学传播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两者有相关性。

2002年12月18日,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徐冠华也讲:“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仅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新问题、新趋势都是新时期科普工作需要重视的。这要求我们的科普事业要继往开来,不断创新。要求科普工作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在继续做好科技界向受众单向传授科技知识的同时,要推动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

他还讲到:“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普及事业经历了一个广义化、全面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从‘科学普及’阶段到‘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再到现在的‘科学传播’这一新的阶段。……我国的科普事业要积极地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们科普工作的理念、理论要跟上发展的潮流;要重新审视计划经济体制下沿袭下来的科普工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科普工作要求的,不适应新时期、新任务、新目标的,要敢于打破、革除。要在借鉴国外理论和成功经验基础上,大胆创新,揭开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科普事业发展新路子。”

这些提法无疑是站得住脚的,符合时代精神,更是“三个代表”所要求的。但是,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这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它要触动许多人对科学的默认理解,需要相当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取得进展。但是,为了公众的利益,也为科学自身的发展,观念的变革是必要的。对科学形象、科学文化、科学传播的讨论,需要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打棍子扣帽子,那样做首先受伤害的还是科学和科学家的形象。“矫枉”有时需要“过正”或者已经有个别言辞略显过分,但凡事需要看主流和语境,不宜断章取义。■

(刘华杰 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不是科学家~~

不知道他们要研究这个搞傻子呀!

顺其自然~~让科学家想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