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丽影7传奇修改器:谁能说说封建世纪末的历史画卷 关于文学方面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2 06:32:00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文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是一个向新文学过渡,被称为“近代文学”的阶段。这阶段的特点:一方面,反帝爱国和民主主义成为文学的基本主题,显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战斗性;另一方面,维护封建统治、抗拒新思潮的正统文学,虽然日渐陷于窘境,但仍在不断挣扎。

在诗文领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是首开文学新风气的人物。他的诗富于政治敏感,独辟蹊径,代表作《己亥杂诗》为论者所重。同时的魏源、林则徐、张维屏等也写出了许多富于时代色彩和历史意义的作品。戊戌变法前后,改良主义运动代表人物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并推誉黄遵宪“我手写我口”的新派诗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梁启超自己的散文,导源于龚自珍,打破了一切传统古文的格局,务为平易畅达,风靡一时,号为“新文体”。《少年中国说》、《论毅力》等说理文章,气势磅礴,铺张淋漓,颇有魅力。辛亥革命时期,南社诗人柳亚子、陈去病、高旭、苏曼殊等人的作品洋溢着充沛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秋瑾是当时杰出的女诗人,她的诗作激昴慷慨,富有巾帼英雄的气概。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邹容、陈天华等相继写作了通俗化古文和白话文。以守旧复古为特征的传统诗文,仍活跃于一时。诗歌方面,先后有“宋诗运动”和“同光体”诗派;古文则产生了梅曾亮、曾国藩、黎庶昌等名家,号称“桐城派”中兴。词则有常州派的推衍发展。这些诗文流派大致只是在形式技巧上或模拟,或翻新,始终没有找到新的出路。

近代小说,在初期占主导地位的仍是格调不高、平庸落后的狭邪小说和侠义公案小说。后经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鼓吹倡导,谴责小说盛行。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和刘鹗的《老残游记》,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这些作品突出暴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腐朽,广泛宣传了社会改良。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明显的开拓,有的还吸收了西方小说的技法。但艺术成就一般不高。辛亥革命后,还出现了“鸳鸯蝴蝶派”小说和“黑幕小说”,思想和艺术价值都较低下。除创作外,林纾等人还用古文翻译了不少外国小说,在当时有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