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杯決賽收視率:请说出孙中山一生的三大重大活动及历史意义,再给他一个称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00:23:41

我个人认为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几个重要阶段分别是弃医从政,推翻满清,建立民国,改组国民党和后来的第一期北伐.
1895年孙中山先生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地尽其用的主张,未被采纳.从此放弃了对满清的幻想,开始以革命手段救中国.
民国成立后,为捍卫新生的共和国,转而与军阀继续奋斗,虽屡屡受挫而不堕其志,并且意识到了党内已开始出现的派系斗争和保守势力出现的苗头,放弃门户之见,在中共的建议下,改组国民党.1921年进行了第一期北伐,后讨伐陈炯明,直至1925年临终前,还以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托付国民党党员.
1942年蒋介石发布训令,尊”中国国民党总理孙先生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共政权建立后,毛泽东称孙先生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不贪恋权势,只以百姓为念.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孙中山先生是唯一一个国共两党,海峡两岸都可以接受的历史人物.
昔杜甫有诗云:出师为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又陆游有诗云:王室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先生可谓是矣.

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一生致力于推翻封建专制、缔造民主共和的事业,领导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民国。是海峡两岸都倍加推崇的人物,在大陆,他被称为「民主革命的先驱」,其巨幅画像在重大节日时出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在台湾,他仍被尊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农民家庭。幼名帝象,读书时取名文,号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后,则常以中山为名。

孙中山少年时代在美国属地檀香山先后就读于英美教会所办的意奥兰尼学校和奥阿厚书院。1883-1886年,继续求学于香港拔萃书室、域多利书院。毕业后,他先进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堂学习,后来转入香港西医书院(此校后来幷入香港大学〕学医。在校期间,他不但努力攻读医学,而且还广泛研读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历史、军事、科学书籍,幷结识了不少有志革命的青年朋友。

1892年7月,孙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绩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曾先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他的医术精明,而且对贫穷病人免费治疗,因此,行医「不满两三月,声名鹊起」。

1894年6月,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被置之不理。同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接连失败,孙中山进一步认清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愈发坚定了救国的信念。遂赴檀香山,在华侨中宣传革命。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次年1月,孙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兴中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因事泄而失败,被迫逃亡海外。清政府将他作为重要国事犯到处悬重赏通缉。此后他在海外16年,先后 5次环游世界,在华侨中广泛宣传革命,建立革命组织。

1896年10月,孙中山在英国伦敦被清政府使馆诱捕,后经他的老师英国人康德黎营救脱险。1905年 8月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里,孙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孙中山直接领导的起义有1907年5月的黄冈起义、6月的七女湖起义、9月的防城起义、10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2月的钦州起义、4月的河口起义,1910年2月的广州新军起义以及1911年4月27日(阴历3月29日)的黄花冈起义,加上1895年的广州起义和1900年的惠州起义,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共领导了10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失败,却唤醒了中国人民,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在美国闻讯,立即在欧美各国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各国的支持,幷于同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29日,在南京举行的17省代表会议上,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到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了临时参议院,公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于立宪派和其它旧势力对袁世凯的支持以及革命党人的妥协态度,孙中山被迫于1912年2月13日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幷荐袁世凯以自代。3月8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解职。

袁世凯上台后,逐步实现其变共和为专制的阴谋。1913年3月20日,他派人在上海暗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4月,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发动了二次革命,江西、南京、上海、四川等地先后起兵讨袁,但因国民党内部涣散,在袁军的进攻下,不到两个月先后失败。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被迫逃亡日本。1914年7月,他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被推举为总理,继续领导反袁斗争。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同年12月,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公然称帝。12月25日,爱国将领蔡锷首先在云南举起了讨袁护国的旗帜,各省纷纷响应。袁世凯被迫取消了帝制,在举国人民的唾骂中一命呜呼。袁世凯死后,中国仍处于各派军阀割据混战的动乱局面。张勋复辟事件发生后,孙中山立即举起护法旗帜,号召国会议员南下护法。 1917年9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国会非常会议上,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军政府成立后,滇、桂军阀通过改组军政府排挤孙中山。1918年5月4日,孙中山向非常国会提出辞职,离粤赴沪。自此到1920年11月,孙中山在上海完成了《孙文学说》、《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等箸述。为了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力量,1919年10 月,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此时,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已经爆发。1920年10月,在孙中山的督促下,陈炯明率粤军攻克广州。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新护法军政府。1921年 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正式政府。

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再赴上海,二次护法运动又告失败。此后,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初驱逐陈炯明后,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幷派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邀请苏联政治和军事顾问到广州帮助中国革命。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武装干部。同年10月在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后,应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国事,终因积劳病剧,于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附:早在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出版的荡虏丛书之一的《大革命家孙逸仙》一书,开孙中山研究之先河。这本书,是黄中黄(即章士钊)从日人白浪庵滔天(即宫崎寅藏)所著《三十三之梦》一书中,摘录有关孙中山革命事迹之内容译编而成的60页小册子,书中简要介绍孙中山投身革命至惠州起义的历史,指出:“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之初祖,实行革命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它出版后,不胫而走,广为传诵,使国内不少人读后有了清楚的认识,“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谈兴中国者不可脱离孙逸仙三字”,于是推崇、归心孙中山者日众,“热烈之志士时时有一中山先生印象,盘旋牢结于脑海,几欲破浪走海外以从之,不能得,则如醉如疵,甚至发狂。”从而对辛亥革命的思想发动和传播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产生过颇大的积极影响。有一学者为文,甚至认为该书的“刊行,终于完成了建立民国之大业。”这一说法可能有些夸大,但该书有着巨大影响却是不容置疑的。当时,此书一出即被清政府查禁,与同年出版的邹容的《革命军》一起列为禁书。
武昌起义成功,民国创建,为孙中山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孙中山的生平、思想和革命实践,从各个方面被加以研究和探讨。据不完全统计,在1912—1949年的38年民国史中,出版的孙中山研究著作和资料图书共1780余种,其中孙中山的著作(包括全集、文集、选集等)有242种,阐释孙中山著作的书籍有287种,研究专著(包括生平、事业及经济、政治、哲学、社会、军事、法律、文教等思想)1150余种,传记、简史72种,年谱15种,墨迹、画册12种,还有文学作品3种。此外,在报刊发表的论文、文章860多篇。
当时的孙中山研究,大体可以1927年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段16年为初始阶段,后段22年为发展阶段。这两阶段,互有异同,先后相继。
在初期阶段,通过1912年民国建立,特别是1925年孙中山逝世这两次重大历史事件,促使孙中山研究和出版有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在此期间,所出版的一批孙中山、三民主义,以及有关孙中山的各种文集、资料之类的书籍,如高尔柏、高尔松的《孙中山先生与中国》(上海民智书局1926年版)、陈安仁的《三民主义的连环作用》(中国国民党西澳普扶分部1922年版)、甘乃光的《孙文主义发凡》(国民书局1925年版)、范体仁的《中山先生之生与死》(上海光明书局1927年版)和伍达光的《孙中山先生评论集》(广州中国国民书局1925年版),以及多种版本的孙中山传记等等,都是一些孙中山本人的著作和有关孙中山的小册子,整体研究呈现粗线条、轮廓式的特色。书中论述比较简单,多为节录报刊摘编而成,往往流于资料罗列,比较粗疏浅薄,并且基本上还是从政治上纪念和评价孙中山,属于介绍性的通俗简易读物,仅有个别著作渐有学术性。也有少量由于作者政见不同,出现党同伐异,甚至歪曲历史,如《孙文小史》(1913年环筒页版)和《孙逸仙及国民党之来历》(新中国社1938年版)的字里行间充满对孙中山的攻讦和诋伤,明显地带有敌意和偏见。但这阶段的工作却具有开拓的性质,为以后的继续深入研究开辟了航道,奠定了基础。
到第三阶段,随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之后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孙中山为国父活动的推动,孙中山研究走上快速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显示出三个特点:一是,除有更多的个人写书外,一些机关团体和官员也加入这一行列,从民修书发展到官修书。如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于1941年编写了《孙中山先生年谱》,教育部教科用书编委会于1941年编写了《三民主义问题》等。这些官修著作编写内容一般,质量不如民修著作。此外,还先后创办一些有关孙中山的学术刊物,如孙科于1943年创办《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用很厚篇幅刊登研究孙中山的文章;陈布雷于1940年创办《三民主义半月刊》(1942—1948年间由杨玉清接任主编),刊载李宗黄、邓慕韩、冯自由、邹鲁、戴季陶、梁寒操、张其昀、张继、钱穆、朱学范、钱端升、贺麟、谭平山等人许多论文,其中有不少是与孙中山研究相关的论著,都直接、间接地对孙中山进行了研究。二是,在征集、整理和出版孙中山著述的文献资料方面,取得了颇大的成绩。在先后出版的近200种有重要文献价值的孙中山全集、文集和选集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吴拯寰的《孙中山全集》四册(三民公司1929年版)、胡汉民的《总理全集》五册(上海民智书局1930年版)和黄季陆的《总理全集》三卷(成都近芬书屋1944年版)等。这一工作为研究孙中山思想和革命活动提供了依据,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三是,研究领域的明显拓展,各种形式的孙中山研究著作纷纷印行,较前一阶段有大幅度的增长,并陆续呈现出若干较有份量、具有学术价值的巨幅专著。诸如罗香林的《国父之大学时代》(重庆独立出版社1945年版)、陈安仁的《孙先生之思想及其主义》(广州中山大学1927年版)、许师慎编著的《国父〈革命缘起〉详注》(正中书局1947年版)和美人林百克(Paul Linebarger)著、徐植仁译的《孙逸仙传记》(上海三民公司1927年版)等书,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当时以至今日历史学者所重视。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孙中山研究已有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课题研究体系。后来,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衰败,孙中山的研究和出版日趋于寥落。
在民国时期为数达千余种的众多论著中,参差不齐,其中写得比较认真,内容较为充实,具有较多参考价值者,简述若干种如次:
1、林百克的《孙逸仙传记》是较好的著作之一。全书对孙中山历史分为10个部分,共34节。作者曾追随孙中山左右多年,他为撰写该书还和孙中山在上海等地“同居一室”,共同“费了许多日子搜集资料”。由于得到孙中山及其家属和其他革命党人的帮助,使用大量的口碑资料,引述许多“中山先生口述的童年时代的故事和所经过的重大政治事件”,尤其是对孙中山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叙述颇详,很有价值;并且文字生动,描写细腻。特别是对孙中山联俄、容共一事,议论亦尚平允。所以,该书1926年出版后曾不断再版。它的最大缺点是,在分析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时,往往荒谬地归之于宗教神学的启示,力图把孙中山塑造成一个天生的革命家,充满唯心史观。
2、罗香林著的《国父之大学时代》,以博引繁征,资料搜罗丰富取胜。书中使用了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的许多原始资料,如西医书院学生注册簿、学生成绩薄,和法医学、公共卫生学、妇产学、外科学、医学等门考试成绩单与第一学年各科分数表,以及当时香港《德臣西报》、《南华邮报》等的报道,并经过认真地排比、考证。它写得相当扎实,对研究孙中山的早期活动、医术和反清革命思想,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但该书在某些史事的叙述上,如对孙中山的学位的说法不一等,欠缺缜密;某些问题如对孙中山入香港西医书院的时间及修业年限等,论证失当;并存在有像当时其他有关孙中山著作一样的无限拔高孙中山思想的通病。
3、高良佐所著《孙中山先生传》,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剪裁适当,条理明晰;作者不专宥于局部的材料,广事搜集中外的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在完成孙中山世系、兴中会等专题研究后成书,基础较为深厚。不足之处是,引用资料多未加标注,难以稽考;下限写至1912年,未能续完全书。
4、胡去非编的《总理事略》(南京中央文化教育馆1937年版)和许师慎编著的《国父〈革命缘起〉详注》,也写得比较严谨。作者长期致力于史事的考订,用力颇勤。它们的特点,则都是以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有志竟成》(即《革命缘起》)一书为纲,以史事为纬编织成书。这两本书,是民国时期我国史学者写孙中山传时共同奉行的注经式传记写法的代表作。
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40年代以后,还出现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孙中山的著作。当时,延安和大后方的一些认真严肃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尽管为当时种种客观条件和不良的环境所限制,还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各个角度对孙中山进行专门研究,并作出了一定成绩。如胡绳的《孙中山革命奋斗小史》(香港海洋书屋1948年版)、何干之的《三民主义研究》(新中出版社1940年版)、陈伯达、洛甫的《论三民主义诸问题》(新华日报社1940年版)和侯外庐的《三民主义与民主主义》(长风书屋1946年版)等书,都曾程度不等的对后来(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孙中山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篇幅仅72页的小书《孙中山革命奋斗小史》,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着眼于中国革命的整体,把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放在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环境中分析考察,指出其一生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中所包含着的弱点,写出了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新旧转变阶段不断奋斗前进的可贵精神。该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写作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最初尝试,属于开创性成果,曾对新中国建立后的孙中山研究起了启发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观民国时期孙中山研究者的著述,数量不可谓不多,但在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及学术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亦可谓不少。主要表现在下述诸方面:
首先,由于国民党正统史观的指导,把孙中山神化为至高无上的偶像,似乎孙中山的伟大气质和革命思想与生俱来,且一直没有发展变化。
在一些学者,特别是官方或带有官方色彩的研究者的论著中,几乎都把孙中山个人作为中心,充满英雄史观和国民党正统史观的气息,不能从孙中山活动中看到历史的要求,看到一个时代,体察不出时代跳动的脉搏,缺乏历史感和时代感。造成了孙中山的活动与时代脱节,同政党、群众分离,其思想发展也毫无规律可寻。
民国政府成立之后,一些学者出于辛亥后政潮迭起、派系纷争的变化,以及政治斗争的需要,有意抬高孙中山的地位,于是不顾历史真相给以许多溢美、拔高之词。如把孙中山描述为从小就是一个具有伟人气质的神童,指出孙中山“幼时,体颀貌端,气度温和,有若书生。而魁梧英武,使人见之生畏。”认为:孙中山“先生之生也,体颀貌端,绝似杨太夫人;气度温和崇厚,对人慈悦若亲,勇于作事,无不良嗜好,又极类道川公。”因此,他“貌像娘,贵极品;性如爷,位极顶”,是位天生的伟人。并明确指出:孙中山“幼时所为,多令父老咋舌,盖具革命性早已显露矣。”还有从翠亨村周围的地理环境和“风水”,来解释孙中山这一历史伟大人物的所以能够产生等,蓄意把孙中山神化起来,树为偶像。无怪乎多年之后还有人为文慨叹地说:在国民党统治下,对于孙中山那“多姿多彩的一生都不甚了了。我们所知道的多只是止于宣传的一些神化,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读到一本生动的完整的而百读不厌的”孙中山传记著作。
孙中山确是开创了新的历史时代的一代伟人,但他也和任何杰出的历史人物一样,都是现实社会和时代的产儿。因为孙中山的伟大功绩,就把他神化,甚至奉为神圣的偶像,加以膜拜讴歌,这和离开历史实际和时代条件,贬低乃至忽视、否认他在历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中国人民所作的伟大贡献一样,都是非科学的,也是远离历史实际的表现。史学的生命和力量所在是翔实可靠,远离真实的研究成果不可能是有价值的。
其次,出于反动的政治需要,掩盖或歪曲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发展,曲解三民主义学说,无限夸大“革命程序论”和“权能区分论。”
从国民党“一大”到孙中山逝世,是孙中山一生中最光辉的时期之一。在此期间,孙中山革命思想有重大发展,他主张“联俄、容共、扶助农工”,首创国共合作,呕心沥血于国家的统一大业,伟绩煊赫,利国利民。然而,由于孙中山逝世后国共两党的分裂和对立,以及国民党建立的政权在意识形态方面对苏俄、中共抱敌视态度,使孙中山晚年的思想、理论与革命实践,成为了孙中山研究者和国民党党史学者的一个忌讳的话题,成为“禁区”。在很长时期内,在孙中山研究的大量论著中,孙中山晚年的辉煌史不仅罕有专门的论著,而且对这段历史或语焉不详,或只字不提,甚至肆意歪曲事实。如提出孙中山认为共产党人“能积极活动,若使之游闲党外,恐有碍于国民党之工作,乃允许而容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