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鱼与海葵的关系:南朝文人沈约等所创的什么形成了古体诗歌向格律诗演变的一次关键转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6 18:56:29

沈约创“四病八声”
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四声,实际上是随着佛经的传译而兴起和发现的。四声,就是指汉字有平声、上

声、去声、入声这四种读法。现代汉语中已无入声。其实从元时起,入声已渐渐在

口语中消亡。这也好理解。因为元人作为北方政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说话含混不

清,不可把读出入声字。入声字读起来特别短促,这对于北人对说,简直是高要求。

所以,渐渐的演变成今日的汉语中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了。也就是说古代的

入声字都已分解到其他声韵中去了。

八病,则是指诗歌创作中应该避忌的八个声律上的问题,它们是:

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以上就两句的音节来讲),和大韵,小韵,旁纽,正

纽(以上就一句中的音节来讲。因为它是一句中的音节,所以在两句中就比较宽泛

些,不为病犯。)

而在《文镜秘府》中,在归纳了沈约和唐代崔融、元兢等人的论述后,列举了如

下八种病犯:“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

七曰傍纽,八曰正纽,九曰水浑,十曰火灭,十一曰阙偶,十二曰繁说,十三曰龃

龉,十四曰丛聚,十五曰忌讳,十六曰形迹,十七曰傍突,十八曰翻语,十九曰长撷

腰,二十曰长解镫,二十一曰支离,二十二曰相滥,二十三曰落节,二十四曰杂乱,

二十五曰文赘,二十六曰相反,二十七曰相重,二十八曰骈拇。”

四声八病说以及由此产生的永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