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入渝备案取消了:现在说的“十五”计划是第十个五年计划还是第十五个五年计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22:51:12
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各个方面说得细一点吧,谢谢!!!!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的解析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视野中 ,它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换言之,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纯 粹的、抽象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一定阶段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和现代 化恰恰是一种“重合”的世界历史进程。(参见叶险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 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初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2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 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世界现代化或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结果。因此,他们确 实不曾提出过“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概念。
  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赋予人类社会以种种前所未有 的巨大灾难。与19世纪50年代初期把英国对印度的破坏行为称为一场“社会革命”相反 ,马克思后来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东方公社制度的破坏,将很 快在东方社会形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场战争无疑将使东方社会进入一个 漫长的痛苦的过程。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反对用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作为唯一的 尺度来衡量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反对把世界历史简单地机械地挤压到欧洲模式中去。 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提出了避免俄国重蹈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苦难的设想和 要求:“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作用,首先必须排除 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 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 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 言和1894年的《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又予以重申。他们强调:“如果俄国 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 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6页)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了经济文化落后的 俄国有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的思想。
  历史的事实是,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按照马克思原先设想的要求取得 胜利的,并且,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提出了这一设想,但始终没有改变过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是现代化结果的思想。他们一直认为,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现 代化的历史使命也告终结。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俄国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带 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必须在直接占有资本主义创造的肯定成果基础上过渡到社会主 义才能实现。但俄国革命胜利后,实际上并不存在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这 在客观上就使得通过占有资主义的肯定成果过渡到社会主义,从而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 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成为夺取政权的工人阶级面对的历史课题。撇开关于这一历史 性课题的种种论争不言,我们之所以说他们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其根本的理论依 据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坚持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 国家有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占有资本主义现代化一切肯定成果的可能性 。在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的这一 精神被赋予了实践的意义。综合有关学术观点,并按照我们的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基本思想可具体明确为,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定历史阶段,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取 得政权,运用社会主义的方式和途径,限制、克服和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的苦难和 屈辱,而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切肯定的成果;在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现代 化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实现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取代。
  当然,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决非是简单的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高 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代化形态。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
  首先,两种现代化各自所依托的社会基本制度不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最本 质的基本特征。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主义的任务,勿宁说仅仅在于把生产资料转交给 生产者公共占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页)这 里说的社会基本制度就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 础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依托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其次,现代化的实现方式不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方式有两个本质的特征:一是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社会各阶层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普遍享受 到每一阶段现代化所实现的文明成果,而不是以部分社会阶层眼前和长远利益的相对丧 失为前提。二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可以限制和克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严重扭 曲、各种社会公害的普遍流行等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灾难。(参见叶险明 :《对马克思现代化观的一种读解》,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2期)正是这两个基本特 征确立了现代化在实现方式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属性。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吸 收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肯定的文明成果——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之所以选择社会主 义的根本意旨应该在此。倘若忽视这个方面,也就违背了历史的辩证法。
  再次,现代化的目标不同。我们说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代化形 态,还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方式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它所要实现的目标,即在保 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促进每一个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 现代化执行的历史任务并非是向“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转化”——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 础的社会是“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向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转化, 这种转化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部过程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它起步之时起就必 须承担起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目标的历史重任。

  “十五”计划是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
  现在“十一五”规划是指2006~2010年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建设的目标和五年规划。

10个

“十五”计划是--第十个五年计划

是第十个五年计划
我国是1956年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化的改造后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所以是以1956-1960年开始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依次类推

“十五”计划是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
现在不是说十一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