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 征求意见函:欧洲人把中国称为“赛里斯”,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1 03:09:11

遥远的“赛里斯国”

  位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和欧洲地中海国家,分别代表着东西方文化。它们之间隔着辽阔的欧亚内陆地区,也就是现在中国西北部新疆以西的中亚地区。漫长的中西交通从很早的历史时期就已开始。丝绸作为中国的国宝,在殷周时期已相当发达,并为周边民族所喜爱。在欧亚文明圈外散居着无固定住所的草原游牧民族,他们充当了两种文明的传播者,促进了地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国丝绸传入西方,首先是从绕行里海、黑海,直达地中海的北方草原之路开始的。

  从史料上看,出访西方国家的第一位中国元首,可能是公元前十世纪的西周首领周穆公。当时他从中原出发,驱车西游到西北,抵达中亚的一些氏族部落,以丝绸作为国礼,赠送给所出访的国家。这大概是丝绸西传最早的历史。直至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才开通了从新疆通往西亚的绿洲丝路,这条人们通常意义所指的丝绸之路,晚于草原丝路达几个世纪之久。

  公元前八世纪,希腊出现所谓的“大移民”运动,也就是由古代农业性移民转到商业殖民。其中一支向北越过赫勒斯滂,深入整个黑海沿岸。这些古希腊人与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贸易频繁,斯基泰人除以谷物、羊毛和奴隶为交易贷物外,还转销来自遥远东方的货物。在著名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写道:“从门阈直到内室,椅子上放着柔软的绮罗。”这些丝绸很可能就是与斯基泰人交换得来的。

  希腊人虽然很早就已开始使用丝绸,并称中国为“赛里斯国”(Seres,即产丝之国),但由于远隔重洋,路途遥远,不了解中国的蚕丝生产,他们对这种神奇丝的来源一无所知。于是,西方人添附了中亚民族关于丝绸的离奇神话,凭籍他们的想象,对遥远的“赛里斯国”和丝绸的来源作出了各种各样十分荒诞的猜测,从而也产生了对蚕丝的各种误解。

  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人认为,赛里斯人“身体高大近二十英尺,过于常人,红发碧眼,声音洪亮,寿命超过二百岁。”有学者认为这里所指的赛里斯人可能是指中亚以东的民族,即现在新疆维吾尔族的祖先,也是丝绸贸易的中间商,并不是指中国汉族。

  公元一世纪,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其《博物志》中提到“赛里斯国”,称该国“林中产丝,闻名世界。丝生于树上,取下湿一湿,即可梳理成丝。”可见当时的欧洲人认为丝是从树上来的。

  希腊一位名叫波金尼阿斯的地理学家,则做出了更加离奇的推测:赛里斯人所用织绸缎之丝,来自一种名为塞儿的小虫。此虫的大小约两倍于甲虫,吐丝时如树下结网的蜘蛛。蜘蛛八足,该虫也有八足。赛里斯人于冬夏两季建房舍蓄养该虫,并用该虫所吐细丝缠绕其足。先以稷养四年,至第五年改用青芦饲养。青芦为此虫最爱,虫因食之过量,血多身裂而死,体内即为丝。”这种爱吃青芦的“大甲虫”是公元二世纪西方人对蚕的一种想象。

  到了公元四世纪,希腊人又想出了一种会产丝的“羊毛树”:林中有羊,有人勤加灌溉,梳理出之,成精细丝线,半似羊毛纤维,半似粘质之丝。

  大约在公元六世纪,几个印度僧人把中国蚕种藏于行路杖中,从中国西部走私到东罗马拜占庭,此后,欧洲有了蚕丝业。这时他们才搞清楚“产丝者乃一种虫也。丝从口中天然吐出,不须人力。虫以桑叶养之。”公元六世纪之后,“赛里斯”这一称呼也逐渐消失了。

希腊文献中早已出现“赛里斯”(Seres),意为“中国人”。据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亨利克泰夏斯(Ctesias)等的记载,这种称名就是起于“丝(Ser)”(参见前文所引的米勒【Muller*】版本,1884年巴黎迪多书店版本,转引自【法】戈岱司编《希腊拉丁作家远东文献辑录》,耿升译,中华书局,1987年版)。也有可能如公园2世纪的罗马人包撒尼雅斯(Pausanias)的《希腊志》中所说,就是“他们国内生存的一种小动物,希腊人称之为‘赛儿’(Ser*)”。我们可以肯定,希腊文中是以Seres来称中国的,其起于蚕与丝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