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排名2017:小说家杨红樱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2 18:42:32

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家,成都人,19岁开始童话创作。2000年以《女生日记》拉开“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与其后的《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一起,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反响巨大,“小孩子们到书店,往往不说书名,直接点名要杨红樱的书”。该系列迄今热销四十多万册,数度荣登畅销书榜,并成为影视剧、动画片改编热门。2003年7月,“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又全新推出。
做过7年小学老师,做过7年儿童读物编辑,现为《青年作家》杂志社副编审。一个16岁高一女生的母亲。自言平生最大的愿望是———破解童心。

被媒体称为“中国童书皇后”、“中国童书畅销第一人”的杨红樱在体味了两年当明星的感觉之后,现在开始品尝“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滋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多位批评家在媒体上发言,以严厉的措词,攻击杨红樱的作品“通俗、搞笑、粗陋”,对杨的作品“可怕地充斥书店”忧心忡忡。在批评杨红樱的同时,批评家还指出出版社一味“迎合读者低层次的阅读需求”,“起了不好的示范作用”(见《新闻晨报》9月20日)。

看到这些报道,我第一个反应是为我们的批评家终于能鼓起勇气兑现其“批评”之职叫好!按理说,文学批评家对文学作品说好说坏,本就是他的职责,何需“鼓起勇气”?但实际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批评界弥漫着一股不健康的风气,对文学作品说好的多,指出问题的少。尤其对国内作家的作品更是如此。这里面有出版社操纵的原因,也有拉不下情面的“国情”使然。在儿童文学界此风尤甚,因为少儿出版界和儿童文学创作界圈子更小,就这么些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也不好意思“实话实说”。于是,随着批评家的失职、失语,我们付出的代价就是社会阅读指导体系的失缺。而现在终于看到有人打破沉默,先且不论他说得有没有道理,首先应该肯定其精神的可贵,这是儿童文学批评界良知回归的信号。

事实上,杨红樱作品的畅销,有偶然的因素,也是一种必然。先说必然。杨红樱作品是在我国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过渡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在这个时期,传统的好老师、好学生、好孩子的标准不再适用,在新的标准建立以前,杨红樱在作品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模式,并给出了一种理想天国般的师生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新模式。在杨红樱的作品中,公然宣称“不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可爱”;书中孩子们空前爱戴的米兰老师是年轻漂亮、头脑鲜活、行事另类的新潮人物;再加上作品中随时散布在各个角落的时尚元素和轻松搞笑的语言,使小读者们找到了一种新奇感和满足感。这从杨红樱作品的书名《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淘气包马小跳》等就可见一斑。我想这就是杨红樱风靡校园的必然原因。偶然的因素是两个超能量的出版人的成功运作,一个是作家出版社的王淑丽,她是杨红樱成名道路上的第一个贵人。第二个是原作家出版社副社长、现任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的白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一个作家的作品从创作出来到到达读者手中,出版社的运作至关重要。而在儿童文学出版领域,新时期以来几乎还没有畅销书出现(郑渊洁童话的畅销是一个特例,并不是出版社自觉运作的结果)。而王淑丽和白冰作为国内畅销书运作的高手,以一系列成功的宣传和推广,共同成就了杨红樱。所谓“杨红樱现象”、“杨红樱模式”,除了指其作品本身,也包括杨红樱作品出版、营销的内涵。

那么,应该怎么来看待批评家的批评呢?我认为创作界历来就存在两种写作,一种是经典式写作,一种是商业化写作。我把杨红樱的写作总体上归为后者。一般来说,从事经典式写作的作家更令人尊敬,因为他们似乎要舍弃(起码是暂时舍弃)很多名利的诱惑,潜心追求更高层次作品品质的表达。而商业化写作的作家给人感觉要急功近利一些。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现在总体上是非常弱势和低迷的,甚至可以说,很多正埋头进行所谓经典写作的作家从事的是无效写作,写出来的作品难于出版或出版后读者不买账。一位国内权威儿童文学奖的评委透露,绝大多数参评的图书印数仅在1000册到2000册之间,甚至有的只印了122本!试想,这样的写作有什么社会效益,这样的书拿了奖又有什么意义?!我不是儿童文学批评家,无能也无力为杨红樱的“读物”走向“文学”开出药方,但我想说,杨红樱秉持的贴近孩子、贴近现实、以儿童为本位、张扬童心的创作理念是完全对路的,其作品的畅销,对于拉动中国本土原创儿童文学的创作出版和吸引更多的孩子来阅读文学作品,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我理解,批评家们所担心的,是杨红樱的作品影响太大了,在少儿读者中已形成了一种“趋之若鹜”的风尚,担心小读者们光读杨红樱会导致阅读营养的失衡。我个人觉得这是没必要担心的,杨红樱也不必为此感到郁闷。我们有《淘气包马小跳》这样轻松搞笑的“读物”,也有曹文轩的《草房子》和张洁的“月光少女小说”等唯美、细腻的作品。我国儿童文学的整体生态还不至于因为一个杨红樱就失衡了,而是总体上应该繁荣并发展起来,不管是经典式写作还是商业化写作,我们的整体实力都还远远不够。虽然“儿童文学没有国界”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让我们的下一代整天抱着国外的经典童书着迷上瘾也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至于批评家们指出的作品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我觉得杨红樱应该听取,最畅销的不一定是优秀的,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有读者和批评家关注,指出某些不足是一件好事,应该在读者和批评家的严格要求下逐步走向成熟。尤其突出的是杨作品中自我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和作品出版已有过滥之势,已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我国有三亿六千多万儿童,在为他们提供优秀的本土原创作品方面我们的作家和出版界还远远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一个杨红樱畅销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五个、十个杨红樱红起来,还需要五个、十个曹文轩、张洁畅销起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少儿出版工作者,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