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二手房:夏天面部皮肤有汗水,被风吹日晒后落下一片红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5 03:04:55
是什么病?怎么治
已经几个月了,不见好,鬓角头发里也有,有时候痒

怀疑是湿疹什么的,我不懂,瞎猜

一楼的不要说的太白了吧
二楼的,我说湿疹就湿疹呀,到底是不是呀,不能乱说话,会出人命的,开玩笑别生气:)
另外怎么治没说呀

不象湿疹

  [湿疹诊断]
  一、症状
  (一)各期表现
  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
  1.急性湿疹:起病急在红斑、水肿的基础上,出现米粒大的丘疹或小水疱。因水疱破裂可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皮疹融合成片,中心较重,渐向外扩展,界限不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自觉瘙痒。
  2.亚急性湿疹:急性炎症减轻后,皮疹以小丘疹和结痂为主,有少量疱疹及糜烂,伴轻度浸润,表面有少许鳞屑。
  3.慢性湿疹:由急性、亚急性湿疹演变而来,皮损主要为皮肤粗糙、抓痕、血痂、浸润肥厚、苔藓样变,伴色素沉着。
  (二)特定部位表现
  1耳部湿疹:以红斑、渗液、结痂为主。
  2.乳房湿疹:皮疹呈棕红色斑、糜烂,表面有薄痂,有皲裂,瘙痒伴疼痛。。
  3.外阴、阴囊湿疹:多奇痒
  皮损以红肿、糜烂、浸润肥厚、色素沉着为主。
  4.手部湿疹:以皮肤粗糙、干燥、皲裂为主,冬季加重。

  我说说异位性皮炎,你看象不象

  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也称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湿疹。患者有易过敏体质,本人或家族中常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病因]
  与遗传、免疫及对药物介质异常反应有关,环境因素在发病中也有重要作用。

  [症状]
  青年及成年期
  皮疹主要为泛发的干燥性丘疹,苔藓样变,有人称为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好发部位为眼睑、颈部、四肢屈侧。少数患者可伴发白内障、干皮病、鱼鳞病等。

  [治疗]
  一、内用疗法
  除同湿疹外,可选用抗炎症介质药如脑益嗪,每次25毫克,每日3次;色甘酸二钠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脱敏疗法是根据脱敏前皮试结果,选择脱敏注射。胸腺肽或胸腺因子D对儿童患者疗效较好。
  二、外用疗法
  同接触性皮炎的局部治疗。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物品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中医的“漆疮”、“膏药风”’属于本病的范畴。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
  [临床表现]
  1.早期阶段如反应轻微,可仅有红斑、丘疹;反应较重可引起大片红斑及水肿、水疱;倘刺激更重(如酸碱等)则引起大疱甚至坏死。因弱刺激物的长期反复刺激所致者,可表现为干燥、浸润、增厚、苔藓化及皲裂等。
  2.皮损以发生于手指、手背、腕、前臂、面颈等暴露部位的机会为多。
  3.皮炎的范围通常限于接触部位,边缘一般比较清楚,排列形态随接触物而异。发生在眼睑、外生殖器等疏松组织处的皮损常伴明显水肿;发生在头皮者易继发感染。
  4.局部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痒、烧灼、甚至疼痛感。如皮损广泛严重,可同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等。
  5.本病在去除病因后,处理得当,约1—2周可痊愈。若反复接触过敏原或处理不当,可使病程迁延,皮损浸润增厚呈湿疹样变化。
  [诊断]
  1.本病根据接触刺激性物的病史,受刺激部位的皮损特点,即可诊断。
  2.过敏性患者,斑贴试验呈阳性。
  [治疗]
  1. 西医药治疗
  (1)外用药治疗
  ①轻度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液时用炉甘石洗剂。其中可加适量石炭酸、樟脑或薄荷脑以止痒。
  ②急性皮炎丽有明显渗液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1:20醋酸铝溶液作冷湿敷。
  ③急性皮炎红肿、水疱、渗液不多时可外用锌氧油,其中可加2%~5%糠馏油或鱼石脂。
  ④皮炎至亚急性阶段,则可用2%~5%糠馏油龟石脂或其它焦馏油类的乳剂或糊剂,还可应用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
  (2)内用药治疗:内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重症泛发者可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每日30mg口服或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①湿热挟毒:急性皮炎期呈红肿、水疱、糜烂、渗液,伴口渴,尿黄,便于,甚喇发热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龙胆草15克、栀子lO克、生地10克。黄芩lO克、丹皮l0克、地丁”克、金银花15克、紫草l5克,泽泻10克、木通l0克、甘草6克。
  ②风热直燥;反复发作,皮损呈慢性干燥、肥厚,伴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清热驱风,养阴润燥。
  方药;荆芥l0克、防风l0克、蝉蜕6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10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赤白芍各15克、丹参30克,鸡直滕l5克、甘草6克。
  (2)外治法
  ①以潮红、丘疹为主者,用三黄洗剂外搽,或青黛散冷开水调敷,每日4~5次。
  ②糜烂、渗液者,可用蒲公英或野菊花30克煎汤待冷后湿敷。亦可用10%黄柏溶液湿敷。
  ③糜烂、结痴者,可用青黛膏外搽,每日3~4次。

夏天到了,炙热的阳光和闷热的天气,不仅让人脸上黑斑、雀斑浮现出来,更有可能在身上也长出褐色、粉红色、或是白色的「斑」来,这就是所谓的汗斑。

汗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双样性、亲脂性的酵母菌---正圆形皮屑芽孢菌和椭圆形皮屑芽孢菌所引起。此菌是皮肤的正常菌丛,居住在角质层及毛囊中,尤其喜好居住於皮脂线密度较高的区域。

汗斑的症状的出现,是由於原本与人体和平共处的芽生型的酵母菌,转变为致病性的菌丝型所导致。闷热的气候与潮湿的环境是外在的诱发因素,而过度流汗、怀孕、营养不良、烫伤、类固醇治疗、免疫抑制、降低细胞免疫、口服避孕药、肾上腺切除术、库兴氏疾病等是内在的诱发因素。至於汗斑是否会传染,目前仍不确定。

汗斑好发於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年龄,例如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但是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包含几个月大的婴儿和老人。

汗斑的颜色可能为褐色、白色、或是粉红色,所以又名变色糠疹。临床表现为多个环形的斑,逐渐融合成较大的斑块,斑或斑块上常有许多细粉状的脱屑。红色的斑或毛囊丘疹,主要由充血发炎反应造成;皮屑芽孢菌产生的羧酸,对黑色素细胞有细胞毒性,及抑制酪胺酸脢反应,导致黑色素细胞及邻近的角质细胞,内部的黑色素小体的数目、大小和凝集都降低,於是产生白色的斑或斑块;黄褐色至暗褐色的斑或斑块,可能和发炎后色素沉淀有关。

汗斑的最好发部位为胸部及背部,但是上臂、颈部、腹部也不少见,而脸部、手背、小腿也偶受侵犯。小孩以脸上病灶较常见,尤其是额头。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少数则因发炎反应而有些微搔痒。汗斑的复发率相当高,多年反覆发作是很常见的。

治疗方面,可使用外用抗霉菌药物涂抹,一天一次至两次,持续二至四周;或是以含有ketoconazole的沐浴乳或洗发精清洗患部,由颈部至大腿全部涂抹,停留五分钟再洗掉,并且同时洗头。另外,含有硒的洗发精亦有类似的效果。

对於广泛性的病灶、治疗失败的病例或是常复发的病例,可以使用口服抗霉菌药物治疗的。

http://www.99jk.cn/news/2005-03-30/000000044317.html

汗斑癣:独头蒜(或小蒜头)捣烂,用纱布包好,蘸陈醋擦患处(擦至局部发热伴轻微刺痛),一日
三次,用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