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住宿攻略:曹操求贤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21:19:32
小弟急需曹操求贤令的全文,并根据求贤令的内容,对用人之道的德和才问题作简单分析!他们是不是相互矛盾!尤其注意的地方是他的观点:找寻贤人并不一定非到远处和不看道德!
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怎么理解这句话
有什么深层次的意思!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具有出色才华和鲜明个性的枭雄人物,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其雄才大略、风度气襟、治国之道、用兵之神无不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本篇着重从曹操的人才战略、选人标准、用人思想等几方面分析阐述,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从中给予我们以崭新的启示。
  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原的政治野心,一开始就实施其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在起兵创业阶段,他有这样的观点:“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 是指谋臣泛指谋略、智慧,“力”是指武将,泛指军事力量。可见,初露头角的曹操就把人才作为自己剪灭群雄的保证,而且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也非常人所能比拟的。曹操颁布的三道《求贤令》,被众多的人奉为古代爱才的范例,常常使后世怀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时,不得其主。例如,攻克冀州后,他令人遍访冀州贤士,求贤若渴;他不仅对主动投靠自己的人高薪聘请、尊重有加,而且对敌营中的人才也喜爱备加:比如,见许褚“威风凛凛”,心中暗喜,见贾诩“应对如流,甚爱之”,然后想方设法争取过来为己所用。事实上这些人都为曹魏集团建立丰功伟绩。他爱才情深,常常产生对人才的深深惜怜,他的数哭郭嘉、典韦,令捧读者不禁潸然垂泪,感动不已。他宴饮长江,以真挚动人的诗歌倾诉自己日夜渴望人才的心情,他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自比,抒发自己礼贤纳士的博大胸怀,希望归附自己的人才越多越好。为了争夺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美女十人,金帛无数,更赠赤兔宝马,封官汉寿亭侯,真可谓费尽心机。
  曹操的选人方面也有精辟见解和独到眼光,可以概括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他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天下求贤。他针对东汉选官的积弊,以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在建安15年春天发布的《求贤令》中,他指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公元217年,曹操已63岁,行将就木,但求贤之心愈切,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明确指出对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曹操具体实践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惜,把人无完人,慎无苛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长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向了顶峰,充分表现了超越他人的气魄和胆识。
  曹操在知人善任方面也有出色表现,郭嘉在分析曹操十胜、袁绍十败时曾经指出:“绍外宽内忌,所任唯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 比如曹操并不因为外人忠于旧主或对自己谄媚而模糊选才用才的标准。蔡瑁、张允卖国求荣,曹操虽一时利用,但心中却早有处置。汉中杨松,贪财卖主,献城给曹操,仍被曹操斩首示众。而对忠贞的张辽、文聘,弃暗投明,曹操慧眼识才,不仅由衷赞赏,而且加官晋爵,委以重任。特别是晚年,重用与自己意见相左而非常有才华的司马懿,最终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把唯才是举的思想运用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三国演义》中还有这样的情节,曹操远征汉中,有三位“素皆不睦”的将军张辽、李典、乐进,其中张辽坚决执行曹操以攻为守的指令,表示自己亲自出击,和敌人“决一死战”;展示了广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李典“素与张辽不睦”,对于张辽提出的建议,起初“默然不答”,后为张辽的行为所感动,立即表示“愿听指挥”,乐进是个中间人物,态度模棱两可,对张、李二人都不敢得罪,并有些怯战。曹操对其三人了如指掌,一开始就匠心独运,巧用张、李、乐三人性格的差异,甚至有意利用他们的不和,防止一人说话大家通过,冒然决策而导致失败。到了危急时刻,曹操以一道指令,促成他们精诚团结,形成一个最佳的指挥结构。于是三人齐心协力,把不可一世的吴军打得七零八乱,一战令“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由此战例中可以看到曹操择人任势的高超艺术。
  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合理的人才匹配可以使人才个体在有效的管理下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从而产生良好的组织效应。一个组织的效能,固然决定人才的素质,但更有赖于人才整体结构的合理配置,科学的人才配置和管理能够使人才扬长避短,产生超越个人能力的力量,而且团队学习的进步远远快于个人学习的进步,通过优化组合人才结构就能获得巨大效益。
  曹操的人才策略概括为“遍罗人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择人任势”。其独到高超的人力资源管理艺术对我们今天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无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求贤令①

自古受命②及中兴之君,曷尝③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④,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⑥、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⑦!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⑧?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⑨?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⑩,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字词注释】
①选自《曹操集》。②受命:即受于天命,指开国。③曷(h6)尝:哪有。曷,何。④闾(l+)巷:里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里门叫“闾”。⑤上之人求取之耳:上层的人去寻求他。上之人:指君主。⑥孟公绰为赵:孟公绰,鲁国大夫,廉士。做晋国世卿赵、魏的家臣才力有余,但没有能力去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⑦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齐桓即齐桓公。如果一定要廉士方可使用,那齐桓公怎么能称霸当世。⑧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被,同“披”;褐,古代贫贱人穿的粗布衣服。被褐怀玉:比喻身份低下而怀有真才实学的人。钓于渭滨:相传姜子牙80岁时在渭水边钓鱼被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后又为武王起兵伐纣,完成了兴国大业。⑨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盗嫂受金,指的是陈平被魏无知推荐给汉高祖刘邦当谋臣,有人攻击他,说他同嫂子私通,接受贿赂,但刘邦不予理睬,仍然重用。⑩仄(z8)陋:狭隘、卑贱,指身份贫贱而被埋没的人才。

【诗文翻译】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国家的呢?当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这难道是偶尔侥幸碰到的吗?不!只是执政的人去认真访求罢了!当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是特别要访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时刻。“孟公绰做赵、魏两家的家臣才力有余,却不能胜任像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谓廉士方可使用,那么齐桓公怎能称霸当世!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粗衣而怀揣真才干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边钓鱼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蒙受“盗嫂受金”污名还未遇到魏无知的人吗?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

曹操于建安十五年颁布《求贤令》:“‘孟公绰为赵、魏老则尤,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公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又建安十九年颁《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云:“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代枭雄曹操的用人思想,即选材重才而轻德,或者舍德,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一统江山的大业中及其虚伪的封建道德占上风的社会里,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和开放性,但是这种取材法在当时,在现在必然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人才的选拔是个对立统一的问题,才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德的才是很可怕的,不仅有可能毁灭掉本人“才”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更会严重彻底地损害他人的利益。然而在当时的诸侯割据逐鹿中原的形势下,为本君王上司的利益奋斗才是正经,因而在道德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本来他们争夺天下就要以多数人的血泪来铺垫自己踏上权利顶峰的路。
具体分析,不难发现曹操的这种择人谋略还是成功的。特别是他所提出的观点——“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即人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此地可以称作人才并可以大展宏图,但是在彼地又是不名一文(原文为:孟公绰为赵、魏老则尤,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公其何以霸世!)。这是朴素的辨正思想。其中似乎还含有人才的“时空绝对相对统一性”道理。随后他又列出了两个有名的道德上的“败类”才智上的“完人”来证明他的观点,即“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与“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唯才是举”在当时有其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时值三国鼎立争霸全国的多事之秋,有志成就功名夺取天下的各地诸侯皆不同程度地注意到人才的作用。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三顾茅庐”之典,也有曹操的“赤脚迎士”的美名。然而在很多人看来,刘备、孙权等人的策略还是很大成分上依靠原有的人才观,没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很多时候秉承的还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窠臼。对官员、人才标准的评价还是从标准模糊且暧昧的“德行”来说,这样便养了很多的死读书的人。相较而言曹操的观点虽然大逆不道却是赚足了便宜。
需要说明的说,东汉后期的官场考核晋升的主要因素是看世家大族的威风。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或许还记得这样的情节,在讨伐董卓组建军团时,选举袁绍为司令官,很大原因是说他家三世公卿,桃李满天下,也就是羽翼极多,势力更是绝对强势。既然看世家大族的脸面行事,那么也就没必要说什么才能了,而德行是总有的,就是祖上的德行的延伸。在当时以“德、孝”为百姓、人才、官员的考核评价标准,那么就助长了虚伪的“德”,而使得寒门中有才之士沦为贱民,无法施展拳脚难以推动社会的进步。这种情况发展道到南北朝时无以复加。所以出现了“望马为虎”怯懦的豪门懦夫,和最闲的“秘书郎”这种“清官”(俸禄极其丰厚,而基本上担任很少或者不担任任何差使。)
作为一代奸雄的曹操,走上了一条与当时普遍选才标准相左的极端,不可否认在当时取得了很好的收益,然而并不说明这没有问题在里面。“收益”是当时的社会现状给予的,是他认识到了“士有偏短”的一面。优等人才的选择必然是两个方面的优势集合,有才无德如现代的一些战争狂人、罪犯,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墨索里尼、希特勒等人,在登上权利宝座时所展现出的非凡才能令人跌镜,至今传播学研究中一个题目便是纳粹德国的宣传。他们虽然有了才能但是并没有为社会带来任何的正面效益,只带来了混乱、残暴、战争。当然他们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但如果历史重新选择的话,再次出现的那些战争狂人少点他们的才能,或许世界就少了点灾难。也就是才能越大而没有完善的体系(包括道德体系)的约束和监控,那么约束体系的薄弱将带来更大的破坏。二战就是明例。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有德无能带来的灾害比洪水猛兽差不了多少。比如西汉平帝之后出现的“新”朝廷便是个反证。当时王莽靠着杀儿子、克己奉公等等假面具换来了举世未有的德行,有人甚至比之周公辅政,最后却下毒害掉皇帝小儿。然他却是个没半点才能的主儿,庄稼歉收就跪地哭雨,两兵交锋竟然引经据典地弄来大象狮子无数,据说这样可以招来天将助威!人家刘秀稍稍放了一些洪水便吓跑了狮子大象,畜生逃亡时帮着刘秀踏死官军无数。真是无知无用的很!至于改革币制之类,无疑是用故改今,得到的必然是害得民不聊生。最后被一商人枭首,被人耻笑到如今!也许换作曹操便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和境遇。
所以才能的有无,德行的有无,都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选择标准,要用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来看。有德之人,还要考其德行,如果其没有良好的德行,便要考察其处的地位是否有良好完善的制约机制来制约他,如有方可用之。无才之人,不算人才,不在讨论之列。

曹操用人,注重真才实学。他甚至不问品行如何,
只要有才能,都任用。有名的举才三令,鲜明他说出了他的这种主张。建安
十五年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
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
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
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九年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
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
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
官无废业矣。”(《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二十二年令:“昔伊挚、傅
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
陈平负汗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
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
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汗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
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三令的内容差不多,中心思想只有一句话:“唯才是举”。在用人的具体行
动上,曹操曾“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
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曹操用人,注重真才实学。他甚至不问品行如何,
只要有才能,都任用。有名的举才三令,鲜明他说出了他的这种主张。建安
十五年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
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
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
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九年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
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
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
官无废业矣。”(《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二十二年令:“昔伊挚、傅
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
陈平负汗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
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
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汗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
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三令的内容差不多,中心思想只有一句话:“唯才是举”。在用人的具体行
动上,曹操曾“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
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求贤令①

自古受命②及中兴之君,曷尝③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④,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⑥、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⑦!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⑧?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⑨?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⑩,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字词注释】
①选自《曹操集》。②受命:即受于天命,指开国。③曷(h6)尝:哪有。曷,何。④闾(l+)巷:里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里门叫“闾”。⑤上之人求取之耳:上层的人去寻求他。上之人:指君主。⑥孟公绰为赵:孟公绰,鲁国大夫,廉士。做晋国世卿赵、魏的家臣才力有余,但没有能力去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⑦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齐桓即齐桓公。如果一定要廉士方可使用,那齐桓公怎么能称霸当世。⑧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被,同“披”;褐,古代贫贱人穿的粗布衣服。被褐怀玉:比喻身份低下而怀有真才实学的人。钓于渭滨:相传姜子牙80岁时在渭水边钓鱼被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后又为武王起兵伐纣,完成了兴国大业。⑨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盗嫂受金,指的是陈平被魏无知推荐给汉高祖刘邦当谋臣,有人攻击他,说他同嫂子私通,接受贿赂,但刘邦不予理睬,仍然重用。⑩仄(z8)陋:狭隘、卑贱,指身份贫贱而被埋没的人才。

【诗文翻译】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国家的呢?当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这难道是偶尔侥幸碰到的吗?不!只是执政的人去认真访求罢了!当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是特别要访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时刻。“孟公绰做赵、魏两家的家臣才力有余,却不能胜任像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谓廉士方可使用,那么齐桓公怎能称霸当世!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粗衣而怀揣真才干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边钓鱼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蒙受“盗嫂受金”污名还未遇到魏无知的人吗?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

曹操于建安十五年颁布《求贤令》:“‘孟公绰为赵、魏老则尤,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公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又建安十九年颁《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云:“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代枭雄曹操的用人思想,即选材重才而轻德,或者舍德,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一统江山的大业中及其虚伪的封建道德占上风的社会里,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和开放性,但是这种取材法在当时,在现在必然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人才的选拔是个对立统一的问题,才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德的才是很可怕的,不仅有可能毁灭掉本人“才”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更会严重彻底地损害他人的利益。然而在当时的诸侯割据逐鹿中原的形势下,为本君王上司的利益奋斗才是正经,因而在道德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本来他们争夺天下就要以多数人的血泪来铺垫自己踏上权利顶峰的路。
具体分析,不难发现曹操的这种择人谋略还是成功的。特别是他所提出的观点——“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即人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此地可以称作人才并可以大展宏图,但是在彼地又是不名一文(原文为:孟公绰为赵、魏老则尤,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公其何以霸世!)。这是朴素的辨正思想。其中似乎还含有人才的“时空绝对相对统一性”道理。随后他又列出了两个有名的道德上的“败类”才智上的“完人”来证明他的观点,即“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与“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唯才是举”在当时有其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时值三国鼎立争霸全国的多事之秋,有志成就功名夺取天下的各地诸侯皆不同程度地注意到人才的作用。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三顾茅庐”之典,也有曹操的“赤脚迎士”的美名。然而在很多人看来,刘备、孙权等人的策略还是很大成分上依靠原有的人才观,没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很多时候秉承的还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窠臼。对官员、人才标准的评价还是从标准模糊且暧昧的“德行”来说,这样便养了很多的死读书的人。相较而言曹操的观点虽然大逆不道却是赚足了便宜。
需要说明的说,东汉后期的官场考核晋升的主要因素是看世家大族的威风。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或许还记得这样的情节,在讨伐董卓组建军团时,选举袁绍为司令官,很大原因是说他家三世公卿,桃李满天下,也就是羽翼极多,势力更是绝对强势。既然看世家大族的脸面行事,那么也就没必要说什么才能了,而德行是总有的,就是祖上的德行的延伸。在当时以“德、孝”为百姓、人才、官员的考核评价标准,那么就助长了虚伪的“德”,而使得寒门中有才之士沦为贱民,无法施展拳脚难以推动社会的进步。这种情况发展道到南北朝时无以复加。所以出现了“望马为虎”怯懦的豪门懦夫,和最闲的“秘书郎”这种“清官”(俸禄极其丰厚,而基本上担任很少或者不担任任何差使。)
作为一代奸雄的曹操,走上了一条与当时普遍选才标准相左的极端,不可否认在当时取得了很好的收益,然而并不说明这没有问题在里面。“收益”是当时的社会现状给予的,是他认识到了“士有偏短”的一面。优等人才的选择必然是两个方面的优势集合,有才无德如现代的一些战争狂人、罪犯,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墨索里尼、希特勒等人,在登上权利宝座时所展现出的非凡才能令人跌镜,至今传播学研究中一个题目便是纳粹德国的宣传。他们虽然有了才能但是并没有为社会带来任何的正面效益,只带来了混乱、残暴、战争。当然他们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但如果历史重新选择的话,再次出现的那些战争狂人少点他们的才能,或许世界就少了点灾难。也就是才能越大而没有完善的体系(包括道德体系)的约束和监控,那么约束体系的薄弱将带来更大的破坏。二战就是明例。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有德无能带来的灾害比洪水猛兽差不了多少。比如西汉平帝之后出现的“新”朝廷便是个反证。当时王莽靠着杀儿子、克己奉公等等假面具换来了举世未有的德行,有人甚至比之周公辅政,最后却下毒害掉皇帝小儿。然他却是个没半点才能的主儿,庄稼歉收就跪地哭雨,两兵交锋竟然引经据典地弄来大象狮子无数,据说这样可以招来天将助威!人家刘秀稍稍放了一些洪水便吓跑了狮子大象,畜生逃亡时帮着刘秀踏死官军无数。真是无知无用的很!至于改革币制之类,无疑是用故改今,得到的必然是害得民不聊生。最后被一商人枭首,被人耻笑到如今!也许换作曹操便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和境遇。
所以才能的有无,德行的有无,都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选择标准,要用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来看。有德之人,还要考其德行,如果其没有良好的德行,便要考察其处的地位是否有良好完善的制约机制来制约他,如有方可用之。无才之人,不算人才,不在讨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