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阵图片:请问"小亚细亚"的定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17:56:41
小亚细亚都包括哪里?是在地理上的定义,还是根据某一文化传布的范围,还是一个政治上的定义?

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希腊哲学史》里谈到这个问题:小亚细亚属于现在的土耳其,古代叫安那托利亚,希腊文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腓尼基人开始将它叫做“亚细亚”,意思是“东方”,后来就沿用了。随着西方人对东方地域认识的日益扩大,凡是在他们东方的都叫亚细亚,成为现在的亚洲。原来安那托利亚地方就被称为“小亚细亚”。

抬腿向东,跨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便是亚洲的小亚细亚平原。今天,土耳其版图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聚合在小亚细亚平原,尽管这个国家最大的城市-----依斯坦布尔魅力无比的屹立在欧洲大陆,但土耳其人在选择自己的首都时,笔触追随目光移动,最终落在了亚洲。
一切都可以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孕含在充满生机的魁武身躯里的热血。
小亚细亚平原延伸着大片草原和连绵起伏的山丘,气势宏大,气象万千,苍劲中飘逸着丝丝神秘,浩瀚里播撒出温柔纤细。这样的造化,这般的土地,一定会有充满豪气的主人。
伫立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的加姆利查山巅,放眼小亚细亚,我仿佛看到小亚细亚的主人披载日月风霜,从历史深处走来。深邃的眸子射出气宇轩昂的豪气,潇洒的神态又是那样平和淡然。他们就是来自东方的土耳其人的祖先——骁勇善战的突厥勇士。
人无法选择历史,但历史却能使人定格。在被夕阳余晖涂染得橘红凄艳的加姆利查山岗上,我抱膝而坐,面对不尽的小亚细亚大地,捕捉些许感悟。
小亚细亚裹挟着历史风云,不知演绎了多少历史悲喜剧,无数英雄在这里竟相登台,展身手,显神威。他们轰轰烈烈地来了,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他们又愁绪万千地走了,只留下千古不解的遗恨。
往前追溯,不知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原住居民是何方人氏?土耳其人说,在他们之前是罗马人,罗马人在这儿呆了几千年。再往前呢?翻遍资料,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可随即一想,原住居民本就是个不断变动的时空概念,大可不必刻意追索。只要回眸历史,就能感觉已消失的滚滚烟尘、已倒伏的旌旗剑戟,就可产生进入时光隧道的意境。
在罗马人之前,波斯武士曾驻足于此,以后,希腊士兵又将波斯人撵走,他们都曾在这儿发号施令。
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罗马骑兵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在小亚细亚纵横驰骋,建立政权,确定秩序。不消说,罗马皇帝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
拜占庭王朝是西罗马终结而催生的政权,拜占庭皇帝尽管披着东罗马皇帝的外套,可小亚细亚硬是更换了新的主人。但是,帝国的辉煌在千年历史中,仿佛只是一瞬间。气吞山河、叱咤风云的统治者除了查士丁尼大帝,很难历数出第二位。积贫积弱使主人的地位面临着几乎不间断地挑战,皇帝的宝座被撼动,甚至坍塌。
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占领了中东,他们强大的骑兵只要往西稍稍扬鞭,就可践踏小亚细亚的土地;斯拉夫人则毫不客气地跃入小亚细亚的纵深,曾以主人的身份拨弄这块土地。公元十三世纪,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可怜的拜占庭王朝又被西欧人控制。于是,在拜占庭的历史中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王朝 —— 拉丁帝国......小亚细亚的主人走马灯似的更替。
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历史没有将他们留下来。小亚细亚在呼唤真正属于这块土地上的主人。岁月在守望和期待中延伸......终于,在遥远的东方,一支游牧民族满载着暮色晨曦,披着血染的战袍向着小亚细亚蹒跚而来。当然,他们不是径直走来,而是在历史的甬道里蜿蜒绕道、曲折坎坷、世纪行程......
大约在公元七世纪,在中国新疆阿尔泰山脉一带活跃着一支游牧民族,他们身穿兽皮,腰系草绳,手持弯月形砍刀;他们就是骁勇善战的突厥民族。随着突厥部落的不断强大,他们开始发起了进攻,直接打击地处中原的隋唐王朝。东、西两支突厥对中原的威慑力日益加剧,以至于到了唐代,唐高宗李渊为躲避突厥人的进攻,甚至打算弃长安而逃。可是,原本想成为中原之主的突厥人,竟被李渊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打得晕头转向。李世民先灭东突厥,再灭西突厥。大唐帝国政权的半径向西延伸至西域及中亚,它的骑兵追杀驱赶所有抵抗和不抵抗的突厥人。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旦遭遇失败,突厥人全无往日的勇猛,只有狼狈往西,落荒而逃。直到唐军追杀呐喊的浪潮平息,突厥人才放慢了西逃的步伐。但西行并未停滞,一旦迈开双腿,就几百年跋涉不止。
突厥人西迁的过程,就是一次次遭受失败,又一次次顽强崛起的过程。无论何种境况,他们永不回头地往西、往西,再往西!尽管他们每到一地盘桓后,再一次离开,准备向更西的区域迁徙时,总是泪眼婆娑,却又不得不迈开继续西行的双腿。
回首历史,就能够看到,西迁已成了突厥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将马掌钉得更加结实,把车轴换得更加坚固。他们知道,每一次跋涉都是长时间的,都是有战争在等待的。只要离开这片土地,他们将不再回来;只要跃上马背,这个民族便会闪电般的绝尘而去。
西迁的过程也就是战争的过程,是为生存而拼搏的过程。从东亚到中亚细亚,突厥人在迁徙之中甚至建立过自己的政权,但上天没有挽留他们,命运注定他们还要跋涉,因此最终只有放弃,继续他们漫长的西行岁月......
西迁的过程也是接受和建立新的文明、信仰和宗教的过程。几百年的迁徙,突厥人由最初信仰萨满教,崇拜天地山川、日月星辰,到崇拜和盛行佛教,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当他们行至阿拉伯区域后,又皈依伊斯兰教,成为诵咏古兰经的穆斯林。无论是战争的蹂躏,还是信仰的改变,几百年迁徙未止。
他们向往靠近海峡的那片大草原,那里才是突厥的最后家园。在冥冥上天的指喻下,他们最终在小亚细亚站稳了脚跟。于是,行装不再捆绑,车轴已不重要。他们不再跋涉,突厥民族的西迁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划上了句号。
在东方,最后的突厥人在唐王朝的打击下轰然倒塌,但我们仍然记得,历史上曾有一批骁勇善战的突厥人,在这里留下过草原的文明。更重要的,是历史注定了这个在战争和荣辱中沉浮的民族,他们的归宿在小亚细亚,他们的文化和精神属于那片在海峡边延伸的草原,他们是小亚细亚的主人。

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