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政务大厅:有关DNA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11:29:43
DNA的的成份等等,只要是有关它的就行
如何从细胞内提取DNA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核酸的一类,因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而得名。

DNA分子极为庞大(分子量一般至少在百万以上),主要组成成分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以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某些细胞的细胞质中。大多数已知噬菌体、部分动物病毒和少数植物病毒中也含有DNA。

除了RNA(核糖核酸)和噬菌体外,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生物体亲子之间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即所谓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分子中。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描述了DNA的结构:由一对多核苷酸链相互盘绕组成双螺旋。他们因此与伦敦国家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威尔金斯共享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0年前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功臣

新华网 ( 2003-04-23 16:34:41 ) 稿件来源: 北京日报

1953年2月28日中午,剑桥大学的两位年轻的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步入老鹰酒吧,宣布他们的发现:DNA是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这家著名的酒吧位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斜对面,酒吧的标志是一只展开翅膀的老鹰,英文名字就叫The Eagle Pub。现在酒吧门口专门有一个介绍这段历史的牌子。当时沃森和克里克在剑桥大学非常普通,甚至有些不得志,沃森才25岁,克里克也不过37岁。他们甚至连一
个正式宣布成果的场合都很难找到,到酒吧宣布如此伟大的一项发现总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幸好剑桥人的素质很高,当时并没有人把他们当成疯子轰走。沃森和克里克成名后,他们出场做报告都受到隆重接待,只不过他们讲解和宣布的内容再没有像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这么重大。

物理学家的小册子《生命是什么》开拓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广阔领域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得益于一本科普小册子《生命是什么》,它的作者是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1887年-1961年)。

长期以来,人们从许多初步实验中发现生物体之间的遗传性是由一个因子决定的,但一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因子在决定这一现象。在20世纪上半叶,很多物理学家把目光投向了生命现象,希望能从物质层次揭示生命的奥秘。1944年薛定谔出版了《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用通俗的语言阐明了用物理学的新观点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性,他从生物学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引申出许多新的课题,如遗传信息是怎样编码等,认为最终要靠物理学和化学方法研究解决。

《生命是什么》的出版,在年轻的科学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从思想上唤起生物学革命的小册子。正在剑桥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克里克深读了这本小册子之后,从中品味到生物学广阔的领域需要物理学家参与共同开拓,他深信用自己掌握的物理学知识有助于生物学的研究,便毅然转向了生物学。无独有偶。美国青年学者沃森(1928年-)也受《生命是什么》的影响,从书中悟出联结原子、分子与生命本质之间的关键因素是基因,预言能解开基因携带遗传信息的化学物理密码的人将成为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当时,生物学家开始自由地用基因这个词,表示基因学信息的最小单位这个概念,但他们还不知道基因究竟是什么。1951年的秋天,沃森在剑桥大学首次遇见了克里克。他们两个一拍即合,相见恨晚,立即开始合作,决心搞清楚什么是DNA。1953年初,沃森和克里克受到伦敦大国王学院科学家成果的启发,沃森回忆道:“突然间,我脉搏加快,思如泉涌,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DNA的结构要比许多人想象的简单许多,它应该是螺旋型的。”

不过,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在公众中并没有引起重视。1953年4月25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20天后,他们所在的剑桥大学卡文迪研究室主任劳伦斯布拉格爵士在一个演讲中提到了这个发现,被媒体报道,这才引起公众的关注。在这一成果问世50周年之际,很多国家在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媒体也利用这一机会开展科普工作。

不过,关于这一成果的生日是1953年2月28日还是4月25日仍有争论。按照国际学术界惯例,一项成果必须经过同行评审后在学术杂志上正式发表才能被视为正式宣布,这样做为的是防止有人钻空子随便宣布获得重大成果造成混乱。因此,尽管沃森和克里克2月28日就在老鹰酒吧宣布了这一成果,但包括英国官方机构在内的很多机构把今年4月25日作为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庆祝日。

双螺旋结构之母是未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1962年,沃森和克里克与莫里斯·威尔金斯一起因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赢得了诺贝尔奖。威尔金斯的贡献在于为沃森和克里克的发现提供了实验证据。不过,今年3月我在剑桥国王学院参加活动时,主办方的英国文化委员会一位新闻官正式发表了演讲,在介绍到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纪念活动时,她激动起来,大声地说:“我们不能忘记罗西,她在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过程中做出了主要贡献,应当获得诺贝尔奖!”
女科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这是科学史上的一桩著名公案。罗西是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一名女科学家,全称为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920年-1958年)。在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过程中,沃森所说受到的最关键的启发就是基于富兰克林的成果。

富兰克林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实验科学家。她用X射线衍射DNA晶体得到了影像,从而分辨出了这种分子的维度、角度和形状。她发现DNA是螺旋结构,至少有两股,其化学信息面朝里。这已经非常接近真理。不过,富兰克林非常有个性,经常对人进行直言不讳地尖锐批评,沃森和克里克也尝过她的苦头。此外,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术界排外思想严重,因此富兰克林作为一名犹太人,一个女人,再加上脾气率直,自然不被学术界所包容。因此,1962年,沃森和克里克获得诺贝尔奖时发表演说根本没有提到她。而本应属于她的荣誉落到了她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对手威尔金斯身上。

沃森在1968年出版的《双螺旋》一书中,透露了威尔金斯曾偷偷复制富兰克林的研究成果并提供给他,其中就包括了现在众所周知的她证明螺旋结构的X射线图像。如果没有富兰克林的X射线成果,要确定DNA的螺旋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长期受X射线的影响,1958年富兰克林因卵巢癌去世,享年37岁。沃森和克里克早先一直没有承认她对DNA贡献的真正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有告诉她,他们用了她的研究成果。沃森最后满怀感情地写道:“现在有必要阐述一下她所取得的成就……我与克里克都极为赞赏她那正直的品格和宽宏大量的秉性。只是在多年之后,我们才逐渐理解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妇女。她为了取得科学界的承认进行了长期的奋斗,而这个世界往往把妇女仅仅看作是研究工作之余的一种消遣玩物。在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垂危时,她没有叹息和抱怨。直到去世前的几个星期,她还在不遗余力地从事着高水平的工作。富兰克林这种勇敢的精神和高贵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沃森今天说: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是基因研究和应用面临的两个严重问题

沃森和克里克现在很少露面。今年4月14日中午,在美国华盛顿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发布会现场,美国联邦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隆重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当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詹姆斯·沃森来到华盛顿发布会现场时,这位头发花白的资深科学家立即引起与会者的关注和欢迎。沃森在发布会上回顾了基因研究的历史,并指出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是当前基因研究和应用领域面临的两个严重问题。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分子生物学得以诞生。50年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图谱和水稻基因组图谱先后绘制成功,继1996年克隆羊多利问世后,各种克隆动物纷纷诞生,而一些转基因动植物也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一系列重大成果是人类献给新世纪的一份厚礼,标志着生命科学又向纵深迈进一步,它将推动基因组测序工作、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基因技术的应用,从而推动整个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将对科技发展、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此外,以包括人自身为对象的生命科学研究,给人类的未来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在迎接生命科学不断取得的新突破的同时,如何充分考虑到这些突破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它们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已成为新世纪之初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课题。

生命科学新的里程碑: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前前后后

新华网 ( 2003-04-23 16:43:30 ) 稿件来源: 科技日报

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生命现象,历来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在探索生物之谜的历史长河中,一批批生物学家为之奋斗、献身,以卓越的贡献扬起生物学“长风破浪”的航帆。今天,当我们翻开群星璀璨的生物学史册时,不能不对J·沃森(JinWatson)、F·克里克(FrancisCrick)的杰出贡献,予以格外关注。50年前,正是这两位科学巨匠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惊世发现,揭开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篇章。如果说十九世纪达尔文进化论在揭示生物进化发展规律、推动生物学发展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话,那么,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则是开启生命科学新阶段的又一座里程碑。由此,人类开始进入改造、设计生命的征程。
诚然,生物科学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其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不同学科新理论、新技术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但勿庸置疑,它首先是科学家个人创造性劳动的宝贵结晶。今天,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产生的背景、条件,以及对生物学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对我们深刻认识这一重大发现的科学价值,正确把握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是大有裨益的。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笔者撰写了这篇短文,权作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50周年的纪念。

浩繁纷杂的生物尽管千差万别,但不论囊桓鲋掷啵?幼钚〉牟《局敝链笮偷牟溉槎?铮?己廖蘩?獾乜梢园炎约旱男宰匆淮?淮?卮?氯ィ欢?蘼矍状?胱哟??故亲哟?鞲鎏逯?洌?侄嗌僮芑嵊行┎畋穑?幢闶撬??ヒ膊焕?狻H嗣窃?谩爸止系霉希?侄沟枚埂焙汀耙荒干?抛樱?抛痈鞅稹保???蜗蟮馗爬?舜嬖谟谝磺猩?镏械恼庖蛔匀幌窒螅?⑽?铱?糯?⒈湟熘?战?辛瞬恍傅呐?Α?

17世纪末,有人提出了“预成论”的观点,认为生物之所以能把自己的性状特征传给后代,主要是由于在性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预先包含着一个微小的新的个体雏形。精原论者认为这种“微生体”存在于精子之中;卵原论者则认为这种“微生体”存在于卵子之中。但是这种观点很快为事实所推翻。因为,无论在精子还是卵子之中,人们根本见不到这种“雏形”。代之而来的是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夫提出的“渐成论”。他认为,生物体的任何组织和器官都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遗传变异的操纵者究竟是何物?仍然是一个谜。

直到186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在阐述他所发现的分离法则和自由组合法则时,才第一次提出了“遗传因子”(后来被称作为基因)的概念,并认为,它存在于细胞之内,是决定遗传性状的物质基础。

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约翰逊用“基因”一词取代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从此,基因便被看作是生物性状的决定者,生物遗传变异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926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发表了著名的《基因论》。他和其他学者用大量实验证明,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它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和空间,呈直线排列。这样,就使孟德尔提出的关于遗传因子的假说,落到具体的遗传物质———基因上,为后来进一步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尽管如此,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基因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直至本世纪40年代,当科学工作者搞清了核酸,特别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时,基因一词才有了确切的内容。

1951年,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得到了DNA结晶;

1952年,得到DNAX射线衍射图谱,发现病毒DNA进入细菌细胞后,可以复制出病毒颗粒……

在此期间,有两件事情是对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一是美国加州大学森格尔教授发现了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给人以重要启示;一是X射线衍射技术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中得到有效应用,提供了决定性的实验依据。

正是在这样的科学背景和研究条件下,美国科学家沃森来到英国剑桥大学与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合作,致力于研究DNA的结构。他们通过大量X射线衍射材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1953年4月25日在英国《发现》杂志正式发表,并由此建立了遗传密码和模板学说。

之后,科学家们围绕DNA的结构和作用,继续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并于1961年成功破译了遗传密码,以无可辩驳的科学依据证实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正确性,从而使沃林、克里克同威尔金斯一道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现代生物学研究业已搞清,核酸是由众多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核苷酸主要有四种类型,它们按不同的顺序排列,构成了含有各种遗传信息的核酸分子。基因就是核酸分子(主要是DNA)中含有特定信息的核苷酸片断。

在对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自然界中的大量生命现象和实验中的许多实验结果,也给生物学工作者以有益的启示。

比如,大肠杆菌是一个品系繁多的大家族,有上万种不同的类型。有的品系因缺少指导合成某些特殊营养物质的基因,因而必须从培养基中直接摄取这些营养物质方能生活。这些大肠杆菌被称作营养缺陷型。如大肠杆菌K不能合成苏氨酸(T)和亮氨酸(L);而它的另一个品系则不具备合成生物素(B)和甲硫氨(M)的能力。把这两种大肠杆菌的任何一种单独放在缺少TLBM的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但是,当把这两种大肠杆菌混合在一起,放到缺少上述四种物质的培养基上,却奇迹般地长出了新菌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前面已经说过,大肠杆菌K中缺少T、L两种基因,却含有B、M两种基因;而另一个品系的DNA上,尽管不具备B和M基因,却含有K中缺少的T、L两种基因。当把它们放在一起大量培养时,前一品系细胞中的DNA有可能通过细胞膜进入后一品系的细胞中,使两种类型的DNA之间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同时含有BMTL四种基因的大肠杆菌新类型。其实,上面这种细菌间的杂交现象并不是仅仅在生物学家专门设计的营养缺陷型实验中才能进行,在自然状态下的许多细菌中同样存在,只不过数量太少,一般不易被人们发现罢了。

上述DNA的转移,主要是靠细胞之间的接触实现的,无需借助外力的帮助。但是,也存在另一种情况,DNA的转移和重组,是在第三者的介入下完成的。如噬菌体的转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噬菌体是专门侵染细菌和放线菌的一类病毒。它体积小,结构简单,除六角形头部含有DNA外,周身披有一个起保护作用的外壳和一个蝌蚪状的尾巴。侵染细菌时,先从自身尾部分泌出一种溶菌酶,将菌体某处的细胞壁溶解,然后再把头部的DNA经由这个缺口送入细菌体内。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有两种类型。一种叫烈性感染,即侵入菌体内的噬菌体DNA立即进行自我复制,产生新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分泌溶菌酶使菌体细胞壁裂解,释放出新的噬菌体;另一种类型叫温和感染,即噬菌体DNA进入菌体细胞后,并不立即进行自我复制,而是插入到被感染菌体细胞的染色体内,潜伏下来。当细菌染色体进行自我复制时,它也跟着复制,并随染色体一同悄悄地进入子细胞内。可是一遇到紫外光照射等外来刺激,温和噬菌体的DNA就会立即脱离细菌染色体,迅速复制,进而使菌体裂解,释放出新的噬菌体。生物学工作者用温和噬菌体去感染有鞭毛的沙门氏杆菌,并通过紫外光照射促使侵入菌体内的噬菌体DNA迅速复制,释放出成熟的噬菌体,然后再用它们去感染无鞭毛的沙门氏菌,结果使无鞭毛细菌长出了鞭毛。其原因在于,当温和噬菌体侵染有鞭毛的沙门氏菌,进行自我复制时,阴差阳错地误把菌体细胞中决定鞭毛性状的DNA片断,也裹进了自己的蛋白质外壳内,而当它们再去感染无鞭毛的沙门氏菌时,就把这种决定鞭毛性状的DNA片断带进了无鞭毛的沙门氏菌中,以至出现了使无鞭毛的菌长出鞭毛的怪事。这种现象叫“转导现象”。这一实验不仅再次证明,生物细胞中的DNA可以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而且表明,在实现这种转移的过程中,噬菌体是一种理想的运载工具。

既然DNA是决定生物性状的主要遗传物质,在自然界中又存在着DNA的转移和重组,并且还有噬菌体等充当基因的运载工具,那么,能不能设法把不同生物细胞中的DNA分子分离出来,进行体外切割,以获得我们需要的某些特定基因;或者人工合成某些基因片断,然后再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让基因重新组合,通过一定的运载手段,把重组体重新送回到生物体细胞内,并使它的功能表达出来,从而突破远缘杂交的障碍,按照人们的意志改造生物、创造出新的品种呢?

如前所述,大肠杆菌是人类最熟悉的微生物之一。大肠杆菌细胞质中的质粒是一种环状DNA,出入细胞较为容易。加之它结构简单,繁殖快,易于培养,所以大肠杆菌自然就成了基因工程研究的对象和理想的操作工具。1969年,美国生物学家夏皮洛等人首先用生物学方法,从大肠杆菌的质粒环状DNA片断上人工分离出了基因。三年之后,美国科学家科恩,首次把两个大肠杆菌的质粒从细胞中分离出来,在体外让质粒中的DNA分子重新进行组合,然后再送回大肠杆菌中,使其成功地获得表达,从而第一次实现了基因操作。

自此以后,基因工程获得了如火如荼的发展,取得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突破,宛如升起在科学上空的瑰丽明星,令人神往。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用基因操作突破种间壁垒,实现各种生物遗传性状的重组,基因工程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健康和各个产业部门。放眼未来,它在造福人类中的作用是无可限量的。前景诱人,任重道远,让我们为之奋斗努力吧! (徐九武)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核酸的一类,因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而得名。

DNA分子极为庞大(分子量一般至少在百万以上),主要组成成分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以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某些细胞的细胞质中。大多数已知噬菌体、部分动物病毒和少数植物病毒中也含有DNA。

DNA的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这里我主要说怎么提取DNA,取新鲜鸡血100毫升,里面加入柠檬酸钠(主要防止血液凝固)放在冰箱冷藏室里24小时,用一只大烧杯加入鸡血下面红色的部分,上面的透明部分不要.然后在加入2MOL/L的NACL溶液,充分搅拌.然后在加水,慢慢就有一些白色乳壮物质被析出,过滤,在将沉淀溶解与2MOL/L的NACL溶液中,然后在加95%的酒精溶液,然后在将沉淀收集,这些沉淀的主要成分就是 DNA了.

回答了大半天,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斧正,也请大家包涵.

脱氧核糖核酸..

我以为你问Daniel呢,看错了..

DNA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每条单链中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以3',5'磷酸二脂键连接,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以碱基之间的氢键而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