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阿修罗霸气名字:明朝末期所有忠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7 23:54:20
例如:杨涟、左光斗、袁崇焕、祖大寿等人,最好有生平简介(越多越好)
天启年间——崇祯年间的都可以,比较有名或比较不出名的,有才能的都可以,谢谢了

杨涟、左光斗、袁崇焕、祖大寿、秦良玉等在国内抗战的大家都知道,我就不介绍了
========================================

我先说一下学术系统的,虽然在武力上没有成功,不过
在文化上没有低头,所以没有真正的亡国,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反清复明

如:
王船山,顾炎武兄弟、李二曲、黄宗羲、朱舜水等

其中朱舜水还去日本借兵,不过每成功,结果带动了日本的儒学..........

1.先说几个奇闻轶事,第2条再介绍简介
aa年羹尧的老师: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里是说教育方法的原则。所谓"愤",就是激愤的心情。对于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愤心理的一种。如有一件事,对学生说,你不行,而他听了这句话,就非行不可,这是刺激他,把他激愤起来。"启"就是发,在启发之前,先使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这种教育方式,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传清代名将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子弟,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 都被他打跑了。后来没有人敢去应聘教他,最后有一个老师是隐士--有说是顾亭林的兄弟,顾亭林虽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从事反清的地下活动,但为了同胞的福祉,还是叫别人出来做些事--自愿任教。年羹尧的父亲说明自己儿子的顽劣,老先生说没关系,唯一的条件是一个较大的花园,不要设门,而且围墙要加高。就这样开始教了,年羹尧最初想将这位老师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着,却什么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运用他高强的轻功,一跃出了围墙,在外逍遥半天,又飘然跳了回来,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 吹笛是可以养气的,年羹尧听了要求学吹,于是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这才开始慢慢教他。后来老先生因为有自己的私事,一定要离开,临走时说,很可惜,这孩子的品质还没有完全变过来。虽然如此,年羹尧已经够得上是文武双全了,所以后来成了平藏的名将。而他以后对自己孩子的老师,非常尊敬,同时选择老师也很严格,有一副对联:"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就是他写了贴在家里的。这个故事,可说明孔子所说教学的原则,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发愤,非要有坚强的求知心,才能启发出他本有的智慧来。

bb且看一下朱舜水的"敬"字退死神

...普通的人,到了急难的时候,就去求神、拜佛、向上帝祷告。所谓:"垂老投僧,临时抱佛。"这就说人平日自以为很伟大,但一遇到大困难,或极度危险,就感觉到自己非常渺小无助,完全丧失自信心--"天呀!神呀!你要救我呀!"倘使这时仍能保持一分自信心,就需要高度的修养。这里我们说到历史上一个人,大家都知道的朱舜水,明亡以后,他流亡到日本去,本想向日本求救兵企图复国的。船航行太平洋中,遇到大台风,全船的人都喊救命,朱舜水端坐船中不动。据说当时船上的人都看到海上有两盏红灯,对着船来。古代的迷信,说这是海神来接的讯号,全船的人都将会死亡,所有的船员都跪下了。朱舜水就问:"真有这回事吗?有没有其他挽救的办法?"船员说除非是有道的人跪下来求,或者还有希望。朱舜水说,他们拿纸笔来,我烧一张符下去,大概就可以退掉。朱舜水是道地的儒家,哪里会画符搞道家的东西,这不奇怪吗?结果他在纸上写了一个"敬"字。烧了以后,台风停了,船也稳了,风气浪静就到了日本。你说朱舜水这一套有本事吧!简直比诸葛亮更厉害,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岂不应该带兵打仗,将明朝复国了?这件事绝对有,但若深入研究,那就成为另外一门学问了。现在的科学叫做精神学,又叫灵魂学。精神与灵魂的解析,人的精神力量与宇宙是否相通,这是另一个问题。

2.
附录:三十六家清儒名著简介
(http://www.guoxuebbs.com/dispbbs.asp?boardid=33&id=3030)

陈确(1604-1677)

生平及著述:陈确,字乾初,初名道永,字非玄,浙江海宁人。生於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甲辰,卒於清康熙十六年丁巳七月二十四日,得年七十四岁。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始受学於刘宗周,平生不喜理学言论,多才多艺,研治《礼》,能变通古礼,论学反驳宋儒,严儒释之辨,晚年废病在家,不出门者十五年,所著有《大学辨》、《葬书》、《女训》、《蕺山先生语录》、《乾初道人诗集》、《辰夏杂言》。同乡吴骞访得陈确著作残本三册,陈确六世孙陈锦则藏有七册,族玄孙陈敬璋集合二本,以及另外所得数册,於嘉庆三年(1798)编成《陈乾初先生遗集》四十九卷,上距陈确之卒凡一百二十二年。北京中华书局於1979年出版《陈确集》上下册。

黄宗羲(1610-1695)

生平及著述: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晚年自称梨洲老人,浙江余姚人,生於明万历三十八年,卒於清康熙三十四年,得年八十六岁。幼年从父亲黄尊素读书,尊素下厂狱,遗命宗羲师事刘宗周,於是随宗周在浙东讲学,论儒释之辨,后以政治世家参与对抗马士英、阮大铖的斗争,南明覆亡后,参与抗清运动。天下大定后,归返浙东,潜心学术,一方面继续阐发乃师刘宗周的诚意慎独之学,一方面探研经史,於康熙五年(1666)恢复证人讲会,引起了浙东一带讲论经学史学的风气。晚年用力於《明儒学案》及《宋儒学案》、《元儒学案》。后二书未成而宗羲辞世。所著有《明儒学案》六十二卷、《南雷集》(包括《文案》、《文定》、《文约》三书)、《明夷待访录》、《汰存录》等著作。

附:钱谦益(1582-1664)

生平及著述: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后自称牧翁,又自称蒙叟、绛云老人、敬他老人,东涧遗老,江苏常熟人。生於明神宗万历十年壬午,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南明福王时期官礼部尚书。入清后官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任职仅六月,以病告归。卒於清康熙三年甲辰,得年八十三岁。著有《初学集》、《有学集》。

顾炎武(1613-1682)

生平及著述:顾炎武,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复以避仇自署蒋山佣,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生於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卒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得年七十岁。三十三岁时(1645),清兵渡江南下,昆山城破,母王氏殉节,遗命炎武「无仕异代」。后炎武受到一家仆与仇家的迫害,辗转流徙,顺治十一年,将家仆溺杀,以杀人罪下狱,赖友人救助减刑免死。其后仍受到仇家追杀,於顺治十二年赴北游历,来往於山东、河北、山西、陕西一带,先后六谒明陵。康熙十六年,受荐博学鸿词科,以死力辞。晚岁居陕西省华阴县,全祖望为撰〈神道表〉称:「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可见其认真严谨。著有《亭林文集》、《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於乾嘉考证学有典范性之意义。

附:阎若璩(1636-1704)

生平及著述: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祖籍山西太原,后南迁山阳。生於明崇祯九年十月十四日,卒於清康熙四十三年六月初八日,得年六十九岁。若璩口吃,「天质奇钝」,但坚卓读书,努力不懈。十六岁入府学,二十岁前后,将十三经次第读完,康熙元年冬初至京,受龚鼎孳推重,声誉渐著。此后十余年间屡试屡败,但他藉著居京师的方便,广交名士,见闻大进,博极群书,每每令旁人惊骇不已。十七年(1678)受荐至京应博学鸿儒科,以恃才傲物,讥弹时人,於翌年落第。二十一年(1682)赴福建,二十二年受徐乾学延聘,再赴京师。在京期间,与当时学者交往,推扩治学领域,旁及於地理、历算之学,尤其与毛奇龄为《古文尚书》真伪问题有过极激烈的争辩。毕生著述凡九种,著名者《古文尚书疏证》、《四书释地》,又有《潜丘札记》刊行於世。

方以智(1611-1671)

生平及著述:方以智,字密之,又号浮山愚者,又有鹿起、行远、五老、墨历、木立、极丸、浮庐等别号,安徽桐城人。生於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卒於清康熙十年,得年六十一岁。曾祖方学渐,曾受学於泰州学者耿定理,著《易蠡》、《心学宗》、《性善绎》。祖父方大镇,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著《易意》、《性论》。父亲方孔炤,曾任湖广巡抚,著《周易时论》(入《四库》存目)。以智少年好诗文,与钱秉镫(字澄之,著《田间诗学》、《田间诗集》等)、周歧等人立「泽社」。后受业於王宣(字化卿,号虚舟),王氏著《物理所》,启发以智日后著《物理小识》。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翌年著《通雅》;崇祯十六年著《物理小识》。明亡后南赴广东。桂王於肇庆称帝,方以智任詹事府左中允,充经筵讲官,后因太监王坤专权而辞职,浪游桂林。清兵入广东后,方氏遭通缉被捕,许於梧州出家为僧,易名弘智,字无可,号药地。后又返桐城浮山。平生著作有《物理小识》、《通雅》、《药地炮庄》、《浮山文集》等。

吕留良(1629-1683)

生平及著述:吕留良,字庄生,又名光轮,字用晦,晚村,浙江石门县人。生於明思宗崇祯二年,卒於清康熙二十二年,得年五十五岁。早年与同里陆文霦(字雯若)结文诗,选八股文。二十五岁为县诸生,每试得冠军。年齿渐长,与遗民交往,翻然悔悟,作诗文,多流连往复於宋末明末遗民事迹。康熙五年(1666)终於弃去生员名籍,并抗拒博学鸿词科的徵召。康熙十七年(1678)浙江省又推荐他,赖儿子多方奔走得免;二年后浙省又以隐逸荐举,於是留良剪发著僧服以明志。留良与黄宗羲、宗炎交游,曾与宗羲至常熟访钱谦益。后二人因争购旷园藏书一事绝。又留良宗朱学,宗羲宗阳明;留良重八股文,宗羲极讨厌科举习气。二人性情志向亦绝异。

............

孙承宗。。。明末退休在家的老干部。。在清兵打到家纟时,组织全家族与清兵死战。最后全部战死。。当时老将军好像都七拾多了

熊廷弼(袁崇焕就是借他防卫山海关的)

秦良玉,名模女将

史可法也应该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