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人力资源:火锅的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19:38:32

火锅其是重庆的纤夫发明的,因为纤夫都很穷而江边的风很冷,他们只能去买牛油牛内脏之类便宜的东西,用牛油炒郫县豆瓣和干辣椒,花椒,盐,蒜,姜,葱等,这样即可以吃饱也可以赶走寒冷.这种办法被有钱的人知道了,他们就加入了各种好的香料,因此就发扬光大了,火锅就留传直今了!

火锅,这一美食可荤可素,可丰可俭,又可因时因地因人而用料。生熟嫩老、色香味形,变化多端,其妙无穷。火锅,这一传统佳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欢迎。说起火锅,还与古时重庆城内的叫花子有关呢!
传说在古代,重庆城大梁子附近住着许多叫花子,他们白天分散到城里去讨饭,一到晚上便回到大梁子的住处,把各自要到的饭菜,倒进一个大鼎锅,加上汤水边煮边吃,边吃边煮。有一年,皇帝命八府巡按到重庆查案子,谁知到了重庆却生了怪病,连饭都吃不下。一天巡按心里闷得慌,就外出散心,当走到大梁子时却被一股香味所吸引,并使他食欲大开。原来,巡按闻到的正是叫花子鼎锅里煮的食物所散发出来的香味。
第二天,巡按让厨师化装成叫花子去一起吃“火锅菜”。厨师一面吃,一面悄悄地把鼎锅里的食物一一记在心中,回衙门后照着煮了一锅,又加些香料,一尝味道出奇地好。那巡按食后连声称赞:“好吃!好吃!”此后,巡按的病也不治而愈,并把这种边煮边吃的方式取名为“火锅”。然而这仅仅是传说。
其实,早在6000年前的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陶鼎饮具,鼎身就象一个倒置的头盔,在下面三条腿的中间放置柴火烧煮食物,这就是我国火锅的雏形。据考证,汉代墓葬中有一种炊饮用品“慕斗”,就是今天的火锅。到了唐代,火锅便流行起来,有晚唐著名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的诗为证:“绿蚊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红泥小火炉说的就是火锅,不过古代称“暖锅”。到了宋代,火锅的制作和吃法也十分讲究,肉片要薄,作料也是复合味的。到了明清两代,各种火锅盛行于世,品种更加丰富,用料更加精美。

我国的火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浙江等地曾出土五千多年前的与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可以很方便地移动,可以算是火锅初级形式。北京延庆县龙庆峡山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火锅,有加热过的痕迹。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了一种小铜鼎,高不超过20厘米,口径15厘米左右。有的鼎与炉合二为一,即在鼎中铸有一个隔层,将鼎腹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层有一个开口,可以送入炭火,四周镂空作通风的烟孔。有的鼎腹较浅,鼎中间夹一炭盘,人们称这种类型的鼎为“温鼎”,它小巧便利,可以说是一种较好的火锅了。汉代出现一种称为“染炉”、“染杯”的小铜器,构造分为三部分:主体为炭炉;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积一般为250~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盘。可以推断这就是古代单人使用的小火锅。唐宋时,火锅开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设宴,多备火锅。大诗人白居易喜欢邀友至家吟诗赋词,他的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中的“红泥小火炉”,即是唐代流行的一种陶制火锅。在五代时,就出现过五格火锅,就是将火锅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那时的火锅又称暖锅,一种是铜制的,一种是陶制的,主要作用是煮肉来食用。到了清代,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冬令佳肴。嘉庆皇帝登基时,在盛大的宫廷宴席中,除山珍海味、水陆并陈外,特地用了1650只火锅宴请嘉宾,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

元朝的时候,有次行军时突然急需出征,厨师就把羊肉切成小薄片,放水里一涮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