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癌症康复俱乐部: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的方式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18:54:18

最简单的方法,多穿衣服,多运动,多吃些热量高的食品。

在没有上述方法的时候,还是用把手放在心上,让心是热的(因为心是血液汇流的地方),所以只要心热(流出的血也会比较热的),这是我在医院打吊瓶时总结的经验。

1多篡衣
2多运动

毛孔收缩,减少散热,同时立毛肌不自主战栗,刺激多种激素的产生,比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

一、重难点诠释

1.人的体温特点与测量

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人的体温特点是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不超过l℃;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体温会因性别等而有个体差异;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被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中进行测量。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但由于不易测量,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而口腔和腋窝由于便于测量而常被测量。人的体温恒定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恒定。一般地说,口腔温度在37.2±0.5℃、腋窝温度在36.7±0.7℃、直肠温度在37.4±0.5℃范围内变动。病理条件下的体温升高叫做发热,是机体免疫正常的一种表现。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其中较常见的一种原因是由于人感染了病原体,如患了传染病。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可将发热分为以下四种:低热(38℃以下);中等热(38℃~39℃);高热(39℃~40℃);超高热(41℃以上)。

2.体温恒定的意义

生命的代谢速率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过低,代谢减慢甚至停止;温度过高,蛋白质将发生变性,酶的活性丧失,生命也就停止。所以,恒定的体温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必需的。鸟类和哺乳类的体温是恒定的,能够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调整热能释放量,使体温保持正常,被称为恒温动物。其余动物的体温都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并且一般总是低于外界温度,这些动物被称为变温动物。体温恒定的意义:①体温恒定,体内代谢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②有了自主的体温调节,动物就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阴天或晴天、酷暑严寒,只要体温恒定,代谢活动就能正常进行。而两栖类、爬行类可能因日晒而只好避入树丛、岩穴,或因得不到足够热量而不能活动。

3.体温调节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营养物质不断地进行生物氧化、释放能量,这是产热过程。同时,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从人体发散到外界环境中去,这是散热过程。这两个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即产热量=散热量,才能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因为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造成散热>产热,从而引起体温降低,临床观察表明,体温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即散热<产热,引起体温升高,当体温高于41℃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说胡话、神态不清等症状;当体温高于43℃时,就有生命危险了。

体温调节的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肾上腺素等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保留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的动物,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如果破坏了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温恒定的能力了。由此说明体温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

体温调节的主要过程:

①炎热环境中:

②寒冷环境中:

皮肤冷觉感受器接受外界寒冷环境的刺激后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经过下丘脑的分析、综合,使传出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平滑肌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与此同时,皮肤立毛肌收缩,缩小毛孔,产生“鸡皮疙瘩”,从而减少皮肤的散热量;同时骨骼肌也产生不自主的战栗,肾上腺接受刺激,分泌肾上腺素,使产热量增加。通过以上过程使散热量小于产热量,则可以维持体温恒定,不随外界环境的降低而降低。

4.总结水、无机盐、血糖及体温调节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①都是既有通过激素的调节作用,又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这充分体现了这两种调节作用是共同协调,相辅相成的。正因为如此,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并且适应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

②水平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2)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渗透压升高时,可产生三种效应:渴觉、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控制着尿量,从而控制渗透压的稳定。水盐平衡的调节密切相关,其完成者都是肾脏。

(2)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可使血糖含量升高或降低,是双向调节。血糖降低由胰岛素调节,血糖升高由胰岛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调节。(这些激素的作用器官是肝脏等组织细胞。)

(3)体温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可完成调节,是双向调节。在外环境温度下降时由交感神经、体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调节完成,而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仅由神经调节完成。

二、旁栏思考题

1.带婴幼儿看病时,为什么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钟之后,再给他们量体温?

[精析] 婴幼儿哭闹会使体温升高。

2.有人说“春捂秋冻”有益健康;也有人讲“知冷知热”不会生病。哪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呢?

[精析]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两种说法各有道理,前者强调机体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后者的说法强调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持体温的恒定。

3.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

〔精析〕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对人体是有益的。如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这时,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能使病人的抵抗力有所提高。这些变化有利于消灭致病因素,使人体恢复健康。因此,在很多急性病中,体温升高往往表示人体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再如低温麻醉,可以阻断血液循环10~15min,脑组织和心肌机能不会遇到严重障碍,为做脑、心脏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等。

三、易误辨析

例1 人体对外界冷热的感觉来自( )

A.外界的温度高低 B.外界热量的多少

C.外界温度的变化 D.体内体外的温差

[精析] 在人体的皮肤、粘膜和内脏器官中,分布着能够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分为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和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即人体对外界冷热的感觉来自外界温度的变化,而不是外界温度的高低或热量的多少,更不是感受体内外的温差。如外界温度由0℃升至5℃或手从冷手移至温水中都引起温觉感受器兴奋,产生热的感觉;而反过来外界温度由30℃降到20℃或手从热水移至温水,都会引起冷觉感受器兴奋,产生冷的感觉。

[答案] C

例2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皮肤血管多数收缩,皮肤血流量少

B.汗液分泌减少

C.骨骼肌出现“颤抖”

D.皮肤散热增加

[精析]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引起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多数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汗液分泌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骨骼肌也产生不自主的颤栗,使产热量增加。通过以上措施来防止体温下降。

[答案] D

【思维拓展】

例1 图1-1-6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是变温动物 B.乙是恒温动物

C.甲是变温动物 D.无法判断

[精析] 恒温动物,即动物的体温能够保持恒定,而变温动物,它是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体温的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量是通过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物质的代谢主要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甲由于环境温度低时,释放能量多,故甲是恒温动物。乙的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升高,说明它是变温动物。

[答案] A

例2 天气变冷时下列哪项在体内的分泌会增加(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黄体素 D.生长激素

[精析] 天冷,说明外界气温低,而人是体温动物,必须设法保持体温的恒定。而体温主要靠身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来维持。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它虽然能使葡萄糖氧化分解,但同时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故长时间是不行的。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黄体素是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新陈代谢等。由此可以看出,天气变冷时甲状腺激素在体内的分泌会增加,而胰岛素、黄体素、生长激素等含量则变化不明显。

[答案] B

【高考链接】

★ 命题趋向:本考点是生命活动调节的扩展,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出现,主要考查人体体温的基本特征及人的体温调节:如人在寒冷环境中是如何维持体温恒定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和区分概念,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1 (2001·广东)下列对皮肤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汗腺分泌及皮肤血管的收缩与舒张起调节体温的作用

B.具有弹性和韧性,起保护作用

C.通过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起排泄作用

D.接受冷、热、触、痛等刺激,起感受作用

[精析] 皮肤的汗腺分泌,既有排泄体内一部分废物的作用,又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而皮脂腺主要是分泌皮脂,起到润滑皮肤、保护皮肤的作用,无排泄功能。

[答案] C

例2 (2002·上海)人在寒冷环境中,所产生的反应是( )

A.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B.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皮肤散热减少

C.副交感神经,引起骨骼肌不自主颤栗,使产热增加

D.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产热增加

[精析] 该题考查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过程,其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分析,应把握三个要点:①交感神经 ②肾上腺 ③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答案] B

颤抖能使身体产生热量,同时也会导致疲劳,而后者反过来导致体温下降。身体四周空气的运动会使身体热量散失。经计算,一个人赤裸地站在没有冷风的寒冷环境中,只要他能够尽力颤抖,他就能将体温保持在血液凝固点左右,从而使自己不至于被冻僵。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颤抖下去。
同样经过计算的是,一个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休息,只要将能穿的防寒衣服都穿上,也能很好地将体温保持在凝固点之上。但是如果不想再这么继续挨冻下去的话,那么他必须活动或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