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雷太极单刀23式:中国节日的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30 04:18:25

中国传统节日一览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
  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
  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
  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
  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
  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
  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
  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
  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
  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
  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
  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
  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
  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
  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
  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
  “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
  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
  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
  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
  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
  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
  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
  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
  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
  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
  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
  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
  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
  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
  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
  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
  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
  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
  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
  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
  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
  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
  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
  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
  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
  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
  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
  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
  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
  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
  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
  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
  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
  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
  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
  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
  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
  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
  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
  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
  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
  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
  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
  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
  《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
  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
  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
  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
  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
  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在七月七日晚,已有文另载,不赘。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
  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
  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
  按佛经,这个故事说:

  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
  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
  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
  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
  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
  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
  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
  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
  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
  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
  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
  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
  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
  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

  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
  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
  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
  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
  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
  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
  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
  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
  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
  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
  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
  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
  所以想到长寿。

  重阳节解放后已经不再有庆祝活动。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
  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
  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
  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
  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
  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
  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
  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
  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

  佛教抵制“邪教”的动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类活动完全消灭了,
  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还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
  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觋拿着苕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身
  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在《荆楚岁时
  记》里还看见有记载,可是到了《东京梦华录》里,已经看不出有
  这样欢乐的庆祝场面了。

  倒是“腊八粥”流传下来了,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
  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
  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至今在神州
  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
  氛。

  在《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

  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
  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些守岁饭,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
  到大路边或街道旁;认为有吐故纳新的意思。

  看来那时的人团年和现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岁。

  而在《东京梦华录》里,我们看到除夕的庆祝活动又有了新的发展,
  上面说: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书色衣,
  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金副金虾铜甲装将军。用镇
  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
  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士庶之家,围炉团
  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这个傩仪,就是假面表演,只是那时没法现场转播,也拍不成电影,
  诚是憾事。

  附:七夕话乞巧节

  昨天是旧历的七月七日,过去传说,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
  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这当然不是事实,横跨银河系两侧的距离长
  度是以千万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便乘坐与光线一样快的飞行器,跨过银河
  系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

  话虽如此,但这个传说却以其凄美感人,长久以来在我国普通老百姓里流传。
  有人说,七月七日这天应该定为中国的情人节,她表现了古代相爱的男女之间
  淳朴,真挚和经得起时间和空间考验的爱情。。但也许在今天玩世不恭的男女
  看来,隔着一道茫茫的天河引颈长望,既不现实,挑着一对“电灯泡”孩子一
  年一度的匆匆相会,也实在乏味,倒不如在震耳欲聋的酒吧间里,扭啊扭,或
  者春风一度,各别东西,来得实惠,刺激,又不负责任。

  固然,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青年男女在那个礼教森严的社会里,追求
  自由恋爱幸福的艰难,但恰恰唯其艰难和险阻,才激发起坚韧和持久,因此,
  这个故事才会长久地在人们中流传,才会附丽到七月七日这个仲夏夜的晚上,
  遥望星汉灿烂,而天河渺渺,独有天孙(织女星)闪闪烁烁,向着彼岸的河鼓
  (牛郎星)传递着她那永恒的爱。而那种“杯水主义”,除了感官的一时享受
  以外,实在不能谈到多少精神价值。

  早在汉代,《大载礼记·夏小正》就说:“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也就
  是说,至少在汉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织女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以七月显得
  最为突出。《史记·天官书》说织女“是天帝外孙。”,也就是天孙的由来。
  《星经》:则说“牵牛,名天关。”,牵牛星就是牛郎,而河鼓则是后来转义。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故事的最早来历可在西晋文学家傅玄的《拟天问》里发
  现,他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这个传说可能起源在更早的东汉。
  清末王湘绮的诗里写到:

  “厮养娶才人,天孙嫁河鼓,一配匆匆终百年,粉泪簪花总不语。”

  他看到的是匹不匹配的问题,而更向往的是:

  “春来江上霞如绮,锦水鸳鸯不独飞。”

  南朝时候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了那时江汉地区,七月初七日这天夜晚,
  家家户户的妇女结扎彩丝线,空很细的针,有的人用金、银、黄铜做成针,把
  瓜、果等摆列在庭院中,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织网,就
  认为是织子星神降临的显示。也就是说,七月七日这天晚上,不只有牛郎织女
  相会的意义,而且有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的意义。织女星作为民间传说里的纺
  织女神,她是古代劳动妇女勤劳智慧的象征,古代妇女在这天晚上,通过结扎
  彩丝线这样的女红活动来祭祀她,希望从她那里得到智巧的源泉,所以七月七
  日晚上,又被称为“乞巧节”,这是一个有进取精神的节日。

  后来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写到北宋盛时,七夕分外热闹,“七夕前三
  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节,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
  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
  铺陈磨喝乐(注)、花瓜、酒灸、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谓之
  ‘乞巧’。”。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与周密的《武林旧事》所记载的南宋
  临安七夕夜与北宋的庆祝活动大致相同,比起南北朝时期,乞巧节在两宋的活
  动更丰富多彩了。

  我喜欢乞巧节,她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多元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启迪
  智慧和勾起对爱情遐想的节日。

  原注:“磨喝乐”本佛经“摩侯罗”。

http://www.inedu.cn/TM/ZGJMJS.aspx

中国节日介绍

少数民族年-希恩吉乐
蒙古族传统节日。蒙古族人把农历春节称作“希恩吉乐”,意即新年。在接近年底时,人们也要忙年,立灯笼竿。年三十要清扫庭院,给祖先神明设供。夜晚要祭祀祖先,有的还请人说书,青年们则唱歌跳舞,整夜灯火通明,守岁至午夜。大年初一,全家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牧区,全家人聚于最长者的蒙古包)叩贺新年。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者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一直持续到十五。

--------------------------------------------------------------------------------

--作者:快乐
--发布时间:2005-6-18 14:31:35

--
填仓节

古代民间祈年节俗,在农历正月二十五。《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念五日为填仓节。”届期,人们或饱食以表示填满了仓,或用灰等围出仓的形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或祭祀仓笼之神,以祈一年粮丰仓满。填仓节分大小,小填仓在农历正月二十,为祭以祈年丰,亦称“小天仓”、“小添仓”;大填仓则在二十五。《介休县志》:“二十日,名‘小天仓’。煮黄米糕,燃灯礼佛。”《大同志》:“二十日,为‘小添仓’;二十五日,为‘大添仓’,添买米面、柴炭等物。”

俗说农历正月二十五是仓神(仓官)的生日,届期与粮仓有关的行业和民间均要设供致祭,并有填仓、打囤之俗。河北《固安县志》云:“正月二十五日,俗以为‘仓官诞辰’,用柴灰摊院落中为图形,或方或圆,中置暴竹以震之,谓之‘涨囤’,又谓之‘填仓’。”仓神的原型是仓星,《晋书·天文志》云:’天仓六星,在娄南,谷所藏也。”后来仓神被人格化,也与历史人物附会,如韩信即被附会为仓神。清韶公《燕京旧俗志·岁时篇。添仓》云:“相传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王爷,……”。其神像系一青年英俊者,王盔龙袍,颇具一种雍荣华贵之象。”

--------------------------------------------------------------------------------

--作者:快乐
--发布时间:2005-6-18 14:33:55

--
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华中农谚:“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吴中》载:“土俗以惊蛰节闻雷,主岁有秋。谚云:‘惊蛰闻雷米似泥。’若雷动于未交惊蛰之前,则主岁歉。谚云:‘末蛰先蛰,人吃狗食。”有人认为这天雷鸣夏季毒虫必多。惊蛰日,人们摆上供品,焚香烧钱,祭祀雷公,以祈本年人畜平安、雨水充足。山西雁北一带这天讲究吃梨。云南宣威,是日清晨,农家闻雀鸣,即唤牧童,手提铜器,往田间边敲边念咒雀词。俗信咒过后,鸟雀在谷熟时不会啄谷。湖北恩施,惊蛰前一夕画灰于地,象弓矢,谓之射虫。有些地方于是日晚,儿童边敲锣鼓边歌唱,谓之赶蛤蟆。

--------------------------------------------------------------------------------

--作者:快乐
--发布时间:2005-6-18 14:34:43

--
二月二

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此节风俗活动较多,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此俗唐代已有记载,白居易《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新雨暗,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当时及其后民间以刀尺、百谷、瓜果种籽、迎富贵果子等相问遗,并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动。元费著《岁华纪丽谱》:“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又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朗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明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清咸丰《武定府志》:“……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此外尚有上工、试犁、炒蝎豆、戴蓬草、祭龙王、敬土地、谒高禖、嫁女住春、童子开笔等节俗活动。布依族二月二要进行三天,主要祭祀土地神。节日当天,家家杀鸡敬祖,吃两色(黑、白)糯米饭,祈求土地神保佑全寨安宁。

是日有许多关于龙的活动,故称龙抬头日。二月二龙抬头之俗,早见于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二月二日,曰龙抬头,放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清代仍沿其俗。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令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又,古以为龙为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蜇、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

--作者:快乐
--发布时间:2005-6-18 14:35:35

--
花朝节

民间传统节日。俗谓二月十五日(一说二月二日、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届期有种花、赏花、赏红等活动,故称花朝,与八月十五的月夕相对。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杭州俗云:“二月望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又视其为岁节,称作花朝节、“插花节”、“花节”。此俗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但节期很不一致。浙江、东北等地在十五日,北京、江苏等地在十二日,山西有的地区则在二月二日,就连同是河南的洛阳、开封,节期也分别有二日、十二日的记载。若与月夕相对,当在十五日。亦有分别大小花朝的。清光绪《光山县志》云:“二月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花朝节俗形成较早,南宋《西湖游览志余》、《梦粱录》即有记载。因各地物候等的不同,节俗活动也有所差异。吴自牧《梦梁录·二月望》:“仲春十五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江苏一些地区又有赏红之俗。河南开封有扑蝶会。清汪灏《广群芳谱》引宋杨万里《诚斋诗话》:“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北京此俗云:“(二月)十二日传为花王诞日,曰花朝。幽人韵士,赋诗唱和。春早时赏牡丹,惟天坛南北廊、永定门内张园及房山僧舍者最胜。”民间又有以花朝之阴暗占果麦丰歉、百花盛衰的俗信,云是日晴,主粮食丰稔、百花繁盛。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吴中》:“土俗以十二日天气清朗,则百物成熟。谚云:‘有利无利,但看二月十二’。”

--------------------------------------------------------------------------------

--作者:快乐
--发布时间:2005-6-18 14:39:05

--
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是日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

--作者:快乐
--发布时间:2005-6-18 14:42:16

--
刀竿节

僳僳族传统节日。亦作“刀杆节”。僳僳语称“阿堂得”,意为“爬刀竿”。流行于今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碧江、福贡、泸水等地。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相传此节始于明代。明正统年间,麓川土司勾结外族,入侵云南边疆,妄图分裂祖国。兵部尚书王骥奉命三征鹿川,僳僳族将士上刀山,跳火海,英勇杀敌,赶走了外来入侵的敌人。王骥虽身为汉人,却帮助僳僳族兄弟保卫家乡,并引导他们固定耕作,保护森林,饲养牲畜,让僳僳族青壮年习武,日夜操练。但朝廷内的奸臣却诬陷他企图叛变,皇帝听信谗言,把王尚书召回京城,在二月初八的洗尘宴上用毒药把他害死。为了让后代永远记住他保边爱国的壮举,僳僳族人民每年举行庆祝活动,操练武艺,代代相传,相沿成节。节日当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相继从四面八方赶来聚会。会场中央竖二、三根二十米长的粗大木竿,用三十六或七十二把寒光霍霍的长刀绑在两根长竿上,做成刀梯,谓之“竿”。刀梯成一字形,刀刃向上,有三或六处呈“x”字形,顶部挂有红旗和鞭炮。爬刀竿者多为壮年人,他们身穿大红袍,头缠红布,赤足。在一片欢呼声中,鞭炮齐鸣,锣鼓阵阵。爬刀竿者先绕竿唱歌跳舞后,将斟满的一杯白酒一饮而尽,随即纵身跃上刀竿,赤足踩着利刃,双手捏紧上层的刀面,运气支撑脚掌,一级级地往梯顶上爬,一直爬到插有红旗的刀竿顶上,掏出鞭炮燃放。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纷纷上前敬献美酒。节日期间,青年男女们还聚在一起,进行对歌、荡秋千、丢烟包(烟盒)等活动,欢歌跳舞,热闹异常。

--------------------------------------------------------------------------------

--作者:快乐
--发布时间:2005-6-18 14:43:02

--
三月街

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这种盛大的街期和传统集会,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起,在大理城西点苍山中和麓举行,为期五至七天。三月街的起源与宗教活动有关。一说观音菩萨在三月十五治服了为害人民的罗刹,为此,白族人民年年相聚,举行拜祭活动,后演变为一年一度的街期,故此节又称“观音节”、“观音街”。一说在南沼细奴逻时(公元649年一902年),观音于夏历三月十五日在今三月街的所在地传授佛经。成书于明代的《白国因由》载:“善男信女朔望会集,于三月十五日在榆城(即大理城)西搭篷礼拜方广经……年年三月十五日皆以蔬菜祭之,名曰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观音街,即今三月街也。”又说古代白族妇女随丈夫到天宫赶“月亮会”回来后,仿照举办起三月街。关于三月衔的情景,明清时期的典籍中多有记载。明李元阳的《云南通志》载‘“三月三日至十五日,在苍山脚下贸易各省市之贷,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杨琼《滇中琐记》曰:“大理三月街,古称为观音市,在西门点苍山下,…。·按此市实昉于唐永徽年间。”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徐霞客游记》记述了当时三月街的盛况:“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彝物亦无不至”,“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其北为马场,千骑交集,数人骑而驰于外,更队以觇高下焉。时男女杂沓,交臂不辨,乃通行场市。”《大理县志稿》亦载:“盛时百货生易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渐、湘、桂、秦、黔、藏、缅等地,及本省各州县云集者殆十万计,马骡、药材、茶市、丝棉、毛料、木植、磁、铜、锡器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亦值数万。”当时的三月街实为滇西的民族市场。由于大理自古以来就是滇西的物资交流、集散中心,故而随着白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三月街由原来的佛事活动发展成为进行物资交流和群众性文娱活动的盛会。每逢三月街时,街上人山人海,商贸云集,货物琳琅满目。人们按照传统习惯,白天进行贸易,晚上在宿营地唱歌跳舞,热闹非凡。近年来,三月街在政府的关怀下,更加繁盛,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白族人民,以及附近的汉、彝、纳西、藏、僳僳、回等族群众,纷纷身着节日盛装,赶着牲畜,手携肩挑着山货药材和农副产品,聚集在苍山脚下的广场上,除进行物资交流外,还举行对歌、跳舞、射箭、赛马、球类比赛等,还要演出白剧、花灯戏。

--------------------------------------------------------------------------------

--作者:快乐
--发布时间:2005-6-18 14:43:53

--
三月三

壮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三月初三为我国传统令节,与“上巳节”、“清明节”、“踏青节”等都有密切的关连。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又是重要的歌舞节日,其中以壮族为最。由于是日的活动以对歌为主,故亦称“歌圩节”、“歌婆节”等,亦简称“歌节”。壮族关于三月三日的来历有多种的传说,有说一对青年男女山歌传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未能结合,双双殉情,后世青年为了纪念他们而形成歌节。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南时刘三组歌声优美,被奉为歌仙,财主们恨她以山歌揭露罪行,趁她上山砍柴时,派人斩断山藤,使三姐跌入山谷身亡,后人便在她逝世的三月初三唱歌三天三夜,纪念歌仙。壮族能歌善歌之俗,宋代《太平寰宇记》等即有记载。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对歌时男女分别三五成群结队,双方选定后即开始对歌,歌词多为情歌,但由浅入深,所涉极其广泛,在“谈情说爱”的一问一答中歌唱现实生活、历史传说等等。其歌词旧时多为即兴编唱的。现在也有利用传承歌词的。曲调单一重复,但婉啭悠扬。这种对歌往往从傍晚开始,直到天亮,也有昼夜连续歌唱的。在歌圩上,青年男女还有碰彩鸡蛋、抛绣球等习俗。现在,壮族三月三的活动仍然十分盛行,届时有政府组织的,更多则是民众自发的。现在的规模较旧时尤大,人如海,歌如潮,蔚为壮观。

摘自《中国岁时节令词典》

--------------------------------------------------------------------------------

--作者:快乐
--发布时间:2005-6-18 14:45:00

--
天后诞辰

民间传统纪念日。俗传三月二十三(一说正月十六、三月十三等)是天后的诞辰,亦称“妈祖生日”。届时有享祀活动。天后为海神之一,亦称“妈祖”、“天妮”、“海神娘娘”等。其来源有诸说。一说为浙江温州方士林灵素的女儿。一说为闽中蔡氏女儿,出生时间亦有多种说法。最流行的说法称其为福建莆田林愿的女儿,宋代时,其兄长出海遇险,此女瞑目出神前去搭救,溺水而亡。她死后,出海的人们经常看到她往来搭救遇险船只。由此,人们敬奉其为海神立庙享祀。清道光《重建天后宫碑记》云:“宋徽宗时,救立天后圣母四年(1122年)。天后始封“灵惠夫人”,宋崇宁间赐庙额“灵祥”,元天历年间改为“灵应”,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加封辅国,至正年间又加封为“感应神妃”,清时封为天后。天后多为沿海一带所奉祀,北京也有其庙。天后庙亦称天妃庙、妈祖庙、天后宫等。《天津皇会纪念册·天后宫》称天津天后宫“占地数十亩,气势雄伟,形势绝佳,殿宇辉煌,楼阁掩映,建筑古色古香,固津埠之唯一巨刹也。”平时人们致祭、敬奉天妃,主要是挂神灯、设马祖棍等;遇险时吼叫天妃,可保平安。而其诞辰,则致祭尤其隆成。清人张煮《津门杂记》载云:“三月二十三日,俗传为天后诞辰。天津系濒海之区,崇奉天后较他处尤虔。东门宫,俗称娘娘宫。……神诞之前,每日赛会,光怪陆离,百戏云集,谓之‘皇会’。香船之赴庙烧香者,不远数百里而来,由御河起,沿至北河、海河,帆樯林立,……河面黄旗飞舞空中,俱写‘天后进香’字样。”在福建泉州、漳州地区,春秋也有致祭活动。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民间传说多种多样。如果只用封建迷信的眼光来打量她,则是对这些美丽传说和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亵渎。

这些神话了的传说,是属于普通老百姓的,是他们对生活更加美好的一种希冀,一种期盼。劳作了一年的人们,面对无所改观的现实生活,寄希望在新的一年能避凶趋吉时来运转,多收他三五斗;还有一种节日是人们对先人或先哲的思念和纪念,使前人栽树之德代代相传;另外一些节日也不乏一些对爱情美满天伦永乐的憧憬。

就过年来说,她更属于孩子们,过年是孩子们的童话,是一件新衣,是一串鞭炮,是压岁钱的红包,是炸丸子锅里飘出的一缕油香,是一段没有父母呵斥的无拘无束的日子……

从网上看到一些关于传统节日来历的介绍,转来与大家分享,也欢迎朋友们将各地吃的玩的传统补充进来,欢欢喜喜过个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附:扫尘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除 夕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center]

据说在除夕那天出生的人一生会是很幸运的:)
是啊,不是有那么一句俗语吗?“谁家过年都吃顿饺子”:)
你看,即使生在条件不好的人家,也有饺子吃,能不幸运吗? 元 宵 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在民间有供“兔爷”、吃月饼的风俗。元末农民领袖张士诚还曾借月饼号召人民起义。现在每逢中秋,各群众团体常常举行中秋赏月晚会,观明月,吃月饼,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也表达对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思念。

别人都说了,中秋节,端午节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