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老尸1080p: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0 12:27:56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如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成白话就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原来这句话是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上善若水”四字却是和孔夫子有关的。
另外,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不争名利,关注自身;保持沉静,不受影响;愿意施与,不求目的;当断就断,顺势而为;自身发光,善于影响;认清优势,善于应用;时不赋我,静待时机。我等俗人,只能先参考水的品德修行自身,要达到自然的境界似乎还很远哦。
参考资料: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TempleCode=1000000007&BlogLogCode=1000004192

《道德经》俗译: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俗译】

"上善"也就是道德。人达到了上善的境界,仿佛就如同水一样不再受形体的拘束了。
水善于利用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水总是呆在人们不愿呆的地方,这样的性格,几乎和道
没有两样。人达到了上善的境界就会有如下的表现:"居"善于与"地"联系起来;"心"
善于与"渊"联系起来,"与"善于与"仁" 联系起来,"言"善于与"信"联系起来,
"正"善于与"治"联系起来,"事"善于与"能"联系起来,"动"善于与"时"联系起
来。只有能够做到"不争"的时候,才算是达到了"无忧"的境界。

【导读】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老子借用水的无形无体的特征来比喻人的心法(逻辑思维)
也应该达到无形无体的境界。人因为受到形体的影响,所以总是难于达到"无"的境界。老
子认为心法就要如同水一样不受形体的拘束,如此才能使心法获得无所不能的效果。"争"
是以"手"抓"物"的形象,而所谓"不争",就是要抛弃万物的意思。抛弃万物是心法的
基本要求。"不争"和"无忧"指的都是"非常道"才能看到的的境界,是与宇宙相对待的
范畴。老子认为,只有通过心法抛弃了万物才算是做到了"不争",如此才算是达到了"无
(忧)"的境界,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找到"忧"。所谓"忧",指的是宇宙中的种种因素
。而第一个 "忧"出现时,就可以被认为是宇宙的第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其实就是宇宙的
始点。"上善"是"道德"的另外一种称谓,表示已具有了最高贵的品质"道德"。老子把
"道"作为宇宙的第一个因素,把"德"作为宇宙的第二个因素。能找到这两个因素,就等
于达到了"上善"的境界。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就会表现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 居善地:表示"居"要善于与"地"联系起来。今人看到"居"字便会认为是"居
住"之意,而居住当然得有一个"地"即地方。但老子用"居" 字可能包含着更深一层的
的意思。"居"为"尸"和"古"之合,包含着"盘古"的意思,即不断往过去追溯的意思
。"尸"表示摆放或陈列,"古"表示所追溯到的因素,而最"古"的,即所谓第一个"古
",就是宇宙的第一个因素。所以,"居"表示要把所追溯到的因素找到适当的位置"地"
摆放好来。"古"是无中生有的意思,因为其为"十"和"口"之合。"口"表示"无",
"十"则表示"有",也就是最初发生的那个宇宙直角坐标,老子将其称之为无隅的"大方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2. 心善渊:"渊"指的是第四章中所提到的"渊",是人心处于"无"的那种状态。
老子认为,宇宙最初的因素可以从"渊"的状态中产生出来,而"渊"的状态是人以其"心
法"所达至的一种境界。

3. 与善仁:"与"字是表示要拿捏好分寸,使之不偏不倚,其实也就是第四章所说的
"冲(中)而用之"的意思。老子认为一切都有"中",并要求人们去找到事物的"中"。
老子在第三十八章中把"非常道"分成五个阶段,而"仁"居中。

4. 言善信:"言"为人所说的话。在研究"道"的时候,不能老去扯别的东西,而必
须将"言"与"信"联系起来。"信"是"道"的动态趋势,宇宙的第一动就是第一个"信
"。所以,可以用追索"信"的方式来研究"道"。老子以第二十一章整章来专门分析"信
"。

5. 正善治:"正"是"止于一"的意思。所谓止于"一",也就是要以能不能得到"
一"为最终结果。而所谓"一",指的是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

老子认为,"治"的结果首先就要得到"一",其次要懂得运用箭头"一"去做一切事
情。

6. 事善能:"事"通"士",指的是推衍和造就宇宙模型。而要做到摹拟宇宙,就必
须做到"能",也就是有方法和技巧。

7. 动善时:当宇宙开始其第一动时,时间也就开始了。所以,"动"总是与"时"相
联系,反过来也一样,即"时"也总是与"动"相联系。显然,当人要"动"时,也必须懂
得"时"的因素,也就是要懂得选择时机。

楼上对上善若水的解释是正确的,我来补充一下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一词出自《易经》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人们积蓄了高尚的道德,可以容纳天下万物。这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我国古代传世文献中最早提出的一种生态伦理思想,说明在西周初期我国先民已经将风调雨顺生态平衡的自然现象与人类自身拥有的高尚道德联系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