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踏板:现在东正教的教皇是?介绍一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3 12:30:29
谢谢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并不隶属于罗马教廷,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通常情况下,天主教会称罗马的最高神职人员为“教宗”!

东正教是牧首制,意为“群牧之首”!实际上东正教基本上是以国家为单位的,相对独立而不是统一的教会!

目前,罗马天主教的前任教宗应该是(教会的传统翻译,比如上帝译为天主,约瑟译为若瑟,亚伯拉罕译为亚巴郎等)若望保禄(也译为若望保罗)二世!现任教宗为2005年4月24日举行就职弥撒的本笃十六世!

东正教没有教皇这一说,只有牧首。古代教会一共有五个教区,从东往西分别是亚历山大里亚教会、耶路撒冷教会、安提阿教会、君士坦丁堡教会以及罗马教会。其中,罗马教会的大主教为教皇负责教会的行政工作,君士坦丁堡教会的大主教为普世大牧首负责教会的立宪工作,亚历山大里亚教会的大主教为大公裁判负责提出异端的司法权力。

东正教的名称
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y)乃指在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基督教支派,又称正教,与天主教(Catholicism)、更正教(Protestantism)并列为基督教(Christianity)三大派别。

历史背景
第一代的基督徒,备受罗马帝国的压迫,但是并没有因为罗马帝国的种种迫害而消失,相反地愈传愈远、愈传愈旺。第二世纪末叶,基督徒的足迹已遍及欧、亚、非三洲。特别是亚洲的小亚西亚,从第一世纪中叶到四世纪,一直都是基督徒人数最多的地方。

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四世纪(313年)颁布《米兰诏书》后,基督徒已不再受到罗马帝国的迫害,基督教也成为罗马合法的宗教。后来狄奥多西大帝更将基督教奉为国教,自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稳健地成长,在罗马的教会也成为基督教的枢机中心。

东正教的产生
西元330年因日耳曼民族入侵,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又称新罗马或是拜占廷,就是今日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成立了君士坦丁堡牧首区(东派教会的中心),与罗马教会(西派教会的中心)互争首席地位,否认罗马教皇为普世教会的首脑,而只视其为西派教会的牧首。

随著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东西两派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六至八世纪时,对〈奈西亚 - 君士坦丁信经〉的看法纷歧、十一世纪对义大利南部教会控制权的争夺等等,终於1054年正式分裂。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认为自己是保有正统教义的正宗教会,因而自称为「正教」(Orthodoxy)或是「正统天主教」(Orthodox Catholicism)。又因属希腊语区,当时宗教仪式皆以希腊语为主,故又称为「希腊正教」(Greek Orthodoxy)。

教义与礼仪
东正教信守前七次大公会议所订的信条,不承认罗马教皇以后所举行的历次大公会议决议。第一、二次大公会议所制定的〈尼西亚 - 君士坦丁信经〉,是所有东正教教会洗礼与行圣餐礼时遵奉的信经。东正教徒强烈抨击罗马教会在此信经加增"和圣子"一词(此加添句表示二派对圣灵的发生有不同的看法)。

关於救赎论,东正教注重道成肉身,认为重生得救乃靠上主的恩典,善工并不具得救的效用,因此在东正教的神学教义中并不十分强调赎罪论。在恩典与原罪方面与奥古斯丁的预定论有所不同,认为每个人都在亚当的罪中犯了罪,拯救要依靠自身与上主,首要的是自身必须择善,上主才能帮助。

东正教徒也重视对圣母的崇拜,马利亚在信徒心中是他们与神之间最理想的中保。圣母的名称在东正教中有数十种,东正教中也有许多以圣母命名的教会。

东正教徒奉行七件圣事:洗礼、坚振、圣礼(圣餐)、告解、圣秩(神品)、婚姻、敷油,除少部份细节与天主教不同外,大体上和天主教类似。

隐修制度(Monasticism)从三世纪起流行在东派教会间,以苦身修行为宗旨,遁世独居或群居为特徵。四世纪中叶传至西派教会,逐渐形成天主教的隐修制度。集体隐修的隐士群居,成立隐修院(修道院)。隐修院是东正教会最高精神生活所在地,也是培育神职人员,进行神学研究与收藏珍贵宗教文物的中心。

组织制度
东正教不赞同天主教的"使徒教区"观念(只有由使徒所建立的教区才有权成为牧首区),而认为应根据各国或各城市的实际需要(例如在经济或政治重要地区设立牧首区,然而现今东正教仍只有四个由使徒所建立的牧首区(大主教区)。

牧首区下辖管数个首府主教区,主教区领袖称为主教,所有主教都职掌同样的圣事职责,依教区的大小不同,有些主教被称为总主教(主要主教)或是都主教(一个大都市裏的主教),范围更大的地区或是国家教会的主要主教,则被称为大主教。主教以下有修士大司祭、修士司祭、修士辅祭、助祭、诵经士等教职人员。

主教人选必须为修士大司祭,或是领圣职后保证效法修士生活的司祭。六世纪教规规定,主教必须是独身者。一个主教的任命至少需要其他三位主教通过,助祭及其他教职的任命,则由各主教决定。

今日的东正教
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人所灭,君士坦丁堡牧首区虽仍被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承认为东派教会的牧首,但实际上是处於异教沦陷区的地位,权威尽失,於是自十六世纪起,先后在俄国与世界各地(大部份在东欧与中欧),产生了在法规和行政享有全部独立权、自选大主教和主教的「自主教会」。

东正教会现有四个牧首区与十五个自主教会,以传统的尊称顺序排列依次为:君士坦丁堡牧首区、亚历山大牧首区、安提阿牧首区、耶路撒冷牧首区;俄罗斯正教会、乔治亚正教会、塞浦路斯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波兰正教会、希腊正教会、捷克斯洛伐克正教会、阿尔巴尼亚正教会、美国正教会、乌克兰正教会、日本正教会、西奈正教会、及芬兰正教会。

东正教各教会仍共同尊君士坦丁堡牧首区为东正教名义上的首席,但君士坦丁堡牧首区并没有实质的管辖权。这些教会以相同的礼仪、教规,教育他们的信徒,传扬自认为最符合使徒精神的基督信仰。现今全世界约有东正教徒1.3亿,根据MARC(Mission Advanced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s Center)1993年的估计,到公元2000年,全球将有2亿的东正教徒,占所有基督教徒的10%。